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絕對本源之零點風暴》第19章 定歷彰文明 會面高層(1)
最能代表一個文明鮮明特點的東西是什麽?

 有的人說,是文字。

 漢字能夠代表中華文明的特點,英文就能夠代表英語文明的特點,阿拉伯文能夠代表阿拉伯文明的特點。

 是的,文字的確卻能夠代表一個文明的特點。

 但是這話,也對也不對。

 在歷史發展的漫長歷程中,文字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比如漢語,從幾千年前的甲骨文到春秋戰國時代的篆文、金文,到秦代的小篆文,到西漢的隸書,到東漢末年的行書、楷書、草書,到現代的簡化字,文字的變化,已經讓幾千年後的中國人,沒有幾個能夠認出幾千年前的文字了。

 漢語還算是好的。因為漢語的變化,只是字形的變化,漫長的幾千年歷史,字形不變的時代有近兩千年,因為文明沒有斷層,文化沒有被割裂。因此,當代的中國人,只要稍加訓練,都能夠閱讀三千年前的書籍。

 字母文字則更加狼狽。因為字母文字的變化比起象形文字更大更快,不要說幾千年的歷史,單單是莎士比亞時代的英文,現代英國人都很少有人能夠識讀。如果不是因為印刷術從中國傳入了歐洲,只怕這位英語世界的大文豪也會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湮沒無聞吧。

 文字能夠代表的文明特點,只是這個文字流傳的那一段時間的文明特點。在文字衍變得面目全非之後,新的文字,就再也無法代表以前的文明特點了。

 那麽什麽東西才能夠超越時間的限制,能夠代表幾千年的文明歷程呢?

 這個東西,是跟時間有關的。

 跟時間有關的東西是什麽?

 當然是我們計時使用的工具:歷法。

 不錯,是歷法。

 歷法能夠代表一個文明的人文特征,天文學發展程度,由於天文學跟整個科學體系的密切聯系,因此歷法也能夠代表一個文明的科學發展程度。要看一個文明的科學體系發展到了什麽程度,只要看這個文明的歷法體系是否完備,是否科學就可以了。

 因為這樣,當人們在神秘的瑪雅遺址中發現了他們那推溯到幾百萬年以後的歷法的時候,甚至以為瑪雅人是外星人,或者上古文明的後裔。因為歷法是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必須有高度的實用性,必然跟一個文明的整體發展相適應。一個刀耕火種的文明,怎麽可能擁有只有進入了宇宙世代的文明才能擁有的歷法呢?

 歷法能夠延續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遠遠超過了文字能夠延續的時間。

 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歷法公元歷、回歷(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叫做希吉來歷)、佛歷,如果以使用人數的多寡判斷,還要加上中國的農歷。

 前身叫做儒略歷的公元歷法,是從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頒行的儒略歷中改變過來的。公元紀年產生於公元525年,到了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裡高利歷,就以儒略歷為基礎。這種歷法原本是基督教的教歷,最後隨著基督教文明的擴張而通行世界。但實際上,這種歷法並不是最科學的歷法。公元歷法這種並非最科學歷法的通行世界,恰到好處的表明了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擴張過程,這正表明歷法的確是一個文明的代表性標志。

 公元歷法與儒略歷一脈相承,因此這一歷法最少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兩千多年來,承襲羅馬文明的基督教文明對這一歷法進行了不少細枝末節的修補,但是這種歷法的主體並沒有改變。

 又叫做希吉來歷的回歷,是伊斯蘭教的教歷。阿拉伯國家雖然一方面在使用公元歷,但是在伊斯蘭教徒中,仍然使用的是希吉來歷。希吉來”系阿拉伯語之音譯,意為“遷徙”。 公元639年,伊斯蘭教第二任裡發歐麥爾為紀念穆罕默德於622年率穆斯林由麥加遷徙到麥地那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決定把該年定為伊斯蘭教歷紀元,以阿拉伯太陽年歲首(即儒略歷公元622年7月16日)為希吉來歷元年元旦。

 這麽算起來,希吉來歷也已經有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佛歷是佛教徒使用的歷法,以釋迦牟尼的誕生為紀年起點。但由於佛教的出世思想,佛歷的傳播並不廣大,實際上使用佛歷的地域甚至還沒有中國的農歷更大。(實際上,海外華人中絕大部分都同時使用公元歷與農歷,這跟中國內地沒什麽兩樣)。不知道為什麽西方的科學家要將佛歷並列為世界三大主要歷法。從這裡也可以看到,無論有意無意,西方基督教文明對中華文明的打擊一貫是不遺余力的。

 佛歷的歷史如果從記年的時候算起,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除去那些失落文明的歷法,現今仍在使用的歷法中,要數中國的農歷歷史最悠久。

 農歷又叫夏歷、殷歷、陰歷、古歷、黃歷和舊歷,其紀年方式有三種,一種是按照當時朝代皇帝的年號記年,還有就是按照天乾地支記年,另外一種就是從黃帝元年開始記年。

 農歷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六千五百年前的伏羲時代。因為身為三皇之一的伏羲的“創八卦,教漁獵,製嫁娶,造書契,創歷法,鑽木取火,製琴樂”等功績中,其中一項就是“創歷法”。而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的記載,農歷有文字記載的時候最早在殷商時期。以後中國的歷法雖然因為不同王朝而多有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所有歷法在信史上的淵源都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因此在農歷又叫做“殷歷”。

 農歷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最後在漢朝基本定型,以後雖有改變,卻僅僅是細枝末節的變化。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建元“太初”,從這一年起,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的《太初歷》正式開始使用。

 以黃帝記年的方法, 是1911年湖北軍政府成立時的事。當時湖北軍政府宣布“廢除宣統年號,改為黃帝紀元”。公元1911年,就是黃帝紀元4609年。

 農歷是世界上少有的陰陽合歷。

 在歷法中,完全按照太陽公轉的周期制定的歷法,叫做陽歷,又叫太陽歷,據考證,伏羲時期制定的歷法就屬於陽歷。現在的公元歷法也屬於陽歷。而完全按照朔望月的變化周期制定的歷法叫做陰歷,又叫太陰歷。在夏朝以後,漢朝“太初歷”以前的歷法就是陰歷。而現在的回歷也屬於陰歷。而陰陽合歷則以月亮運動周期為主,同時兼顧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周期,至今仍在使用的歷法中,只有農歷是陰陽合歷。

 農歷中,除了參照日、月運動周期外,還根據時令氣候,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的表達方式。二十四節氣在是一種預測氣候相當準確的一種方法。甚至可以說,這種方法的準確度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古代的人們不需要氣象預報,僅僅依靠二十四節氣就能在大部分的時間內掌握天氣情況,可見其科學性與實用性。

 農歷作為一種陰陽歷,具有相當的科學性,但是農。歷的弱點就是計算比較複雜,不利於推廣使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