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20 新的開始(1)
傳道

 朱厚照走到了終點,但正德年間另一位傳奇人物的人生卻還在繼續著,王守仁仍然在續寫著他的輝煌。

 叛亂平定了,俘虜交上去了,閻王小鬼也打發走了,到此應該算是功德圓滿。王大人也終於可以歇歇了,正在這個時候,張永來了,不過這次他是來要一樣東西的。

 他要的,就是寧王的那本帳本。

 張公公在朝廷中是有很多敵人的,平時就打得你死我活,現在天賜良機,拿著這本帳本,還怕整不死人嗎?

 在他看來,王守仁算是他的人,於情於理都會給他的。

 然而王守仁的回答卻實在出人意料:

 “我燒掉了。”

 張永的眼睛當時就直了。

 面對著怒火中燒的張永,王守仁平靜地說出了他的理由:

 “叛亂已平,無謂再動兵戈,就到此為止吧。”

 張永發現自己很難理解王守仁,他不要錢,不要官,不但不願落井下石,連自己的封賞也不要,為了那些平凡的芸芸眾生,他甘願功成身退,拱手讓人。

 這個世上竟然有這樣的人啊!

 一聲歎息之後,張永走了,走得心服口服。

 一切都結束了,世界也清靜了。經歷了人生最大一場風波的王守仁,終於獲得了片刻的安寧。

 當然,只是片刻而已,因為像他這樣的人,不惹麻煩自然有麻煩來找他。

 這次找他麻煩的人,來頭更大。

 嘉靖元年(1522),新登基的皇帝看到王守仁的功績,讚歎有加,決定把他應得的榮譽還給他,還當眾發了脾氣:

 “這樣的人才,為什麽放在外面,即刻調他入京辦事!”

 然而之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道命令卻遲遲得不到執行,拖到最後,皇帝連催了幾次,吏部才搞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果——調南京兵部尚書。

 皇帝都說要他入京了,吏部吃了豹子膽,敢不執行?

 吏部確實沒有執行皇帝的命令,但他們也沒有抗命,因為他們執行的,是另一個人的命令。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個人比皇帝厲害。

 因為連當時的皇帝,都是這位仁兄一手擁立的。

 此人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楊廷和,這次找王守仁麻煩的人正是他。

 楊廷和大致上可以算是個好人(相對而言),雖然他也收收黑錢,徇徇私,但歸根結底他還是努力乾活的,朱厚照在外面玩的這幾年,沒有他在家拚死拚活地乾,明朝這筆買賣早就歇業關門了。

 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心胸狹窄,很難容人。他和王守仁的老上級王瓊有著很深的矛盾,對於王守仁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對於這樣的一個結果,王守仁卻並不在意,對於一個視榮華為無物,置生死於度外的人來說,這算得上什麽呢?

 他收拾東西,去了南京,接任兵部尚書。

 歷史是神奇的,雖然對於楊廷和的惡整,王守仁並沒有反擊,但正德年間的著名定律——不能得罪王守仁,到了嘉靖年間竟然還是有用的。

 楊廷和先生不會想到,他很快也要倒霉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雖然那件讓他倒霉的事王守仁並未參與,卻也與之有著莫大的關系。

 那是以後的事了,楊廷和先生還得等一陣子,可是王守仁的不幸卻已就在眼前,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守仁剛到南京,就得知他的父親王華去世了。

 這位老先生前半輩子被王守仁折騰得夠嗆,後半輩子卻為他而自豪,含笑而去,也算是死得瞑目。

 這件事情沉重地打擊了王守仁,他離任回家守孝,由於過於悲痛,還大病了一場。

 正是這次打擊和那場大病,最終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

 父親的訓斥,格竹子的執著,劉瑾的廷杖,龍場的悲涼,悟道的喜悅,悲憤的逃亡,平叛的奮戰,如此多的官場風波,刀光劍影,幾起幾落,世上再也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擾亂他的心弦。

 他終於可以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地搞他的哲學。

 他雖然已經名滿天下,卻毫無架子,四處遊歷講學,無論是貧是富,只要前來聽講,他就以誠相待,即使這些人另有目的。

 嘉靖元年(1522),一位泰州的商人來到了王守仁的家,和王守仁比起來,他只是個無名小卒,但奇怪的是,他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為這位仁兄的打扮實在驚人,據史料記載,他穿著奇裝異服,戴著一頂紙糊的帽子,手裡還拿著笏板,放在今天這打扮也不出奇,但在當時,就算是引領時代潮流了。

 他就穿著這一身去見了王守仁,很多人並不知道,在他狂放的外表後面,其實隱藏著另一個目的,然而他沒有能夠騙過王守仁。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這個人,與他討論問題,招待他吃飯,他對王守仁的學識佩服得五體投地,便想拜入門下,王守仁答應了。

 不久之後,他又換上了那套行頭,準備出去遊歷講學。

 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顏,極為冷淡地問他,為何要這種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麽破除理學陋規,講求心學真義之類。

 王守仁靜靜地聽他說完,隻用一句話就揭穿了他的偽裝:

 “你不過是想出名而已。”(欲顯爾)。

 這人徹底呆住了,這確實是他的目的,在他出發前,唯恐身份太低,被人家瞧不起,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夏款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裙子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2012商城淘寶網女裝春裝連衣裙淘寶網女裝商城購物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冬裝羽絨服淘寶網女裝天貓商城 淘寶網天貓商城淘寶網女裝秋裝購物 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冬款利用王守仁來擴大名聲,所以想了這麽個餿主意來炒作自己。

 這位仁兄還是太嫩了,要知道,王守仁先生看起來慈眉善目,卻是耍詐的老手,當年他老哥出來騙人的時候,估計書生同志還在穿開襠褲。

 眼見花招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他拿出了自己最後的一絲尊嚴,向王守仁告別,準備回家。

 王守仁卻叫住了他,對他說,他仍然是自己的學生,可以繼續留在這裡,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終於明白,所謂家世和出身,從來都不在王守仁的考慮范圍之內,他要做的,只是無私的傳道授業而已。

 他收起了自己的所有偽裝,莊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禮,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學。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後來成為了王守仁最優秀的學生,並創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學派——泰州學派。(王艮是泰州人)

 泰州學派是中國歷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它發揚了王守仁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此學派影響極大,精英輩出,主要傳人有王棟、徐樾、趙貞吉、何心隱等,這些人身份相差極大,如趙貞吉是朝廷高級官員,何心隱卻是社會不穩定因素,經常鬧事,實在是五花八門,龍蛇混雜。

 但這一派中影響最大的卻是另外兩個人,一個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啟蒙解放的先鋒”(官方評價),叫做李贄。

 對於這位李贄先生,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那是不奇怪的,畢竟他不是娛樂圈的人,曝光率確實不高,但他在中國思想哲學史上的名聲實在是大得嚇人,這位仁兄還是一位傳奇人物,關於他的事情後面還要講,這裡就不多說了。

 而另一個人更為特別,此人不是泰州學派的嫡傳弟子,只能算個插班生,但如果沒有這個人,明代的歷史將會改寫。

 這個影響了歷史的人的名字,叫做徐階。

 這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也是後面的主角人選,目前暫時留任候補休息。

 光芒

 王守仁是一個偉大的人。

 他不嫌棄弟子,不挑剔門人,無論貧富貴賤,他都一視同仁,將自己幾十年之所學傾囊傳授,他虛心解答疑問,時刻檢討著自己的不足,沒有門戶之見,也不搞學術紛爭。

 據我所知,能夠這樣做的,似乎只有兩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

 他四處講學,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征服了無數的人,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但他的這一舉動也惹來了麻煩。

 官方權威的程朱理學家們終於無法容忍了,在他們看來,王守仁的“異端邪說”就如同洪水猛獸,會蕩滌一切規范與秩序,他們紛紛發起了攻擊。

 寫文章的寫文章,寫奏折的寫奏折(很多人都是官),更絕的是,當時的中央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竟然把影射攻擊王守仁的話,當作考題拿來考試,真可謂空前絕後,舉世奇觀。

 漫天風雨,罵聲不絕,總之一句話,欲除之而後快。

 對於這一“盛況”,他的門人都十分氣憤,但王守仁卻隻笑著說了一句話:

 “四方英傑,各有異同,議論紛紛,多言何益?”

 這不僅僅是一句回答,也是王守仁一生的注解。

 他的這種態度打動了更多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看到,在狂潮之中,王守仁依然屹立在那裡,泰然自若。

 心如止水者,雖繁華紛擾之世間紅塵,已然空無一物。

 是的,前進的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正如同王守仁的光芒,縱然歷經千年,飽經風雨,卻終將光耀於天下萬物之間。

 嘉靖六年(1527)五月天泉橋

 王守仁站在橋上,看著站在他眼前的錢德洪與王畿。

 這兩個人是他的嫡傳弟子,也是他的心學傳人。他之所以此時召集他們前來,是因為最後的時刻就要到了。

 不久之前,朝廷接到急報,兩廣地區發生了少數民族叛亂,十分棘手,兩廣總督姚鏌急得跳腳,卻又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皇帝想到了王守仁。

 於是王守仁先生又一次接到了救火隊員的工作,他被委任為左都禦史,前往平叛。

 此時他的身體已經很差了,經過長期征戰和常年奔波,他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而且此時他已然成為了知名的哲學家,有很高的學術聲望,完全可以拒絕這個差事。

 可是如果他拒絕,他就不是王守仁了,他的這一生就是為國為民活著的。王哲學家決定再次拿起武器,深入兩廣的深山老林去爬山溝。

 但在此之前,他還有幾句必須要說的話。

 錢德洪和王畿肅穆地看著老師,他們在等待著。

 王守仁打破了沉默:

 “我即將赴任,但此去必定再無返鄉之日,此刻即是永別之時,望你們用心於學,今後我不能再教你們了。”

 錢德洪和王畿當即淚流滿面,馬上跪倒在地,連聲說道:

 “老師哪裡話!老師哪裡話!”

 王守仁卻笑著搖搖頭:

 “生死之事,上天自有定數,我已五十有六,人生已然如此,別無牽掛,只是有一件事情還要交代。”

 錢德洪和王畿停止了悲泣,抬起了頭。

 “我死之後,心學必定大盛,我之平生所學,已經全部教給了你們,但心學之精髓,你們卻尚未領悟,我有四句話要傳給你們,畢生所學,皆在於此,你們要用心領會,將之發揚光大,普濟世人。”

 天地竟是如此之寧靜,大風拂過了空曠的天泉橋,在四周傳來的陣陣風聲中,王守仁高聲吟道: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與王畿一言不發,摒氣凝神,記下了這四句話。

 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

 吟罷,王守仁仰首向天,大笑之間飄然離去: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嚎哭而來,歡笑而去,人生本當如此。

 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天泉論道,王守仁將他畢生的坎坷與智慧傳授給了後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是王守仁先生還不能光榮退休,因為他還要去山區剿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