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水滸之魔法師》第46章 周青天審案
第四十六章 周青天審案

 惠縣一個偏僻的巴掌大的小縣城由於地處宋遼兩國邊境故而婦孺老弱多而青壯少荒蕪沙地多而良田少。

 周呂旺休息了一天后把刀鋒營戰士安排在早已廢棄不用的原惠縣兵營居住說起這惠縣兵營原先是有一支三千多軍士的部隊駐扎在此的後來在與遼人的作戰中屢戰屢敗他們軍官便賄賂上司調往登州滕縣去了這一來就只剩下二十幾個老兵防守等於放棄了惠縣。故而惠縣的青壯能走的都走了留下來的大部分是為生活所迫和那些無力離開的人。

 周呂旺在小縣城巡視了一圈。隻用了半天工夫原來光從表面看去他還只是知道這些惠縣的百姓缺衣少食但這樣仔細地看了一趟他現有許多人家裡都面臨著瀕臨餓死的絕境。

 小縣城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來自往返於宋遼兩國的商旅和一些手工藝品。而如今兩國之間並不太平來往商旅銳減自然便有許多人活不下去。

 回到縣衙周呂旺憂心忡忡立刻召集了安頓在縣衙的幾個兄弟們召開了小周同志上任後的第一個會議。

 這個會議開了不是很長時間先是因為這些草莽們對如何用刀劍在敵人的腦袋上開一個一點八寸的口子非常地在行但是叫他們如何治理政事卻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所以這個原本應該是討論會的會議就變成了周呂旺一個人唱獨角戲了。

 讓惠縣百姓吃飽穿暖安居樂業自然是當務之急而周呂旺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開設粥廠無償施粥第二修建抵禦外敵的城牆遼兵再凶狠那也隻限於在馬背上千百年來他們就不擅長攻城戰而修建城牆不僅僅可以使得民心穩定且可以向惠縣百姓招募民夫並支付一定的報酬讓百姓們手頭上有余錢第三在孫二娘的莊客和刀鋒營中挑出二十個人成立一個類似於巡警機構的巡城司用來監察地方治安第四任命原縣衙門的衙役為戶籍司成員他們對地方比較熟悉前天那鳴鑼示警的老衙役為戶籍司司長。

 下達了這四個指令後再次面臨著一個十分現實的難題就是錢!貌似著名的文學大師極品石頭先生曾說過。“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在宋朝年間出現了完全由民間乃至個人興辦、而且沒有宗教背景的慈善事業最著名的有范仲淹的“義田”和劉宰的“粥局”。前者是一個以庇護和造福宗族為宗旨的“家庭擴大化”模式的慈善事業;而後者則以社區居民為對象以社區組織的方式進行慈善活動。這些組織主要為鄉紳所掌握並得到官府的認可和支持。

 施粥倒是好辦官倉裡存了不少糧食但錢從何而來呢?在來惠縣的路上那些在賭場裡搶來的錢已被雙龍山土匪晁蓋劫去如今所剩錢財不多雖說周呂旺可以利用異能做一些雕刻工藝品進貢給趙佶換取金銀但畢竟山高水遠一來一回根本就等不及。

 眾人出了許多主意但都非良策周呂旺見天色不早正欲找孫二娘和潘金蓮做上晚飯忽然衙門外鼓聲大作眾人吃了一驚茫然四顧周呂旺腦中靈光一閃道:“難道是擊鼓鳴冤!”

 眾人皆哈哈大笑興奮不已他們還沒見過大老爺審案呢!這不剛剛上任就有事情可幹了!

 這時一名衙役進來報告說是有一名女子在外面擊鼓告狀!

 周呂旺立刻整理官府與眾人來到堂前兩排衙役早已分立於兩行長長地叫聲“威武”周呂旺頓時頗覺有趣不一會兒門口兩個衙役攙進來一女那女子一身綠裙頭凌亂來到堂前。

 周呂旺往案台前一坐瞧著那塊千古通用的驚堂木拿在手上往案上一拍聲音頗響沒把旁人嚇著倒把自己給嚇了一跳。

 周呂旺喝了聲:“堂下是誰擊鼓鳴冤?報上名來!”他忽然感覺自己有點包青天的味道。

 那女子忽然放聲大哭道:“小女子姓袁家住惠縣五裡村有天大的冤屈向青天大老爺稟告!”

 周呂旺正欲讓她說站在一旁的師爺低聲提醒道:“大人按律平民擊鼓告狀當打十記堂棍!”

 周呂旺驚愕道:“這是為何?”

 那師爺道:“此乃規矩大宋律法明文寫著的!”

 周呂旺不悅道:“哪來這樣沒道理的規矩這豈不是讓尋常百姓告狀無門麽!今後廢除這個規矩永不再用!”

 師爺忙道:“此為當朝律法怎可一言廢止!”

 周呂旺冷哼一聲一旁魯智深立刻上前喝道:“好個醃漬小人!王爺說廢便廢輪得到你多嘴!”說罷一把扯住那師爺象拎小雞似的提了他起來。

 周呂旺喝止道:“智深不得無禮放下師爺。”又對那師爺道:“你可知周某為何被封為惠王麽?”

 師爺吃了魯智深驚嚇兀自抖索不止連連搖頭。

 周呂旺微微一笑道:“惠王顧名思義就是惠縣的王這裡的一切我說了算!記住以後凡是有不利於百姓的律法條款一律廢除你且記下了。好了你自在一旁記錄案情看本官如何審案!”

 師爺聽了他這話眼中露出驚疑而複雜的神情來忽然跪倒在周呂旺身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響頭再起身時已然象是變過了一個人似的自往一旁文案去了。

 這時在衙門口瞧熱鬧的百姓齊齊地跪了下來人人激動不已難以自控也難怪他們會情不自禁在封建王朝能說出這番話的人怎不叫百姓們感動呢!

 眾位好漢見此情形俱是唏噓不已。好容易才恢復了正常周呂旺這才又拿起那驚堂木多看了兩眼沒拍道:“堂下的袁姑娘你站起來說話本官許你不跪!”

 那女子顫聲道:“小女子不敢!”

 周呂旺皺眉道:“本官讓你站著你便站著。”

 那女子抽噎著不起哭道:“實在不是小女子不識抬舉而是一個月前在滕縣告狀時被打了二十棍已是站不得了!”

 周呂旺強忍怒氣道:“哼!果真是有此無恥的規矩!”這不是迫害百姓麽!見慣了現代法庭審案的周呂旺怎能不怒!

 女子見這大老爺不僅為民做主又是如此和氣已是感激涕零當下便一五一十地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女子今年只有十六歲名叫袁靜母親早年因病故去是父親靠著編竹席將她拉扯養大的家住惠縣五裡村這袁靜長大後生得花容月貌、亭亭玉立前去她家做媒的人多不勝數只是古代麽都講究個門當戶對故而求親者雖多都是家貧之人她父親怕她嫁人後吃苦便一概不允。 而鄰縣滕縣有個叫高閔的大戶聽聞有個遠房叔叔在朝中做了大官便在附近一帶仗著他叔父的勢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也不知如何被他打聽到這袁靜的美貌竟也上門提親袁父對他的惡跡早有耳聞且高閔已娶了十四房妻妾自然不肯這一拒親讓高閔惱羞成怒竟親自帶了一幫家丁打手趕到惠縣來搶親衝突當中袁父被活活打死而袁靜被聞訊趕來的鄉鄰救下得以幸免。

 在一個月前袁靜趕到滕縣衙門告狀不知何故那縣官打了袁靜十棍後傳來高閔更有數名證人證明當日高閔並未離開滕縣縣官指責袁靜誣告好人再容不得她分辨又當堂打了她十杖趕出縣衙。可憐袁靜小小年紀又是弱智女流挨了這頓打在家臥床不起連她父親的後事都是好心的鄰居幫她料理的。也虧了左鄰右舍相幫才未丟了性命。前日聽聞惠縣來了一個好官心中又升起一線希望便拖著尚未痊愈的身體再來告狀。

 說到這裡袁靜已是聲淚俱下而眾人更是義憤填膺。

 周呂旺一拍驚堂木霍然站起嘴唇已咬出血來怒不可遏道:“來人!”

 感謝大家的支持.本書在後面將會有些與歷史不符的東西出現,例如遼國的地理狀況和官員的設置.請熟知歷史的朋友不要深究.謝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