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侯門嬌》番外之聽調不聽宣
))

 第二天一早,紅袖醒來看著沈妙歌亮晶晶的眼睛,嗔了他一眼:“給你說正事兒呢,你總是胡鬧。”

 “我說的不是正事兒?那可是盡孝道的事兒,有什麽不正的?”沈妙歌嘻嘻一笑:“夫人,我來伺候你起床吧,我都嗅到了蓴菜的味兒。”

 現在能吃上一頓蓴菜,並不難了;但是他能吃上一頓可不容易,女兒和女婿的腿總是長一些,而那個古大夫和墨大夫卻時不時的來湊熱鬧,慢一步便隻有湯底了。

 紅袖笑著坐起來:“我自己來,你認真聽我說。”她把自己的所想細細的說了出來,聽得沈妙歌慢慢停下手來,不再忙著穿衣了。

 “聽調,不聽宣;”沈妙歌喃喃的、反覆的嚼著幾個字,然後一把抱住紅袖:“真是我的好袖兒,居然能想到這樣的法子!”

 紅袖輕輕一推他,臉上卻是微紅:“哪裡是我想出來的,是小時候聽人說故事聽來的;不過前幾天忽然間想起來罷了。”

 沈妙歌卻不管那些了,立時飛快的穿好衣服,拉起紅袖就要走:“走,我們去爹娘那裡用飯。”

 紅袖一瞪他:“我還沒有梳頭呢!”

 “為夫的來,為夫的來。”沈妙歌立時知錯就改,扶了紅袖坐下便取了梳子給紅袖梳頭;當然了,挽發式是由茶香來的。

 沈侯爺聽完沈妙歌的話後,低頭想了想道:“打發請王爺和鄭賢弟過來一議,此事很可行;”他也是很興奮的:“不過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要守衛國土,但也要保家啊;他們去邊關驅敵不是不可能,但是一定要能安然返回才成。

 等到鄭大將軍和廉親王到了,沈妙歌把紅袖的話重新說了一遍,最後道:“我們不上朝、不接旨,隻聽軍令;袖兒所說的,聽調不聽宣。”

 廉親王聽完之後撫掌:“好主意,隻是要有萬全之計才能。”接下來就是男人們的事情了,他們細細的計議起來;而紅袖離開大廳,去尋六夫人等人閑話家常去了。

 最終,幾家人決定在大家之上培養一些武將,還有一些士兵:當然要移過來一些漁民,這裡就是幾家人安身立命之處,要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

 而他們聽命去邊關之時,帶著自己可信的將領,然後到時候該退之時便退:灰巾人在兩年之前大多都調了回來,沒有再讓他們繼續留在天朝的京城等地;以後,還是要多派些人出去到京城和邊關,如此也能以防萬一;並且在軍中事畢回島時,這些灰巾人正好可以做策應。

 諸如此類的,眾人商議了很久之後,把他們的意思通過朝中一些人的嘴,告訴給了皇帝;在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皇帝終於都答應了下來。

 因為皇帝答應得不太痛快,所以幾家人還是放下多半的心,不過還是謹慎的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把島上布防好之的後,沈侯爺、鄭大將軍和沈妙歌、沈二爺等人出發了。

 紅袖和幾府的人送他們上船時,都是眼眶微紅,隻不過沒有人阻攔他們:天朝,倒底是他們的故土。

 日日的誦經,成了幾家人的習慣;經過了三年的浴血奮戰,沈妙歌等人終於收復了失地,揚威外番。

 在今天,所有出征的人就要回來了,而大軍的凱旋當然同幾家人沒有關系:沈、鄭兩家人都是自邊關上直接回來的。

 皇帝,幾家人是永遠也不想見的。

 時間的流逝中,沈、鄭兩家人又出去過一次,而大島上的生活並沒有讓男人們失去朝氣:他們天天、日日都為了將來的出戰而努力著;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而努力著。

 大島在幾家人的努力下,漸漸變成了一座小小的城池,慢慢的在海外有了極強的名聲;而男人們練兵的重要活動:就是巡海,去找那些海盜練手。

 幾十年之後,沈妙歌和紅袖都已經是白發蒼蒼時,他們的兒子還一樣奉調令去邊關守土;雖然後來也有皇帝動過歪念,但是卻因為廉親王等人的安排,幾家人並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兒傷害。

 沈、鄭、廉親王、靖安郡王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而仙靈茶樓裡所講的書,就是以這幾家人為原型的故事――當然是做過了改動,不能讓皇家有任何不滿的。

 但是聽調不聽宣,讓所有的人聽書的人心中暗爽:假想著如何是自己,當如何的英雄蓋世,如何的豪氣乾雲;真是不此生。

 人人都以為這些英雄們的日子,當然是多彩多姿的,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認為英雄蓋世的幾家人男人,有的正在給嬌妻下廚,還有的正在和帳本奮戰――他們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偶爾也一樣會夫妻鬥氣。

 “豪氣乾雲?”廉親王端著剛剛做出來的肉羹,輕笑道:“熱氣乾雲算不算英雄?”

 

 番外還會繼續,明天的番外是紅袖那個極有節育精神的小兒子,或是福官和大姐兒精彩的洞房之夜?親們想看先哪一個?

 嗯,有粉紅票的親還請支持《侯門嬌》,推薦票請支持新文《東風桃花行》,謝謝大家!

 首發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