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14 復仇(2)
我們介紹文天祥不但是要介紹他的偉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作為典型人物,文天祥的行為及思想很值得研究,我們在前面說過,很多看起來不相關的事情,是有著很深刻的聯系的,文天祥的行為與後來明朝眾多的正臣及東林黨的產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將在今後的文章中揭示這種隱秘的聯系及其產生原因。

 而元朝就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統治,他們不了解自己統治下的這些人在想些什麽,也不想了解,而文天祥卻作為一個楷模,成為了被統治者的精神偶像。

 這樣的統治是不會牢固的。

 蒙古貴族們很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他們不接受漢化,不與漢人通婚(夢想娶趙敏的人就放棄吧),他們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無法達成共識。加上時不時又出來幾個貴族叫囂著把漢人都趕走,拿農田去養牛羊,幸好當時的丞相脫脫阻止,這個愚蠢的主意才沒有得以實現。

 這裡要說明一下,這個脫脫不是後來的那個脫脫,這個元初的脫脫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就是因為他的建議,元朝軍隊在攻陷很多城市後,沒有大肆屠殺當地居民,而是不斷向農耕文明發展,此人實在是功不可沒。

 另外說兩句,看元朝史書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們的名字經常重複,動不動就是帖木爾,脫脫等,我曾寫過一首打油詩:

 紙頭皆掛帖木爾,抬眼望去盡脫脫。

 玩笑而已。

 在元朝的大家庭裡,家長對家庭成員似乎沒有什麽感情,看中了什麽就搶什麽,仿佛這個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十年,雙方越看對方越不順眼,既然過不攏,就分家吧。

 可問題是這個家裡乾活的都是家庭成員,離開了他們,這些蒙古貴族是無法生存下去的,一方要分,一方不讓分,就隻好使用家庭暴力了。

 可是這些曾經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已經在享樂的生活中沉淪了,有的連馬都不會騎了,他們除了欺負家裡那些手無寸鐵的下人外,並無其他本事。

 而等到這些下人們拿起了平時乾活的菜刀和鋤頭反抗時,曾經的統治者就將手足無措。

 比如蒙古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阿速軍,這支部隊即使在強悍的蒙古軍隊中也是出類拔萃的,曾立下大功。當起義爆發時,他們被派去鎮壓,這支部隊接到命令後,立刻出發,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去搶了一把老百姓。

 但是運氣武動乾坤 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 神印王座 遮天 將夜 凡人修仙傳 殺神 大周皇族 求魔 修真世界 官家 全職高手 錦衣夜行 超級強兵 仙府之緣 造神 楚漢爭鼎 不朽丹神 最強棄少 天才相師 聖王 無盡武裝不好,在搶劫回來後,正好碰到了起義軍,剛看到對方的旗幟,領隊的首領便大叫“阿卜,阿卜”(快跑),這支最為精銳的部隊就是這樣敗退的,退回去後還反覆強調自己是遭遇數倍於自己的起義軍才敗退的。

 就是這樣的軍隊素質,才使得元朝軍隊在起義初期顯得不堪一擊。

 但隨著起義的擴大,元朝統治者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成吉思汗的血液在他們的血管裡複蘇過來,他們重新整編了部隊,戰鬥力也直線上升,先後鎮壓了全國很多地方的起義。

 只要跨上馬,我們仍然是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

 而在元朝陷入危急之時,也出現了一些具有豐富作戰經驗和軍事才能的將領。

 其中最優秀的一個,叫做擴廓帖木爾。

 他還有個為人所熟知的名字——王保保。

 擴廓帖木爾這個名字太拗口了,我們就稱呼他為王保保吧。

 王保保是元朝名將察罕帖木爾的外甥,也是他的養子,在察罕被殺後,他承擔起了守護元朝的使命,並成為了明朝的主要敵人。

 這個名字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目標,元!

 朱元璋終於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滅元,為自己的父母報仇,而他提出的口號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也是當時很多人的想法。

 我們引用著名史學家吳晗先生的話來形容當時的局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的性質改變了,不再是紅巾軍原來的階級鬥爭的性質,而是一個漢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戰爭。”

 今天的蒙古族當然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當時的人們是不大可能和蒙古騎兵一同聯歡的。

 事實上,他們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已經很久了。

 是的,當時就是這樣。

 北伐開始

 至元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春揮師北伐,這次北伐是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公元十世紀初,石敬瑭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將北邊險要之地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此人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無恥,行為之卑劣,臉皮之厚度,後人難於匹敵。

 他的這一行為使得從此中原王朝在與遊牧民族的軍事鬥爭中處於無險可守的被動地位。由於中原以步兵為主,而遊牧民族以騎兵為主,割讓十六州以後,中原步兵們就要在千裡平原上直接面對騎兵的衝擊。

 從某種程度上說,整個宋朝就毀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遊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個大宋王朝的崩潰。

 在燕雲失陷四百年後,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北伐,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統一戰爭。

 朱元璋此時又面臨新的選擇,該怎麽進攻呢。

 當時朱元璋已經佔據了江浙和湖廣一帶,但元仍然佔據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要實現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作戰計劃。

 朱元璋並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認為要想徹底的擊敗元朝統治者,必須先攻取山東和河南,然後再圖大都。

 這個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元朝實力還很強。

 為了鼓舞軍隊的士氣,朱元璋在出征前對他的士兵和將領們說了一句話,以鼓舞他們的士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我們可以想象到,朱元璋應該是咬牙切齒說出這句話的。

 北伐正式開始,主將是堪稱明帝國雙璧的徐達和常遇春,他們並未讓朱元璋失望。經過殘酷戰爭考驗的吳軍連續攻破元的防線,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山東。

 這一過程實在是無甚可寫,因為元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王保保的心中,並沒有把朱元璋和徐達當回事,在他看來,徐達軍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紀律松散,戰鬥力差的農民起義軍沒有什麽區別。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對付與他爭權的李思齊,而只是將防守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脫因帖木兒,這位脫因帖木兒倒也是一位不錯的將領,但和超一流的徐達常遇春相比,他還差得很遠。

 徐達和常遇春用自己的軍事行動給他上了一堂軍事理論課,他在濟南還沒回過味來,就發現自己駐守的山東已經遍插吳軍的旗幟。

 徐達常遇春一刻不停,從山東出發,分兵兩路,進攻河南,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頑強的抵抗。

 駐守在這裡的是元梁王阿魯溫,他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危急時刻,他正確認識了形勢,集中了五萬軍隊,在洛水北岸布陣,等待敵軍到來。

 應該說,他佔據了一個很好的位置,這個有利地形帶給他兩個優勢,如果敵軍敢於強攻,他就會召集軍隊擊其半渡,打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戰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實證明,他還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個優勢,當然,不是前者。

 當徐達軍到達洛水時,他們並沒有蒙古軍隊想象中的躊躇,而是在第一時間就發動了進攻,而組織進攻者正是永遠當先鋒的常遇春。

 他帶領軍隊象飛一樣的度過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軍連部隊都還沒來得及組織起來,常遇春的鋼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於是,“敵大潰,追奔五十余裡”。梁王阿魯溫做了俘虜。

 此時王保保才意識到,自己面前對手的可怕。

 但已經太晚了。

 明朝的建立

 就在徐達與常遇春出征山東,大破元軍時,一個新的王朝在應天宣布了它的誕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布繼皇帝位,定年號為洪武,國號為明!

 當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勸朱元璋登基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應自然也是十分驚訝,然後連連推辭。

 大臣們肯定不會甘休,於是磕頭的磕頭,尋死的尋死(當然只是說說),好像朱元璋不當皇帝他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為了不讓大臣們難過,並挽救那些想尋死的大臣,隻好勉為其難的登基了。

 當然了,最後還要再說兩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們逼我之類的話。注意說這幾句話的時候臉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馬上要被拉去殺頭一樣難受。

 歷史上的這套把戲大家應該也看慣了,封建社會歷來都是如此。但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後可以升官發財,朱元璋演完後可以做皇帝,可以說是雙贏。

 不管我們如何鄙視這套把戲,但王朝建立的事實及其對歷史深遠的影響的是存在的。

 就在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將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並將它的影響擴展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它的光輝,它的榮耀,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擁有的。

 它的陰暗,它的醜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承受的。

 1368年正月初四,這個日子將永遠被歷史所銘記,在這一天,一個偉大的王朝建立了。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寶座上,看著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他沒有想到,這個位置會屬於自己,其實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飽飯,一個家,一個妻子,如果運氣武動乾坤 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 神印王座 遮天 將夜 凡人修仙傳 殺神 大周皇族 求魔 修真世界 官家 全職高手 錦衣夜行 超級強兵 仙府之緣 造神 楚漢爭鼎 不朽丹神 最強棄少 天才相師 聖王 無盡武裝好,能有一頭牛幫他耕地。

 然而現實的殘酷逼迫他選擇了這一艱苦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沒有人可以陪伴他,他所能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如果我當時能吃飽飯,能活下去,我還會走這條路嗎?

 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放牛娃朱元璋,不,我們應該稱呼他為皇帝朱元璋了,他很明白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在這裡,我們還要介紹一下韓林兒,這位原先朱元璋的皇上現在哪裡呢?

 他已經在江底沉了一年了。

 1367年,韓林兒坐船到應天,由朱元璋手下將領廖永忠迎接,結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事後廖永忠承認是自己乾的。但問題在於,他有沒有得到朱元璋的指示呢?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朱元璋留著韓林兒只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當他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後,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

 諸侯都沒了,要天子幹什麽?

 朱元璋事後曾經表白過自己,說他本無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張,並且還公開指責他,說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乾這件事情,以你的功勞,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現在為了懲罰你,隻封侯爵。

 這真是奇談,以廖永忠的功勞,如何與徐達、李文忠等人相比,可封公爵?給你個侯爵,自己偷著樂吧。

 無論如何,朱元璋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事情還未結束,朱元璋還有一個敵人,只有消滅了這個敵人,他才能成為真正的華夏之主!

 在成功佔據了山東和河南後,明軍向著最後的目標大都(今北京)前進,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也是蒙古統治的中心,只要佔據了大都,就可以宣告元朝的滅亡。

 這無疑是極有吸引力的。

 徐達和常遇春是幸運的,他們得到了這個可以名垂青史的任務。

 洪武元年(1368)七月二十七日,徐達軍攻克通州,直逼大都,目標就在眼前!

 大都作為元的中心,城防十分堅固,而且城中有大量的軍隊和糧食,足以堅守一年以上,而更為嚴重的是,就在離大都不遠的太原,王保保統帥的十萬大軍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勤王。

 徐達和常遇春充分估計了困難,做好了應對多種情況的準備,於八月二日才正式包圍大都。

 然而讓他們吃驚的是,這裡並沒有大軍駐守,也沒有元朝皇帝,這位仁兄聽到消息,七月二十八日就帶著老婆孩子跑了。

 看來怕死的還真不少。

 當徐達縱馬奔入齊化門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中原政權失去四百年的燕雲地區終於收復了,從此它就像母親的手臂一樣保衛著自己的孩子,抵禦著遊牧民族的侵略。在它的庇佑下,明朝獲得了發展政治經濟的時間和環境,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盛唐之後,經歷長達四百年的戰亂,中原政權終於真正且完全掌握了這片大地的統治權,在這片土地上,在明王朝的保護下,農民勤勞耕作,商人來回奔波,先進的生產力不斷的向前發展。

 這是不朽的歷史功績!

 光榮屬於徐達、常遇春,更屬於朱元璋!

 無論朱元璋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也無論後世對朱元璋如何評價,但屬於他的光榮無人可以拿走,他的不朽功勳無人可以否認!

 朱元璋,歷史將證明你的偉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