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活色生香》第10章 名揚美利堅(中)
美國的mpaa,它的全稱為“”即“美國電影協會”。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mpaa在洛杉璣和華盛頓為它的成員服務。它的委員會的主要成員由也是mpaa的會員的美國最大的七家電影和電視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

 這七大影業巨頭跟所謂的好萊塢大同盟是兩回事,它僅包括象迪斯尼、華納、派拉蒙、21世紀福克斯這樣的傳統意義上的美國本土影業托拉斯;像李氏國際這樣的亞裔色彩濃厚的後起之秀就很難位列其中。

 1922年,為了純潔電影畫面,保證票房收入,mpaa就開始籌建審查委員會。

 這一機構當時由共和黨人威爾·海斯領導。1922年,在巨頭們的邀請下,他出面主持一個新協會――美國電影製造商和經銷商協會,並出任正在籌建中的審查委員會的主席。

 此後,整個美國各州都依據本州的相關法律確定了相應的審查制度並成立了審查委員會。同時,從上世紀中葉開始,美國電影就要接受許多民間組織、宗教組織的審查。比如著名的羅馬天主教“道德聯盟”等等。

 當年著名的美國電影《達文西密碼》就因為涉及宗教觀念問題被美國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團體大力反對在美國許多地方和院線部分遭禁。

 雖然美利堅聯邦各州的相關法律在細則上都有些微地不同,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統一的按照美國電影的分級慣例分為五個級別:g級、pg級、pg-13級、r級。

 就在易青、楊嫻兒、何風帶領著各自的組員為《花木蘭》的後期製作殫精竭智的工作地這些日子裡,孫茹和李恩華也沒閑著――他們在為《花木蘭》通過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的審查這件事情而奔走。

 對於孫茹和李恩華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在於如何把《花木蘭》歸於pg級而不讓它被歸於pg-13級。

 不要小看這麽小小的一點區別。當它反映在票房差距上時,裡外裡所造成的經濟差異可能是巨大的。

 在美國,最容易被院線方面接受的沒有審查問題的電影,當然是g級。也就是所謂的大眾級――指得是所有年齡均可觀看,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地電影。

 這個級別的影片在每年地美國電影總產量中所佔比例很少,但是也最容易被院線方所接受,因為它安全無害。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比如有名地《綠野仙蹤》、《音樂之聲》、《獅子王》、《小豬貝比》、《玩具總動員》等等。

 象這種g級的電影,是獲準在所有的院線所有的影院放映的。而除此外的pg、pg-13、r、-17等各個級別的電影,在影院放映時會受到法律的各種限制,許多院線和公司在簽下這些級別的電影放映的同時,總是要特別考慮一下。如果對象是華星這樣的“外來戶口”的話,簽約的可能性就更加降低了。

 幸虧電子大王史蒂文森·李在美國混了半輩子,也可說是手眼通天了。經過一番馬拉松式的談判和研究,有不少血腥戰爭鏡頭的《花木蘭》被定為pg級的電影。

 pg級也就是所有的輔導級,這類影片屬於“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兒童產生不適感。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

 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吸毒和**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所以也叫普通級。在好萊塢,例如《星球大戰》、《小鬼當家》、《蝙蝠俠》、《回到未來》、《辛巴達:七海傳奇》等影片都屬於這一級。

 對於華星和《花木蘭》劇組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大多數美國現代電影都會被分到這一級,各大院線對這個級別的放映許可還是很寬容的,為易青後期的院線放映分成合約的談判減少了不少壓力。

 如果是pg-13級(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鏡頭,有時有吸毒鏡頭和髒話)的話,這部電影將成為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特別輔導級。也就是說13歲以下兒童要有父母陪同觀看,而院線方必須提示其中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這樣勢必會大大影響票房。

 此中差別真是非常巨大,要不是有李恩華這種美國通在替易青他們奔走,《花木蘭》這次估計要吃大虧了。

 由於有李氏國際掛名參與製片與投資,而且又是pg級的大路片,所以和各大院線的簽約非常順利。富有東方色彩的電影在美國其實是非常好賣的,當年張一謀的《英雄》才簽了三條院線,在美國十幾個城市放映了四周而已,就進了那年的北美票房前十,和那些佔了十條八條院線的美國電影並駕齊驅。

 所以這次《花木蘭》能順利在美國通過審查,各院線的放映商和電影院也非常願意和這樣一部利潤可期的東方電影簽約,畢竟沒有誰會跟美金過不去。

 這幾天談判下來易青才漸漸體會到,美國不愧是世界第一商業電影大國。許多當年在學院學到、聽到的抽象數據,此時都得到了一種深刻的體認。

 就拿院線規模來說吧,以香港和中國大陸為例,當年香港電影全盛時期所有影院的銀幕的數量加起來不過一百五六十塊;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時候,中國大陸36條院線的所有銀幕加在一起也不過就是比香港多了不到十幾倍,大概2668塊,到近幾年每年都有逐漸加多的趨勢,也超不過三千塊。

 而美國的基礎觀眾量雖然只有中國的10%,但這是一個把電影當作第一文化消費和大眾娛樂形式的國家,所以全美銀幕的數量在04年的時候就達到了36594塊,是中國大陸的十幾倍。

 李恩華和幾位長期在美國電影業工作的經紀人一起,照著美國地圖精心挑選了十九條美國院線,這些院線所屬的電影院網絡覆蓋全美幾乎所有城市;然後,再由李恩華和他的團隊領著易青、孫茹以及華星的人逐一去談判。

 這可真是好一場馬拉松大戰。易青和孫茹從創業至今所有經歷的合約談判加起來,恐怕也及不上這一次多。不過易青心裡很清楚,這第一次無論多艱難都要扎扎實實的拿下來,因為它至關重要。如果《花木蘭》這次在美國一炮打響,將來華星的電影要賺美國人的錢就不會象這次這樣費事了。

 這場商業大舌戰一直持續到了2014年元旦,易青和孫茹在美國過了一個典型的美式聖誕和新年。終於,最後他們拿下十九家院線中的十一家。

 同時,易青也不得不佩服美國商人們在熱情直接的外表下的那份精明。一聽說是中國電影,這幫鬼子就開始使勁壓價,他們都知道這對於一部中國電影在經濟和經濟以外的各方面具有多麽大的意義。

 所以當年曾經嘲笑過張一謀是商業白癡的易青不得不簽下一份份和當年張一謀簽的同樣苛刻甚至更加苛刻的合約,讓這些美國電影商人從未來《花木蘭》的票房中抽走四成甚至四成以上的分紅。 當易青帶著彬彬有禮的微笑簽下這些合約時,對面那些美國鬼子的祖宗十八代各位女性自然是倒了霉。

 至於沒談成的那八條院線所屬的幾家公司,簡直就是把中國人當肥羊羔子來宰。那些條件離譜到令人發指,易青在忍痛放棄之余真恨不得把他們的肥頭大耳塞回他們各自的屁眼裡去。

 ……

 忙完了簽約的事,還沒等易青睡個囫圇覺,李恩華的高級行政助理又把一份由李氏和華星的策劃人員共同擬訂的《花木蘭》美國及亞洲宣傳計劃草案放在了他的面前。

 這幾個月在美國的工作,令易青不得不對自己的美國同行們心生戒懼。跟李氏這樣的大型美國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強度比起來,自己的華星集團簡直就象是小孩過家家。人家好萊塢這些公司做事情那都是一環扣著一環,有一整套熟極而流的規范的。所有的人力、所有的資金、所有的資源配置都是最合理最到位的,象身材勻稱的少女穿上一身剪裁得體的晚裝一樣流暢迅捷,無懈可擊。

 看來忙完《花木蘭》的事回到香港之後,華星內部改革的事一定要抓緊了!易青感慨地想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