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並序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斷為五十篇。篇無定
句,句無定字,系於意,不系於文。首句標其目,
卒章顯其志,《詩》三百之義也。其辭質而徑,欲
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
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
於樂章歌曲也。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
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元和四年,為左拾
遺時作。
《七德舞》,美拔亂,陳王業也。
《法曲》,美列聖,正華聲也。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海漫漫》,戒求仙也。
《立部伎》,刺雅樂之替也。
《華原磬》,刺樂工非其人也。
《上陽白發人》,湣怨曠也。
《胡旋女》,戒近習也。
《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太行路》,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捕蝗》,刺長吏也。
《昆明春水滿》,思王澤之廣被也。
《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蠻子朝》,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驃國樂》,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
《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驪宮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財力也。
《百鏈鏡》,辨皇王鑒也。
《青石》,激忠烈也。
《兩朱閣》,刺佛寺浸多也。
《西涼伎》,刺封疆之臣也。
《八駿圖》,戒奇物,懲佚遊也。
《澗底松》,念寒俊也。
《牡丹芳》,美天子憂農也。
《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
《杜陵叟》,傷農夫之困也。
《繚綾》,念女工之勞也。
《賣炭翁》,苦官市也。
《母別子》,刺新間舊也。
《陰山道》,疾貪虜也。
《時世妝》,警戒也。
《李夫人》,鑒嬖惑也。
《陵園妾》,憐幽閉也。
《鹽商婦》,惡幸人也。
《杏為梁》,刺居處奢也。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官牛》,諷執政也。
《紫毫筆》,譏失職也。
《隋堤柳》,憫亡國也。
《草茫茫》,懲厚葬也。
《古塚狐》,戒豔色也。
《黑潭龍》,疾貪吏也。
《天可度》,惡詐人也。
《秦吉了》,哀冤民也。
《鴉九劍》,思決壅也。
《采詩官》,鑒前王亂亡之由也。
七德舞
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陣樂》以歌太宗之功業。
貞觀初,太宗重製《破陣樂舞圖》,詔魏征、虞世
南等為之歌詞,因名《七德舞》。自龍朔已後,詔
郊廟享宴,皆先奏之。
七德舞,
七德歌,
傳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
觀舞聽歌知樂意,
樂終稽首陳其事。
太宗十八舉義兵,
白旄黃鉞定兩京。
擒充戮竇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遺骸散帛收,
貞觀初,詔收天下陣死骸骨,致祭而瘞埋之,尋
又散帛以求之也。
饑人賣子分金贖。
貞觀二年大饑,人有鬻男女者。詔出禦府金帛盡
贖之,還其父母。
魏征夢見子夜泣,
魏征疾亟,太宗夢與征別,既寤,流涕。是夕征
卒。故禦親製碑雲:昔殷宗得良弼於夢中,今朕
失賢臣於覺後。
張謹哀聞辰日哭。
張公謹卒,太宗為之舉哀。有司奏曰:在辰,陰
陽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義重,父子之情也。
情發於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慟。
怨女三千放出宮,
太宗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湣,今
將出之,任求伉儷。於是令左丞戴胄、給事中杜
正倫於掖庭宮西門,揀出數千人,盡放歸。
死囚四百來歸獄。
貞觀六年,親錄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歸家,
令明年秋來就刑。應期畢至,詔悉原之。
剪須燒藥賜功臣,
李績嗚咽思殺身。
李績嘗疾,醫雲:得龍須灰,方可療之。太宗自
剪須燒灰賜之,服訖而愈。績叩頭泣涕而謝。
含血吮瘡撫戰士,
思摩奮呼乞效死。
李思摩嘗中矢,太宗親為吮血。
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
以心感人人心歸。
爾來一百九十載,
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
舞七德,
聖人有作垂無極。
豈徒耀神武,
豈徒誇聖文。
太宗意在陳王業。
王業艱難示子孫。
聖人有作:一作聖人有祚。
法曲
法曲法曲歌大定,
積德重熙有余慶,
永徽之人舞而詠。
永徽之時,有貞觀之遺風,故高宗製《一戎大定》
樂曲也。
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
開元之人樂且康。
《霓裳羽衣曲》起於開元,盛於天寶也。
法曲法曲歌堂堂,
堂堂之慶垂無疆。
中宗肅宗複鴻業,
唐祚中興萬萬葉。
永隆元年,太常丞李嗣貞善審音律,能知興衰,
雲:近者樂府有《堂堂》之曲,再言之者,唐祚
再興之兆。
法曲法曲合夷歌,
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乾和天寶末,
明年胡塵犯宮闕。
法曲雖似失雅音,蓋諸夏之聲也,故歷朝行焉。
玄宗雖雅好度曲,然未嘗使蕃漢雜奏。天寶十三
載,始詔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識者深異之。
明年冬,而安祿山反也。
乃知法曲本華風,
苟能審音與政通。
一從胡曲相參錯,
不辨興衰與哀樂。
願求牙曠正華音,
不令夷夏相交侵。
二王后
二王后,
彼何人?
介公(左商上換崔右阝)公為國賓,
周武隋文之子孫。
古人有言天下者,
非是一人之天下。
周亡天下傳於隋,
隋人失之唐得之。
唐興十葉歲二百,
介公(左商上換崔右阝)公世為客。
明堂太廟朝享時,
引居賓位備威儀。
備威儀,
助郊祭,
高祖太宗之遺製。
不獨興滅國,
不獨繼絕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
亡國之孫取為戒。
海漫漫
海漫漫,
直下無底旁無邊。
雲濤煙浪最深處,
人傳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藥,
服之羽化為天仙。
秦皇漢武信此語,
方士年年采藥去。
蓬萊今古但聞名,
煙水棉覓處。
海漫漫,
風浩浩,
眼穿不見蓬萊島。
不見蓬萊不敢歸,
童男髫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誑誕,
上元太一虛祈禱。
君看驪山頂上茂陵頭,
畢竟悲風吹蔓草。
何況玄元聖祖五千言,
不言藥,
不言仙,
不言白日升青天。
立部伎
太常選坐部伎無性識者,退入立部伎。又選立部伎
絕無性識者,退入雅樂部。則雅聲可知矣!
立部伎,
鼓笛喧。
舞雙劍,
跳七丸。
嫋巨索,
掉長竿。
太常部伎有等級,
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
堂下立部鼓笛鳴。
笙歌一聲眾側耳,
鼓笛萬曲無人聽。
立部賤,
坐部貴。
坐部退為立部伎,
擊鼓吹笙和雜戲。
立部又退何所任?
始就樂懸操雅音。
雅音替壞一至此,
長令爾輩調宮徵。
圓丘後土郊祀時,
言將此樂感神祗。
**鳳來百獸舞,
何異北轅將適楚?
工師愚賤安足雲,
太常三卿爾何人?
華原磬
天寶中,始廢泗濱磬,用華原石代之。詢諸磬人,
則曰:故老雲:泗濱磬下調不能和,得華原石考之
乃和,由是不改。
華原磬,
華原磬,
古人不聽今人聽。
泗濱石,
泗濱石,
今人不擊古人擊。
今人古人何不同?
用之舍之由樂工。
樂工雖在耳如壁,
不分清濁即為聾。
梨園弟子調律呂,
知有新聲不如古。
古稱浮磬出泗濱,
立辨致死聲感人。
宮懸一聽華原石,
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從燕起,
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樂與時政通,
豈聽鏗鏘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歸,
長安市兒為樂師。
華原磬與泗濱石。
清濁兩聲誰得知?
長安市兒:一作長安市人。
清濁兩聲:一作清濁兩音。
上陽白發人
天寶五載已後,楊貴妃專寵,后宮人無複進幸矣。
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是其一也。貞元中
尚存焉。
上陽人,
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
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
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
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
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內便承恩,
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
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
一生遂向空房宿。
秋夜長,
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
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
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
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
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
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
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
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
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
苦最多。
少亦苦,
老亦苦。
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
天寶末,有密采豔色者,當時號花鳥使。呂向獻
《美人賦以諷之。
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
胡旋女
天寶末,康居國獻之。
胡旋女,
胡旋女,
心應弦,
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
回雪飄搖轉蓬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
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
奔車輪緩旋風遲。
曲終再拜謝天子,
天子為之微啟齒。
胡旋女,
出康居,
徒勞東來萬裡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
鬥妙爭能爾不如。
天寶季年時欲變,
臣妾人人學圜轉。
中有太真外祿山,
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
金雞障下養為兒。
祿山胡旋迷君眼,
兵過黃河疑未反。
貴妃胡旋惑君心,
死棄馬嵬念更深。
從茲地軸天維轉,
五十年來製不禁。
胡旋女,
莫空舞,
數唱此歌悟明主。
新豐折臂翁
新豐老翁八十八,
頭鬢眉須皆似雪。
玄孫扶向店前行,
左臂憑肩右臂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
兼問致折何因緣。
翁雲貫屬新豐縣,
生逢聖代無征戰。
慣聽梨園歌管聲,
不識旗槍與弓箭。
無何天寶大征兵。
戶有三丁點一丁。
點得驅將何處去?
五月萬裡雲南行。
聞道雲南有滬水,
椒花落時瘴煙起。
大軍徒涉水如湯,
未過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聲哀,
兒別爺娘夫別妻。
皆雲前後征蠻者,
千萬人行無一回。
是時翁年二十四,
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
偷將大石錘折臂。
張弓簸旗俱不堪,
從茲始免征雲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
且圖揀退歸鄉土。
此臂折來六十年,
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
終不悔,
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滬水頭,
身死魂飛骨不收。
應作雲南望鄉鬼,
萬人塚上哭呦呦。
雲南有萬人塚,即鮮於仲通、李宓曾覆軍之所也。
老人言,
君聽取。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
不賞邊功防黷武?
開元初,突厥數寇邊,時天武軍牙將郝靈荃出使,
因引鐵勒回鶻部落,斬突厥默啜,獻首於闕下,自
謂有不世之功。時宋(王景)為相,以天子少年好武,
恐徼功者生心,痛抑其賞。逾年,始授郎將。靈荃
遂慟哭嘔血而死也。
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
欲求恩幸立邊功?
邊功未立生人怨,
請問新豐折臂翁!
天寶末,楊國忠為相,重結閣羅鳳之役,募人討之,
前後發二十余萬眾,去無返者。又捉人連枷赴役,
天下怨哭,人不聊生,故祿山得乘人心而盜天下。
元和初,折臂翁猶存,因備歌之。
慣聽梨園歌管聲:一作唯聽驪宮歌吹聲。
未過十人二三死:一作未戰十人五人死。
偷將大石錘折臂:一作自把大石捶折臂。
且喜老身今獨在:一作所喜老身今猶在。
請問新豐折臂翁:一作君不見新豐折臂翁。
太行路
太行之路能摧車,
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峽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惡苦不常,
好生毛羽惡生瘡。
與君結發未五載,
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
當時美人猶怨悔。
何況如今鸞鏡中,
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
君聞蘭麝不馨香。
為君盛容飾,
君看金翠無顏色。
行路難,
難重陳。
人生莫作婦人身,
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
難於山,
險於水。
不獨人間夫與妻,
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
左納言,
右納史。
朝承恩,
暮賜死。
行路難,
不在水,
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間!
司天台
司天台,
仰觀俯察天人際。
羲和死來職事廢,
官不求賢空取藝。
昔聞西漢元成間,
上陵下替謫見天。
北辰微暗少光色,
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動角射三台,
上台半滅中台坼。
是時非無太史官,
眼見心知不敢言。
明朝趨入明光殿,
唯奏慶雲壽星見。
天文時變兩如斯,
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
安用台高百尺為?
空取藝:一作唯取藝。上陵:一作上凌。
動角:一作振角。上台半滅:一作半見半滅。
捕蝗
捕蝗捕蝗誰家子?
天熱日長饑欲死。
興元兵久傷陰陽,
和氣蠱蠹化為蝗。
始自兩河及三輔,
薦食如蠶飛似雨。
雨飛蠶食千裡間,
不見青苗空赤土。
河南長吏言憂農,
課人晝夜捕蝗蟲。
是時粟鬥錢三百,
蝗蟲之價與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
徒使饑人重勞費。
一蟲雖死百蟲來,
豈將人力競天災。
我聞古之良吏有善政,
以政驅蝗蝗出境。
又聞貞觀之初道欲昌,
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慶兆民賴,
是歲雖蝗不為害。
貞觀二年,太宗吞蝗蟲,事見《貞觀實錄》。
昆明春水滿
昆明春,
昆明春,
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氵晃)(氵養),
波沈西日紅(上大下淵)淪。
往年因旱池枯竭,
龜尾曳塗魚煦沫。
詔開八水注恩波,
千介萬鱗同日活。
今來淨淥水照天,
遊魚撥撥蓮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
沙暖鴛鴦鋪翅眠。
動植飛沉皆遂性,
皇澤如春無不被。
漁者乃豐網罟資,
貧人又獲菰蒲利。
詔以昆明近帝城,
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無租魚無稅,
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
獨何人?
吾聞率土皆王民。
遠民何疏近何親?
願推此惠及天下,
無遠無近同欣欣。
吳興山中罷榷茗,
鄱陽坑裡休封銀。
天涯地角無禁利,
熙熙同似昆明春。
池枯竭:一作靈池竭。封銀:一作稅銀。
城鹽州
貞元壬申歲,特詔城之。
城鹽州,
城鹽州,
城在五原原上頭。
蕃東節度缽闡布,
忽見新城當要路。
金鳥飛傳讚普聞,
建牙傳箭集群臣。
君臣赭面有憂色,
皆言勿謂唐無人。
自築鹽州十余載,
左衽氈裘不犯塞。
晝牧牛羊夜捉生,
長去新城百裡外。
諸邊急警勞戍人,
唯此一道無煙塵。
靈夏潛安誰複辨,
秦原暗通何處見。
(鹿阝)州驛路好馬來,
長安藥肆黃蓍賤。
城鹽州,
鹽州未城天子憂。
德宗按圖自定計,
非關將略與廟謀。
吾聞高宗中宗世,
北虜猖狂最難製。
韓公創築受降城,
三城鼎峙屯漢兵。
東西亙絕數千裡,
耳冷不聞胡馬聲。
如今邊將非無策,
心笑韓公築城壁。
相看養寇為身謀,
各握強兵固恩澤。
願分今日邊將恩,
褒贈韓公封子孫。
誰能將此鹽州曲,
翻作歌詞聞至尊?
道州民
道州民,
多侏儒,
長者不過三尺余。
市作矮奴年進送,
號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
寧若斯?
不聞使人生別離,
老翁哭孫母哭兒。
一自陽城來守郡,
不進矮奴頻詔問。
城雲臣按六典書,
任土貢有不貢無。
道州水土所生者,
只有矮民無矮奴。
吾君感悟璽書下,
歲貢矮奴宜悉罷。
道州民,
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
從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
民到於今受其賜,
欲說使君先下淚。
仍恐兒孫忘使君,
生男多以陽為字。
馴犀
貞元丙子歲,南海進馴犀,詔納苑中。至十三年冬,
大寒,馴犀死矣。
馴犀馴犀通天犀,
軀貌駭人角駭雞。
海蠻聞有明天子,
軀犀乘傳來萬裡。
一朝得謁大明宮,
歡呼拜舞自論功。
五年馴養始堪獻,
六譯語言方得通。
上嘉人獸俱來遠,
蠻館四方犀入苑。
秣以瑤芻鎖以金,
故鄉迢遞君門深。
海鳥不知鍾鼓樂,
池魚空結江湖心。
馴犀生處南方熱,
秋無白露冬無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
又逢今歲苦寒月。
飲冰臥霰苦蜷(足局),
角骨凍傷鱗甲縮。
馴犀死,
蠻兒啼,
向闕再拜顏色低。
奏乞生歸本國去,
恐身凍死似馴犀。
君不見:
建中初,
馴象生還放林邑?
建中元年,詔盡出苑中馴象,放歸南方也。
君不見:
貞元末,
馴犀凍死蠻兒泣?
所嗟建中異貞元,
象生犀死何足言。
五弦彈
五弦彈,
五弦彈,
聽者傾耳心寥寥。
趙璧知君入骨愛,
五弦一一為君調。
第一第二弦索索,
秋風拂松疏韻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
夜鶴憶子籠中鳴。
第五弦聲最掩抑,
隴水凍咽流不得。
五弦並奏君試聽,
淒淒切切複錚錚。
鐵擊珊瑚一兩曲,
冰瀉玉盤千萬聲。
殺聲入耳膚血寒,
慘氣中人肌骨酸。
曲終聲盡欲半日,
四坐相對愁無言。
座中有一遠方士,
唧唧谘谘聲不已。
自歎今朝初得聞,
始知孤負平生耳。
唯憂趙璧白發生,
老死人間無此聲。
遠方士,
爾聽五弦信為美,
吾聞正始之音不如是。
正始之音其若何?
朱弦疏越清廟歌。
一彈一唱再三歎,
曲淡節稀聲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氣,
聽之不覺心平和。
人情重今多賤古,
古琴有弦人不撫。
更從趙璧藝成來,
二十五弦不如五。
蠻子朝
蠻子朝,
泛皮船兮渡繩橋,
來自(商上換崔)州道路遙。
入界先經蜀川過,
蜀將收功先表賀。
臣聞雲南六詔蠻,
東連(牛羊)(牛可)西連蕃。
六詔星居初瑣碎,
合為一詔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聖神,
唯蠻倔強不來賓。
鮮於仲通六萬卒,
征蠻一陣全軍沒。
至今西洱河岸邊,
箭孔刀痕滿枯骨。
天寶十三載,鮮於仲通統兵六萬,討雲南王閣羅
鳳於西洱河,全軍覆沒也。
誰知今日慕華風,
不勞一人蠻自通。
誠由陛下休明德,
亦賴微臣誘諭功。
德宗省表知如此,
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
摩挲俗羽雙隈伽。
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將軍系金(口去)嗟。
異牟尋男尋閣勸,
特敕召對延英殿。
上心貴在懷遠蠻,
引臨玉座近天顏。
冕旒不垂親勞徠,
賜衣賜食移時對。
移時對,
不可得,
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
朝日唯聞對一刻。
驃國樂
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
驃國樂,
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
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禦紫庭,
(黃主)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
銅鼓千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
花(髻下換曼)鬥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啟聖人,
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皆尊德廣之所及。
須臾百辟詣閣門,
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驃人獻新樂,
請書國史傳子孫。
時有擊壤老農父,
暗測君心閑獨語。
聞君政化甚聖明,
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遠,
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
君如心兮民如體。
體生疾苦心(僭左換忄)淒,
民得和平君愷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
驃樂雖聞君不歡。
貞元之民苟無病,
驃樂不來君亦聖。
驃樂驃樂徒喧喧,
不如聞此芻蕘言!
縛戎人
縛戎人,
縛戎人,
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
詔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
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瘡面多瘠,
扶病徒行日一驛。
朝餐饑渴費杯盤,
夜臥腥臊汙床席。
忽逢江水憶交河,
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
爾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問,
欲說喉中氣憤憤。
自雲鄉管本涼原,
大歷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
遣著皮裘系毛帶。
唯許正朝服漢儀,
斂衣整巾潛淚垂。
誓心密定歸鄉計,
不使蕃中妻子知。
有李如暹者,蓬子將軍之子也。嘗沒蕃中,自雲:
蕃法,唯正歲一日,許唐人之沒蕃者,服唐衣冠,
由是悲不自勝,遂密定歸計也。
暗思幸有殘筋力,
更恐年衰歸不得。
蕃候嚴兵鳥不飛,
脫身冒死奔逃歸。
晝伏宵行經大漠,
雲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塚寒草疏,
偷渡黃河夜冰薄。
忽聞漢軍鼙鼓聲,
路傍走出再拜迎。
遊騎不聽能漢語,
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江南卑濕地,
定無存恤空防備。
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
涼原鄉井不得見,
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
歸漢被劫為蕃虜。
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寧如一處苦?
縛戎人,
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
漢心漢語吐蕃身。
鄉管:一作鄉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