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超級農業霸主》第316章 比爾來,有因果
隨著茶藝展示會在美國興起的風潮,華盛頓的數家大超市內開始擺放了一個茶葉專櫃。上面赫然用中英文寫著“龍井”二字。眼尖的顧客,便看到了這些茶葉。

 盡管沒有通過任何的宣傳手段,但僅僅是五十噸的茶葉在茶藝展示會的數日之內便銷售一空。無論是美方還是梁三平,都極為驚訝美國人的這種熱情。

 五十噸茶葉,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但卻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面,銷售告竭。不得不承認,梁三平的各種宣傳手段對於茶葉的暢銷起到了極其積極的影響。

 “哈哈哈……梁三平先生,久仰大名啊!您的銷售手法,實在讓我欽佩。即使是成名多年的營銷大師,或許在這方面也差了您不止一籌啊!”

 比爾伏特笑呵呵的對著梁三平道,而後者則是謙虛的說這不過是巧合而已。梁三平的謙虛倒不是虛偽,他自己清楚這些手段其實都是學自後世。

 如果沒有那些見聞和學習,自己也沒有辦法發揮出這般本事。但這在比爾伏特看來就很特別了,和現在美國提倡和習慣的張揚相比比爾伏特更喜歡東方式的內斂。

 在比爾伏特看來,這種內斂的本事,比之張揚更為有力。一直以來,比爾伏特都對東方文化有著特殊的喜好。在他看來,東方文化中有著一種特殊的神秘魅力。

 伏特和中國的歷史關系可以追溯到1913年。當時伏特將大約250輛t型車銷到中國。在1924年的時候國父逸仙先生致函亨利伏特,希望他來幫助建立中國的汽車工業。

 亨利當時也答應了這個請求,但直到四年後才籌備成行。1928年伏特公司在魔都設立了一個銷售和服務分支機構。該機構的業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終止。

 這之後,中國大地陷入了一片戰火。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雖然伏特想要聯系上中國,但卻沒有太多的機會。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1978年6月,當時亨利伏特二世和其他伏特主管終於找到了機會拜見了當時的南巡公,這是第一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開拓業務。

 在一次有記錄的會談中,亨利伏特二世提到伏特汽車公司“非常有興趣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從此。伏特與中國汽車工業的合作有了長足的發展。1978年,伏特汽車設立了中國事務辦公室。

 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伏特一開始並沒有在華有太多的業務發展。而梁三平的這次到來,讓他們嗅到了一個機會。事實上,在比爾伏特的建議之下整個公司正在籌備進入中國。

 他們的競爭對手,大眾已經在中國取得了成績。但由於他們之前對於與中方合營的猶豫。導致的是大眾搶先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廠房。這叫董事會看到大眾的盈利後眼紅了好久。

 可惜的是,錯過了上次機會之後伏特一直想要再跟中方建立關系。卻再也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機會。現在,比爾伏特開始注意到了梁三平。他認為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梁三平能夠負責如此之大的事情,說明了他受到的信任。比爾伏特想的是,借由梁三平進入中國市場重新和中方建立關系。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比爾伏特盛情邀請梁三平前往自己的莊園做客。梁三平婉言拒絕了幾次,但比爾伏特很是堅決。梁三平知道,對方這是有事情要跟他說了。

 於是順勢答應了下來,比爾伏特這才笑呵呵的去嘉賓位置上坐下來。這時候納爾遜湊了上來。對著梁三平便悄聲道:“比爾是想跟你接觸,想辦法進入中國市場……”

 納爾遜的話叫梁三平很是疑惑,憑借著比爾伏特的關系梁三平相信他能夠找到比之自己更合適的人選。而且。他們做的行業跟梁三平的農業完全不搭界。

 這種事情,找梁三平做什麽?!應該找其他人才是,而且梁三平有自知之明。他在國內的影響力完全一般,也許在農業上能因為賀康等人的支持說上一些話。

 但要牽扯到工業,他可就完全抓瞎了。汽車這個行業,梁三平是完全不懂啊。比爾伏特找自己完全就屬於問道於盲。梁三平不相信比爾伏特會沒有想到這一層。

 “老比爾其實也很無奈。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要跟中方接觸。本來第一個在華建設工廠的會是他們,而不是大眾。但因為董事會的一些情況。導致他們和你們的談判破裂了……”

 納爾遜似乎知道梁三平想要問什麽,卻見他笑著道:“那之後,大眾迅速的和你們進行了接觸。沒多久就傳來大眾在魔都建立生產廠的消息,伏特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梁三平沒有說話,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麽比爾伏特更不應該找自己啊!他應該找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來作為中間人跟中方接觸不是?!找自己幹嘛。

 “三平,老比爾不是沒有找過其他人。但大眾一直都盯著他們的動作呢,大公司之間的競爭照樣激烈。老比爾能找到的人,幾乎大眾都能找到……”

 梁三平這才恍然,肯定是大眾從中進行了阻撓。1982年6月,南巡老人親自批示:“轎車可以合資”,為中國合資生產轎車開了綠燈。

 在隨後的1984年1月,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汽車企業——帝都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開業。而隨後的1985年,魔都大眾汽車公司出現。這開啟了現代中國合資汽車行業的先行。

 說起合資汽車,梁三平還知道一個趣事。1982年中國汽車公司一成立,中汽公司馬上打報告,要求允許魔都汽車公司加大投入,組織大批量生產轎車,以替代進口。

 但報告未得到當時的計委、經委通過,當時的組織人陳組陶遭遇挫折。當時決策機構裡有一部人思想相當保守,他們認為“轎車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絕不能為它開綠燈”。

 當一位地位比陳組陶高的計委官員不給陳祖陶簽字時,陳祖陶再也忍不住了,他問那位領導坐不坐轎車,領導回答說“坐”。

 卻見陳祖陶一怒之下大聲說:“為什麽你能坐,別人就不能坐?為什麽你坐就不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別人坐就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那位官員也生氣了,衝著陳祖陶說:“你可以在《民眾日報》上寫文章批判我,但是對轎車就是要像計劃生育那樣嚴格控制,一輛也不準多生產。”

 多年之後,陳祖陶和那位已經退下來的官員再次在另一個場合上見了一面。那位官員感慨自己當年的確太過保守,並誠摯的向陳祖陶致歉。

 “納爾遜我的朋友,相信我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在工業方面我可是一句話也說不上,你讓我幫著他跟國內的工業口聯系,這真是強人所難了啊……”

 梁三平苦笑的對著納爾遜道:“如果是農業,我還能說上一些話。但工業方面,我真的是無能為力啊!這件事情,想必比爾先生也是知道的吧?!”

 “他當然清楚!但也正是因為你是農業方面的人,他才選擇和你接觸。”卻見納爾遜笑嘻嘻的道:“如果是工業口,恐怕你現在已經從國內得到消息不能和比爾進行接觸了。”

 納爾遜說的是事實,當時中國雖然允許合資企業出現。但外資不得佔公司股份的50%,必須是低於50%的持股。也正是因為這個,伏特公司很是猶豫要不要進入。

 但吉普、大眾等公司卻根本不考慮這個,直接選擇了進入中國市場。哪怕是持股率較低,他們也願意進入。這讓大眾和吉普,在國內發展的極好。

 不說大眾的桑塔納系列在整個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於中國的影響, 即使是吉普所產的帝都吉普、切諾基等車,更是以“中外合資首款suv”的身份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並且一生產就長達20年之久。雖然後來公司重組,切諾基已經不再生產了。

 但無數的車迷仍然記得這款車,並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情越來越深,還給了它一個親切的稱呼——小切。而它的忠實簇擁們,甚至將它收藏起來引以為傲。

 “就是因為你不是工業口的人,他才希望你來牽線。”卻見納爾遜笑呵呵的道:“其實,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包括找誰談、怎麽談,但首先他們得掩人耳目去中國……”

 梁三平聞言恍然,自己是做農業的。如果比爾伏特跟自己貼近,並放出風聲他們對於投資農業有興趣。那麽一堆人的目光自然會被吸引在農業上面。

 他們便可以順理成章的讓人隨著梁三平前往中國,名目麽……自然是考察了。但到了中國以後做什麽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麽?!梁三平一下子就理解了比爾伏特到底想要做什麽。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