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也因為這個驚天變故,最終沒能逃過以失敗而告終的命運,不過武漢保衛戰中國數百萬軍民不懼犧牲,艱苦抵抗,也的確給予了華中日軍大量殺傷。【首發】
極為有力的重創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持久抗戰埋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自此,經過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蕪湖會戰等一系列大規模正面戰役後。
抗日戰爭局面總體上進入了相持階段,唯一不同的是,汪精衛成為了偽國民政府,更帶動近兩百萬抵抗軍倒戈相向,這不但對整個抗戰極為不利,更是極大的緩解了日本陸軍因為這二年來,連續作戰,而兵力不足的窘境。
給了日本陸軍極大的喘息之機。
軍隊的組建不光是說,國內還有沒有適齡的兵源,而是還要看其武器彈藥,軍用物資能否供應的上才行。
這才是一個國家戰爭潛力的全部,就算是冷兵器戰爭時期,拚的也是糧草和鋼鐵兵器等資源,現代化熱武器戰爭更是如此。
所以,盡管此時日本國內還有數以百萬計的適齡兵源,但是短時間內卻無法再組建起新的師團。
連續的戰鬥不光是損耗了其龐大的戰略物資,更是損失了很多有豐富訓練作戰經驗的現役官兵,就算武器和物資供應跟得上,新組建的師團戰鬥力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戰鬥淬煉才能提升的上來。
所以說,和歷史上一樣,自從武漢會戰打完之後,日本政府在對華作戰方針上,采取了以打為輔,招降為主的策略。
旨在養精蓄銳,恢復元氣。
汪精衛這個大漢奸公開投日,帶動了兩百多萬國~軍搖身一變成為了偽軍,這極大的緩解了侵華日軍陸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兵力不足的窘境,令日軍能夠更好的恢復元氣。
同時,也令日本當局得以有機會,有實力,調動大軍,準備徹底蕩平龍牙縱隊這支屢次給日軍造成極大損失和難堪的抗日武裝。
所以,當得知汪精衛公開投敵,在南京組建偽國民政府後,喬佑華氣的是暴跳如雷,恨不得將這個狗漢奸碎屍萬段。
“司令,我八路軍總部轉發來一份我地下情報人員偵察到的緊急情報,敵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在過去的一兩個月裡,調集了黃河以北地區大量新投敵的偽軍和部分日軍,總兵力至少超過了二十萬人。
目前這些日偽軍已經雲集到了我們根據地周邊各地,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向我們發動大舉進攻的。”喬佑華正生氣間,政委郭夢拿著一紙電文走了過來向他道。
“至少二十萬?”郭夢這番話令在場的鄭雲山,劉建華,趙鐵柱等人不禁色變,倒吸了一口冷氣,乖乖,小鬼子還真是舍得下血本啊。
喬佑華卻有些不屑的冷哼一聲道:“去年鬼子十余萬大軍,我們只有一個團都不怕,最終戰而勝之。區區二十萬偽軍,一群烏合之眾,有什麽好怕的,可恨的是,一旦戰事打起來,我們根據地休養生息,暗中發展的節奏就會被打亂。
而且,汪精衛這個狗漢奸這個時候公然投日,導致全國整個抗日局勢驟然急轉而下,就算我們擊退了日偽軍的圍剿,整個根據地也勢必會陷入日偽軍重重封鎖包圍之下。
日後再想有什麽發展可就難了,遠的不說,但是德國佬與我們合作的彈藥物資供應,就再也別想輕松運進來!”
的確,大量的偽軍投降鬼子後,極大的彌補了鬼子兵力上的不足,原來鬼子的控制區域,僅僅是公路,鐵路沿線十余公裡范圍之內,主要都是這些交通要道沿線重鎮。
現在得到大批偽軍的加強補充,鬼子所控制的區域,直接由線條連成了網絡狀,極大的壓縮了抗日武裝的生存與活動空間。
這才是喬佑華十分惱怒,恨不得將汪精衛祖宗十八輩給問候個無數遍的原因所在。
眾人聽喬佑華這麽一說,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一個個都眉頭緊鎖,滿臉愁雲,劉建華更是直接向喬佑華問道:“司令,那你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喬佑華對著地圖沉思了片刻對劉建華道:“騎兵營立即出動,四處搜尋我們根據地周圍正太鐵路線上日偽軍的實際情況,然後火速回報。”
“是!”劉建華轟然應道,就要轉身離去。
喬佑華不忘囑咐道:“記住了,騎兵營各連不要戀戰,以搜集情報,偵察敵情為主!至少二十多萬日偽軍啊,接下來仗有你們打的!”
“是,卑職明白。”劉建華再次點頭,這才大步流星的朝外走去。
目送劉建華離開,喬佑華又轉身向郭夢詢問道:“目前我們龍牙縱隊人員裝備情況怎麽樣了?”
郭夢道:“各團兵力都已經滿編,武器裝備,也都清一色換裝英七七步槍和德式通用機槍與衝鋒槍, 火炮方面,縱隊直屬炮兵營與各團直屬炮兵連也都裝備了37mm戰防炮,火力得到了大大加強,尤其是反坦克和裝甲能力大幅提高。
經過過去這半年訓練,各部隊戰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兵工廠也步入了正規,從一個月前各團換裝完英七七步槍後,兵工廠所新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已經轉入倉庫儲存。
唯一不太充足的就是糧食了,畢竟距離上次秋收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百姓們手裡余糧也不多了,不過熬過這個年頭,到開春,還是不成問題的。
只要能夠守住根據地,到明年糧食成熟後,就不會出現饑荒!”
喬佑華點了點頭:“那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兵精糧足,彈藥充沛?”
郭夢點頭道:“可以這麽說,司令,你有什麽打算嗎?”
喬佑華目光深邃的抬頭看向司令部外的天空,意味深長的道:“既然難免一戰,小鬼子不讓我們安生,那我們就不能坐以待斃,等他們打上門來了,先拿下石門,切斷正太鐵路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