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明朝生涯》第251章 何可綱
白開等人攜帶著繳獲的馬匹物資和首級沿著官道一路狂奔,經過了幾個時辰的趕路,在天亮時分趕到了了良鄉的明軍大營。由於任務完成且已經接近己方營地,因此白開等人也不避諱脫下了沾滿了鮮血的衣裳,露出了身上的鎧甲。

 時值天色已亮,因此官道上的百姓都能看清白開等人的身形,沿途的百姓紛紛衝著他們指指點點。

 “看,這些人就是我明軍的好漢,這麽多馬匹肯定都是從韃子手裡搶過來的,這些人夠爺們!”

 “是啊,有了這些軍爺,那些韃子總不敢打過來了吧?”

 “這難說,誰知道韃子會不會呢?前些年韃子不就是打到京城根下了嗎?”

 不提議論紛紛的百姓,當白開他們趕到明軍大營時,整個大營都轟動了。今天看守營寨的是盧象升的督標營,當那些督標營的軍士們看到白開等人馬上掛著的二十五顆清兵首級,更有繳獲的五十匹戰戰馬,盔甲兵器以及眾多的輜重時,饒是向來自詡為精銳的他們,也是倒吸了了一口涼氣。

 白開等人在出示了令牌後進入了大營,每個人都牽著六七匹馬昂著頭走在大營裡,沿途眾多的軍士紛紛出來圍觀,看著堆積在馬背上的首級和輜重,沿途的軍士們眼中露出豔羨的神情。在這些職業軍人們看來,這些馬匹上堆著的可不止是首級,它們簡直就是一堆堆的銀子和軍功啊。

 當白開來到應州軍扎營的地方時,夜不收的大頭頭吳成楓親自迎了出來,看著那一堆堆首級他笑得見眉不見眼。吳成楓使勁拍了拍白開的肩膀大笑道:“好小子,有你們的。真給咱們應州軍漲臉。”

 也無怪吳成楓這麽高興,如今的良鄉匯集了遼東、宣大兩地的六七萬大軍,兩個軍事集團都聚集在一起,由於昨天嶽陽和吳三桂的這麽一鬧,更是將雙方的矛盾挑動了起來。今天白開這些人提著這麽多清兵的首級高調入營,恐怕此時已經傳遍了整個大營了,這麽漲臉的好事吳成楓自然異常高興。

 此時,在應州軍的營寨裡,盧象升正帶領著諸將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些興高采烈的軍士,他扭頭對嶽陽笑道:“正宏。你練的好兵啊,八名夜不收出戰,竟然繳獲了二十多枚首級,這在邊軍中也甚是少見啊,看來你這兵沒有白練!”

 嶽陽拱手道:“全賴督臣教導有方,手下將士用命。末將不敢居功。”

 “哈哈哈……”盧象升大笑了起來,指著嶽陽笑道:“你看看,你看看……本官就說吧,嶽陽這個人不愧是秀才出身,連邀功都不會,這也太謙虛了吧!”

 “哈哈哈……”

 盧象升身為老大,老大都發話了。下面的人自然得捧場。只見王樸也笑嘻嘻的說道:“嶽老弟,你也不用謙虛了,平日裡咱們打一仗下來數千人能繳獲數十枚首級咱們就很高興了,可你不過是區區一隊夜不收就愣是繳獲了二十多枚,足以證明你麾下軍士的精銳,比起某些只會嘴巴嚷嚷卻不會乾事的人強多了。”

 “哼……”

 王樸的話剛說完,一聲冷哼便在一旁響了起來,王樸回頭一看,原來是吳三桂,他咧嘴笑道:“誒喲。原來是吳參將啊,怎麽?剛才我的話有什麽地方說得不對嗎?還是吳參將麾下的軍士也繳獲了更多的首級?”

 “你……”吳三桂

 聽到王樸特地將首級一詞加重了語氣,宣大的眾將都笑了起來,不過如楊國柱、虎大威等人年紀都在四十上下,且都官居二品。自然不能象王樸那樣肆無忌憚的在話裡夾槍帶棒的譏諷遼東軍和吳三桂,只是臉上玩味的表情就是遮掩不住,意思很明顯,怎麽樣?咱們宣大鎮的兵馬就是厲害,別看你們每年就知道哭窮撈銀子,可若掄起打韃子,還得數我們宣大鎮的兵馬強。

 吳三桂和身旁的一眾將領氣得臉色發青,但事實擺在面前卻是由不得他們不承認,畢竟人家也說了,若是不服你也去繳獲幾十枚首級來給我們開開眼啊。

 就在遼東眾人面面相窺時,一名三旬左右一臉正氣的將領從遼東眾將裡走了出來,大聲對盧象升說道:“嶽大人麾下能有此勇士,末將自然是欽佩的,但若是掄起勇武,我遼東諸將也不輸於任何人。古人也曾說,莫以一時勝負論英雄,末將相信只要和韃子交戰,我等也必不落於嶽將軍之後。”

 “嗯!”

 看到來人氣宇軒昂款款而談的樣子,嶽陽不禁有些意外的打量了他一下,心中一動,不禁問了一句:“不知這位將軍如何稱呼啊?”

 來人朝著嶽陽一拱手不卑不亢的說道:“本官遼東寧遠右都督何可綱,見過嶽大人!”

 “何可綱?”

 嶽陽聞言心中不禁吃了一驚,感情隨便冒出來的這個家夥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啊。

 估計後世的人對於何可綱這個名字不太熟悉, 確實,何可綱不象祖大壽、吳三桂、滿貴、趙率等將領這麽出名,但其實這個何可綱卻是一個被埋沒了的英雄。

 此時,嶽陽的心中浮現起了他的資料,何可綱,明朝遼東人。原為遼東督師袁崇煥之部屬,任職寧遠道中軍,為人廉潔勇敢,具有良好的領導統禦,擅長安撫士兵。已戰死的遼東名將趙率便曾向朝廷上疏道:“可綱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謀,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豎,實可綱力,請加都督僉事,仍典臣中軍。則一鎮之費雖裁,一鎮之用仍在。臣妄謂五年奏凱者,仗此三人之力,用而不效,請治臣罪。”

 趙率在奏折裡如此推崇何可綱,甚至斷言他的才能還在袁崇煥之上,雖然不一定準確,但也可由此看出何可綱的才乾。而且何可綱在崇禎十四年時,大壽及諸將皆由於糧食耗盡欲降,唯獨何可綱不從,祖大壽令二人掖出城外殺之,可綱顏色不變,亦不發一言,含笑而死。

 想到這裡,嶽陽看著何可綱的神情就有些炙熱起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