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聖儒》第3章 怪力亂神
  此次槐老帶著謝烈上門,本就是道歉,並有意讓謝烈護送謝影參與會試。隻是恰逢看到謝影的武學天賦而震驚、懊悔,才搞出如此大陣勢,不過謝影這個當事人既然不追究,他們自然也不會糾纏不休,再說謝影一家也不會真對謝烈如何。

  直到即將離開,謝影一家恭送到門口,謝影想起今日之事,怕給小書蘭帶來麻煩,便出聲說道:“老師,小影今天把《素書》送給小書蘭了,弟子看她冰靈聰慧,可堪造就!”

  “無妨!既然對你開放,自然不會限制你,隻要三炮家沒打算把《素書》賣掉,老夫自然不會如何!”槐老微笑了下,顯然對此事早已知曉,頓了下接道:“或許正因為你的灑脫與隨意,才能擁有如此成就吧!謝家村與外界溝通太少了,多了分穩重,卻少了分變通與靈活,更無法發展!”

  “恭送老師!”得到槐老回復,謝影也不再多說,恭敬說道。

  “雖然祖訓沒詳細記載,但老夫一直深信一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自己想想吧!”

  槐老點了點頭,沉思片刻,頗為玄妙說道,話落也不顧謝影的反應,直接轉身離去……

  “影子!我走了!”因為之前的遭遇,謝烈一直興致不高,頗為愧疚地朝謝影點了點頭說道,便緊隨槐老而去。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謝影轉身回屋,一直回想著槐老臨走前的最後一句話……

  不得不承認,書讀得多,特別是國學十二部,確實奇妙無窮。至少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情操、修養、心性,乃至行為。何況謝影清楚,大楚國學十二部中,其中就有地球世界所指的道教總綱《道德經》,或許聖人之道,真在國學十二部之中,隻是自己目前還不到那個境界罷了。

  畢竟儒家隻是主張一種禮、仁、善的人道精神和禮製精神,並不禁止涉獵其他,大楚國學十二部中,就攘括經學、玄學、佛學、理學、考據學、史學、文學、兵學等。

  所以謝影對槐老杜絕自己學武之事並不苟同,但今日看來,似乎另有番自己不知道,無法理解的道理在內。

  ……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余。

  ……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

  之前謝烈所描述的世界,謝影還有點迷糊而懷疑,今日聽到槐老如此說,總覺得有點道理,便再次溫習起已經倒背如流的大楚國學十二部中的《老子》(就是《道德經》)與《六祖壇經》,因為以謝影的理解,國學十二部中,這兩部經所述,應該最接近玄妙世界。

  暗夜星辰,夜風徐徐,萬籟俱寂。

  謝影獨坐庭院之中,雙目似閉非閉,一段段玄妙片段在腦際浮現,一片片奧妙詞語從嘴中發出,不急不緩,不騷不燥地回蕩庭院,縈繞夜空……

  時值回味到六祖禪師所說的《無相頌》。相傳,六祖禪師是禪宗佛門中第一個把佛學與儒家思想融合的關鍵人物,所以記載六祖禪師成佛事跡的書,便被載入儒家經典,六祖禪師的佛學,也成了佛學儒家化的標志性創作。而這首《無相頌》,便是六祖禪師在佛門聖地“大梵寺”所念,據說,當時他一說完,便有沙彌頓悟成佛,成就金身,甚至當場破空而去,而後這首《無相頌》成了大梵寺頓悟的無上法門。

  “沙、沙、沙……”

  謝影剛念完《無相頌》,一陣夜風吹拂而至,寒風及體,使得謝影不由自主打了個冷顫,感受到一股直入內心的寒意。

  風吹藤架之聲雖低,在萬籟俱寂的庭院卻令謝影清晰耳聞,雙目圓睜,循聲望去……

  明月之下,昏暗牆角。

  藤架陰影處黑影綽約,自我搖曳,宛若有物在此。

  謝影心中一驚,一股涼意從脊椎骨掠起,直衝腦際,似乎連四肢都感覺到一陣冰冷。

  “沒這麽邪門吧?自己穿越月余,一直過得平平穩穩,今日剛妄想找到謝烈與槐老所訴說的那種境界之門,就碰上玄妙的東西了?”

  念頭一起,便如潮水連綿,令謝影絲毫無法抑製,思緒紛起,浮想聯翩。

  想起身回屋,卻是手軟腳軟,無法動彈分毫……

  “有鬼?”

  感覺到內心劇烈離去的呐喊,偏偏手腳不聽使喚,此時謝影是連內心也拔涼拔涼的,身軀也不由得一陣明顯顫抖。

  夜風徐徐,陰風陣陣。

  這不就是有鬼物靠近的跡象嗎?

  “我的身軀到底怎麽回事?為什麽會動彈不了?”

  大驚之余,越想動,卻越是動彈不了。此時謝影明顯感覺到自己背部濕漉漉的,冰涼冰涼的,這不是汗流浹背,是直冒冷汗。

  “這就是踏上聖人之道的凶險嗎?可憐我還沒找到這條道,就被鬼物找上來了,難道是因為我有了道心?”

  惶恐之間,謝影眼睛睜得大大的,眨也不眨地盯著之前輕微聲響處……

  黑影錯落,白影綽約,宛若一個白衣女子靜立而視,孤站牆角。

  定睛一看,又似乎不成人形,昏暗的夜色,無盡的虛空,謝影第一次感受到自家庭院是這般的恐怖……

  黝黑深邃的暗夜,宛若能吞噬一切的黑洞,黑得令人心悸,黑得令人惶恐。

  “沒這麽邪門吧?自己沒這麽幸運吧?出師未捷身先死?!”

  謝影第二次懷疑眼前之象的真實性,不信邪地再次定睛細看,謝影可以斷定,確實有人在那裡,否則便是鬼物,因為謝影確實看到一方巴掌大的衣角了……

  仔細辨別,這衣角,似乎是灰色,並非之前認定的白色。當然,也可能是夜色昏暗的緣故。

  “誰在那裡?出來?”

  極度的恐懼而又無法逃開後,謝影硬著頭皮聲色俱厲喝道。

  想掐掐自己,看會不會痛,是否在夢中,卻便便全身發軟,遍體生寒,四肢根本無法動彈。

  風吹藤架,沙擊地面,庭院內依舊落針可聞,萬籟俱寂!

  “不對啊!若是鬼物,為何不出現?若是人物,為何靜立不動?自己可有何令人貪圖之物?或者有何對不起他人之事?”

  謝影暗自沉思,捫心自問,自己身無長物,更無虧心之事,到底在怕什麽?

  記得六祖禪師想拜入佛門時,說過這麽一句佛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既然自己無法逃開,那就勇敢面對吧,自己的恐懼,便來自心中那點陰暗。本來就不存在的事, 自己到底在怕什麽呢?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或許那個人或鬼,隻是聽到自己之前所念,前來傾聽罷了,根本沒想過對自己不利,該來的躲不過。

  “師示眾雲: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凝,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是為見境……”

  想通之後,謝影也不再妄圖逃開,或者聲色俱厲恐嚇,乾脆順著之前溫習的功課,繼續下去。

  隻是,恐懼即起,人之本能,如何能輕易化解,謝影回味朗誦之間,眼睛還是眨也不眨地盯著那牆角,盯著那片衣角……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回味完《六祖壇經》,又重新回味《老子》,就這麽周而複始,兩篇經文不停在謝影腦際浮現閃掠,不急不緩的聲音不停從謝影嘴中發出。

  而那未知的人物,似乎真的很喜歡這兩篇經文,就這麽靜靜地看著謝影,不移不動。

  明月西移,星辰閃爍,夜風拂拂……

  謝影在庭院坐了一夜,念了一夜;而那未知的人物,也在庭院站了一夜,聽了一夜。

  不知不覺間,雞鳴破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