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邊戎》
對於楊應麒要去解決耶律余睹阿骨打並不看好。實際上聽說這件事情以後宗翰、宗望等人也不覺得楊應麒能夠成功。耶律余睹在上京道一戰大大改變了大金諸將對契丹豪傑的的輕蔑知道這個強族立國二百余年雖在末世仍有余威。

 楊應麒離開阿骨打行在之後便秘密部署人手或南下津門或前往上京。當初他離開遼口時曹廣弼撥給了他一個百人隊由遼口軍中新崛起的將領徐文帶領。出了遼口後徐文遵從楊應麒的吩咐先帶七十余騎來到黃龍府候著另外三十六騎則護著楊應麒一路南北隨行。除此之外楊應麒身邊還跟著幾十個文武吏員但靠著這點人手想去打敗耶律余睹無異於癡人說夢!

 楊開遠知道這件事情後問楊應麒道:“你這次是亂誇海口還是另有妙策?”

 楊應麒道:“我心中確實有個計策一些事情在津門時也早有安排只是還缺一個人!”

 楊開遠問道:“缺什麽人?”

 楊應麒道:“我大致的方略其實已經展開由楊樸在後方全面主持趙觀則在前線處理細節。但在楊樸和趙觀之間還得有一個人。楊樸如今身份已經不低讓他深入大遼中京、南京可不大妥當。而趙觀畢竟是生意人出身眼光不夠開闊處理細節事物可以但只怕沒法無法縱觀遼、金、宋三國大局沒有這種眼力便沒法在情況生變化時做出正確的判斷!”

 楊開遠道:“所以這人要擅於機變又能獨當一面!此外還有通悉大遼內部的政局。”

 楊應麒道:“不錯若有這樣一個人那我便能安心前往臨潢府而將南邊已經安排好的局面由他們幾個來掌控。”

 楊開遠問:“要是找不到呢?”

 楊應麒沉吟道:“那只有讓楊樸冒險入遼了。”

 楊開遠又想了一陣道:“你看鄧肅如何?”

 楊應麒想不到楊開遠竟然會舉薦鄧肅微感吃驚:“三哥怎麽會提起他來!”

 楊開遠道:“你覺得不合適?”

 楊應麒猶豫了一下默認了。

 楊開遠問道:“你是覺得他才能不足當此還是不信任他?”

 楊應麒道:“兩方面的原因都有。就能力而言他雖然機警但對大遼的事情了解不足只怕處理不來這些事情。就信任而言我倒不是信不過他的為人而是還把握不準他的心意。”

 楊開遠問道:“那你為何還要重用李階、陳正匯?”

 楊應麒道:“陳正匯在流求已有了根基要是把他連根拔起流求的展至少要倒退一年、停滯五年!再說他本人雖然親宋但大宋奸臣當朝他若此刻貿然倒戈不但難有作為甚至大宋朝廷不接納他也大有可能——他是聰明人想來不會看不透這一點。他和我們共事的時間越長對我們的了解和依賴就會越深!將來全心成為我們的夥伴的可能性就越大。眼下我們和大宋的關系還很友好所以對這個人我還等得起!李階的情況也類似。”

 楊開遠道:“既然你容得一個陳正匯、李階為何卻不能多信任一個鄧肅?”

 楊應麒歎道:“那不同啊。陳正匯且不提李階先生乾的是慢活兒手中又沒什麽實權就算出了什麽岔子也容易補救。但對付耶律余睹這件事情卻是一件急事而且涉及軍謀!若出了什麽岔子不但來不及補救甚至會讓事態擴大!這樣的事情必須是我們高度信任的人才做得來。志宏加入漢部畢竟為時尚短這事如何交給他去做。而且我剛才說了他是一個宋人對大遼的朝政不熟。”

 “這你可就錯了。”楊開遠道:“他到遼口以後便對大遼的內政十分關心。這些年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刺探到的遼廷虛實的存檔大多在遼口他在遼口時已經看了個飽。”

 楊應麒驚道:“這些存檔他怎麽看到的?”

 楊開遠笑道:“他如今和老二打得火熱你不知道麽?再說這些存檔關系的是大遼而不是漢部鄧肅就算看了之後泄漏給宋廷我們也不怕——何況以他的為人也不至於會乾出這種事情來。”

 楊應麒心道:“林翼這小子畢竟還太嫩了這種事情居然沒留意到!”問道:“那我們關於漢部還有大金的密檔……”

 楊開遠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他現在是老二的參軍老二就算給他看過也不奇怪。”

 楊應麒忽然想起一事:“大哥二哥兵逼中京之時好像志宏曾潛入遼境這事三哥你知道不?”

 楊開遠頷道:“我也是事後才知道!當時大哥要派個使節去下戰書他力請隨行大哥本來不許他求了好幾次才獲準。那次他冒險入遼境走了一圈盡管遼人嚴格限制他的起居進出但他仍然能見微知著看出許多普通人看不出的問題!我正是在那次事情上看出了他這方面的才能要不然剛才也不會想起向你推薦他。”

 楊應麒心道:“鄧志宏那時才加入漢部大哥就答應讓他做副使入遼看來不但二哥和他交好連大哥也和他做上朋友了!說起來志宏還在津門時大哥就很看得起他了!”

 漢部是個新興的團體所以任人用事常常依靠決策者的眼光魄力而不是事事都按死規矩來對有才能的人拔於草野走馬上任的例子很多鄧肅這樣的人物能在幾個月中取得曹廣弼、折彥衝的信任楊應麒並不奇怪但兩人相識在先偏偏鄧肅不走“七將軍路線”而走“二將軍路線”這便造成了楊應麒心中對鄧肅的隔閡感。

 楊開遠見楊應麒猶疑不定說道:“這件事情你與其在這裡空想不如找他開門見山談一次。”

 “談?怎麽談?”

 楊開遠道:“開門見山地談!引天下英才同為漢部這不正是你結交中原士子的目的麽?”

 楊開遠的話讓楊應麒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回避了。

 漢部征辟僚屬以後對於來歸的循吏楊應麒也任之用之雖然渤海士人歸附更早但在楊應麒心裡陳正匯、李階這些來自大宋的文人其實比楊樸、盧克忠等人分量更重因為這些人是打開大宋士人心扉的大門!這也是他對陳正匯等人盡量優容他們的最大原因。

 楊應麒確實很希望大宋的主流士人能夠接受漢部可是當一批真正有獨立意志的人出現在漢部內部時他又感到害怕!不知什麽時候他隱隱冒出這樣的念頭:“如果手底下辦事的都是智力高、能力強而沒有思想的人那該多好!”

 盡可能掌控一切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衝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