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日月》第59章 榆林灣大生產
  榆林灣這一陣子是忙活壞了。古雲鯤帶著挑選出來的300個壯勞力去了田獨,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意外,周磊帶著2個班的陸軍跟著一起去了。出發之前,范秋明和張國棟瞞著婦聯偷偷的找了一次古雲鯤,告訴他劉軍會很快從崖州雇傭20名JI女送過去。這個消息把古雲鯤鬧得坐臥不寧,這不是沒事找事嗎?一個委員長一個主席再三向他解釋,沒有這些東西,這幫精力旺盛的礦工非天天打架不可,這也是為了工作需要。  古雲鯤走後,榆林灣重新調整了工作安排,科研組,後勤組,製衣組,建設組,還有生產肥皂牙膏的小組統統合並成立了一個工業組,並正式升格為榆林灣工業局,夏天陽榮幸的成為了第一任局長。工業局的第一個任務居然是擔負起了建設組原先的工作,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開始修築榆林灣到田獨的土路。將近2000名築路大軍浩浩蕩蕩的開拔到了築路工地。

  邱鵬天天蹲在船廠裡。約翰雖然好吹牛,可也確實是有些本事,他對邱鵬設計出來的船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最後定型的第一艘船被命名為30式風帆炮艇,排水量減到了200噸,大炮減到10門,並由三桅改為兩桅,人員定額大大減少,由原先的140人減少到了110人,但是機動性和航速將會大大提高。

  韓萬濤和蔣北銘在忙著訓練新招募的陸軍,為了將剿匪工作進行到底,並且為了獲得更多的繳獲,榆林灣新招了120名士兵,又組建了一個步兵連,韓萬濤光榮的晉升為了榆林灣陸軍第一營少校營長,軍銜上和蔣北銘平起平坐了。沒有剩余的穿越者加入軍隊了,軍委會決定班長的職位可以部分由明朝人擔任,但是連排長還必須是穿越者。

  唯一進展不順利的便是從珍珠號上拆除發電機,真要動手實幹了工業局才發現,沒有專業的工具,目前要想拆除的話,只能是破壞性拆解。張國棟暗自興慶自己的船到底還是保住了。夏天陽沒辦法,只能一勁督促科研組加緊研發水力鏜床。

  葉大站在陽光下暖暖的曬著太陽。小冰河期瓊州的早春二月還是有一點冷的,好在今天的太陽不錯,照的人暖洋洋的。葉大的身後跟著2個扛著火統的巡捕,根據穿越大會的決議,沈大興撥給了巡捕房2杆火統。因為有了專利提成,葉孫全現在不遺余力的帶徒弟,沈大興好說歹說,就差撒潑打滾了又從委員會弄來了40個人,目前軍械組的火統產量每月可達10支到12支。這讓現在的鹽業組組長秦志剛大為惱火,因為天氣的原因,他的鹽業組不但沒有加人,反而抽掉了近一半人去修築公路了。

  葉大曬了一會太陽,滿意的伸了個懶腰,順手整了整身上的新警服。葉大這半年因為吃的不錯,營養跟得上,竄了一大截個子,身子也結實了不少,原先的衣服都已經小了。為了區分巡捕房和陸軍營,現在的警服已經全部改成了黑色,並增添了新設計的胸牌,警徽和警銜。柳冠南親自仿照後世設計了全套行頭,黑色的警服,黑色的綁腿,黑色的武裝帶,連皮鞋也改成了黑色的,配上銀白色的警徽警銜。柳冠南突然發現包括葉二在內的一大群半大小子忽然沒心思去學校上課了,天天往巡捕房裡鑽,要求加入巡捕房。

  葉大伸手摸了摸肩膀上的兩顆銀白色的鐵星,這東西是比原先胳膊上的三條黑布帶醒目得多,唯一的遺憾就是得經常擦拭,否則就要生鏽。

  “葉頭,到時候該去巡視了。

”身後的曹林提醒著葉大。  “恩,去看看吧。”

  100多戰俘全部被遣送來修路,並且被告知,等到土路修好了,他們就可以獲得自由了,願意回家的回家,願意留下的可以成為榆林灣的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現在不但穿越集團取消了配給製,榆林灣裡的明朝人也不再管吃管住了,全部折合成銀子發給大家,食堂的飯要交飯錢,住的房子也要交房租了。一開始這讓很多人不習慣,但實行起來以後,這些明朝人都發現自己的實際收入提高了一大截,因為收的飯錢和房錢少的可憐,剛剛夠成本價。

  銀子就是商機,就是消費的動力。況且黃遠生的祥意酒樓和祥意商號過年間大大賺了一筆那是有目共睹的。一時間土牆外面的空地上各種商鋪,酒樓應運而生,甚至還開了一家JI院和賭場。關於JI院和賭場究竟能不能合法經營,譚靜率領一幫娘子軍繼承了許朗舌戰群儒的作風,在穿越大會上力戰群雄。可惜的是50張嘴敵不過200多隻手,一投票,過半數。

  建設組歸了工業局之後,狄衝便從建設組裡退了出來,拉著武承宗開了榆林灣穿越者的第二家私營企業,而且一上來就是大手筆---衝宗房地產開發公司。幾乎壟斷了榆林灣內所有的建築業,從燒磚燒瓦到添磚加瓦一條龍服務。

  耿瑞把一車碎石傾倒在一個土坑裡,站起來擦了把汗,將獨輪車支好,又拿起了旁邊的水壺咕嘟咕嘟灌了半肚子水。委員會現在追求的是速度,因為沒有專業築路工具,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砍伐樹木,整平土地,然後用滾石碾壓,人力夯平。委員會的要求是只要能承受得住兩三千斤的牛車的碾壓就算合格。連續幾天的勞作讓這些原先還比較悠哉的戰俘們幾乎人人都脫了一層皮,不過沒人有怨言,看著道路一天天的在拓展,每個戰俘的心裡都充滿著希望,因為道路每延伸一尺就意味著他們離自由就近了一尺。

  耿瑞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算重獲自由,自己也不離開榆林灣了。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雖說乾活累點,還有人看著,可每天都有飽飯吃,這幾天的重體力勞動之後,晚飯裡居然見到了肉,這讓有的戰俘端著碗竟然偷偷掉了眼淚。葉孫全和武承宗發家的事在戰俘中也有流傳,前陣子委員會來詢問戰俘中誰有技能的時候,很多人紛紛急著表現自己,耿瑞卻強行壓製了自己也想露一手的衝動,把秘密埋在了心底。他覺得自己的秘密將來會是自己發家的本錢,因為他會煉鋼。

  隔著築路工地不到半裡的地方,豎起了幾座煉鋼爐,每天濃煙滾滾,運出來的鋼鐵耿瑞無意中看過,他不明白為什麽這些榆林灣裡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古怪的東西,卻連鋼都搞不好。那些運出來的所謂的鋼也就能打造個刀槍工具,連製造火統都不合格。其實耿瑞在當土匪之前和葉孫全是一樣的,也是逃亡工匠,甚至連家鄉都是一樣的,都是福建人。明朝的時候,福建的生鐵質量不如廣東,但是熟鐵和鋼的質量卻是國內有名的。趙士禎的《神器譜》中就曾記載:“製銃須用福建鐵,他鐵性燥不可用。”

  耿瑞又抬頭望了望濃煙滾滾的煉鋼爐,現在他可不想把自己的這個本事過早的顯示出來,畢竟頭上還頂著一個戰俘的帽子。等到這個帽子被摘掉以後,耿瑞覺得無論是葉孫全還是武承宗統統都不在話下了。

  “一三五,乾活去,別想偷懶。”一個大兵從旁邊走過來揮舞著矛杆。耿瑞趕緊放下水壺,抬起了獨輪車一溜煙的跑了。

  “這些大兵,就知道嚇唬人。”葉大看到了這一幕,很有些不高興。戰俘的管轄權現在還歸軍委會,因此看管這些戰俘乾活的工作還是由陸軍營來完成。巡捕們對此很是不爽,因為他們發現管理這些戰俘比管理榆林灣裡的工人要輕松多了,根本不用費口舌,誰不聽話直接就是一頓藤條加矛杆。這種事巡捕房是萬萬不敢做的,柳大總探長最近又搞了個什麽投訴制度,如果有人對巡捕的執法不滿意的話,可以直接找總探長告狀。也不知道這柳大總探長是不是最近和徐茹談戀愛談多了,連說話都變的細聲細氣了,好像生怕嚇著了誰。你自己如此也就罷了,還居然又搞了個什麽巡捕十大制度,第一條就是說話要和氣,挨罵不生氣。這巡捕又不是書院裡哄孩子的先生,要那麽和氣幹嘛,你倒是和氣了,可說出的話沒人聽了。前幾天李逍被一個賣菜的小販罵的七竅生煙,一時間忘了柳總探長挨罵不生氣的訓示,抽出警棍抽了幾下,結果被柳冠南抓了個典型,停職反省。

  一個巡捕走過來遞上了一個木頭夾子個一支毛筆。

  “有什麽情況?”葉大問道。

  “頭, 一切正常,您簽個字就得。”巡捕回答道。

  葉大抓起毛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也是柳大總探長的制度之一,每個探長每天巡視工作區域兩遍,還得簽字留念。這葉大這幾天別的沒練,把自己的名字練得那是一個龍飛鳳舞,連陸天翔看了都說很有張旭的風格。只不過除了葉大自己,別人基本認不出他寫的是什麽。

  道路剛剛開了個頭。為了保證進度,夏天陽采用了後代定量包乾和獎懲制度。每天超額完成計劃的有獎金,沒完成的扣工資,對於戰俘,那就是不給肉吃。在這些物質的刺激下,土路頑強的一點一點朝前延伸著。

  道路的左側,成片的水田裡剛剛插秧的稻苗正在貪戀的喝著水。梁城東的農業組前一陣子又開荒了幾百畝水田,榆林灣的水田面積已經達到了800多畝。在山地荒坡,梁城東還實驗性的種了一些地瓜,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農業組現在成立了一個技術小組,專門負責養殖,種田方面的技能傳授,當然不是免費的,而是要付銀子。榆林灣的肉蛋養殖業現在出現了一個分化,但凡有家庭的人基本都搞了點養殖副業,補貼一下家用。婦聯將從瓦崗寨帶回來的那些女人也一起組織了起來,集體從事了養殖。這些女人大部分是被土匪擄掠到山上去的,都不願意再回家了,因為回家以後的待遇恐怕比徐茹她們好不到哪裡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