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日月》第243章 家裡的決議
曾廣賢帶著各方面的情況坐上上帝號返回了榆林灣。

 穿越大會又一次召開了。大同、宣府和登州的事情都比較好說,但是遠征蒙古這個問題太大了,兩個委員會都不敢擅自決定,隻好把它又交給了穿越大會。

 穿越大會又像菜市場一樣開始吵吵起來。

 一部分人反對遠征蒙古,理由就是沒人。越南的李福強已經兩次飛鴿傳書回來,再不南征的話,恐怕鄭梉那裡不好交代。榆林灣已經在為李福強南下進軍新加坡做準備了,如果這個時候再遠征蒙古,榆林灣是無兵可調了。而僅憑著在大同和宣府的兩個團2000來人,就算加上蔣北銘在北jing訓練的明軍恐怕也夠嗆,因為榆林灣的穿越者們並不知道經過訓練的明軍戰鬥力究竟如何。

 但是以柳冠南為首的另一部分穿越者卻堅決支持遠征,滿清才是最大的敵人,而且還是最可怕的敵人。如果榆林灣不走在燾敏的前面,那麽誰也不知道歷史又會發生怎麽樣的改變。

 陸天翔拍了拍桌子:“諸位,大家先安靜一下。關於是不是遠征蒙古,我想問一問兩個人的意見。”

 會場漸漸安靜了下來,大家都被陸天翔的話說楞了。遠征蒙古這麽大的事,居然要問兩個人的意見,這兩個人是誰,誰又能單獨做出這個決定。

 “譚靜,程依依。”陸天翔笑著問道,“你們同意不同意遠征。”

 沒有人再說話了,韓萬濤和許朗都在北京,如果要是遠征蒙古的話,那麽這兩個人肯定是要去的。大家都在心裡暗暗的讚佩起陸天翔,陸老的這個問題比任何的分析都管用,穿越者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穿越集團已經失去了鄧朝暉,不能再失去任何人。

 譚靜站起身環顧了一下會場:“我沒有意見,我聽從穿越大會的安排。”

 “程依依,你呢?”

 程依依也站起身:“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不讚成遠征。但我會投讚成票。”

 程依依此話一出,眾人更愣了。

 孫天昊喊道:“依依,你不讚成為什麽還要投讚成票?”

 “因為我比在座的每個人都了解許朗,了解我的丈夫。”程依依一字一句的說道,“我不想去講什麽國家民族的大道理。我知道,許朗想做的事沒有誰會攔得住,也包括我自己。遠征蒙古的目的是為了打擊滿清,打擊滿清的目的是為了報仇,為了許朗斷指發的誓言。所以,我投讚成票。”

 沒有人再說一句話,張國棟開口說道:“如果沒有人再要發言,我們投票吧。”

 穿越大會最終以微弱多數決定了可以遠征蒙古,但進軍新加坡也要同時進行。另外,根據周磊和王謙祥的要求,榆林灣又向大同和宣府派去了2個自己人。對外聯處處長范秋明被派到了大同,另外一個是廣州辦事處主任劉軍,被派往了宣府鎮。廣州辦事處主任由錢彬肅接任。

 周磊的榆林堡終於落成了,這座城堡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在它成了整個宣府鎮最堅固的堡壘。

 耿瑞帶著人已經將礦井和冶鐵爐建了起來,現在就等著王謙祥那邊送來煤炭就可以開工了。

 劉軍的到來讓周磊興奮異常,尤其劉軍原先就是海軍陸戰隊的人,這讓兩個人有了更多的話題。

 周磊和劉軍站在新城堡的城牆上饒有興趣的俯視著下面。

 整個城堡被兩條垂直的街道劃分成了四個區域,正中央是一塊空地,這是周磊設計的中央廣場。兵營在西南角佔據了最大的一塊區域,所有的住宅被建在了西北角,一百多間土屋雖然很簡陋,但是整齊劃一。各地的流民陸陸續續的招來了三四百人,全部都被安置在了土屋裡,目前正在由榆林軍的戰士帶領著開荒屯田。周磊通過管鳴珂又買了一批農具和將近一百條耕牛,現在開荒的速度快了很多,大約有一千多畝地已經被開墾出來。

 祠堂、糧倉等公共設施被安置在了東北方向,並且還搭建了一個戲台。榆林堡建成的時候,周磊從宣府鎮請了一個戲班大唱了三天,可惜絕大部分的榆林軍聽不懂北方的地方戲。剩下的東南一塊地方目前周磊還沒有想好用來做什麽,先堆放了一些亂石和雜物。

 “周磊。”劉軍用胳膊肘捅了捅周磊,“你看那。”

 周磊順著劉軍指示的方向看過去,城牆外剛剛開墾出來的農田上,李中坤正在和他的孫女牽著耕牛犁地。

 “你讓我看什麽?”周磊沒覺得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我讓你看的是人。”劉軍笑道,“那個女孩叫什麽名字?”

 “你小子。”周磊轉過頭也笑道,“你不是憋著什麽壞心眼吧,廣州城那麽多美女你都不稀罕,跑到這找樂子?”

 “什麽叫找樂子,隨便問問。”

 “她叫什麽來著?”周磊想了想,“好像是叫李慕青,他爺爺叫李中坤,讀過幾天書,但一直沒中科舉,他們家現在就這爺孫兩個人了,其他的都病故了。”

 “我就是問問。”劉軍笑道,“你在這報戶口呢。”

 “一下子跟你說清楚了,省得你一點一點的問。”周磊換了個話題,“說正經的,家裡的意思是真要去遠征蒙古嗎?”

 “對,這是穿越大會的決議。”劉軍答道,“具體怎麽辦還要看蔣北銘他們在北jing的情況,這個事牽扯的面有點大。家裡的意思是咱們先把騎兵建起來,在草原上作戰,沒有騎兵根本不行。”

 “建立騎兵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周磊搓了搓指頭,“銀子,有了銀子就有騎兵。”

 “我這次帶了一部分銀子過來,孫大雷算是盡了力了,差不多把家裡掏空了。”劉軍左右看了看沒有什麽人,又壓低了聲音說道,“耿瑞找銀礦的事怎麽樣了?”

 “現在正在勘查。”周磊回道,“不過這事得秘密進行,不能讓管鳴珂他們知道,所以進展不大。”

 “要抓緊。”劉軍說道,“家裡現在也很困難,李福強馬上也要去新加坡,王兆星的四條船去了登州,家裡正在趕工新的戰艦,現在到處都缺錢。”

 “古雲鯤不是去了登州嗎?”周磊又問道,“我記得煙台那個地方不是有金礦嗎,為什麽不能在那裡挖金子。”

 “王兆星在給家裡的信中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是想先用戰艦和火炮和陳應元換一塊租借地。等有自己的地盤了再挖金子,古雲鯤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先找石油。找石油沒人管,誰也不知道找的是什麽,但是要是挖金子可能就不那麽容易了。”

 “自己的問題還得自己解決。”周磊望著遠方,“宣府鎮這裡還得靠咱們兩個。”

 “沒事,等王謙祥的煤沒問題了,咱們先賣點軍火,那玩意可比肥皂、鏡子來錢快多了。”

 “那也得先挖出煤來。”周磊又說道,“還不知道王謙祥那邊是什麽情況。”

 王謙祥這邊的情況還算是順利,范秋明到了大同鎮之後,上上下下的打點了一番。整個大同鎮,包括曹文詔都收到了榆林軍送去的銀子,王謙祥的行動自由度增加了不少。

 范秋明和王謙祥站在一處高坡上看著下面的露天煤礦。大同左衛的煤炭儲量極其的豐富,而且埋藏淺,可以直接開挖。

 范秋明通過田從聘雇傭了幾百人開始挖煤,當然田從聘是有好處的,每一噸煤,田從聘都要提成一兩銀子。隨著產量的慢慢擴大,田從聘的腰包漸漸的鼓了起來,他已經連續給曹文詔打了2次報告,要堅決的把王謙祥這個財神爺留在大同左衛。

 “謙祥。”范秋明問道,“田從聘那邊有消息了嗎?”

 “有了。”王謙祥答道,“曹文詔現在已經同意咱們駐扎大同左衛了,上次我讓人送了兩支燧發槍,曹文詔很感興趣,他現在同意用戰馬來換咱們的槍炮。”

 “范處長。”王謙祥答完又問道,“咱們這次賣給明軍的槍炮和咱們自己的一樣嗎?”

 “一樣。”范秋明說道,“家裡專門開會研究過這個問題。因為咱們要用明軍來對抗滿清,現在咱們不知道燾敏那邊會製造出什麽樣的槍炮來,所以咱們不能偷工減料了。”

 王謙祥沒有再說什麽。

 “謙祥。”范秋明看到王謙祥沒說話,解釋道,“你是不是擔心曹文詔會用咱們的槍炮來對付咱們?”

 “嗯。”王謙祥老老實實的回答,“我是挺擔心的,萬一咱們和明朝翻臉可不太好辦。”

 “起碼現在不會。”范秋明又說道,“許朗說的對,利益是最大的紐帶。咱們現在如果能把槍炮賣給明朝政府的話,他們是不會和咱們翻臉的。”

 “行了,現在說別的都沒有用。”范秋明拍了拍王謙祥,“明天我把第一批煤送到周磊那邊,你這邊還得加緊。咱們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遠征蒙古了,快點把騎兵組建起來,這是咱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

 “我知道,去了替我向劉軍問好,很長時間沒見他了,還挺想念這個當年的戰友。”王謙祥說完又笑道,“我看咱們也別叫什麽榆林軍了,直接改煤礦工人得了。”

 從大同左衛到周磊的榆林堡大約七八百裡地,范秋明帶著裝滿煤的馬車隊在一個排的榆林軍護送下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了榆林堡。

 “可他媽累死我了。 ”范秋明在周磊的團部裡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接過周磊遞過來的毛巾擦了一把臉,“這次運來了30噸煤,應該夠你們用一陣子了吧。”

 “先用著吧。”周磊在心裡默默的算了一下,“按照耿瑞的說法,30噸煤差不多能煉出10噸的生鐵,按照一支火銃40斤生鐵的消耗,應該能打造出1500條槍。”

 “那你們的火藥怎麽辦?”范秋明問道。

 “火藥的事好解決。”劉軍答道,“我們通過管鳴珂買了一些硝石和硫磺,自己搞了一些木炭,現在黑火藥已經弄出來了。但是這裡沒有機械,目前還要靠手工打製,可能會很慢。”

 “工匠呢?工匠你們找了多少?”

 “我讓張維慶雇了一些工匠,管鳴珂也送來了一些,不過是要付銀子的。”周磊笑道,“先看看情況吧,實在不行就多招募一些流民,有技術小組把關,火槍的質量應該不會差到哪去。”

 “要抓緊。”范秋明說道,“還要考慮到遠征蒙古的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