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日月》第256章 基調(上)
“拍賣?”崇禎被這個現代詞語弄糊塗了,“拍賣是什麽?”

 王承恩將歸化城內拍賣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也並沒有隱瞞自己的玉佩賣了500兩黃金的事。

 最後王承恩說道:“盧大人和奴才透露過,蔣將軍和盧大人說起過,為什麽榆林軍會有如此彪悍的戰力。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他們有銀子,能養著一支純粹的軍隊。”

 “銀子,又是銀子。”崇禎嘟囔道,“朕何嘗不知銀子的好處。”

 王承恩突然跪倒在地,從衣服裡掏出了一本折子:“主子,這是奴才安排在崖州的人送回來的。前些日子一直打仗,奴才怕驚擾了主子,就沒敢上奏。”

 “這是崖州的事嗎?”崇禎接過折子打開慢慢翻看。

 這個折子寫的非常的詳細,從這些先宋遺民到達榆林灣開始,如何扳倒的賀老三,如何開始治鹽販賣,如何同地方官打的交道,如何清剿土匪,如何去的廣州,如何同鄭芝龍和西洋人做的生意,如何開設學堂,建立軍隊,以及現在整個崖州和整個瓊州的變化如何,看來東廠的人是真的下了功夫了。

 崇禎的臉上風雲變幻,他自己都搞不明白自己是在欣喜還是在生氣。榆林灣的這些先宋遺民膽子也太大了,私造火器,私編軍伍不說,還賄賂朝廷地方官,甚至同朝廷官員和西洋人做起了軍火生意,簡直不把大明律法放在眼裡。這要是有什麽二心,那就成了大明朝廷的又一個心腹大患。

 但是折子裡面又說,現在整個崖州乃至瓊州,地方綏靖,百姓安居樂業,況且這些先宋遺民在學堂和軍隊的宣講之中,處處體現了忠君愛國,報效朝廷的意思。看來這些先宋遺民的確有些手段,而且的確是對大明抱有忠貞之心,這又讓崇禎皇帝榆林灣多多少少產生了一些好感。

 王承恩盯著崇禎一直沒說話,王承恩在接到這個折子的時候也矛盾了很長時間,對這些先宋遺民到底是要用還是要剿。用,又要怎麽用;剿,又能怎麽剿。

 “王承恩,你是什麽意見。”崇禎終於合上了折子。

 “回主子。”王承恩躬身答道,“奴才的意思,對這些人現在還是以用為主。他們的有些法子還是很管用的。”

 崇禎點了點頭:“那就先用著他們,但要密切注意他們的動向。”

 “嗻。”

 王承恩看著自己面前這個年輕的皇帝,心裡頗有些感慨。剛才王承恩並沒有把話說完,在回師北京的路上,他和盧象升做過交談。兩個人都對歸化城裡的這次拍賣很感興趣,大明朝現在的海外貿易和民間貿易不可謂不多,但卻一直收不上賦稅。尤其是明朝的士紳是不納稅的,而幾乎所有民間的工商業都控制在士紳的手裡,僅僅這一塊,國家的稅收流失太大。兩個人都沒明說,但兩個人的心裡都對大明朝的稅負制度產生了一絲的疑慮。

 又過了幾天,兵部的命令下達了。

 蔣北銘升任參將,許朗、韓萬濤升任遊擊將軍,張海、葉戰升任千戶,仍留北京城。周磊調回榆林堡,授遊擊將軍,實任榆林堡千戶。王謙祥重回大同鎮,授遊擊將軍,實任千戶。

 蔣北銘等人在葛濤的酒樓裡擺上了慶功宴。

 “來來來。”許朗第一個端起了酒杯,“諸位將軍大人,諸位千戶,下官先敬你們一杯,恭祝各位大人高升。”

 “去一邊去,沒人喝你的酒。”眾人一起笑罵道。

 只有葉戰恭恭敬敬的端起了酒杯:“許先生,學生深得先生的教誨,學生也祝先生高升。”

 “還是我的學生給我面子。”許朗笑道,“來,葉戰,咱們師生喝一個,同喜,同喜。”

 蔣北銘看著葉戰,突然開口問道:“葉戰,你現在也是朝廷的正五品千戶了,但同時也是咱們榆林軍的少校營長。如果兩個讓你選一個,你選哪個?”

 葉戰站起身,對著屋裡所有人端端正正敬了一個榆林軍軍禮:“各位長官,屬下永遠是榆林軍軍人。”

 “行了,咱們是在喝酒,不用那麽正式。”許朗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衝著蔣北銘使了個眼色。

 眾人的這頓酒從中午喝到了下午,葉戰面對著這麽多的長官,酒來碗乾,不多時,這個年輕的五品千戶就醉的不省人事了。

 許朗讓葛濤給葉戰找了個地方休息,酒桌上又只剩下了穿越者。

 “咱們下一步的工作該怎麽辦?”看見葉戰不在屋裡,蔣北銘開始說正事了。

 韓萬濤先問了個問題:“你們覺得皇太極近期內還會再來嗎?”

 “我覺得不會了。”許朗先答道,“我和北銘、謙祥這次毀了他的煤礦和鐵礦,燾敏肯定要重建,等他重建好了,再製造點火器,我估計一兩年之內應該是沒什麽動靜。”

 “如果是這樣。”范秋明說道,“那麽咱們的重點還應該放在宣府鎮和大同鎮。周磊和謙祥的礦場也已經開始運作了,咱們雖然現在無法直接改造當地的軍隊,但是賣給他們一點火器,提升一下戰鬥力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周磊現在正在搞屯田,通過這個辦法招募一些流民,對咱們也是有好處的。”

 “哎,你們說。”張海問道,“崇禎為什麽要把周磊調回來,讓周磊留在歸化城不行嗎?”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蔣北銘笑道,“這個皇帝對咱們還是很不放心的。”

 “咱們現在的攤子鋪得越來越大。”許朗說了一句,“也不知道王兆星那邊進展到什麽程度了。”

 “王兆星那邊怎麽了?”韓萬濤問道,“你們在回來的船上不是見過他嗎?”

 “對,就是見過他,許朗才這麽說的。”蔣北銘解釋道,“根據王兆星的說法,用火炮和戰艦同陳應元交換一塊租借地的想法家裡已經同意了。王兆星也和陳應元提過,但陳應元一直沒答應,估計他是擔心朝廷這方面的查問。”

 “這個很簡單。”許朗接著分析道,“陳應元肯定是接到過朝廷的密旨,他不太敢讓王兆星脫離他的控制。可是如果一直這樣,那麽王兆星在登州找黃金的事恐怕就要耽擱。咱們現在可真的沒錢了,越南的李福強和徐田彬現在也應該去了新加坡,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現在已經是六月份了。”蔣北銘說道,“再有一個月,咱們的穿越大會和改選又要開始了。這次的穿越大會估計是要為下一步幾年內的工作定一個基調,到底是南下還是北上。所以你們也都好好想想,能回去的都回去,實在不行,咱們這些人也要拿出一個意見來讓人帶回去。”

 “北銘。”許朗笑問道,“你上輩子是不是在日本當的海軍啊?”

 “你為什麽這麽問?”蔣北銘知道許朗又要開玩笑了。

 “不是日本人,怎麽還有南下和北上的路線之爭呢?”

 “許朗,別開玩笑了,說正經事呢。”范秋明說道,“我個人的意見,我們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北面,畢竟現在有了燾敏和燾功的因素,咱們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歷史來預測了。”

 “可是南面也很重要。”許朗拿出一支煙點上,“鄭芝龍又向咱們訂購了大量的火器,估計他是想和西洋人開戰。如果南面真的打起來,也很麻煩。”

 “南面應該沒什麽問題。”張海說道,“我覺得家裡就能應付得了。”

 許朗突然又問道:“還有一個事,你們覺得燾敏和燾功下一步會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韓萬濤瞅著許朗,“剛才你不是說了嗎,他們要開礦冶鐵,打造火器。”

 “我不是這個意思。”許朗笑道,“現在歸化城已經在明朝的手裡了,整個遼東和朝鮮被皇太極控制著。按照燾敏的性格,他絕不會就控制這幾個地方。他太知道滿清的實力是耗不起大明朝的。”

 “你的意思是燾敏還可能去蒙古?”范秋明問道。

 “不,他應該不會去蒙古了。”許朗微笑著搖了搖頭,“但有一個地方他可能會想去。”

 “哪?”

 “日本。”

 “日本?”眾人紛紛嚷道,“燾敏怎麽可能會去日本,滿清也沒船去日本啊。”

 “許朗,你為什麽會有這個想法?”蔣北銘製止了眾人的吵鬧,“具體說說。”

 “很簡單,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許朗說道,“燾敏和燾功的叛逃已經打了我們一個出其不意,他不會就這麽偃旗息鼓的。現在不管他是去蒙古還是再次入關,這些都是咱們能想得到的,只不過是時間的拿捏。所以燾敏一定會想一個咱們都想不到的地方。南洋太遠,而且有榆林灣,他過不去;西伯利亞太冷,而且根本就沒有人。但是日本不一樣,日本有銅礦,有銀礦,關鍵是日本有人。”

 “日本現在有多少人?”王謙祥問道。

 “具體多少人我也不太清楚。”許朗答道,“但起碼應該在1000萬左右,這是一個很好的人口資源。而且日本人的性格你們都知道,誰征服了他,他就給誰賣命,根本沒有什麽標準。如果說日本人有標準的話,那就是只服從強者。”

 “但是滿清沒有船啊,他們怎麽去日本?”張海又提了一個問題。

 “船可以造。 ”許朗答道,“燾敏現在可以開礦冶鐵,他叛逃的時候肯定把咱們的造船資料都帶走了。而且咱們可以找西洋人,他也可以。”

 眾人都不說話了,許朗提出的這個問題是誰也沒想到的,燾敏真的能想到去日本嗎?

 “你們也不用太在意。”許朗端起了酒杯,“就算燾敏真的想到了去日本,那最快也要一年以後了,別忘了,咱們的手裡還有豐臣國松。”

 一張東亞地圖放在燾敏的面前,燾敏久久的凝視著這張地圖,半天沒說一句話。

 “哥,你在想什麽?”燾功在身後問道,“咱們現在的礦場正在重建,很缺人手,你抽空和大汗說說,弄點人過來。”

 燾敏沒聽弟弟在說什麽,依舊盯著地圖默不作聲。

 “哥,我和你說話呢。”燾功急了,走到燾敏面前,“你在看什麽?”

 “日本。”燾敏終於和弟弟說話了,“日本是個好地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