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中國明朝最後一任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同時也是統治全中國的最後一位漢族皇帝,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熹宗異母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在位大力鏟除閹黨,勤於政事,節儉樸素,並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在位期間農民起義猖獗,關外清朝勢大,已處於內憂外患交集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後,於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終年34歲。死後廟號思宗,後改毅宗、懷宗。葬於十三陵思陵。
當時的明王朝外有後金連連攻逼,內有農民起義的烽火愈燃愈熾,而朝臣中門戶之爭不絕,疆場上則將驕兵惰。面對危機四伏的政局,朱由檢殷殷求治。每逢經筵,恭聽闡釋經典,毫無倦意,召對廷臣,探求治國方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同時,他平反冤獄,起複天啟年間被罷黜官員。全面考核官員,禁朋黨,力戒廷臣交結宦官。整飭邊政,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尚方劍,托付其收復全遼重任。與前兩朝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
朱由檢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為。但因矛盾叢集、積弊深重,無法在短期內使政局根本好轉。朱由檢性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於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他又增加賦稅,增調重兵全力防范雄居東北的後金政權和鎮壓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
因對外廷大臣不滿,朱由檢在清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後,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給予宦官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鎮,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甚至派宦官總理戶、工二部,而將戶、工部尚書擱置一旁,致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矛盾日益加劇。無奈中,他不斷反省,四下罪己詔,減膳撤樂,但終無法挽救明王朝於危亡。
1632年1月20日,大明京城,朝堂之上,年輕的皇帝明思宗朱由檢,正一臉怒氣的看著下面站著的文武百官,福建,廣東被亂匪佔領一年多了,而浙江和江西完全失守的消息也在幾天前送到自己的桌上。可下面這些文武百官除了扯皮之外,沒有提出任何有用的建議。
現在的大明朝,北有韃子屢犯邊關,西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南方又有中軍攻城略地,可以說是已到了大廈將傾之際。
“你們這些廢物,大明危難之際,你們不但不一心為國分憂,仍然還在勾心鬥角,推諉扯皮,朝廷養你們還有什麽用”,見下面文武百官半天沒有任何人說話,明思宗朱由檢不由的再次破口大罵。
被罵的文武百官,除了戰戰兢兢地的低頭做沉思狀外,並沒有人敢站出來說話,要是以前,眾人可能會積極出頭,舉薦自己人領兵前去福建平亂,可現在不同,福建亂匪的各種信息已基本傳到京城,張天文率領近十萬大軍,在江西明軍的配合下仍然全軍覆沒,隨後亂匪又勢如破竹的攻下廣東,浙江和江西,這誰要是還敢主動請戰,就不是為了搶功,那純屬是去找死了。
現在福建的亂匪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了,以此發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亂匪就會攻進京城,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有些官員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和福建的亂匪聯系一下,好給自己留條後路了。
就在崇禎皇帝再次發火之時,現任兵部侍郎的周正飛(非歷史人物),站了出來,“陛下,臣有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愛卿,有話盡管說,就算說錯了也沒關系,朕賜你無罪”,現在崇禎可是徹底沒主意了,不管什麽辦法,只要能夠解決眼下的危機就行。
“謝陛下,臣認為,我大明現在四面是敵,又逢天災不斷,而國庫空虛,如四處用兵對我大明朝廷不利”。
“難道還能任他們發展下去,不管不問,那我大明朝還能存在幾天”,還沒等周正飛說完,崇禎就有些聽不下去了。
“陛下,微臣並不是這個意思,微臣認為,現在不是用兵之際,但是陛下可以派一能臣,前往福建對亂匪進行招降,只要陛下許以重任,命其總理福建,廣東,浙江和江西四省軍務,如他們能受朝廷招降,則我大明可多一強大軍力,正好讓這些人去攻打陝西亂匪或北上平定遼東,如不願,也可先想辦法安撫住這些亂匪,等朝廷有了充足準備,再派兵將其一舉拿下”。
“臣也同意周大人的觀點”,戶部尚書方文志站出來附和道;“聽說福建亂匪,都是一百年前我大明移民海外的百姓,因在海外人口不斷減少,實在是生活不下去了才回到大明,無非是想重返故土,在我大明找一安身之地,只要陛下能夠給於他們福建,廣東,浙江和江西四省之地,並對其匪首予以重用,想必亂匪必會歸順於我朝”。
“臣也讚同周大人觀點”。
隨後文武百官個個都站出來表示讚同,沒辦法,這樣至少不用派人去送死了, 況且,就算招降失敗,或以後出什麽問題,也是這周正飛來承擔責任,與他們可沒什麽關系。
“招降”,這話讓崇禎也有所心動,真能招降當然是最好,就像是周正飛所說的那樣,到時候可以讓這隻軍隊去攻打陝西亂匪,或去收復遼東都可以,如果不行也可以想辦法拖延住他們的步伐,這也算得上是個緩兵之計。
“好,還是周愛卿一心為國,就依周愛卿之言,那麽眾位愛卿,應該派誰去福建勸降亂匪呢”。光有主意也得有人去執行,這人選也是非常重要的,別到時候沒勸降成功,反倒激怒了亂匪,直接出兵進攻京城,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是領兵攻打福建,估計在研究個十天半個月也不會有人主動前往,要是去福建勸降可就是個好差事了,許多文武百官都親自請命前往福建,嘴上說的那叫一個忠心愛國,為陛下分憂,心裡可都在打著自己的小九九。
前往福建勸降,有兩大好處,首先,如勸降成功,自然什麽也不用說,這就是首功一件,如果對方不願意投降,這裡面就有說道了,和對方搞好關系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甚至也可以做對方在京城的內應,等亂匪打進京城,自己也能算是開國功臣了。
看著底下一個個又隆興起來的文武百官,崇禎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憤怒了,不過總算是有人想出了解決的辦法,最後,崇禎皇帝指派,提出這個建議的兵部侍郎周正飛為特使,前往福建勸降亂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