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踏秦川》第44章 身陷沼澤
長樂’鄉十字路口正中長著一株分了三個岔的古榆。以為那裡長著三棵榆樹,看仔細了卻原來是一株分了三岔,就如一個巨大的雞爪子埋在地中。

 啟明星通過翠綠的榆樹葉灑在地上,樹對面的薄霧中響起陣陣馬鈴聲,正埋鍋造飯的親兵騎士一個機靈的紛紛抽出兵器,二十七騎同時朝項羽看了一眼。

 從馬鈴的響動聲中可以聽出來的為五匹馬,從馬兒的腳步聲中可以得出這五匹馬不是軍馬而是普通的蓄馬,一般行商的人使用比較多。項羽面色凝重的道:“別急,都把勁穩住,來的可能是行商。他們一共五匹馬兩個人,從其來的方向推斷,應該是從楚國的方向而來,正好打聽一下國內的情況。”

 項羽說完,把馬趕到古榆前,整了整衣甲下馬靜候。很快,從薄霧中走出五匹馬兩個人來,那個年青的猛然見到面前人高馬大魁梧異常的項羽竟嚇得從馬上栽下,口齒不清的說道:“掌櫃的,見了鬼了!”

 “休得胡說,這是一位楚國的軍爺!”掌櫃的是走南闖北見過大世面的人,瞧了瞧不遠處散落的二百多騎兵,下馬拱了拱手道:“這位軍爺有禮了!”

 “你認得我?”項羽笑道。

 “小老兒哪認得軍爺,不過小老兒走南闖北的數十年,眼力價還是有的,從軍爺的打扮上以及所帶的人馬上,小老兒猜軍爺一定是個五百主之類地大將。末敢請教。這位軍爺如何稱呼?”

 “殘兵敗將,棄城出逃,又有何面目以真名示人。這位老丈有禮了?敢問老丈,從哪裡來,連夜趕路又往哪裡去!”

 “哦,我從楚國‘彭城’來,著急連夜趕路的要往‘洛陽’去。”

 “在‘彭城’好好的,為何突然要往‘洛陽’去?‘陽’一代。楚軍與漠北軍已打的不可開交。老丈不害怕危險嗎?”

 “危險。這世道哪有不危險的地方。不瞞軍爺,小老兒家本是‘洛陽’的,‘陽’會戰之後,整個中原亂成一團,為了討口飯吃,便跑到‘彭城’做點小生意以便糊口。沒成想,以為西楚霸王是天下第一英雄。其國都‘彭城’一定是銅澆鐵灌,穩如泰山,誰知道漠北軍殺的好快,幾日前‘彭城’陷落。俗話說葉落歸根,小老兒也不想在戰火中客死他鄉,於是又往‘洛陽’回。軍爺們這是要往哪去?莫非也是要返回家鄉?如果真的要返回家鄉地話小老兒就勸你一句,把身上盔甲都脫了乾淨,把跨下戰馬都換成劣馬。能為匪為盜先為匪為盜。不能為匪為盜暫且扮作流民百姓,等戰亂略略平息了再返回家鄉,也好揀了一條命來。不然這套裝備戰馬太過顯眼。走不了多遠就會被漠北軍發現,妄自送了性命。”

 從這個行腳商人地話話中,項羽最少得出一個結論,‘彭城’確是淪陷了。他好奇於行商對他安危地關心,笑道:“你一個漠北人,對我一個楚兵還挺關心的?”

 “什麽漠北人不漠北人的。小老兒韓人當過,秦人當過,河南人當過,漠北人當過,就連楚人也都當過。這天底下戰亂連年,當什麽人不是小老兒能決定的,在哪個國家混日子,小老兒便是哪個國家的人。不瞞軍爺,小老兒還是很喜歡當楚人的,最少楚人人人都比較慷慨,做起生意也痛快許多!天色不早了,小老兒也不能在此耽擱軍爺的時間,就此告退。”

 項羽本來有兩套撤退地計劃,其一是直接從‘曲遇’通‘碭郡’過‘泗水郡’入‘東海郡’。‘郡’、‘泗水郡’盡洛漠北之手,第一套撤退的計劃也就走不通了,只能用第二套計劃,由‘穎川郡’過‘陳郡’沿著‘九江郡’入‘東海郡’。這條入‘東海郡’的道他從沒走過,害怕半道迷了路,道:“老丈且慢,敢問去‘尉氏’縣該如何走?”

 “順著這條道一直往南既到!”

 “如此謝謝老丈了!老丈一路走好。”項羽道。

 ‘長樂’鄉亦就在‘武強’縣附近,當初項羽也曾佔據‘武強’數月,對‘武強’附近的地形還是很熟悉的。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從地形圖上所定下的第二套撤退方案的頭一站‘尉縣’,絕對不是這個行商給他指的這條道路。而應該先向東或者向西走上一段不遠地路途,然後折而向南才能趕往‘尉氏縣’,因為‘武強’往南三百多裡有個叫‘圍田澤’地地方,那裡是一片廣袤的草澤,人一旦陷入,九死一生。而這個‘圍田澤’在項羽的地形圖上竟然沒有標注。

 五匹馬兩個行商剛剛離去不久,漢斯衛孤零零一馬一人出現在‘長樂鄉’,這時天已微微發亮,項羽毋須去問,隻憑漢斯衛惆悵地面容與然的一身也就知道四百親兵死士的下場為何。

 “大王,敵軍萬騎朝我們追來,不過其行程與我們略偏,離我們尚有半日行程!”漢斯衛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四百親兵死士他竟然沒有帶回來一個。更讓他心中害怕的是,敵人不殺他,把他孤零零的留在那圈火堆旁是不是想從他的身上找到項羽的行蹤。他一路小心謹慎,在確認沒有跟梢的情況下才趕到‘長樂鄉’,可心中始終發毛,以為項羽的行蹤早在敵人的掌握之中。

 “且去用飯,吃完飯即走!”項羽拍了拍漢斯衛的肩膀,心中也是隱隱不安,總覺得剛才碰到的兩個行商有些不動頭,可哪裡不對頭又想不出來。如果,那兩個行商真的有問題的話,所指佔的道路肯定就會有問題,可是他上下顛倒去看地形圖。怎

 商指的路都沒有錯。

 “現在出發,等趕到‘尉氏’縣,離浦仁地九江國也就很近了,到了那裡我們還能東山再起!”項羽一邊吃飯一邊給眾人打著氣,何不去理會‘尉氏’縣距九江郡尚有千裡之遙。眾人用過早飯,他故意的不按行商指點的道路行進,而是往東稍稍的偏離三十裡。正走間,碰到一個老農立於田頭手搭涼棚朝天上而望。似是在觀察著來的這隻人馬。又像是看著天空去猜測老天什麽時候能下一點雨來。

 項羽趕馬來到那個老農身邊。笑道:“這莊稼長得喜人,看來今年又是一個好收成?”

 “謝謝軍爺吉言!”老農把頭頂的草帽摘下在面前來回扇風,打量了項羽一眼,一手按在鋤頭上,問道:“軍爺這是要去何處?”

 “得去‘尉氏縣’辦點事!”

 “‘尉氏’縣?”老農把頭搖了搖,道:“軍爺,恕小人直言。你這可是迷路了!”

 “迷路?沒有啊!”項羽故作詫異的道。

 “迷路了!你肯定迷路了。我經常去‘尉氏’縣,照你這樣走下去是到不了‘尉氏’縣的,所而會到‘啟封’縣。‘尉氏’縣在穎川郡,‘啟封’縣在碭郡,軍爺這不是南轅北轍嗎?永遠也趕不到‘尉氏’縣地。”

 “哦,若非老丈提醒豈不誤了大事,敢問該如何走才能趕到‘尉氏縣’?”項羽問道。

 “向左拐三十裡地,然後向南而去。便可到達‘尉氏’縣。”老農道。

 “多謝老丈指點!”項羽朝老丈拱了拱手。丟下一兩黃金帶著屬下向左拐去。行了大約三十裡地,座下‘烏錐’馬前蹄突然下陷,緊接著後蹄也開始下陷。就如踩到淤泥之中。項羽大驚,兜韁提嚼,可任憑‘烏錐’神勇,硬是被困在草澤中,十分本事使不出一分來,身體下降地速度隨著他地扭動與烏錐的掙扎更加快速。

 項羽大急,暗悔自己還是不夠小心,被敵人引到這片沼澤地。掃目四看,隨在身前身後,身左身右的騎兵也都開始往下陷落,口中紛紛驚恐的喝罵,手忙腳亂想把馬兒從沼澤地中趕出,可又哪能趕的出來。不經意間,項羽在馬囊中摸到一段十丈左右的繩索,回頭瞅了一塊略為乾硬的草地,把繩套在‘烏錐’馬地馬脖上,踩在馬背使力一跳,跳到那塊乾硬的草地。接著,用力拉著繩索往乾硬的草地上拉,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烏錐’馬拉了上來。

 用同樣的辦法,項羽把二十八騎也從草澤中拉了出來,然而那剩余的二百多親兵騎士卻相救不得,眼睜睜看著他們陷落於草沼之中,直到被水草淹沒頭頂。

 ‘烏錐’馬連同二十八騎顏色各不相同的神駒,經沼澤這麽一泡,淤泥那麽一淹,二十九匹馬都成了大花馬。項羽與二十八騎士一臉的頹勢,小心翼翼的退出草沼地,還沒顧得上為馬兒把身上地髒物清理乾淨,東北地方向響起轟轟馬蹄之音,漠北軍的‘騎兵猛虎營’已經殺到。眾人無法,隻得上了戰馬隨著項羽折而往東去。

 前邊是二十八騎,後邊是李敢的一萬騎兵,再後邊,百裡之外還有數萬步兵相隨。被這數萬步兵相抰地還有一輛王車,車中坐著三人——李信、韓信、張良。

 “大王,從飛鴿傳書遞來的消息來看,項羽確實到了‘長樂鄉’,其手下除了二十八將外,還有親兵騎士二百多人。可惜,可惜……”張良搖了搖頭,道:“李敢追兵追錯了方向,不然已把他們包圍在‘長樂鄉’了!何需再這樣長途奔襲。”

 “大王,臣倒是挺樂意看到這種的情況發生!”韓信笑道:“最少,他又被一個老農引到了‘圍田澤’,‘圍田澤’這片大沼澤地,就算要不了他整條命,也會要了他的半條命。”

 “其實我也十分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李信點點頭道:“項羽歷經百戰鮮有敗紀,其之勇,其之威,其逢敵必戰戰敵必勝的霸氣天底下沒有第二人能擁有。‘陽’來了個四面楚哥,把其勇稍稍折挫。‘圍田澤’淹他一半兵力,其威既會覆滅一點,再給他來一場長途奔襲,使得他勇力盡挫,威風盡失,霸氣盡滅,如此李敢騎兵才可能勝他。 ”

 “大王說的沒錯,如果我沒有料錯的話,今夜李敢便能把項羽圍在‘定遠’坡,如果我們馬車趕到夠快的話,尚能一睹項羽自殺的壯舉!”韓信拍了拍手裡拿著的一個錦盒道:“此盒裡盛著殘留楚軍主將魯達的腦袋,到時把此頭向項羽一亮,其萬念懼灰之下不死也是無法!”

 “魯達?你得來此頭得的好快,什麽時候派人前去東海郡刺殺了魯達?”李信問道。

 “臣就是有飛天遁地之能,也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魯達之頭。不敢瞞大王,此頭是個假頭,與真正的魯達僅是七分相像罷了,不過被石灰這麽一裹,光線稍稍昏暗一些,又是在重兵合圍之時,項羽心中害怕,哪能去辨什麽真假。”

 “好,此法頗夠毒辣。不過對於項羽,能降最好降他,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殺為好!”想起以前跟項羽在一起的好來,李信感歎萬分的道。

 “大王又在行婦人之仁,項羽如虎也,不是大王能駕禦的了的,。留之有養虎為患之憂,放之有放虎歸山之慮,不如殺了。殺了,則大王可安枕無憂,不殺,大王則要天天面對寢食不安!”張良歎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