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迎著多田駿詢問的目光,頓時明白了他的意圖,略加思索,不無苦澀的道:“將軍,請恕卑職直言,根據我們偵察機所傳回來的情報顯示,支那軍光是迂回北平的部隊,就有兩路。
其中霸州城過來的這一路,聲勢浩大,至少有上萬大軍,而且擁有大批坦克,裝甲車,是全機械化精銳部隊。
我們就算把增援霸州的三萬皇軍陸軍,全都調過來,也不見得能夠擋住敵人兩路迂回突擊部隊的進攻。
更別遑論兩萬人馬了。要知道,敵我力量對比現在是十分懸殊的,敵人是久經戰陣的精銳裝甲機械化部隊,而我們的這三萬援軍,則是在本土剛剛編成沒多久的新軍,還未經過戰火的洗禮。
戰鬥力,作戰經驗遠非支那龍牙縱隊的對手。”
多田駿一聽大怒,剛才稍稍壓下去的怒火再度迸發出來,憤怒不已的怒吼道:“那你告訴我,現在應該怎麽辦?”
岡村寧次低著頭陷入了沉默良久,終於再度抬起頭,正視著多田駿幾乎可以殺人的目光,一字一句的道:“我的建議,立即下令前線各部隊交替掩護,向天津撤退,放棄北平城,如果,連天津都受不住,那就徹底放棄整個平津和華北,撤往關外。”
“納尼?”多田駿氣極反笑,怒睜著雙眼道:“你要我放棄北平?乃至整個華北,在未和支那軍交手的情況下?”
說著,多田駿還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參謀長飯澤守,道:“飯澤君,你認為我們能就此放棄北平城嗎?”
沒等飯澤守開口,岡村寧次便再次開口道:“將軍,形勢逼人,現在不是我們能不能放棄北平,而是必須放棄。
原因很簡單,既然明知道北平已經不可守,那麽不如果斷放棄,以盡可能多的保存我軍有生力量!將我們的兵力全部收縮至天津一帶,哪裡靠近大海,停泊在天津衛港口碼頭內的帝國海軍艦隊,可以為我們提供最為直接便捷的艦炮火力以及海軍艦載機群的空中支援。我們可以把天津打造成一個鐵桶般的沿海要塞。
堅守到我們本土十幾萬新編陸軍的增援到來,而且還可以以天津要塞為試煉場,讓新編的陸軍輪番上陣,進行實戰練兵,以提高陸軍新編部隊的作戰經驗和實力,等機會成熟,再聯合關東軍從熱河一帶入關,向北平發動反攻。”
飯澤守也點頭附和,跟著勸說多田駿道:“將軍閣下,卑職認為,岡村君的計劃是目前最合適的,我們可以趁支那軍沒有攻打到北平城外之前,提前從容有序的撤退,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而且,卑職認為,此次北平之失守,責任不全在於我們華北帝國陸軍,我們已經投入了所有能夠投入的兵力,十數萬皇軍,數十萬皇協軍都在前線與支那軍浴血奮戰。
但是,海軍艦隊派遣的海軍陸戰迂回部隊,竟然連一點消息都沒有,是他們不作為,導致了這場事關華北皇軍生死攸關的戰局失利。因此,將軍閣下,您不必過於自責和擔心。”
其他幾個在場的鬼子高級軍官、參謀們,也都認為岡村寧次和飯澤守說的有道理,於是都紛紛壯著膽子跟著出聲附和,向多田駿遊說起來。
見眾人都同意撤退,沒有堅守下去的意願,多田駿惱怒之余,也有些心力交瘁,華北戰事進行到現在,他頗有無力回天的乏力感。
於是,冷哼一聲,轉身揚長離去。
飯澤守和岡村寧次對視一眼,連忙喊了一聲司令官閣下,便追了出去。
最終,多田駿還是同意了主動放棄北平,收縮兵力退守天津,把天津修成一座臨海要塞的計劃。
隨後,岡村寧次立即作出了相應的作戰部署,馳援霸州的三萬陸軍立即停止前進,掉頭返回天津,在天津外圍的西青,北辰等地沿子牙河,獨流河等河流構築防線。
隨時準備接應從北平撤回來的日本軍民,霸州守軍全力死守,為北平撤離爭取時間,涿州守軍入夜後,進行突圍,向北平一帶撤退。
駐扎在北平的陸基航空兵,立即起飛,對從霸州而來,正往北平行進龍牙縱隊機械化迂回部隊實施空襲,並且空襲破壞沿途道路,橋梁,遲滯其行進速度。
為北平的日軍和僑民撤離爭取時間。
至於靜海一帶的天津守軍,也要繼續堅守下去,為天津的環城放線構成爭取時間。
放棄北平後,日軍將會在廊坊,天津一帶構築防線,阻擊龍牙縱隊北上,其次,岡村寧次還計劃在唐山至天津、山海關這一段修築第二道放線。
如果廊坊失守,那麽日軍將依托著這條防線繼續死守,並且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從陸地撤往關外的生命通道。
日軍在北平進行大規模撤離行動,自然不可能瞞得過已經在平津地區著重發展了兩三年的龍影衛特工的偵察。
萬虎得到確切消息後,立即秘密給喬佑華的指揮部發去了一份急電告知了情況。
此事,喬佑華已經與鄭雲山的警衛團會合,正沿著公路重返霸州前線。
得知此情報後,喬佑華立即做出應對,對通訊兵吩咐道:“馬上給劉建華發電,命令他率部加速前進,一定要給我在明天天亮之前趕到北平城,不,命令他們改道廊坊,直接攻佔廊坊,切斷從北平東撤天津的這條道路。
然後,再給第一師發電,命令其迂回部隊加速前進,天黑之前,必須趕到北平,阻止日軍從容撤逃!”
命令隨著電波一道道傳達了下去,劉建華等人得到命令後,率領部下紛紛加速前進,只是霸州這一路迂回部隊,再改道廊坊的過程中,遭遇了日軍戰機群的空中襲擊。
坦克裝甲旅等部竭力防空,與敵機周旋作戰超過半個多小時,以微弱的傷亡代價,擊落敵機三架,成功擊退了敵機群的空襲。
隨後,全軍全速趕往廊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