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踏秦川》第3章 暗箭行動 1
從秦惠王擊‘義渠’連破二十五城,至宣太后用計殺‘義渠戎王’於甘泉,得隴西、北地、上郡三地起,這三地便是抵擋匈奴的前沿陣地。一百年來,秦國在這三地修築長城、要塞,至始皇,更是讓蒙恬在最*近匈奴的上郡屯兵三十萬。

 蒙恬家三代為秦將,個個軍功彪柄、封候拜相。秦襄王元年,其祖父蒙驁領軍討伐韓國,取成臬、滎陽兩地,秦始有三川郡。隨後攻趙國,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驁再次討伐韓國,連下十三座城池。始皇五年,年邁的蒙驁最後一次出征,攻打魏國,再下二十城。

 其父蒙武,始皇二十三年與王剪攻打楚國,大破楚軍精銳部隊,殺楚國戰神項燕。始皇二十四年,率軍打到楚國都城,俘獲楚王。

 始皇二十六年,憑祖父與父親的蔭功,蒙恬為秦將,攻打齊國。此時,六國已滅五國,齊王無心再戰,蒙恬輕松拿下齊國,官拜內史。(內史:掌管全國賦稅的最高長官。)

 蒙恬活在祖父與父親的陰影之下,始終覺得自己拿下齊國勝之不武,不能與其祖父、父親的功勞相比。一心想再戰一場,證明自己不是憑祖上功績拜候封將的無能之輩。可惜六國已滅,天下一統,沒有敵人來讓他再戰一場。

 好不容易盼到始皇攻打百越(百越:今南方廣東、廣西等地。),他一連幾道奏請,希望始皇帝派自己出征。誰知始皇卻派了個威望與見識都不如己的‘屠睢’統領五十萬大軍南下攻擊百越。蒙恬知道驕傲自大的‘屠睢’必敗無疑,又上了幾道書,希望始皇帝改變詔令,讓他代替無能的‘屠睢’出征,始皇帝隻是不準。

 戰事進行的似乎很順利,百越的土著在強大的秦軍面前土崩瓦解。不過土著很頑強,與秦軍展開了遊擊戰,趁夜色襲擊秦軍。沒兩年,統帥‘屠睢’便在土著的一次襲擊中戰死,秦軍也深陷百越的群山之中,糧食無法正常的供應。蒙恬以為自己的時機到了,再次給始皇帝上書,始皇依然不準,任命‘趙佗’接任‘屠睢’,並且為了保證糧道的暢通,開挖靈渠。

 蒙恬以為這輩子隻能在‘內史’這個位置乾到死,也不再希冀會讓他統軍再創新功。到了始皇三十一年,邊關突然急報,匈奴人佔領河南地,不斷襲撓北地三郡。他的機會又來了。

 終於,始皇帝下命令讓他屯軍上郡,等待出長城攻擊匈奴。為了不辱使命,蒙恬把‘忠信候’府搬到上郡,用了一年的時間翻新上郡到隴西的長城,把匈奴人趕至長城百裡之外。

 匈奴人聚則成軍,散則成民,就像懸在大秦頭上的一把劍,眼下看似沒有什麽危險,但隻要假以時日,有一個契合的時機必會卷土重來,突破長城關口直攻京都鹹陽。要想解決這個危機,就得收復河南地,打過黃河去,以河為塞,連接原燕、趙的長城,建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新長城。然後依長城為屏障,拒匈奴人於長城以北。

 這隻是第一步。第二步蒙恬打算親率一支十萬軍隊,走出長城,主動攻擊匈奴人,打到匈奴的單於王庭去。把匈奴人打敗,打垮,打得臣服於大秦的天威之下。有了這道長城為屏障,就不怕匈奴人竄進大秦的國士。有了這道長城為屏障,就可以退可守、進可攻,立於不敗之地。

 蒙恬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給始皇帝上奏的,不知什麽原因始皇始終沒下收復河南地的那道命令。

 五更時分,蒙恬已在大銅鏡前梳洗完畢,喝了一碗肉羹輕咳一聲,一個親兵侍衛捧著大將軍的全副鎧甲走了進來。鎧甲是用金葉子、金縷穿綴而成,手工極細,穿在身上既舒適柔順又十分的堅挺,一走動,金葉子互相撞擊會發出一種悅耳的響聲。這套盔甲是始皇帝親賜的,由帝國最精巧的工匠打製而成,天底下唯此一套號稱黃金戰甲,由此也可以看出始皇帝對他信任與期望。

 蒙恬穿上鎧甲走出房門,來到院子內的一棵大槐樹下,仰望遠處的榆林關口。此時天還未大亮,東方露出魚肚白,西方*北長城的上空還掛著一彎月牙。廊裡走來一人,他掃了一眼,是自己最親近的謀士。

 “將軍還在愁收復河南地?”謀士略一點頭,笑道。

 “是啊!我都不記得上了多少道奏報了,始皇帝始終不肯下收復河南地的那道命令,這究竟是為什麽?”蒙恬把眼收回,怔怔的看著謀士。

 “依我之見,始皇帝並非無心收復河南地,也並非不讚同將軍的主張。之所以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心,是因為始皇帝也有自己的難處!”謀士含笑道。

 “難處?願聞其詳!”

 “將軍,不如我們屋裡談!”

 蒙恬房間的正廳中掛著一幅用絹畫的大秦三十六郡圖,謀士手指漢中、巴、蜀三郡道:“這三郡素有天下糧倉之稱,將軍欲取河南地,從這三郡運糧最為快捷也最為穩妥。但漢中之糧全部供應鹹陽,巴蜀之糧又在供應百越之軍,將軍若開戰試問糧草如何解決?”

 “這……大秦三十六郡、千余縣、萬裡疆土,豈止這三郡有糧?”

 “當然有糧!”謀士手指函谷關外的中原諸郡道:“三川、南陽、穎川等郡都有糧,不過可惜這些郡的糧食一半供應鹹陽,一半供應百越。如今唯一能供應將軍的隻有位於東海的膠東、琅邪、東海等郡。從這幾郡往上郡運糧食,連綿不知幾萬裡,途中又得鑽過無數高山峻嶺,通過三次黃河,運送百石的糧食,到達上郡可能只剩五石。太難了,太難了!我想,這正是始皇帝難以下決心的原因!”

 “運糧雖難,可匈奴人卻關系著國家的安危,豈能因運糧難而不顧國家的安危?”蒙恬作為將軍隻想打仗,對於這些難處雖心知肚明,但不是很在意。他是個將軍,將軍想的是如何排兵布陣,如何擊潰敵人,至於糧草的事情自有皇上為他操心。

 “始皇帝並非不知匈奴人對大秦的威脅,而是在等百越的戰爭完結後,然後才展開對匈奴人的進攻!”謀士道。

 “等百越的戰爭完結?就憑趙佗那小子的本事,不知得打到何年何月!”

 “將軍若真想盡快開戰,我倒有一妙計!”

 “有何計,快說來聽聽!”蒙恬拉著謀士同坐於榻上。

 “匈奴人知道將軍的厲害,現在無心與將軍開戰,若是我們派幾個死士前去刺殺頭曼單於,無論成功與否必會激怒匈奴人與我們開戰!”謀士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蒙恬的反應。

 蒙恬皺眉細思,過了一會道:“頭曼是個無能好色的家夥,為了一個女人,竟把王子冒頓質於月氏國。又怕冒頓不死,率軍攻打月氏,逼月氏殺其子。這樣的一個人為匈奴王是我大秦之幸是匈奴之禍,不能讓他死,要讓他好好的活著。死士還是要派的,並且要派真正的死士,要一擊而中!”

 “將軍想要殺誰?”謀士起身長跪,雙目灼灼的問道。

 “殺他們的賢王!匈奴的左賢王在上谷以北對抗東胡,右賢王在上郡以西對抗我大秦,那就殺右賢王吧!這件事就交給你辦吧!拿我信印,許以重利在軍中招募死士,一定要一擊而殺了右賢王。”

 “好!我這就去辦!”

 謀士說完,正要起身而去。蒙恬拉著他,道:“慢!此事仍有不妥之處,若是到時始皇帝令我堅守不出,又該如何?”

 “這……”謀士垂頭細想,過了一會,心一狠道:“將軍,我還有一計不知將軍敢不敢為?”

 “何計?”

 “請將軍恕我不死之罪!”

 “但說無妨!”

 “將軍,我有一同鄉是個方士,名叫盧生。前兩年奉始皇命出海尋仙,一無所獲。怕始皇怪罪,現藏於我處!我可以令他假造一本仙書,上書:‘亡秦者胡!’讓他回復始皇!始皇見此仙書必大怒,一定會令將軍出擊匈奴的。”

 蒙恬瞪目結舌的看著謀士,萬萬沒想到謀士說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計謀。欺君可是殺頭的大罪,一時間他有些拿不定主意。過了片晌,為了能讓自己一展胸中的報負,他哈哈一笑,道:“有先生這一計足亦,何需兩計。先生自去與盧生說去,等大功告成之日,我一定會為先生稟報軍功的!”

 “謝將軍,我這就去辦,這就去辦!”謀士笑道,爬起身興衝衝的告辭而去。

 蒙恬看著謀士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狠意,雙手輕輕一擊,一個親兵侍衛已來到他的面前:“你拿我信印去招幾個死士,互相之間不許他們見面,約以時日刺殺匈奴右賢王。另外派人給我盯著謀士,等盧生往鹹陽而去,趁夜殺他全家,不許留一個活口!”

 “是!”侍衛躬身一拜,面無表情的離開忠信候府。

 “今天是四月二十四,還有十來天便可以回鄉了!黑夫家在鹹陽城外的芷陽縣,先去看看他的妹妹究竟有沒有他說的那麽漂亮。要是真有天仙一樣的姿色,我才不管什麽奴隸身份,先弄到手跟黑夫成了親家再說,有了這層關系黑夫將來必會死心塌地的跟著我乾。”李信躺在榻上翹著二朗腿想著美事,孫弘(便是那個長得異常俊美,曾為李斯孌童的少年)來到榻前道:“李伍長,千人長有請!”

 孫弘現在已是有五級爵位的大夫,並且成為千人長親兵衛隊中的一員。孫弘的爵位來的不明不白,好像是李斯通過什麽手段給他搞到了這個爵位,不過這對李信來說沒什麽關系,管他呢,誰叫人家有關系呢。

 但,千人長把他調到親兵衛隊中,這一點李信有些不理解,深深的懷疑千人長跟這個孫弘可能也有一腿。

 “千人長叫我去幹什麽?難不成想在我臨走之前把我也變成他的孌童?不行,死也不要做他的孌童,大不了一拍兩散!”李信亂七八糟的想著,出了門跟在孫弘的後邊向千人長的居室而去。

 一隻喜鵲衝著他直叫,可惜他的心情糟透了,誤以為那是一隻烏鴉,撿起一塊石頭用盡全身之力對著喜鵲甩了過去。

 千人長拉著李信的手走到榻上跪膝而坐,然後對孫弘點了一下頭,孫弘自帶著門出去了。

 “你叫李信,如今是個伍長,對不對?”千人長含笑而道,左手托著李信的右手,右手輕輕的撫摸著李信的手背。

 “不知二五百主叫屬下前來何事?”李信心中的恐懼越來越重,把手抽出。來到秦朝已近一年之久,還是不習慣古人的跪膝而坐,把屁股往邊上挪了挪。一來與千人長保持一定的距離,二來把屁股放在榻上也舒服許多。

 千人長並未發現李信對他的提防,一掃平時的嚴肅,笑道:“現在有一場大富貴放在李兄弟面前,不知兄弟想要不想要?”

 “什麽富貴?”李信道,心中一個勁的搖頭:“你個老變態,膽敢把讓我陪你睡覺的話說出來,我立馬回房拿箭射殺你。大不了從此逃亡,等到始皇死、天下分的那天到來!”

 “哦,是這樣的!”從裡屋裡走出一個中年將領,對千人長道:“你出去吧,其他的我跟李兄弟談!”

 千人長臉上的笑意立馬全收了起來,表情異常的恭順,起身施了一個禮,退到屋外。李信看了看這個中年將領鎧甲上系的繩結,是個十一級右庶長軍爵的將領,看千人長恭敬的程度,應該是他們這支千人隊的頂頭上司――曲長董軍候。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李信長跪起身道:“敢問將軍如何稱呼?”

 “我叫董翳!李伍長的神射之名早在全軍傳遍,大將軍想讓你辦一件事。這件事極其簡單,只需殺一個人,便會得到金百斤,賜八級公乘爵位!”

 “八級公乘,可是年俸四百石,食邑三百戶,領兵千人的那個爵位?”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李信聽罷,臉紅脖子粗的問道。

 “不錯,你說的一點沒錯!這個任務你接還是不接?”

 馬上,李信又想到,殺一個人能夠連升五級的好事,那這件事絕對的不簡單,肯定是個九死一生的任務。而且是大將軍親自派人來找他,莫非是大將軍想借他之手鏟除異己?“我接還是不接?”他暗道一聲,抬頭一看,董翳已把手按在劍上,眼睛冷冷的打量著自己,知道若是吐出半個不字,肯定會挨上一劍小命歸天。

 “管他呢,富貴險中求!有了一千人的軍隊,也算是在大秦挖到第一桶金!有了自己的勢力,將來一定好辦事!”想到此,李信從榻上站起,走到董翳的面前道:“接,我接!什麽任務,請將軍詳告於我。”

 董翳緊繃的臉松弛下來,笑道:“好!真英雄也!任務是這樣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