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4 成熟(3)
十天之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皇帝的死訊,這其中也包括湖廣蘄州(今湖北蘄春)的一個平民,對於這個消息,他表現得十分平靜,因為十幾年前,當他見到尚在壯年的嘉靖時,就已經料定,這位嗑藥的皇帝是撐不了多久的。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回到簡陋的小屋裡,繼續寫他的那本書。

 三十年多前,作為一個想要考取功名的秀才,他曾三次參加鄉試,不過運氣武動乾坤 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 神印王座 遮天 將夜 凡人修仙傳 殺神 大周皇族 求魔 修真世界 官家 全職高手 錦衣夜行 超級強兵 仙府之緣 造神 楚漢爭鼎 不朽丹神 最強棄少 天才相師 聖王 無盡武裝不太好,總是考不上,於是一氣之下,便乾起了父親的老本行。

 雖說名落孫山總是一件悲痛的事,但這個人的落榜實在值得全人類放鞭炮慶祝,因為他的名字叫李時珍。

 事實上,李時珍原本不想做醫生,因為他的父親雖是當地的名醫,家裡也有點錢,但在那年頭,四書五經才是正道,醫學算是雜學,那麽醫生就是雜人了。

 雜人自然是不受待見的,有錢又如何,就是瞧不起你!所以李時珍的老爹千叮嚀萬囑咐,將來千萬不能從醫。

 李時珍是聽話的,但就是考不上,你有什麽辦法?更為麻煩的是,二十歲的時候,他還染上了一種極為難治的肺病,百般折騰,死去活來,才算保住了一條命。

 於是不久之後,久病初愈的他找到了父親,隻說了一句話:

 “我不考了,請將醫術傳給我。”

 父親想了一下,點頭同意了。

 我所經歷的痛苦與折磨,不想再讓別人承受。

 在我看來,這大致就是李時珍的行醫動機。

 雖說讀書不在行,但擺弄藥材,李時珍還是很有點天賦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見過的怪病越來越多,經驗越來越豐富,醫術也越來越高。

 這麽看來,現在醫院裡五六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坐鎮門診,二三十歲的醫生只能坐在一旁打蒼蠅,也實在不是沒有來由的,醫術如何暫且不說,人家畢竟多活了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李時珍明顯不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的醫生,一點潮流意識都沒有,他給窮人看病,竟敢不收上百萬的醫療費,竟敢熱情問診噓寒問暖,竟敢免除所有的檢驗費、治療費,實在是“罪大惡極”!

 行醫十幾年,不計成本,只求救人,李時珍就這麽堅持了下來,他的積蓄越來越少,名聲卻越來越大。

 於是到了嘉靖三十年(1551),他迎來了人生的一場大變,在這一年,幾個人找到他,十分客氣地把他請到了楚王府,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夏款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裙子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2012商城淘寶網女裝春裝連衣裙淘寶網女裝商城購物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冬裝羽絨服淘寶網女裝天貓商城 淘寶網天貓商城淘寶網女裝秋裝購物 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冬款他擔任楚王的私人醫生。

 能吃飽飯,還有無數的醫書和藥材資源,李時珍不是傻瓜,他答應了。

 在楚王府,李時珍乾得很不錯,治好了很多人,被稱為神醫,名震天下。

 好東西人人都想要,尤其是嘉靖這樣的人,所以在聽說李時珍的大名後,他便告訴楚王,你另外找一個醫生,把這個給我送過來。

 就這樣,李時珍進入了太醫院,並見到了大明帝國最高級的病人嘉靖。

 其實能進入太醫院,李時珍是很高興的,能做到太醫,也算是醫生中的成功人士了,不得意一下,實在也說不過去。

 但沒過多久,他就想走了。

 具體原因並不像許多書上所說的那樣,什麽嫉惡如仇、厭惡庸醫等等,李時珍不是海瑞,走南闖北混了那麽多年,場面上的事情還是過得去的,他之所以要走,實在是因為力不從心。

 李時珍是神醫,在那個年頭,只要不是天花、肺結核之類的絕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問題在於,他那位唯一的病人是沒病找病。

 嘉靖其實身體很好,只要能夠堅持鍛煉,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極拳,活個七八十歲應該不成問題,可他的目標過於遠大,七八十?至少也要活個七八百才夠本。

 於是他開始沒事找抽,日複一日地吃重金屬和水銀,還美其名曰金丹,李時珍倒是勸過他,也想幫他,卻毫無用處。

 這實在怪不得李時珍,因為要從科學門類來分,嘉靖同志弄的這一套應該算是有機化學,隔行如隔山,李醫生當年也沒搞過化學,只能愛莫能助了。

 太醫院別的沒有,醫書和藥材是不缺的,於是嘉靖接著磕他的藥,李時珍接著搞他的研究,直到有一天,他認為自己已經學不到更多東西了,便打起背包,收拾資料,離開了這個他曾無限向往的地方。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時珍回到了民間,這一年他三十五歲,見過最窮的貧民,也看過最富的天子,到過寒酸的茅舍,也走過金鑾大殿,人世間的富貴、疾苦他已了然於胸。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他爹就是被一堆奇形怪狀的藥材給治死的,在表示哀悼的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李時珍的那個年代,患了感冒開給你幾劑砒霜應該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

 沒辦法,咱中國地大物博,藥材植物也多,到底哪種東西治什麽病,誰都搞不清楚,被亂治胡吃搞死的人,也只有閻王才能數得清。

 憶往昔,他此起彼伏,於是他決定寫一本書,寫一本囊括所有植物藥材以及正確用法的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本草綱目》。

 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李時珍開始寫這本書,要知道,醫書不是,你不但要寫出藥用植物的形狀、外貌,還要詳細描述它的特點、療效。坐在家裡胡編亂造,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的。

 所以從決定寫書的那一天起,李時珍便開始了另一種生活——奇特而艱苦的生活。

 作為曾經在太醫院乾過的醫生,此時的李時珍已經成為了傳奇人物,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醫術且不說,想想當初這人給皇帝都號過脈,那就是禦醫,說起來咱這輩子還看過禦醫,也夠吹個三五十年的。

 名聲大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李時珍就算閉著眼睛號脈,混個百萬富翁也絕不成問題。然而他默默地收拾行囊,開始遠行,足跡踏遍了全國十三省,無論是名山大川,還是懸崖峭壁,凡是有藥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蹤影,為了弄清藥物的療效,他曾親自品嘗過許多藥材植物,好幾次差點植物中毒,一命嗚呼。

 為了寫這本書,李時珍從一個名醫變成了流浪漢,他居無定所,風餐露宿,他放棄了舒適的生活,放棄了寬敞的診所,也放棄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但他依然執著地寫了下去——為了更多人的幸福。

 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開始,歷經二十六年,李時珍走遍了全國各地,嘗遍了無數植物藥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醫書,最終完成了這部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醫學著作。

 《本草綱目》共計十六部,五十余卷,全書記載藥物一千九百余種,還詳細記載了這些藥物的采集、製作、特性、治療病症,並全部附有手繪插圖(佩服),此外書中還收入經檢驗有效的方劑一萬一千多則。

 李時珍於萬歷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沒有能夠看到此書的出版。

 三年後,《本草綱目》正式印刷發行,很快脫銷,並迅速傳入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一帶,幾十年後又傳入歐洲、北美,並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成為世界醫學史上的權威書籍,而李時珍也得以超越嘉靖、徐階、張居正,成為被世界公認的偉大科學家。

 而對於《本草綱目》的意義,其實不需要用它的傳播范圍以及受到的誇讚加以肯定,我們只要知道,它的出現已經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直到現在仍然繼續,這就夠了。

 魯迅先生除了痛斥庸醫外,自己也當過醫生,當然,之後他又不幹了,原因大家在課本裡都學過,他覺得醫人無用,“啟發民智”才是正道。

 對於這個判斷,自然不能說錯,但湊巧的是,我看過一個類似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具體多久我也不知道),有一個醫生,這位醫生的醫術很高明,很多人來找他看病。

 當時恰逢戰亂,打得你死我活,敵對雙方的受傷士兵都來找他治療,他來者不拒,悉心照料使他們很快康復。

 很快,他就驚奇地發現,原先治好的人竟然又負傷了,還是來找他,沒辦法,戰爭年代刀劍無眼,其實我們也不想光榮負傷,您受累了。

 看起來這場仗時間很長,不斷有新傷員來找他,但讓人高興的是,老傷員似乎越來越少——戰死了就不用治傷了。

 如此周而複始,他終於崩潰了,我治好了他們,他們又去打,然後又負傷,我再去醫治,這樣做有什麽意義!

 於是他丟掉了藥箱,遠離了診所,跑到山區隱居起來。

 但沒過多久,人們驚奇地發現,他又回到了診所,照舊開始醫治那些負傷的士兵。

 於是有人問他:

 “為什麽你會回來醫治這些人?”

 他笑著回答:

 “因為我本就是個醫生啊!”

 這就是最終的答案。

 無論徐階是否鬥倒了嚴嵩,無論張居正是不是一個傑出的改革家,都不關李時珍的事,他只是一個醫生,他知道,生命很珍貴,也很柔弱,作為一個醫生,有責任和義務去維護生命的存在。

 這就是明代醫生李時珍的覺悟,以及他拋棄榮華富貴,歷經困苦三十年著書救人的唯一動機與目的。

 在我被吸收為醫學事業中的一員時,我嚴肅地保證將我的一生奉獻於為人類服務。

 我將用我的良心和尊嚴來行使我的職業。我的病人的健康將是我首先考慮的。我將尊重病人所交給我的秘密。我將極盡所能來保持醫學職業的榮譽和可貴的傳統。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許宗教、國籍、政治派別或地位來干擾我的職責和我與病人之間的關系。

 我對人的生命,從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脅下,我決不將我的醫學知識用於違反人道主義規范的事情。

 我出自內心和以我的榮譽,莊嚴地作此保證。

 ——1948年醫學日內瓦宣言

 我知道,李時珍沒有讀過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訴我們,最偉大的人是沒有派系的,最偉大的愛是沒有分別的。

 所以,在我國漫長的你死我活鬥爭史中,我寫下了這一節,並以不朽命名,以紀念這個醫生,這個超越信仰與差別,以一己之力挽救無數人生命的偉大人物。

 偉大的李時珍醫生永垂不朽!

 ☆

 與上一節不同,這一節我考慮了很久才落筆,按說嘉靖都死了,追悼會也辦完了,事情就完了,該他兒子出場了。

 如果還要接著搞總結,相信會有人說我羅嗦,天地良心,我從來不管小事,問題不鬧得天翻地覆,鬼哭神嚎,是斷然不會被寫下來的,而這嘉靖年間的最終問題,如果不寫,實在是對不起那幾位光輝人物,於是我毅然決定,把這個最後的問題寫完。

 嘉靖年間是個多事的時代,嘉靖本人複雜,連帶著他的大臣、子民跟著一起複雜,什麽事都有,什麽人都出,忠臣、奸臣、罵臣、海盜、漢奸、英雄、還有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多國友人進來摻和,不熱鬧是不可能了。

 對了,還漏了一個,文人。

 嘉靖這四十五年是一個爭議很大的時期,有人說是嘉靖中興,也有人說是亡於嘉靖,但有一點是大家都不否認的——燦爛的文化。

 除了楊慎、王世貞、徐渭等人的詩詞書畫外,更值得人們驕傲的是,在這個時期前後,偉大的明代四大名著已經全部誕生,並得以發揚光大,它們分別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以及《金瓶梅》。

 由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老熟人,所以成書年代也差不多(明初),而到嘉靖年間,由於市民文化普及,這兩本書已經家喻戶曉,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至於《西遊記》,我們目前得知的是,其作者為吳承恩,江蘇淮安人,其它情況不是不詳,就是存在爭議,吳先生就如同孫猴子一樣,神出鬼沒,難以捉摸。

 而《金瓶梅》,應該是爭議最多的一本書了,連成書時間都存在爭議,不過大抵也就是嘉靖後期到萬歷之前的這一段,跑不了多遠。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金瓶梅》是一本具有偉大意義的傑出著作,它應該被堂而皇之地與其他三本書擺在一起,被後人頂禮膜拜。

 《金瓶梅》的作者以其精湛的筆法,深刻的思想,勾勒出了西門慶、潘金蓮等知名人物(拜水滸所賜)的形象,並以這些鮮活的人物描述了明代中期的市民生活、被衝擊得千瘡百孔的封建禮教,以及不可遏製的思想解放與性解放潮流(拜王守仁心學所賜)。

 即使從文學體裁上講,它也是傑出的,連一些紅學家也認為,《紅樓夢》關於人物日常生活的寫作,是承繼自《金瓶梅》的。

 疑問最多的,大概就是此文的作者了,那個所謂的“蘭陵笑笑生”如果要列出嫌疑名單,是可以另寫一本書的,其實作者不留名倒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書裡還有些不堪入目的東西(專用名詞:糟粕),咱們到底是禮儀之邦,有些事情上不得台面,寫了這麽個玩意,總還是有點不良影響,要顧及臉面。

 而王世貞之所以被確定為重點作者嫌疑人,說起來還和嚴世藩先生有著莫大的關系。因為很多人認為,金瓶梅中的這位西門慶是有原型的,而原型就是嚴世藩。

 其實就生活腐化而論,西門慶和嚴世藩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西門慶的老婆說起來也就潘金蓮那麽幾位,嚴世藩那就多了去了,基本都是兩位數起算,要談貪汙的錢財數目,更是無從說起,西門大官人才什麽級別,嚴侍郎可不是吃素的。

 當然,說他們兩人有關系,那也不是憑空講白話,人家還是有證據的,比如嚴世藩同志又叫東樓,東樓和西門似乎還對得上,再比如嚴世藩同志有個小名,叫做慶兒,這種類似猜謎類的玩意數不勝數,就不多說了。

 而王世貞之所以被扣上這個帽子,實在是因為他和嚴嵩有仇,且名聲太大,文章寫得太好,大家覺得如此精彩的一本,不是尋常村夫或是文學青年能寫出來的,思來想去,就是他了。

 當然現在也有許多人說王世貞不是作者,並列舉了很多證據,我不搞考證,也就不寫了。

 不管有多少爭議,但至少我們知道,明代曾有過怎樣輝煌的文化,偉大的四大名著自誕生之日起,便已成為了經典,此後的五百年中,除了一部《紅樓夢》,無人可望其項背,不知道後面那幫人都幹嘛去了。

 但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在當時,四大名著之中,有一本是,如果藏有此書,是要惹麻煩的。

 我大致知道許多人的答案,但我要告訴你們,不是那一本。

 真正被禁的,是《西遊記》。

 如果你還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唐僧師徒四人曾經到過一個叫車遲國的地方,那個地方的皇帝推崇道教,迷信成仙,還搞出了幾個虎力大師之類的邪門道士,最後被孫猴子一頓收拾,見閻王去了。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麽它會被禁了,這種罵人不吐髒字的把戲歷來就不少見。還有那句著名的“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除了孫猴子外,估計也沒人敢說。

 總而言之,那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時代,至少我認為如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