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爭之世》第二百八十四章 巾幗
同樣的夜晚,同樣的大王,卻是吳王歡樂周王愁。

 洛邑,周天子的王宮裡,少年天子深夜不寐,在殿中負著手走來走去,燭光將他的身影映在牆上,隨著他踱步的角度時而長、時而短、時而細、時而粗,不停地變幻著。

 宮殿年久失修,剛剛入秋但已有了深深的潮寒之意。堂堂的周天子,由於王室用度有限,他的大殿裡只在案上燃著兩支蠟燭,他的身上,是白色的葛布內衣,雖然沒有打上補丁,但是肘彎膝蓋處,也已有了明顯的磨損痕跡。

 他的目光轉向牆角的一組櫃子,沉吟半響,方走過去,櫃子上邊一溜兒放著十來個托盤,用紅布蓋著,周天子伸出手,抓住一方紅綢,忽然向下一扯,頓時滿室流光溢彩,那托盤上放著的,竟滿是珍珠、美玉、黃金和銀器。

 少年天子姬的唇角不禁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有多久……分封的諸侯們沒有向他這個天下共主朝覲進貢了?他已經不記得了,似乎,自他登基以來,也就只有被王子朝趕出帝都,晉國趙簡子率兵勤王,受他賜封為世卿的時候,以卿大夫的禮儀,向天子朝覲,並奉以禮物。還有就是前不久范氏和中行氏突然來過一次。

 如今,趙簡子已經死了。世事變幻莫測,他似乎還能清晰地記起那位晉國世卿當初意氣風發的樣子,轉眼間,他已變成了一坯黃土……不,是一截焦炭。而那些殺死他的人,忽然間又記起了他這個天子,跑來殷勤地向他進貢了。

 上一次范氏和中行氏突然朝覲天子,他還不知對方的來意,現在他知道了,原來為的就是這一天。為的就是,向他周天子討要一個名號。

 他現在地不過百裡,老弱殘兵不過千人,哪裡還有資格分疆裂土,分封諸侯?諸侯們都是自己用武力奪取了土地和子民,當一切成為現實之後,到他這裡補討一個合法的名份罷了。

 他現在唯一還有利用價值的地方,也就只有這一點權利了:為亂臣賊子們正名!

 天子的嘴唇顫抖起來。羞辱感讓他無地自容,他地手緊緊握住托盤的邊,想把它翻到地上去,用靴底踩成碎片,可是掙扎了良久,他終於頹然歎息一聲,垂下大袖,緩緩走回案旁坐下。

 有什麽辦法呢?周室已經衰敗至此。他現在連一個弱小的諸侯都打不過。又何以重振天子聲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這延續了六百多年的宗周天下繼續存在下去,盡可能的讓天子的影響在諸侯間再大一些,至少……至少不能讓人忘記了,在洛邑還有一個天下共主,一個把江山分封給了他們的天子。

 姬深深地吸了口氣,暗暗思忖:上一次,刺殺楚王地計劃失敗了,或許這是天意,仔細想來。刺殺楚王,讓北方勢力大舉南下,對他未必便是有利的。他越來越感覺到,即便是打著“尊王攘夷”旗號的齊國和晉國,即便是那些首封的諸侯們,那些周王朝建國時的忠臣後代們,那些和自己有著血緣關系的王公王弟們,也只是把他當成一件利用的工具。

 當天下還掌握在周天子手中時,天下越是穩定。越能凸顯他的階值。當這周天子淪落成為一件工具時。那麽只有天下混亂,越是混亂才越能凸顯出他地作用。於是。唯有這天下不斷出現新地政治勢力,加深諸侯間的動蕩。他這個周天子才能時時被人想起來,才能時時被抬出來,就像祭祠裡的神像,每逢重大節日,總能得到一份祭祀。

 想到這裡,少年天子眉頭一展,已經下定了決心:晉國自立為諸侯的五位國君,他會頒賜玉圭,給他們一個名份。有了正當的名份,他們就能理直氣壯的去爭、去搶……

 今冬明春黃池之會,他也要答應派天子使節參加,至於代天子以治諸侯的方伯要不要封給齊國,且看天下時局變化再說。

 想到這裡,周天子的臉上露出一絲扭曲的笑意。這天下,本是他的祖先一手打造,如今做為周天下地王,他卻要想盡辦法去破壞,去製造動蕩。破壞它居然還是為了周王室的延續和存在,這事何等滑稽?

 “哈哈哈哈……”姬忽然笑了起來,笑聲如哭……

 “相國大人,我軍傷亡情況如何?”

 又一場猛烈的城池攻防戰剛剛結束,孫武正在城頭忙碌,運下傷兵、調整部署、準備滾木沸水,以應付敵人的再一次攻擊,身後突然傳來女人的聲音。孫武急忙回頭一看,卻是王后和三位王妃趕到了,孫武不由有些吃驚,連忙返身迎了上去。

 自附近村鎮百姓全部遷入姑蘇以來,王后和三位王妃時常出宮探視子民、去施粥點視察,並來城上巡弋,探視守城官兵。但是正逢鏖戰時,王后和王妃們還沒有踏上過城頭,不知這一次她們是適逢其會,還是在宮中也聽說了這一次楚越聯軍攻勢洶洶,因而放心不下。

 “臣孫武,見過王后、三位王妃。”

 “相國大人免禮。”王后季嬴回了一禮,長腿邁動,輕盈地走上前來。她和若惜、搖光、小蠻三位王妃,個個頂盔掛甲,腰間佩劍,一副武將打扮。只是四個少女雖然淡掃蛾眉不施粉黛,卻仍是明眸皓齒,麗顏如花,嫵媚中透著英武,令人眼間一亮。

 傷兵們有人被人抬著,有的互相攙扶,有的一瘸一拐地拄著長矛正撤離陣地,補充的兵員正紛紛進入各自的陣地。擂木、箭矢都鋪陣在陣地上,一口口大甕下燃著火,裡邊沸湯滾滾,健婦和年老者做為輔軍,有地還有往城頭上搬運箭矢,有地則在不斷往甕下添著柴火。那些沸湯不乏燙破了皮兒就會潰爛不止的糞湯。飄出了極其難聞地氣味。

 “大戰剛剛結束,聽說這一次敵軍攻勢之猛前所未有,本後和三位王妃放心不下,特來城頭探視相國大人和諸位將士。”

 季嬴一邊說,一邊憋著氣兒走到城樓最高處,迎著秋風大大地喘了幾口氣,這才翩然轉身,向孫武啟齒一笑。明眸顧盼間微微張開地一點紅唇中露出編貝似地兩排玉齒:“很不錯呀,姑蘇城在相國大人堅守下固若金湯,敵軍仍不能前進半步。”

 孫武暗暗焦急道:“是,請王后和王妃放心,守城將士英勇善戰,更兼姑蘇城高牆險,楚越聯軍是決難靠近的,只是……他們馬上就要發動第二輪攻擊了。拋車一動。漫天石塊,實在太過凶險,還是請王后與諸位王妃暫且下城以策安全,否則臣實在放心不下。”沒甚麽了不起的”,季嬴若無其事地站在城頭,眯起俏麗的眼睛,冷冷看著城下敵軍的調動,說道:“全城將士,為姑蘇存亡正在浴血奮戰,一國之主豈能藏身宮中。連將士們的面都不見?大王不在城中,本後理應代大王巡視全城,這是本後職責所在。”

 季嬴說著已走到城頭,與搖光若惜兩位王妃肩並肩手扶箭垛向城下觀望。搖光和若惜在她一左一右站定,手按劍柄小心防范著,生怕城下射上一支冷箭,她們兩個見識過戰場廝殺,心中並無懼意,卻怕季嬴受到傷害。如果堂堂吳王后死在城頭。那可是不得了的重大事件。

 殊不知季嬴何止見識過戰場廝殺。她在秦國時,王宮衛隊中專有一支隸屬於她地女兵隊伍。她甚至親自率兵同犬戎蠻族打過仗,豈會怕了這副陣仗。

 季嬴好奇地打量著城下的楚越聯軍。只見遠遠近近有幾十座拋車,一座座拋車中間正有人運來大量木材和泥土,季嬴秀眉一皺,指著那正象螞蟻似的辛勤勞作的敵軍士兵問道:“相國大人,敵軍運來大量木材和泥土意欲何為?”

 孫武向城下一望,輕蔑地一笑,拱手答道:“敵軍這是要築土山以破堅城,王后不必擔心,我軍日間射箭,夜間偷襲,在此阻撓之下,他們要築夠足以對姑蘇城有所威脅的土山,最快也得四個多月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們的大軍早已從容斷了他們的後路。”

 “看樣子楚越聯軍築山攻城也不甚著急,他們想必是打著先伏擊大王,斷了姑蘇外援,再回過頭來從容攻城地主意。”搖光觀察著城外情形順口說道。

 “王后說地是,所以我們更不擔心楚越聯軍會不計犧牲,強行攻城。敵軍馬上就要再度發動進攻了,王后是不是……先行到城下藏兵洞中暫避。”

 “相國大人不必擔心我們安全。”小蠻大大咧咧地走過來:“我們是女人不假,卻也不是泥捏的人兒。我們的身份先是一城之主,其次才是女人。大王不在城中,將乾們在城頭浴血,我們甚至不敢出面探望,豈不令我吳軍將士寒心?再說,他們的拋車再厲害,還比得上咱們大王設計出來的拋車?把咱們的拋車架在城頭,居高臨下,必然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小蠻探頭向城下一瞅,只見遠遠近近矗立著幾十台拋車,每台拋車後面都有百十號人,正在準備著繁瑣的拋石準備。

 小蠻把嘴一撇,不屑地道:“咱們的拋車只需十來個人就行了,他們還用這麽笨重的家夥呐?咱們的拋車威力應該遠甚於楚軍,怎麽容他們逼近了城頭?”

 孫武苦笑著解釋道:“蠻王妃,這也是沒有辦法地事。姑蘇城中必有越人奸細,為了不讓他們生疑,臣不敢事先向城中運送大量石塊備用,所以……咱們的拋車已沒有石塊可用了。不過王后盡管放心,以姑蘇城池之堅固,沒有拋車可用,楚越聯軍也休想踏上城頭半步。”

 若惜頷首道:“城中有相國大人和荊林上將軍、以及范大夫、文大夫等一乾忠義之臣,姑蘇城必然堅不可摧。只是……,我們少了拋車,便少了一樣有力的遠程防禦武器。攻守易勢,為了防止敵軍藉拋石壓製之機發兵攻城,城上必得安排大量守軍。傷亡總是在所難免。夜間出兵偷襲破壞,傷亡也不會小了。”

 “是啊,”孫武回頭看了眼遠處正絡繹退下城頭的傷兵,歎息一聲,又道:“可是只要打仗,傷亡之事總是難以避免的。”

 若惜淺淺一笑,說道:“相國大人,一戰之後。總要增加許多傷殘,他們今後既不能耕種,又不能服役,徒增朝廷許多負擔,有些日過不下去,還要從昔日為國效力的勇士,變為鼠竊狗盜之輩。如果這傷亡是戰爭不可避免的必要犧牲那也罷了,只是因為沒有蓄集足夠的擂石才導致這許多傷亡。實在令人惋惜。城中擂石不夠。難道不能想些其他辦法嗎?季嬴聽到這裡,蹙著眉頭略一沉吟,說道:“凌煙閣已經建了大半,樓下尚有許多石料不曾用上,相國大人可派人去宮中運來石料充作拋石。”

 孫武驚道:“這……那可是籌建宮中樓閣之物,財物皆歸宗伯大人掌理。未得大王允許前,臣無權妄動啊。”

 季嬴哂然道:“大王如今不在姑蘇,如何討得他的詔命?惜王妃說地有理。這些石料地耗損只是一時之物,大戰結束,我們自可再去山中開鑿。所費也是一時之財。若是無端增加許多傷殘士兵,則是一生一世之事。不但他們要成為朝廷負擔,許多人生活無計,將來還不免要成了偷雞摸狗之徒。既然我們有辦法將傷亡減至最小,為什麽不努力去辦到呢?”

 孫武聽了也不禁意動,只是國家財物各有所司,各用所用,這些石料皆屬吳王內庫,雖說督造凌煙閣一事由他全權負責。但是擅自挪用建造凌煙閣之物。那可不在他的職權范圍之內。

 吳王慶忌威望日重,他待這些老部下雖仍親熱如昔。但是孫武卻不敢自矜,越受榮寵。越是時常自省,不肯恃寵而驕獨斷專行。今日擅自挪用宮中財物,大王榮寵時,那是為人機警、忠於朝廷。來日一旦吳王對他有所不滿,若有讒臣進言,便是目無君上、獨斷專行。這種一事兩說地事例古來今來不知在多少權臣身上應驗過,孫武豈敢做主。

 季嬴微微一笑,說道:“大王有命,命本後與三位王妃監國。既是監國,自然有權做此決定。大敵當前,理應以應付外敵為主;兵臨城下,一切事情都要先放下,把所有財力物力人力用在城池防禦上。相國大人盡管去辦,此事,由本監國負責!”

 孫武略一猶豫,拱手道:“臣遵命!”

 “且慢!”季嬴略一思索,又道:“還有,如果石料仍不敷使用,便拆掉附近民居的圍牆、房舍,將王宮外圍宮群開放,暫且安置失去房舍地百姓。重建房舍的財物,在拆掉他們房屋時便發付到他們手中。”

 一見孫武面帶難色,季羸微微一笑:“如果用度不夠,就用本後帶來的嫁妝。”

 孫武深深地看了季嬴一眼,長長一揖道:“是,臣……遵旨。”

 若惜三女互相看了看,小蠻悄悄豎了豎大指,三人相視一笑。

 這個西秦來的丫頭,還真地是膽大包大、做事毫無顧忌,如果她不是剛剛到了姑蘇,便被慶忌狠狠收拾了一頓,已經折了她不少銳氣,真不知她還要乾出些什麽來。

 以她們三個來說,若惜曾經是任家實際上的家主,裡裡外外擔負許多大事,搖光在叔孫家族也打理著內務,小蠻更是肆無忌憚的主兒,可是自打嫁了人,都少了幾分銳氣,多了幾分婦人的沉穩,而這個秦國女子……

 秦女都是這般特立獨行麽?也只有這個來自於秦國的丫頭,做事才從不瞻前顧後,才敢如此果斷地出面承擔,她就像造箭用的棘枝,渾身是刺,柔中有韌。這個王后,雖說性情率直毫無城府,卻頗有做為一國之後的魄力,若惜三女對她是越來越佩服了。

 “嗖!嗖嗖!”城下敵軍從城頭上盔甲的反光,意識到他們幾人應該是吳軍將領。立即調集了幾個弓箭手,向這裡射出一叢冷箭。負責望敵情地士卒剛剛敲響梆子,一枝冷箭便貼著背對城牆地小蠻肩頭飛了過去,“鏗”地一聲射中大石鋪就的地面,迸出一串火花。

 小蠻後知後覺,見此情形不由一聲尖叫。

 “王后、王妃小心!”孫武大驚失色,刷地一下拔劍出鞘,一個箭步便閃到了她們前面。揮到長劍撥開幾枝劃著弧線射下的利箭,大喝道:“快快保護王后、王妃!”

 眾侍衛一擁而上,“砰砰砰”一通響,十幾面大盾像一片烏雲,把季嬴四女牢牢地護在其下。只是她們畢竟是女兒身,這些侍衛們不敢像當初在蛇門外對待慶忌一樣合身撲上去把她們壓住。

 “給我閃開!”

 季贏惱火地推開盾牌,急急抓住小蠻手臂問道:“小蠻,你怎麽樣?”

 小蠻余悸未消地吐吐舌尖:“好懸。差點射中我的脖頸。我沒事,只是嚇了一跳。”

 季嬴霍地一下站了起來,怒火中燒地左右看看,喝道:“弓來、箭來!”

 四下地武士們看著王后發愣,季嬴衝過去一把摘下一個士兵肩頭的長弓,又從他的箭壺中扣出三枝利箭,騰身向前,孫武隻覺身畔一陣輕風掠過,季嬴已一個箭步躍上城頭。

 孫武這一嚇非同小可,遠處上將軍荊林剛剛聽到消息趕來。一眼瞧見王后躍上城牆,腳下一滑,險險一跤跌倒:“哎唷我的個娘,這要是王后被敵軍亂箭在臉上擦破點皮,自己立下再大的戰功,也逃不脫護主不力的罪責了。

 卻見季嬴立在城頭,右手一抬,兩枝箭矢便噙到了口中,隨即舉起長弓。膝腿微側半曲。結實健美地小蠻腰微微一擰,懷抱如滿月。一張長弓已拉得滿滿的。她地動作柔軟協調,一雙悠長的大腿蓄滿力道與美感。在湛藍天空的背景印襯下,披甲的季嬴將嬌姿與颯爽完美地融為了一體。

 就在眾人目瞪口呆之中,一枝利箭射了下去,城下一名楚軍箭手劈胸被一箭射中,立即仰面倒了下去。

 右手一抬,一撤,雙腳微微使力,“嗨”地一聲輕喝,長弓再開,嗖地一聲射出,一個敵軍箭手正躲在壘起的土牆後面,牆頭只露出半個腦袋,這一箭從皮盔頂上斜貫進去,射了個對穿,那人頭上就像插了一支長長的木簪,猛地一下跳了起來,然後直挺挺地向後倒去。

 季嬴又利索地把第三枝箭搭在弦上,瞪著一雙噴火的杏眼四處尋找著對手,剛剛反應過來地搖光和若惜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撲上去,一手抱住她一條大腿,硬生生把她扯下了城牆。隨後七八面盾牌便罩了上去,只聽盾面上“砰砰砰”一陣亂響,擋住了剛剛反應過來發起反擊地楚軍十余枝弩箭。

 荊林見王后終被大盾護住,提到了嗓子眼地心噗嗵一下落回肚裡,他氣極敗壞地大叫起來:“快快護送王后回宮

 荊林是一直追隨慶忌地老將,在搖光、若惜、小蠻三女心中,對他的尊敬比相國孫武還要重上幾分,一見這位脾氣向來隨和地上將軍怒發衝冠,臉色青紫,三個王妃不禁吐一吐舌頭,拖起還心有不甘的季嬴便逃之夭夭……

 此時,郢都楚王宮中,季嬴的姐姐孟嬴正靜靜地坐在珠簾之後,仿佛一座無瑕的美玉雕成的人像。

 她腦後挽髻,上插一支通體無瑕的白玉簪,秀項延頸,粉面朱唇,一雙秋水似的眸子卻輕輕合著。一襲寬袖緊身曳地長袍,輕薄柔軟地袍服上用深淺相間的條紋錦織出了九鳳環繞的圖案,盡顯華貴大氣。修長優美,纖濃合度的嬌軀,配上鳳衣玉飾,珠光寶氣、光彩奪目,卻絲毫不掩她清麗脫俗的氣質。

 珠簾兩側的銅鶴自長嘴中緩緩吐出嫋嫋香煙,大殿中一切都是靜靜的,兩側侍立著八個宮女,也如雕塑般紋絲不動,以致那鶴嘴中的獸煙垂直向上升起,幾乎不起什麽波瀾。

 忽然,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在宮門口停住,一個響亮地男人聲音沉聲說道:“臣子西求見太后陛下!”

 孟嬴霍地張開眼睛,一雙明媚地眼睛陡地射出銳利的光芒:“將軍請進!”

 子西肋下佩劍,大步而入,直到珠簾前方頓住腳步,微微帶起地風氣激得兩道鶴嘴裡噴出的香煙向兩側蕩開。

 “將軍,準備地如何了?”

 “回太后,宮城兩衛。皆已部置妥當。王宮已加強護衛、朝堂兩側已密布了伏兵、費無忌幾員親信大將的府邸外,盡皆安排了人馬,一俟號令,便立即行動。”

 孟嬴隔著珠簾,瞪起一雙杏眼,問道:“王室權貴、世卿老臣,皆已知曉?”

 “是,以使專人通知。”

 孟嬴微微頷首。大袖一展。盈盈起身,說道:“來人,喚大王來!”

 片刻功夫,有人領著一身王袍的小楚王自屏風後閃現,站到了她的身邊。小楚王如今不過是十二三歲的少年,顯然他也知道要發生什麽事,神色有些怯怯的。

 看到兒子,孟贏緊緊抿著地嘴角露出一絲溫柔之色,她走過去,拉住兒子的手。然後扭頭說道:“起駕,升朝!”

 數百名甲胄齊全手執利刃的武士正候在宮門,一見王太后挽著大王的手出現在宮門外,武士們立刻忽啦啦跪倒一地,孟嬴面沉似水,一言不發,拉著楚王快步前行,穿過武士群,登上禦輦。子西將軍把手一揮。十六名大漢抬起禦輦,在武士們的護擁下向朝堂急急奔去。人人閉緊嘴巴,只有悉悉索索的腳步聲起。

 楚國朝堂上。文武百官濟濟一堂,許多人竊竊私語,揣測著很少過問外廷之事的王太后突然召開大朝會的目地。另外有些人,卻滿面激動地紅光,一個個繃緊了身子站在那兒,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

 “大王駕到,王太后駕到!”

 站廷武士一聲高喝,眾臣僚撣衣整冠,正欲參拜大王和王太后,卻忽然愣在那兒,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只見十六名壯士抬著步輦竟未停下,而是旁若無人直趨上殿,步輦上並肩坐著王太后和小楚王,三十二名全副披掛的持矛廷衛兩側護佑,再外面,密密麻麻一片武士衝進殿門,向兩側散開,劍出鞘,弓上弦,殺氣騰騰地盯著他們,大殿上頓時亂作一團。

 步輦抬到大殿盡頭轉向了群臣,孟嬴並未下輦,隻將一雙眸子冷冷一掃,高冠博袍的公卿貴族們面面相覷,嗡嗡的議論聲慢慢低落下去,終於無聲無息。

 大夫沈從意左右看看,咳嗽一聲,壯起膽子上前拱揖道:“王太后,朝堂重地,乃大王與群臣議論國事的莊嚴之地,微臣不知,王太后何以擁兵直入,以劍戟向群臣呀?”

 孟嬴抬起眼睛,輕輕掃了他一眼,眼睫又緩緩垂了下去,隻淡淡地說了一聲:“拿下!”

 沈從意一驚,還未及反抗,左右兩個武士一擁而上,用劍柄一掃,“啪”地一聲將他頭上高冠擊落,玉簪摔得粉碎,頭髮頓時披落下來,弄得狼狽不堪。那兩名武士劍半出鞘,往他頸上一壓,不由分說便將他拖了下去。

 “子西將軍。”

 “臣!”隨著一聲朗喝,殿口武士左右一分,子西全身披甲,昂然而入。子西和子期是王族,一向掌管宮城兩衛人馬。自刺客刺殺楚王,子期以身擋劍身亡後,子西便獨掌宮城兩衛人馬,這也是楚國內,楚王能夠直接控制的唯一一支武裝力量。一見子西全副披掛,殺氣騰騰,縱然原本不知緣故的人也已猜出幾分,不由人人變色。而那些老臣,尤其是剛剛自吳國釋放回來,大權旁落的世卿權貴們,卻是洋洋得意,眉開眼笑。

 “子西將軍,宣大王旨意!”

 “諾!”子西恭應一聲,霍地轉身面向群臣,向眾人冷冷一掃,將手中竹簡一展,朗聲宣道:“寡人以稚齡執國,唯倚眾公卿大臣。奈何。佞臣費無忌,妖言惑上,殘害忠良,以臣欺君,把持朝綱,毀我楚國棟梁,……”

 子西高聲宣講,列舉費無忌二十三條大罪。到得後來,便是宣讀奸黨名單,他念一個,手下便抓一個,不一會兒,死忠於費無忌地一黨便被抓了個七七八八,朝堂上頓時空出了近一半的位置。

 “各位愛卿!”孟嬴將玉掌微微一壓,步輦緩緩落地。她攜著小楚王的手緩緩前行。含淚說道:“大王年幼,孟嬴一介女子,國之大事,唯賴於各位公卿。為了楚國的江山社稷,今日孟嬴得子西將軍之助,趁那奸佞東征吳國,將費無忌黨羽一舉清除。然而費無忌此刻仍領重兵於外,此獠不除,禍患不止。

 如今費無忌領兵在外,正是天賜我楚國重振之機。各位公卿。俱是我楚國幹才,於地方久孚人望。也只有各位,才能趁著費無忌遠在吳國,奸黨首惡盡數被捕之機,重新掌控楚政,鏟除奸佞。當此國家危亡之機,希望各位能站出來,為我楚國奔走效命。”

 朝堂上,公卿大夫們靜靜傾聽著。孟嬴籲出一口氣。又道:“各位愛卿,這楚國江山。是大王的,也是各位公卿貴族的。一損俱損。一榮共榮。其中的道理我相信諸位都會明白。如果任由費無忌一黨繼續為禍楚國,那麽……今日之晉國,便是明日之楚國。為了我楚國不會重蹈晉國之轍,為了我楚國地江山社稷,孟嬴在此,把楚國和大王,托附給各位大夫了!”

 孟嬴說罷,松開楚王的手,向前邁出三步,雙掌垂袖拱於胸前,雙膝一屈,跪了下去。

 堂上群臣見王太后竟向臣下行此大禮不由驚呆了,片刻之後,群臣猛地醒過神來,紛紛匍匐在地,向王太后大禮參拜。朝堂上一時除了手足無措地小楚王和四周緊持兵刃地武士,再無一人站立。偃將師懶洋洋地躺在榻上,身旁兩個俏婢一個給他捶著腿,另一個用纖纖十指剝著桔瓣,將汁水甜美的桔瓣用唇噙著,遞到他地嘴中,被他連著桔瓣一陣親吻,一邊品嘗著美人的櫻唇雀舌,一邊咽下甜美地桔汁,真是舒服之極。

 這兩個俏婢是他極鍾愛地一對美人兒,她們的名字就叫“舒兒”、“服兒”,合起來就是舒服。偃將師正打算過幾天便將她們兩個扶為側室夫人,是以兩個小美人兒對自家大老爺更是極盡體貼溫柔,一邊侍候,一邊溫言軟語,逗得偃將師眉開眼笑。

 上次伐吳救陳,半路中了英淘的埋伏,偃將師屁股上中了一枝毒箭,毒性發作起來,腦袋腫的如同豬頭,連他親媽都不認得他是誰了。

 偃將師和囊瓦、費無忌原是一黨,如今權勢僅在費無忌之下,眼見他已傷成這副德性,費無忌又好氣又好笑,一腔怒火倒是不好發泄,最後也沒治他的罪,隻讓他在府中好生將養,此番費無忌親自領兵伐吳,便將楚國之事盡數托附給了他。

 不過在偃將師看來,平素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不多,費無忌不在,許多事他做不得主,楚王和王太后在宮裡也比較消停,他閑來無事,一邊養傷,一邊和兩個愛妾彈彈琴、釣釣魚,小日子倒也過的和和美美。

 此刻,他正在府上享福,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嘩之聲,偃將師眉頭一皺,不悅道:“是誰在外面喧嘩?給我滾進來!”

 話音剛落,“砰”地一聲門扉撞開,兩個人滾地葫蘆似的翻了進來,偃將師定睛一看,卻是隨身侍候地兩個親近家奴,不禁笑罵道:“慌慌張張地做甚麽?一對蠢貨,怎麽叫你們滾進來,便真的滾進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