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醫行大唐》七十九 宰輔
  天氣悶熱,沒有一絲風,陳墨頂著滿頭大汗來到了太醫署。

  作為太醫署的醫師,陳墨現在有自己的專用辦公地,也有了一個藥園學徒聽他指揮。

  官員的午餐和學生不同,自然不會在一個地方就餐,探望了幾位昔日的好友加同窗,陳墨立刻跑到了官員專屬的餐房。

  和顧民幾位陸續到來的太醫署官員打著招呼,叨念了一番給學生授課的事情,杜懷山和孫解兩人來了。

  資金和人力雖然有限,可現今的太醫署無疑在走上正軌,這也和兩位太醫令的努力分不開,眾人紛紛寒暄,敬佩來自真心。

  “子涵的課程有什麽自己的安排沒有?你的課程可是安排好了,兩日一個課時,這樣瘍醫班的所有學子也好慢慢領會,過於頻繁的課程其實不是好事情,一切還要慢慢來。”

  作為太醫署的最高領導之一,排課其實不是太醫令的事情。但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孫解插了一手,但他的插手也說的過去,證明領導關心學生的授課。

  “還是夫子老辣,學生就依照夫子的安排授課吧,好讓學子們盡量把所學沉澱一下。這些課程結束後,學生準備親自帶領學子們進入市井民間進行考課,正好進行手術實踐。”

  身份變了,但陳墨的稱呼沒變,謙遜的態度沒變,孫解滿意的點頭:“子涵之舉讓老夫佩服啊,將來這些學子學有所成,我大唐的瘍醫將空前絕後!老夫與景寒兄也會因子涵名留史冊,此生何憾有之!”

  “夫子謬讚學生了!”

  “好了,吃飯了,一會文翰兄和子涵隨我出去一趟,有事情要辦。”這時候,幾名小吏開始進入餐房,杜懷山果斷阻止了兩人的吹捧和謙虛。

  杜懷山和孫解就類似於太醫署的書記官和署長,兩人是一種互補,表面競爭,其實是一個同盟,很多事都是共同進退。

  飯後,三人結伴出了皇城,李三斤和田六等人已經在等待。

  上馬,也不用說什麽了,眾人立刻趕往了布政坊。布政坊就緊挨著皇城的西城牆,因為最近頻發刺殺事件,這一帶成為了守衛森嚴的坊區,到處都是坊丁和禁軍士兵來回巡視。因為,這是朝中高官的住宅區,住的都是頂級文官。

  盡管身穿著官服,還是要經受盤查,眾人來到布政坊前就接受了三次盤問,戒備之森嚴可見一斑。

  布政坊前,明顯有人在等著杜懷山和孫解,眾人剛到,一名年齡很大,管家打扮的人就跑了上來。

  “杜太醫和孫太醫來了,小人已經恭候多時。”

  “這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蕭翁家的蕭老管事。”下馬,介紹完來人,杜懷山指向陳墨:“這是我的愛徒翰林醫待詔陳墨陳子涵。”

  “久聞陳待詔大名,小老兒有禮了!”

  原來這是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蕭遘的家,這位老管家肯定對陳墨的名字有印象,因為他的木材就賣給了蕭家。

  “見過蕭管家。”宰相的管家可不是什麽簡單人物,陳墨拱手施禮。

  蕭管家向陳墨施禮,隨後道:“諸位請進,宰輔已等待多時了!”

  看來這是有預約,應該是為了診病,否則也不會讓兩位太醫令和自己同時出馬。

  蕭遘的家門並沒有象其他高官那樣向著大街,但也門庭高大,可絕不奢華,沒有什麽雕梁畫棟,完全是一個普通的大宅。這位當朝宰相看來不是一個高調的人,和風聞中的穩重為人有些相符。

  “景寒兄,文翰兄。”

  進入大門,一名四十多歲,姿態優雅的文士拱手而立。

  這應該就是當朝宰輔蕭遘了,蕭遘祖籍南蘭陵(今江蘇武進),字得聖,唐德宗時宰相蕭複的曾孫。鹹通五年乙巳科狀元,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廣明年間,皇帝幸蜀時被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楚國公。

  “見過楚國公。”

  杜懷山和孫解的拜見驗證了陳墨的猜測,上前兩步緊跟著杜懷山和孫解,陳墨深深一禮:“後輩,新晉太醫陳墨拜見蕭翁。”陳墨不稱宰輔,也不稱呼國公

  ,完全是晚輩的姿態,

  “景寒兄,文翰兄多禮了!久聞子涵之名,今日得見果然氣度不凡!”蕭遘對陳墨的姿態很滿意。

  文人士大夫都講究一個氣度,作為當朝宰輔,蕭遘對陳墨的評價已經算是很高。杜懷山和孫解拱手算是回應了蕭遘,陳墨則是趕緊再次施禮:“蕭翁過譽,小子慚愧!”

  “都不要客套了,進屋。”蕭遘伸手相邀。

  一間寬敞但很普通的堂屋,很乾淨,幾條矮幾,幾張臥榻就是蕭遘的客廳,這間堂屋和蕭遘的宅子如出一轍。

  賓主落座,蕭遘、杜懷山和孫解三人盤膝而坐,這種時刻, 作為晚輩,陳墨需要用最難受,最痛苦的姿勢——跪坐。

  下人上茶,寒暄,必要的程序終於過去了。

  “子涵不必拘束,都是自家人,老夫今日卻有求子涵。”這算是放過了陳墨,讓他不用這樣繼續跪坐,同時,蕭遘直入主題。

  “小子才疏學淺,蕭甕盡管吩咐。”

  “不知景寒兄和文翰兄可曾向子涵提起,家嚴得瘡疾逾月,至今毫無好轉的跡象,還請子涵出手。”蕭遘說完,眼中露出一絲期待。

  杜懷山和孫解真的沒提起過這件事,看來杜懷山和孫解兩人都給蕭遘的父親進行診治,效果不佳,而過了檢驗期的陳墨無疑成為了救星。瘡疾不是大問題,但陳墨仍舊很謙虛:“有兩位長輩在,小子可以在兩位太醫令的指導下給太翁進行診治。”

  “太翁的瘡疾是背瘡,是老夫親自下藥,文翰兄親手和藥,還用過三種拔毒膏,可久經治療太翁的瘡疾並未好轉,近日太翁的情緒好像不對,子涵善於瘍科,所以老夫和文翰兄決定讓子涵來診治。”

  杜懷山的解釋並不算太晚,問題是,陳墨知道久治不愈的背瘡可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背瘡也稱搭背瘡,搭背瘡因生在背部肌肉及脊椎神經較密集的地方,一旦控制不住,破壞性極大,對人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這樣一個時代,沒有陳墨意識中的那些治療手段,這無疑是一個有些棘手的疾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