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5 武林大會(1)
要說這成化年間的朝政,用一個詞就可以完美地概括和形容——一塌糊塗。

 這一點也不奇怪,朱見深同志的領導水平實在對不起人,他連自己的老婆都管不住,怎麽管得住身邊的秘書們?

 在這種情況下,成化年間的政治頓時變得異彩紛呈,黑暗無比,而湧現出的各個政治流派更是多姿多彩,百花齊放,聚集在這個混亂的江湖中,召開了一場花招層出不窮、犯規屢禁不止的武林大會。

 下面我們開始介紹參加武林大會的各大門派(排名不分先後)。

 春派

 全稱:春藥研究派。

 掌門:梁芳。

 門下弟子構成:術士、番僧。

 獨門絕技:化學物品研究(春藥,現俗稱偉哥)、生理衛生知識研究;

 仙派

 全稱:修道成仙派。

 掌門:李孜省。

 門下弟子構成:和尚、道士。

 獨門絕技:煉丹(屬化學門類)、修道;

 監派

 全稱:內監宦官派。

 掌門:汪直、尚銘。

 門下弟子構成:太監。

 獨門絕技:地下工作(特務)、打小報告;

 後派

 全稱:后宮老婆派。

 掌門:萬貴妃。

 門下弟子構成:宮女、太監、外戚。

 獨門絕技:一哭二鬧三上吊(此絕技經過長期演變,現已普及使用);

 混派

 全稱:混日子派。

 掌門:萬安。

 門下弟子構成:文官集團。

 獨門絕技:混日子、彈劾(告狀)。

 這就是當時縱橫江湖的五大門派,要訴說他們的來歷瓜葛,您且上坐,聽我慢慢道來:

 什麽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話說兩千多年前絕世高手嬴政一統武林,榮任第一任武林盟主之後,江湖便陷入了眾派林立、腥風血雨的光輝歲月。

 在眾多的門派中,資格最老、水平最高的是兩大門派——監派和後派。

 這兩派的地位大致相當於少林和武當。其中後派的歷史學名叫做外戚,監派的歷史學名叫權閹。

 兩派雖然都服從武林盟主(皇帝)的調遣,但從掛牌子成立那天起,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敵,此消彼長,你死我活,幾千年來就沒消停過,而兩派門中也都是高手輩出。

 比如監派的趙高、單超、李輔國、魚朝恩以及後派的呂後、楊堅、韋後等人,全部都是縱橫一時的高人,為本派爭得了極大的榮譽。兩派在鬥爭之余,偶爾也會攜手合作,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武林盟主便會趁機混水摸魚,不斷在兩派間挑起是非,以維護自己的盟主地位。

 當然了,有時候如果盟主武功不高,也有可能被這兩派的高手取而代之,如楊堅就成功地脫離後派,成為新的武林盟主。

 到了成化年間,這一情況並沒有改變,後派和監派仍然水火不容,而其他門派也趁此機會,開張的開張,壯大的壯大,這就是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另外三派。

 春派是後派的附屬門派,春派掌門人梁芳原先是後派掌門萬貴妃的物品采購員,由於膽大心黑,敢於中飽私囊、貪汙公款,工作乾得十分出色,被提拔為春派掌門,自立門戶。

 這裡還要表揚一下梁芳同志的刻苦認真態度,大家知道他是研究春藥的,但他乾這行也真不容易,因為他本人是個宦官,在看得見吃不著且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下,能夠如此賣力工作,著實體現了卓越的鑽研精神和職業素養。

 這是春派,下面我們說仙派。

 仙派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派別,該門派最出名的人物應該就是秦朝那個據說去了日本留學的徐福,而到了成化朝,仙派也出人頭地了,該派掌門李孜省原先在江西衙門裡當小公務員,後來改行去京城北漂,順便也乾點詐騙的活兒。

 後來他在行騙過程中遇見了春派掌門梁芳,就當了梁掌門的隨從,而梁掌門對他也甚是欣賞,支持他另立門戶,發揮特長,為盟主朱見深煉丹修道,從而一舉打響了仙派的威名。

 接著是鼎鼎大名的監派,此派在明代極為興盛,前有鄭和、王振,後有劉瑾、魏忠賢,可謂人才濟濟,而在成化朝,這一派卻出現了分裂。

 如同華山派有氣宗和劍宗一樣,監派也分裂成了東監派和西監派,兩大掌門各行其是,彼此之間鬥爭激烈,東監派掌門尚銘根基深厚,秉承傳統,不斷壯大本派的傳統附屬企業——東廠,腳踏實地做好刺探情報、誣陷忠良的特務工作。

 而西監派掌門汪直,自從被韓雍大軍帶到京城,挨了一刀變成宦官之後,奮發圖強,打破傳統發展模式,積極進取(拍馬屁),努力爭取盟主朱見深的信任,並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精神在西安門開辦了西廠,他的辦廠準則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後派就不用多介紹了,成化年間的萬貴妃可謂一女當關,萬夫莫敵,她不但是後派掌門,還是武林盟主朱見深的老婆兼保姆,獨門招式枕頭風和枕頭狀橫掃武林,無人能擋。

 最後是混派,此派原叫臣派,本是與監派、後派齊名的大派,門下出過無數如李斯、霍光、房玄齡、王安石、三楊之類的絕頂高手,可是到了此任掌門萬安的手中,門庭冷清,萬掌門武藝稀松,除了堅持練習磕頭功和拍馬功之外,沒有什麽其他的本事,逐漸成為了後派和監派的附庸,直到十幾年後,這種情況才得到了改觀。

 綜上所述,成化年間的武林形勢是這樣的,後派和春派、仙派是同盟關系,可稱之為泛後陣營。監派內部存在矛盾,對外則與後派同盟敵對,最窩囊的是混派,無論監派後派它都不敢得罪,派如其名,只能乖乖地混日子。

 以上就是武林五大門派的情況,相信你已看得出,這些都是所謂的邪派,如果你還在等待著名門正派的出現,恐怕就只能失望而歸了,因為此時江湖的情形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這年頭,沒有好人了。

 五派風雲錄

 各派都到齊了,好戲也就該上演了。

 春派掌門梁芳,卓越的藥品批發商,物品采購商,他的發家之路主要有兩條,其一是送禮給萬貴妃,此外就是製造春藥送給皇帝,兩面討好,大家都喜歡他,所以在一段時間裡他十分得勢。

 他雖身為宦官,卻並非監派成員,當時的宦官首領司禮太監尚銘和懷恩都曾試圖收編他,梁芳的回答卻是:你算老幾?一邊涼快去吧。

 他仗著有人撐腰,大肆侵吞財物,朱見深同志的內藏原本有很多私房錢,可沒過幾年,就被這位仁兄用得乾乾淨淨,氣得盟主大人幾天吃不下飯。

 但梁掌門也有一個好處,由於他本人讀書少,沒什麽見識,和王振、魏忠賢等人比起來,檔次差得太遠,除了撈錢之外,也就是幫萬貴妃去后宮墮個胎,更大的壞事他也乾不出來(不是不想,實在是水平不高),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做過的最有影響的事情竟然是招募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後來的仙派掌門李孜省。

 如果要問五派中誰最受朱見深的寵信,估計很多人會回答是後派或者監派,但實際上,朱見深最看重的恰恰是這個不起眼的仙派掌門李孜省。

 對這一點,實在不必吃驚,朱見深的心聲可以明確地告訴我們原因: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春藥也好,耳目也好,老婆也好,只要有這條命在,隨時都可以再找。

 生命是最寶貴的,朱見深明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所以,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李孜省自然成了朱見深的寵臣,而他本人也可謂再接再厲,不滿足於用修道成仙糊弄盟主,在煉丹的同時還在生產線上加入了副產品——春藥,開始搶自己老領導梁掌門的生意。

 這樣一來,多面手李孜省就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混派的掌門萬安和大弟子劉吉、二弟子彭華都是靠他的關系才進入內閣,做大官的。

 可這位掌門並不滿足,他還打算跨行業發展,竟然把手伸到了特務工作上,自己組織人員為盟主大人探聽消息,這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東廠西廠的眾多特務們都眼巴巴地靠著這行吃飯呢,你李孜省算是個什麽東西?!竟然敢打破壟斷,搞競爭!

 監派掌門尚銘、汪直卷起褲腿,抄起家夥,準備向這個無名小卒發動進攻。

 可是鬥爭的結果是他們意想不到的。

 李孜省和太監的鬥爭就放到後面吧,先說其他兩個門派。

 後派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萬貴妃仍然過著她的日子,三天兩頭巡視后宮,然後心有不甘地凝視著太子東宮的方向,僅此而已。

 下面輪到混派出場了,我個人認為,這是最有趣的一個門派。

 在成化五年(1469)之前,內閣是一個莊嚴神聖的地方,那時的內閣成員是商輅和彭時。

 商輅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北京保衛戰時,他就露了一次臉,站出來支持於謙的主張,但他更出名的還是他的考試成績——連中三元。想當初鄉試發榜的時候,榜剛剛貼出來,人家還在瞪大眼睛找名字,他隨便看了一眼,就打道回府睡覺去了。同鄉問他怎麽不找自己的名字,他若無其事地指著榜單說道:

 “費那功夫幹啥,排最上面那個不就是我嘛!”

 除去靖難時被朱棣打擊報復、刪去名字的黃觀,他是明代唯一一個完成這一高難度動作的人,事實證明,他的為官也十分優秀,而彭時也是狀元出身,為官清正,在他們的帶領下,大明帝國有條不紊地向前行進。

 就在這個時候,萬安進入了內閣。

 萬安,四川眉州人,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這位仁兄書讀得很好,當年高考全國第四名,位居二甲第一,可惜從他後來的表現看,他實在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

 他入閣後,不理政務,只是一門心思地乾成了一件事——拉關系。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姓氏資源,竟然和萬貴妃拉上了親戚。

 什麽親戚呢?

 據萬安同志自己講,萬貴妃的弟弟的老婆的母親的妹妹是他的妾,這可是了不得的近親啊!

 於是他跑到萬貴妃的弟弟家,聲淚俱下地認了這門親事,並光榮地宣布:我萬安終於找到親人了!

 無論親戚是真是假,萬安確實獲得了提升的機會,成化十四年(1478),商輅退休回家,萬安成為了內閣首輔。

 從此,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文官團體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混派時代。

 外號黨

 混派與別派不同,承蒙江湖各位人物看得起,混派的許多精英都被賦予了外號。叫起來甚是響亮,不可不仔細談談。

 混派掌門萬安,江湖人送外號“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1471),萬安和內閣其他兩名成員商輅、彭時前去拜見朱見深,商討國家大事,彭時開口剛談了幾件事,正說到興頭上,突然聽見旁邊大呼一聲:

 “萬歲!”

 回頭一看,萬掌門已經跪在地上磕頭了。

 商輅、彭時瞠目結舌,呆了一會兒,無奈地歎了口氣,也跪了下來,磕頭叫道:

 “萬歲!”

 這奇怪的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完全是因為萬安的那一聲萬歲,這關系到一個嚴肅的禮儀問題。

 在清代,官員之間商談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著本人不想再談,請你走人,即所謂端茶送客。

 而明代面聖也有著一套禮儀,朝見完畢,口呼萬歲,這意思就是皇上再見,俺們下次再來。

 萬掌門不知是不是急著上茅房,沒等談幾句,匆匆忙忙地喊了再見,搞得內閣極為尷尬,成為了滿朝文武的笑柄,故而有了這個光榮的稱號“萬歲閣老”。

 混派大弟子劉吉江湖人送外號“劉棉花”

 劉吉,河北人,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是萬掌門的同期同學,成化十一年(1475)成為內閣成員,這人品行和萬安差不多,但還有一點要強於萬安——臉皮更厚。

 明代彈劾成風,言官也喜歡管閑事,劉吉這種人自然成為了言官們的主要攻擊對象,可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說了什麽權當沒有聽見,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個雅號“劉棉花”。

 何意?

 棉花者,不怕彈也!

 混派跟班小弟倪進賢江湖人送外號“洗鳥禦史”

 倪進賢,安徽人,半文盲,拜入萬掌門門下,系關門弟子,身無長物,卻有著一個祖傳秘方,據說配成藥粉溶於水後,可以治療ed(學名),萬掌門估計親身試驗過,所以一喜之下,讓這位兄台幹了個禦史。

 要是換在今天, 他大可不必去幹什麽禦史,投身醫藥界,必定能興旺同類行業,勝過輝瑞公司,為國爭光。

 考慮到他對萬掌門的巨大貢獻,江湖朋友十分尊敬地送給他一個外號“洗鳥禦史”。

 內閣中碩果僅存的劉翊,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日子,至於下面的六部尚書,著實不愧為混派的優秀弟子,秉承門派章程,每日坐在衙門裡喝茶聊天,啥事也不乾,嚴格遵守門規。

 由於成化內閣及各部官員的優異表現,人民大眾特別授予他們集體榮譽稱號:

 內閣三成員集體獲得“紙糊三閣老”光榮稱號。

 六部尚書集體獲得“泥塑六尚書”光榮稱號。

 這是群眾給予他們的肯定。

 歎服,歎服,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下面我們講最後一個門派——監派,之所以把它留在最後講,是因為成化年間最大的黑幕、最狠毒的人物都由此派而起,卻也由此派而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