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3 公道(2)
最後致命的一擊

 “石亨已然如此了,可是他奪門有功,全部革去未免太過了吧!”

 當李賢奉詔進宮議事,從朱祁鎮口中聽到這句話時,他立刻意識到,完成最後一擊的時刻來到了。

 他突然故作神秘地說道:“不瞞陛下,當初也曾有人勸我參與奪門,可是我拒絕了。”

 “什麽!”朱祁鎮頓時大為意外,他馬上厲聲追問,“那你為何不參加呢?”

 李賢不慌不忙地說道:“因為即使不奪門,皇位依然是陛下的(天位陛下固有),既然如此,又何必奪呢?”

 朱祁鎮糊塗了,這是什麽意思?不奪門我又怎麽會有今天的皇位呢?

 他滿腹狐疑地看著李賢,等待著他的答案。

 其實從奪門之變發生的那一天起,李賢就已看穿了這場所謂的政變的真相,他很清楚,這其實只是一個投機者的騙局,但當時由於一個關鍵問題尚未解決,他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現在時候到了。

 因為解決那個關鍵問題的,就是朱祁鎮與襄王的那一次會面。

 正是在這次會面中,朱祁鎮知道了所謂藩王進京繼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他十分生氣,卻沒有意識奪門之變的偽裝已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被徹底揭去,直到李賢為他解開這個謎團。

 李賢帶著狡黠的笑容說出了他的謎底:“陛下難道還不明白嗎,如果景泰(朱祁鈺)一病不起,陛下即使身處南宮,天下也必然為陛下所有啊!”

 朱祁鎮沉思良久,這才恍然大悟!

 他終於知道了其中的奧妙。

 如果諸位還不明白,那麽就讓我來解釋一下這個謎團的開始和結束,下面探案開始:

 開端就是徐有貞的那句“不殺於謙,此舉無名”,如果細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句話很不簡單,徐有貞之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基於兩個前提。

 前提一:朱祁鈺已經一病不起,可能很快就會駕崩,他也沒有兒子,到時皇位必然空缺。(此為事實)

 前提二:於謙準備擁立外地藩王進京繼位。(此為徐有貞編造)

 於是徐有貞就此得出了一個理所應當的結論:奪門有功,謀反無罪。

 當年如果不是我們奪門,讓你繼承皇位,你還不知道在哪兒涼快呢!

 當年的朱祁鎮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於謙才會被認定為反面典型,而“還鄉團”卻大受重用。

 然而兩年之後的李賢卻用事實戳破了這個看似合理的邏輯陷阱。

 前提一依然存在:朱祁鈺沒有兒子,死後皇位必然空缺。

 但事情到這裡發生了變化,因為前提二已經被事實駁倒了,那麽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便浮出了水面——皇位到底會屬於誰呢?

 而當你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後,就會發現,李賢的話是對的,天下非朱祁鎮莫屬!

 首先由於朱祁鈺沒有兒子,他這一支已經不可能繼承皇位,其次皇族的其他成員(如襄王)繼位也已被證明是子虛烏有,那麽就只剩下了兩個可能性:

 一、朱祁鎮複位。這對於朱祁鎮而言自然是最好的結局。

 二、沂王朱見深繼位,他是朱祁鎮的兒子,原本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更為重要的是,他當年(1457)只有十歲,而維護朱祁鎮的孫太后也還在世,所以皇位傳給了朱見深,也就是給了朱祁鎮。

 謎團終於解開了,朱祁鎮這才明白,這場所謂的奪門之變真正的受益者並不是他,而是那些“還鄉團”。

 李賢看見朱祁鎮已經醒悟,便趁勢又點了一把火:

 “石亨那些人說是迎駕還勉強可以,怎麽能說是奪門呢?!天下本就是陛下的,何必要奪!幸好事情成功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事情失敗了,他們那幾條爛命沒了也就算了,可陛下怎麽辦呢(朱祁鈺還活著呢)?

 “如果景泰就此去世,陛下順利繼位,石亨等人便沒有絲毫功勞,他們拿陛下冒險,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啊!”

 真正是豈有此理!

 被忽悠了幾年的朱祁鎮頓時火冒三丈,他立刻召集群臣,下達詔令:今後但凡奏折一律不準出現“奪門”二字,違者嚴懲不貸!那些冒功領賞的人,趁早自己出來承認領罰,不要等我親自動手!

 石亨終於活到頭了。

 天順四年(1460)正月,時值奪門之變四周年紀念日,石亨光榮入獄,一個月後淒慘地死於獄中。

 可他在地府還沒住滿一個月,就在閻王那裡見到了一個熟人——他的侄子石彪也於同月被押赴刑場斬決。

 這位正統年間第一勇將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從名將到奸臣,貪婪和私欲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人各有志,無須多說,只是不知他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當年的親密戰友於謙。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李賢卻似乎是一個熱愛生命、珍惜時間的人,解決徐有貞和石亨,他隻用了四年,現在他的獵物還剩下最後一個人:曹吉祥。

 徐有貞足智多謀,石亨兵權在握,這兩位仁兄都不是善類,與他們相比,曹吉祥實在算不上啥,要學歷沒學歷,要武藝沒武藝。現在“還鄉團”的兩位主力已經被罰下了場,只剩下了他。對李賢來說,解決這個碩果僅存的小醜應該是他計劃中最為輕松的一步,可他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曹吉祥不但是最難對付的一個,還差點要了他的命。

 曹吉祥的雄心壯志

 石亨死了,曹吉祥慌了,這也難怪,不用細想,光扳指頭算就能明白,下一個也該輪到他了。

 在如此險峻的時刻,一般人考慮的應該是低調為人,苟且偷生,能混個自然死亡就謝天謝地了,可這位仁兄的思維卻著實異於常人,他不但毫不退讓,還積極要求進步,他還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當皇帝。

 曹吉祥有個養子叫曹欽,他和曹吉祥一樣,有著遠大的理想,並對此充滿信心,但要真的動手,他還需要一樣東西。為此,他私下找到自己的門客馮益,問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

 “自古以來,有宦官子弟當皇帝的嗎?”

 馮益心知不妙,但畢竟自己在人家裡混飯吃,便順口答了一句:

 “曹操。”

 對於這個答案,我們有必要說明兩點,首先,這個答案不能算對,因為曹操先生是死後才被追認為皇帝的,其次,估計馮益也沒有想到,為了這句話,他賠上了自己的老命。

 找到了理論依據的曹欽大喜過望,他立刻在曹操的光輝形象指引下,大張旗鼓地幹了起來。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而曹吉祥和曹欽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文化有限,不是書生,他們二話不說,甩開膀子就準備造反了,昔日司禮太監王振預備幾天,就敢出征打仗,而曹吉祥緊隨其後,籌劃一個多月就動手了。

 曹吉祥和曹欽經過“仔細”籌劃,制定了一個簡便易行的計劃(簡單到只有一句話):

 曹欽帶兵殺進宮,曹吉祥在內接應,殺掉朱祁鎮,自己當皇帝。

 以上,計劃完畢。

 制定人:曹吉祥、曹欽。

 人才,真是高效率的人才啊!

 雖然這是一個漏洞百出、不知所謂的計劃,但曹欽敢造反,還是有一定資本的。

 他的資本就是手下的韃官。

 所謂韃官,就是投降的蒙古兵,從朱棣時代的朵顏三衛開始,蒙古官兵就已經成為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曹吉祥曾經鎮守邊關,深知這些蒙古兵好勇鬥狠,便私下招募拉攏蒙古士兵,為自己效力。

 實事求是地講,曹欽手下的這些韃官確實相當厲害,其戰鬥力要高於明軍,可那也要看是由誰指揮,放在曹欽手裡,也只能是風蕭蕭兮易水寒了。

 但對曹欽有利的一點在於,宮內的駐軍不多,而明代為防止武將造反,調兵手續十分複雜,身為主將,如無兵符,一兵一卒也難以調動。等到大軍齊集,大事已定。所以,成功的真正關鍵在於時間。

 只要能夠在城外駐軍調動之前攻入宮城,抓住朱祁鎮,勝利就必定屬於我!

 一切就緒後,曹欽開始了他造反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選定造反日期。

 選一個黃道吉日謀反,是古往今來所有陰謀家的必備工作,曹欽也不例外,而他在這個問題上還表現出了一定的科學精神,曹欽並沒有迷信皇歷,而是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詢問他的同黨——掌管欽天監的天文學家、專業人士湯序。

 湯序接受了這個任務,他仰頭望天,認真觀察許久,然後面目嚴肅地告訴了曹欽那個起兵的黃道吉日。

 天順五年(1461)七月庚子日,大吉,利動刀兵。

 曹欽千恩萬謝地走了,他相信這一天是起兵的最好時機,因為他相信科學。

 如果他知道湯序為他挑的這個日子到底多“好”的話,只怕他在造反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刀砍死這位仁兄。

 混亂的夜晚

 庚子日,夜。

 曹欽在自己的家中設宴招待即將參與謀反的韃官們,在宴會上,他十分興奮,對所有的人封官許願,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夏款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裙子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2012商城淘寶網女裝春裝連衣裙淘寶網女裝商城購物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冬裝羽絨服淘寶網女裝天貓商城 淘寶網天貓商城淘寶網女裝秋裝購物 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冬款在座人等努力放火,認真砍人,造反成功,前途無量!

 曹欽造反前請客並不僅僅是請這些人吃一頓,他還有更深的目的。因為這些所謂的韃官都是為錢賣命的雇傭軍,他們能夠背叛自己的國家為大明效力,誰能保證他們不會為了更多的錢出賣自己呢?

 所以他雖談笑風生,同時卻用警惕的眼睛盯著在座的人,並囑咐親信看好大門,謹防人員出入。

 曹欽思慮確實十分周密,但隨著酒宴的進行,會場氣氛活躍起來,他也開始有些麻痹,然而,就在此時,一個早有準備的人趁機溜了出去。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馬亮,平日並不起眼,曹欽只知道他是蒙古人,卻不知道他有一個叫吳瑾的朋友。

 馬亮溜出來後,一路狂奔,直奔吳瑾所住的朝房,此時已經是夜晚二更,吳瑾被上氣不接下氣的馬亮吵醒,聞聽此事,頓時大驚失色。

 可是吳瑾驚慌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是無能為力,因為他此刻孤身一人,手頭無兵。情急之下,他突然想起還有一個人也住在朝房,便立刻起身去找這個人。

 此人就是十二年前北京保衛戰中那個“力戰不支,欲入城”的孫鏜。

 他即將成為這個夜晚的主角。

 吳瑾實在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事實證明,在這個混亂的夜裡,正是這位孫鏜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奇怪的是,孫鏜平日並不住在朝房裡,可為什麽偏偏在這個夜晚,他會待在這個地方呢?

 事情就有這麽巧,原來就在一天前,朱祁鎮召見孫鏜,命令他第二天領軍西征,孫鏜收拾妥當,今夜本應該在家休息,可偏偏他身體不適,為了方便第二天出征,便睡在了朝房裡。

 估計這種情況幾年也難得遇見一次,可是那位偉大的天文學家湯序經過仔細研究,偏偏就挑中了這一天,找了這麽個蹩腳的家夥當同黨,曹欽的水準也著實讓人汗顏。

 孫鏜從吳瑾口中得知了正在發生的一切,當即做出了決定:立刻報告朱祁鎮。

 可是此刻已是深夜,皇帝也已經下班回家睡覺了,而皇宮的門直到白天上朝才能開啟,所以當兩人趕到緊閉的長安門時,他們只剩下了一種選擇——急變。

 所謂急變,是明代宮廷在最為緊急的情況下使用的聯系方法,一旦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發生,必須在夜間驚動皇帝時,上奏人應立即將緊急情況寫成文書,由長安門的門縫中塞入。而守門人則應在接到文書的第一時刻送皇帝親閱,不得有任何延誤,否則格殺勿論!

 可這一次出現了意外,孫鏜和吳瑾在長安門外急得團團轉,卻始終沒有把文書投進去。

 因為這二位仁兄事到臨頭,才發現他們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吳瑾攤開紙筆準備寫上奏,卻遲遲不動手,只是眼巴巴地看著孫鏜,原因很簡單——他認字不多,寫不出來。

 孫鏜被他盯得渾身不自在,禁不住吼道:“你看我做甚?我要是寫得出來,還用得著乾武將這行?”

 於是,這兩個職業文盲圍著那張白紙抓耳撓腮,上蹦下跳,卻無從下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情急之下,他們也顧不得什麽文書格式,問安禮儀,便大筆一揮,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短的一篇奏折,只有六個大字:

 曹欽反!曹欽反!

 這二位也是真沒辦法了,如此看來,普及義務教育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這封上奏立刻被送呈給了朱祁鎮,危急之中,這位皇帝表現得很鎮定,他當機立斷,下令關閉各大城門,嚴防死守,並立刻逮捕了尚在宮中的曹吉祥。

 這項重要工作完成了,但吳瑾和孫鏜明白,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在這個驚心動魄的夜裡,他們兩個人都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