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日月》第75章 白糖
  孫天昊這幾天頗為鬱悶,來到瓊州已經一個多月了,工作一點進展也沒有。商貿方面還是一直依靠著高鵬舉和黃遠生,情報方面由於鍾凱的攙和更是沒什麽成效。孫天昊現在和張海,魏陽3個人天天喝悶酒,長籲短歎。許朗走了以後,趙芷若就搬到了外院,基本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連吃飯都是和幾個丫鬟一起吃,有時候孫天昊想找她聊聊天都吃了閉門羹。

  鍾凱不喝酒,吃過晚飯以後就回自己的房間去了。孫天昊端起酒杯長歎一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現在連他媽喝酒都沒勁了。”

  “孫哥,別愁啊。”魏陽勸道,“我們哥倆這不還陪著你嘛。”

  “就你們。”孫天昊苦笑一聲,“就你們這2張苦瓜臉我早看夠了,哪有人家趙姑娘好看。”

  “你可別瞎想啊。”張海說道,“那不是你的菜,人家看好的是許朗。”

  “唉,苦啊。”孫天昊一拍桌子,“我趙盾為國家晝夜憂煩,耳聽得梆聲響三更三點,列香案跪埃塵禱告蒼天,但願得我主公性情改變。。。。。。”

  “吆,孫哥,你還會唱京戲呢。”魏陽對孫天昊露了這一手頗感驚奇。

  “就是唱的不怎地,比哭還難聽。”張海打趣道。

  “說點正經事。”孫天昊收住了他的戲詞,“我看好了一個項目,想在瓊州搞一個工廠。”

  “什麽項目?”張海和魏陽同聲問道。

  “白糖。”

  “白糖?”

  中國的製糖業歷史悠久,到了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就詳細的記載了蔗糖的生產方法。並且中國的白糖在明朝時期開始大量出口,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廣州前後購買13028擔白糖和500擔冰糖。海南又是甘蔗產地,東漢時,海南農民已經掌握了甘蔗榨糖技術。隋唐時期,耕地面積增加,甘蔗的栽培很普遍。元代汪大淵著的《島夷志略》一書就有“蔗漿為酒”記載。以後隨著閩人移居海南不斷增多,海南種植甘蔗面積也不斷擴大。明代末年,官家組織士兵屯田墾荒,廣植甘蔗,到十七世紀初期,甘蔗已成為海南主要農作物之一。

  聽完孫天昊的介紹,張海猶豫的問道:“這個項目好是好,可咱們沒錢啊,現在榆林灣要大炮不要黃油,更不用說白糖了。”

  “這個問題我早想好了。”孫天昊蠻有信心的說道,“找黃遠生和高鵬舉,實在不行,可以找呂興他們,大家一起湊一湊,怎麽也就夠了。”

  “找呂興?”魏陽朝著鍾凱的房間努了努嘴,“那位能同意嗎?”

  “所以我得回一趟榆林灣。”孫天昊說道,“咱們不能再這麽內耗下去了,就4個人,還分2幫,有什麽意思。鍾凱的任務是來買馬的,這整個瓊州府城的馬加起來也組建不了一個騎兵連,真想買馬得去遼東,去雲南。把他弄來,恐怕是另有所圖啊。”

  “另有所圖?你說鍾凱另有所圖?”魏陽沒聽明白孫天昊的話。

  “小魏。”孫天昊夾了一口菜在嘴裡嚼著,含混不清的說道,“咱們在一起也混了一個多月了,有些事我也不瞞你,咱們穿越集團內部已經出現不同的想法了。當然這很正常,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想法。但有些人並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公開的表達出來,而是喜歡搞些小動作,這很讓人反感。話我只能說到這,你慢慢琢磨琢磨。”

  張海岔開了話題:“你現在就去找黃遠生合適嗎,胭脂的事還沒搞明白呢。”

  “這個沒關系。”孫天昊答道,“咱們直接和他攤牌,把胭脂的事挑明了,問問他什麽意思。這事我想了一個月了,我覺得黃遠生沒什麽別的意思,恐怕就是擔心咱們有什麽新的東西給了高鵬舉或者別的人。別忘了,咱們答應人家的鏡子到現在也沒兌現。還有,咱們真想搞白糖的話,就必須壟斷瓊州的白糖生產,用價格和質量,就像精鹽一樣。這就必須要通過黃遠生來打通瓊州知府吳廷雲的關系。而且我想咱們白糖的銷路除了大陸,最好能外銷,這也要黃遠生的幫忙,他去過澳門。所以沒有他,咱們這個事搞不起來。”

  孫天昊,張海和黃遠生坐在酒樓裡。

  “黃老板,你可不太仗義啊。”菜還沒上,孫天昊劈頭就來了這麽一句。

  “孫兄,此話何意?”黃遠生被孫天昊的話問糊塗了。

  “黃老板,我榆林灣對您黃老板如何啊?”

  “自然是有恩於黃某啊。”黃遠生更糊塗了。

  “既然如此。”孫天昊微微一笑,“那黃老板精心安置下胭脂姑娘是什麽意思,難道還信不過我榆林灣嗎?”

  “斷無此意,斷無此意。”黃遠生狠了狠心,既然人家都知道了,那就沒什麽好隱瞞的了,“黃某此舉的確有些唐突,但我也有我的難處啊。你們答應給我玻璃和鏡子的專賣權,但如今你們又親自來瓊州府城,黃某實在是因為有些擔心才出此下策的。”

  孫天昊和張海互相對視了一眼,看來所猜不錯,這黃遠生的確是沒有別的想法。

  “黃老板不必擔心,既然我們承諾過黃老板,那我們肯定不會翻悔。”孫天昊安慰道,“如今我榆林灣還有一個大項目,做好了也是日進鬥金,不知道黃老板有沒有興趣。”

  “黃某願聞其詳。”

  聽完孫天昊關於製糖業的設想,黃遠生陷入了沉思。糖這東西是很賺錢,但是越賺錢的產業盯著的人就越多。這東西不像玻璃一樣,現在只有榆林灣能生產,瓊州的製糖作坊少說也有十幾家,難道這榆林灣都想把他們吃下來。

  “黃兄。”孫天昊看出了黃遠生的疑慮,“我們不是要收購原有的作坊,而是重新建一個,大家公平競爭,只要我們的價格公道,童叟無欺,這銀子嘛,是賺不完的。”

  “但不知這個糖廠需要多少投資呢?”黃遠生對錢的問題還是很關心的。

  “一萬兩白銀。”

  “一萬兩?”黃遠生差點沒坐地上。黃遠生是知道的,一個小型的製糖作坊最多也就幾百兩銀子的投入,大一些的不過一兩千兩,這孫天昊張口就是一萬兩,這得多大的規模啊。

  “孫兄,這銀子是不是有點多啊。”

  “黃兄,上了規模才能攤低成本,產生效益。”孫天昊決定給黃遠生上一堂現代工商管理課,忽悠人是孫天昊的拿手好戲,“這麽說吧,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再小的一個作坊,從進料到生產,再到銷售,所有的程序都是一樣的。因此在管理上也無甚差別,而我們現在把規模做大,有很多費用就可以節省了下來。還有,黃兄別總想著瓊州和廣州的市場,把眼光放遠點,佛郎機人對糖也是很有興趣的。”

  黃遠生咬了咬牙,狠了狠心,出資了2000兩,就算是賠了,大不了等於把孫天昊送他的鏡子砸了。

  搞定了黃遠生,孫天昊又去聯系了高鵬舉和呂興,林超,何文煥幾個人。高鵬舉也出了2000兩,其余的三個人合資出了1000兩,剩余的5000兩的任務就落在了孫天昊的身上。孫天昊不得不回榆林灣了。回榆林灣之前,孫天昊通過黃遠生去拜訪了瓊州知府吳廷雲。

  程依依辭去財務組組長之後,孫大雷擔任了這個職務。誰也沒在意為什麽當初表決的時候只有孫大雷一個提名候選人, 反正這活很煩人,沒有點專業知識還真乾不了,於是同樣是財會專業畢業的孫大雷便順利的接任了。更讓孫天昊想不到的是,孫大雷對於他這個提議是舉雙手讚成。

  “天昊啊,咱們現在財務方面缺口很大啊。”孫大雷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接待了孫天昊,“所以委員會指示我盡最大可能來滿足你的要求,希望你能在瓊州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謝謝委員會的支持,謝謝孫組長支持。”孫天昊覺得孫大雷有時候還是蠻有人情味的,“計劃書我已經上報給委員會了,瓊州那邊的關系也已經理順了,現在就等著資金到位就可以開始了。”

  “資金是沒問題,隨時可以到位。”孫大雷給孫天昊倒了一杯水,“不過,鍾凱你打算怎麽辦?”

  孫天昊又開始頭疼了:“這事我和委員會說了,委員會不同意把鍾凱調回來,說什麽鍾凱有鍾凱的任務,還讓我別帶有色眼鏡看人,我現在一想起來就頭疼。”

  “你可以去找找歐陽大夫。”孫大雷不緊不慢的說道。

  “歐陽大夫?找他幹嘛。”

  “歐陽大夫的醫院現在正在搞藥物研製,鍾凱不是這個專業的嘛,專業對口。”

  “對啊。”孫天昊仿佛是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我這就去找他。”

  “不著急,回來了就好好歇歇,你也夠辛苦的。”孫大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