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邊戎》
這位“湊巧”住在大宋密使隔壁的儒生將津門、遼南地方的律令政製一一和馬政說知又大肆渲染了折彥衝在金國的權勢。

 馬政聽了心道:“這位折大將軍既管政務又掌軍務而且還裂土封侯想來是金國的權臣了。若能見到他多半便能傳達我主的旨意!”當下又請教這儒生如何才能見到大將軍。

 此時馬政還沒露出自己密使的身份隻說自己是來津門買馬因此那儒生一聽“吃驚”道:“馬先生你一介商人想求見都統大人哪有那麽容易!”

 馬政猶豫良久才道:“實不相瞞我不是普通商人實乃大宋密使。”

 那儒生“驚駭”更甚張大了嘴巴合不攏過了好久才道:“原來是大宋的使者失敬失敬。不過馬大人既然是上國使者為何不往官衙驛舍卻住在客棧?”

 馬政歎道:“我從大宋來並不知道大金國事怕大金是不通禮儀的蠻野之邦又不知道貴國有哪些衙門因此不敢造次。”

 那儒生點頭道:“原來如此。馬大人是上國使者大宋使者初次來訪想來得由地方官吏逐層上報。如今津門由複州刺史盧大人主管庶政若馬大人信得過我明天便由我代為投書接引如何?”

 馬政大喜道:“甚好!甚好!”又問複州刺史盧大人的官階以及金國官員相見的禮儀。

 那儒生道:“我們大金職官用的是古稱刺史等若唐代縣令也就是你們大宋國的知縣、知州。我們大金禮儀與大宋也沒太大區別只是更為簡略罷了。”

 第二日馬政穿上官服由那儒生替他投書盧克忠當即接見。問了馬政在大宋的品階兩人以官禮相見。

 盧克忠道:“大宋與大金向無來往馬大人忽然來使事出突然為謹慎起見請出示國書以釋本官之疑。”

 馬政出示市馬詔盧克忠看了道:“印璽不像假冒只是兩國通問為何卻用詔書!”

 馬政道:“大宋乃萬國宗主下詔書有何不妥?”

 盧克忠冷笑道:“萬國宗主卻不知比遼如何?”

 馬政道:“依照澶淵之盟乃是宋兄遼弟!”

 盧克忠哼了一聲道:“那請問大宋對大遼用的是詔書還是國書?”

 馬政道:“國書。”

 盧克忠怒道:“大遼不敵我大金乃是舉世皆知之事!如今貴國對大遼用國書對我大金卻用詔書卻置我國於何地?”

 馬政一時語塞接應他來的儒生幫著道:“父母大人大宋與大金隔著遼國互不通問不知我大金也是大國方有此失。此事關涉兩國交涉還請父母大人代為婉轉才好。”

 聽了這話盧克忠神色稍霽對馬政道:“貴官無禮有辱我國本當驅逐出境。念是彼此音訊不通不能深責。本官只是一州刺史不敢妄自處斷這等大事待我稟告上官別日再行接見。”

 便命人帶馬政先到驛館休息馬政身在客地不敢違抗隨衙吏出來。出了衙門後那儒生向馬政告別馬政甚是感激要贈他綢緞若乾他卻不受而去。

 本來複州州衙十分樸素幾個月前楊應麒忽然想起這是津門的門面趕緊派人修葺。這驛館也是因為要接待宋國來使才加緊建成的。比起這兩處地方楊應麒自己辦公的地方反而簡陋得多。

 馬政住進驛館後和外界難通音訊比起之前更無自由。津門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敢擅自出門。好在看門、侍奉的人都十分禮貌一切生活必須品也應有盡有。眼見春節越來越近自己若不是接了這差事此刻多半已經在家裡樂享天倫了。

 如此熬了整整半個月才有人來相請見面的地點仍是州衙但這次盧克忠卻坐在偏位上位坐著一人看官服比盧克忠要大得多。漢部自楊應麒以下本都沒有穿官服的習慣這次是為了接見馬政才將大遼漢系官服給搬了過來。

 盧克忠和馬政見禮罷介紹那位官員道:“這位是遼南副轉運使楊諱樸楊大人。”

 遼南的行政系統職責分明官名一時間卻頗為混亂。楊樸是楊應麒的臂膀折彥衝便表了他一個轉運副使的銜頭阿骨打和吳乞買等都不懂得這些虛文想也不想就準了。

 這轉運副使卻是個大官之前楊樸便是以此督製辰、開兩州政務。這個官銜遼、宋兩國都有因此馬政一聽就知道楊樸這個官有多大。只不過他以上國使者自居對楊樸隻行平禮楊樸也不見怪開口先問了大宋最近的政事。馬政隱惡揚善將大宋天子大大誇獎了一番。楊樸頗知大宋之事心中冷笑口中卻不道破。

 寒暄畢馬政取出詔書楊樸卻不接說道:“此書不合禮節本官不能接也不敢接。若真要與我大金通好請換國書來。”

 馬政又請引見大金國主楊樸道:“我大金尤勝大遼若來通問需依與大遼通問之例。”

 馬政苦請楊樸只是不允一定要他先回去換國書來。

 馬政道:“海道凶險請貴國看本使此來不易份上略為通融。 ”

 楊樸道:“津門至登州不過百裡海途朝夕至。從津門到我國都城會寧雖有千裡之遙但都是大金境內並無阻滯便如貴國自杭州、泉州等地到汴京一般。若要見我家皇上等貴使換了國書來不遲。”

 馬政無法可施隻好答應。楊樸又道:“大宋與大遼為敵我大金也與大遼為敵正所謂同仇敵愾合當為友。因此凡大宋商人來我津門貿易我國都妥善待之。此是我國願與大宋交好之明證!大宋是禮儀之邦貴使回國之後請代稟大宋皇帝若我國商人前往泉州、明州貿易也請勿拒之門外。”

 馬政道:“我大宋胸懷天下泉州、明州萬國商人都來得!大金既是友邦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楊樸又道:“昔日登州本是出海大港因大遼之故方才沒落。若大宋有意通好可開放榷場市集也好讓我大金國民過去買茶賣馬。”

 馬政聽到賣馬兩字心中一喜說道:“昔日防海實為防遼。如今遼東易主想來朝廷定會另行處置。本使回朝後定然啟奏我主促成此事。”

 楊樸大喜命擺宴席款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