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家後院是唐朝》第397章 李旨喙
長安的大明宮中,得知李淵過世後的李世民在當天痛哭了很長時間,經歷了李承乾的謀逆,李佑的反叛,又把李泰逐出長安以後,李世民越發能夠體會到當年李淵面對他和李建成相爭時候的心情,心中對李淵越加愧疚。

 “皇上,太子殿下的車隊已經進城了。”一個宦官對穿著素白喪服的李世民說道。

 “嗯,朕知道了。”李世民聲音低沉。

 宦官聞言轉身欲走,這個時候李世民的話又傳來,“舉行國喪吧!”

 “是。”宦官離去後不久,大明宮立刻喪鍾四起,陣陣哀樂響徹整個大明宮。

 李愔抵達長安的第一件事是把李淵的遺體轉交給禮部負責喪禮的官員,接著他和眾多皇子公主也都穿上了禮部送來的素白衣服,這李淵的喪禮自然是有專門的人員負責,他也不需要插手問這些事情。

 一行人換了衣服,接著到了大明宮,和以前的太極宮相比,大明宮在奢華程度上明顯超越了太極宮,裡面各項設備基本上可以達到益州太子府的程度了,只是此時的大明宮到處都是素白之色,就連宮女和宦官也都換上了喪服。

 “父皇,皇子和公主們都到齊了。”李愔在大明宮去辦喪禮的大殿中見到了李世民,同時還有李淵的其他子嗣,他們對著躺在棺木中的李淵正輕聲抽泣。

 聽見李愔的聲音,李世民擦了擦眼睛,在主持官員的吩咐下,李世民帶著皇族成員按照禮儀官員的命令一步步進行喪禮的步驟,而各種繁雜的禮製讓喪禮整整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整個長安都籠罩在這種沉悶的氛圍中,不準作樂,不準嫁娶,直到李淵的喪禮結束。

 這一個多月李愔一直呆在長安,畢竟他是太子不能壞了規矩,說起來,李愔也有些傷感,只是這傷感來自於這些年中和李淵相處出來的友情,並沒有李世民那種喪父的真切傷痛,畢竟李淵並不是他真正的親人,因此整個過程中他只是如同送走了一個老朋友一般,不像李世民整個人消瘦了一圈,而李淵的其他子嗣對李淵也沒有很深的印象,畢竟李淵被李世民囚禁的時候他們的年齡都還很小。

 “父皇,你還要保重身體啊。”李愔這天來到大明宮準備向李世民辭行,見到李世民消瘦的樣子,李愔道。

 李世民有些魂不守舍,沒有回答李愔的問題,而是說出了毫不相關的話,“六郎,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長生之術嗎?”

 聞言,李愔怔住了,李世民以前癡迷於服食丹藥,但是七年前被李愔拆穿那個假道士之後就再也沒有尋找過長生之術,現在提起,李世民必然是受到了李淵駕崩的影響,對死亡產生了恐懼,當一個人擁有了無盡的富貴和權利可以享受世間一切的時候,必然是害怕死亡的,“父皇為何突然又問起此時?”

 “沒什麽。”李世民仿佛回過神來,又道:“既然益州政務繁忙,你就回去吧。”

 李愔還想追問,但是見李世民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張了張口終是什麽也沒說,轉身離開了大殿。

 接著他又去和長孫皇后,楊妃告別,在楊妃那裡,李愔把李世民的異狀告訴了楊妃,相對來說,楊妃肯定是知道點內情的,而正如李愔猜測的一樣,楊妃聞言歎了一口氣道:“你父皇這些日子到處尋訪道家高人,我想著肯定是你父皇又對那個長生之術來了興趣,畢竟你皇祖父的死讓他明白帝王和普通人一樣無法超脫死亡。”

 “這丹藥對身體沒有好處的,母妃你和母后還要勸勸父皇才是。”楊妃的話讓李愔終於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低低歎了口氣,楊妃搖了搖頭,“你父皇決定的事情又有誰可以勸的回來的,這回你父皇甚至打算在後山建一個道觀修習道家之術。”

 “這簡直是荒唐,難道父皇想學那嘉靖皇帝不成?”李愔脫口而出。

 “什麽嘉靖皇帝?”楊妃疑惑地看向李愔說道。

 李愔忽然察覺自己說漏了嘴,這嘉靖皇帝是明朝一個酷愛道術的皇子,二十年不上朝,只是求仙問道,他可不希望李世民也變成這樣,“沒什麽,兒臣說錯話了。”

 楊妃收回疑惑地目光,道:“其實你父皇之所以這樣還有一個原因,你皇祖父留給你父皇的信中說建議讓你早點插手朝政,如今你只顧著你的益州,大唐國土只是益州一塊嗎?我覺你皇祖父說的有道理,你如今是太子了,不能再這麽偏頗,正因為如此,你父皇準備把國事交給你管理,這樣他就有時間繼續他的求仙問道了。”

 李愔有些難以置信,“可是父皇沒有和我說這件事。”

 “很快你就會知道了,畢竟大臣們那裡他還要處理一下。”楊妃像是再說一件理所當然地事情。

 從楊妃的宮中出來,李愔還有些無法消化這突然起來的變化,李世民打算退居幕後,讓他執掌國事,雖說李世民早就有這個意思,但是這樣來的也太過突然,李愔心想可能是李淵的死真的刺激到了李世民吧。

 不過這樣一來,李世民自是可以當他的逍遙皇帝,吃喝玩樂,求仙問道一把抓,只是這樣一來,李愔這個太子可就要受罪了,整個大唐的事情都押在了他的身上。

 抱著忐忑的心情回了益州,不出十天,果然如同楊妃說的一樣,李世民一道聖旨到了益州,讓李愔這個太子監國,總理國事。

 “恭賀殿下總攝國事!”這個聖旨一到,最高興的莫過於是益州的大小官員了,他們一個個跟過了節似的湧向了太子府,李世民這道聖旨無異於把李愔推上了權利的巔峰,而他們這批老部下的地位自然也是要水漲船高了。

 “殿下,你該收拾收拾了前往長安了。”上官儀笑的和老狐狸一樣,他們心裡對長安還懷著某種情結。

 聞言李愔痛苦地揉了揉腦袋,益州再繁華,可是畢竟不是國都,他這個太子既然監國了,再窩在這個地方也不是個事情,在聖旨抵達後,李世民還和李愔通了話,他打算把以前的太極宮交給李愔當做太子東宮。

 “嗯,上官儀你也擬一份名單出來吧,誰留下,誰去長安,這趟去我們就要開始對大唐進行全面的改革了。”李愔沉吟著說道,現在索馬裡的石油已經開始銷售,高福利政策很快就可以實施了,這個時候再不進行整個大唐的政務改革就晚了。

 “是。”上官儀欣喜地說道,他等了這麽多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回去了。

 和官員們又討論了一下前往長安的各個事宜,上官儀帶著百官離去,在官員們離去後,崔鶯鶯和蘇沫兒走進了議政殿,蘇沫兒道:“殿下,不需要我們過去嗎?”

 “你們暫時還是留在益州吧,等去了長安以後,我會讓羅安國的工程隊對長安進行建設,等那裡的設施全部完善了以後你們再過來吧。”李愔思索著說道,正如楊妃所說,他不能隻讓益州富貴起來,這個時候也該讓其他地方享受益州的待遇了,而他去長安以後就準備對長安進行建設,同時讓民間資本進入長安,對李愔來說這長安早晚是要進行大建設的,畢竟他早晚要成為大唐的國君,把益州定為國都並不合適,因為益州太過偏僻,而這個時候大唐的人口還是主要集中在北方。r1152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