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日月》第245章 晉商
“和蒙古人重開互市?”溫體仁又眯上了眼睛,“蔣將軍,此事非同小?19??,恐怕朝堂之上又要有一番爭論。”

 “還有。”溫體仁提了一個和韓萬濤同樣的問題,“即便萬歲應允和蒙古人重開互市,那麽遠征蒙古的銀子還是沒有著落。”

 “閣老不要擔憂。”蔣北銘笑道,“銀子的問題下官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

 “你們能解決?”溫體仁不太相信蔣北銘的話,“你們有這麽多銀子嗎?”

 “閣老抬舉下官了。”蔣北銘答道,“下官哪能拿出這麽多的銀子,不過有人能拿得出來,但這事還需要閣老同意。”

 蔣北銘簡單的說了一下同許朗等人商量的計劃,讓晉商捐銀子。當然這種捐助不是白捐的,要給這些商人一定的好處。蔣北銘的意思是朝廷方面要給與嘉獎,甚至可以賜予功名;具體操作方面,朝廷可以允許這些商人組建私人武裝和商隊,跟隨大軍遠征蒙古,並且允許他們在蒙古築城貿易,甚至要默許他們的劫掠。

 溫體仁聽完了蔣北銘的解釋沉默不語,良久才說道:“這些人能靠得住嗎?”

 “靠不靠得住還不是閣老您一句話的事嗎?”蔣北銘答道,“只要朝廷能夠給他們好處,他們是不會有什麽異心的。”

 “這樣吧,老夫還要和司禮監商量一下,還得聽一聽萬歲爺的意思。”溫體仁端起了茶杯,“請。”

 “王承恩,你們司禮監是什麽意思?”崇禎拿著內閣的奏折問道。

 “回主子。”王承恩答道,“司禮監的意思是讚同內閣的意見,讓晉商捐助這件事可以讓曹文詔去具體做。咱們的人傳回來的消息,榆林灣的人到現在還沒發現有什麽異常,既然他們想去征服蒙古,那就讓他們去。要是真的能乾成了,一來可以將他們的兵力再分散一些,二來對咱們朝廷也是有好處的。”

 “可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啊。”崇禎還是有一絲的疑慮。

 “主子,奴才同溫閣老商議過了。”王承恩說道,“這次榆林軍沒有多少人,充其量就是大同和宣府的2000人。咱們從京師和當地再抽調一批軍隊,主帥由咱們的人去擔任,主子再派一個得力的監軍,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既是如此。”崇禎想了想,“那就批紅吧。”

 組建遠征軍的消息被快速的傳遞到了大同和宣府。崇禎毫不吝嗇賞賜的功名,本來崇禎朝吏部大行監生加納事例,如同賣官鬻爵,甚至明文規定恩貢和歲貢生“加納運副、運判、州判”。比如“恩、歲貢加運副銀一千二百兩,準貢加銀一千三百兩,監生加銀一千五百兩。”這一次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多了一些而已。

 張家口的范永鬥家中,八大晉商齊聚。

 “諸位,諸位。”范永鬥製止了眾人的喧鬧,“朝廷已經下了旨意,你們也都知道了。老朽這次召集大家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來商議一下,咱們要如何答覆。”

 “爹,這還用商議什麽。”說話的是范永鬥的兒子范三拔,“朝廷這次的條件不錯,咱們有很大的賺頭,我看就按照朝廷的旨意辦。”

 “你懂什麽?”范永鬥不滿的呵斥了兒子一句,“在座的都是你長輩,這裡哪有你說話的地方。”

 “范老爺。”八大晉商之一的黃永發說道,“朝廷方面的條件是很不錯,可是朝廷這次能打贏嗎,那可都是咱們辛辛苦苦賺的銀子。”

 “是啊。”其余的人都附和道,“萬一朝廷要是輸了,那咱們就血本無歸了。”

 “諸位都知道大同鎮和宣府鎮最近從瓊州府調來了一支軍伍吧。”范永鬥看了一眼眾人,“諸位對這支軍隊作何感想?”

 聽范永鬥這麽問,眾人都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開。

 “范老爺。”另一個晉商梁家賓說道,“我們只是聽說過他們,但並沒有見過,不知道范老爺這麽問是什麽意思?”

 “老朽並沒有別的意思。”范永鬥微微笑道,“只是老朽聽聞這些瓊州人並非是我大明子民,據說是先宋遺民。而且他們來了之後也並沒有什麽大的舉動,反而是和當地的駐軍做起了生意。聽說他們現如今正在開礦冶鐵,出售槍炮。”

 “出售槍炮?”眾人都被范永鬥的話嚇了一跳,“火器在咱大明朝是禁品,他們能做這個生意?”

 “此事千真萬確。”范永鬥解釋道,“當然他們的槍炮隻賣給朝廷的官兵。”

 “范老爺,請恕在下愚鈍。”黃永發站起來向范永鬥施了一禮,“范老爺提到這些先宋遺民究竟是何意思,他們同朝廷的旨意有什麽關系?”

 “黃老爺請坐。”范永鬥慢慢解釋道,“老朽聽說這次去蒙古也是這些先宋遺民和朝廷建議的,人家的生意做得可是比我們要大膽了許多。老朽覺得既然這些人如此會做生意,那麽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乾的,如果沒有什麽賺頭,他們也不會和朝廷建議去蒙古的,諸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范老爺的意思是咱們這次要支持朝廷去蒙古?”梁家賓又問道。

 “支持不支持還要諸位來拿主意。”范永鬥答道,“諸位這些年的生意是怎麽做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恐怕誰家的生意做的都是提心吊膽。但是就算咱們支持遠征蒙古也得知道咱們的好處在哪,咱們可不能隻為他人做嫁衣裳。”

 “爹。”范三拔又嚷道,“好處不是明擺著的嗎,關外那麽多的好東西,朝廷又允許咱們組建民團,到時候還不是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你胡說些什麽。”范永鬥瞪了兒子一眼,“好東西是很多,你也得有命去拿。”

 范三拔剛想反駁他爹幾句,一個家人從屋外進來:“啟稟老爺,有人求見。”

 “誰來求見?”范永鬥很奇怪,八大晉商都已經到齊了,誰會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

 “回老爺。”家人把拜帖呈上,“來人說他是大同鎮的先宋遺民,特來拜見老爺。”

 “他們怎麽會找上門來?”眾人都很是驚訝。

 “諸位,先對不住諸位了。”范永鬥衝著眾人拱了拱手,“先請諸位回避一下。三拔,替我有請這位先宋遺民,咱們聽一聽他說什麽。”

 范秋明在家人的引領下來到了客廳裡。

 “范老爺好。”范秋明衝著范永鬥一抱拳,“在下大同鎮先宋遺民范秋明,冒昧打擾,還請范老爺見諒。”

 “請坐,看茶。”范永鬥淡淡的答道,“你我素未交往,不知范先生找老朽何事?”

 “些許小事。”范秋明坐下說道,“朝廷的旨意想必范老爺已經知曉了,在下就是為了此事而來。”

 “朝廷的旨意老朽剛剛知道。”范永鬥依舊不急不緩的說道,“但不知這個旨意和范先生有何瓜葛,范先生為何來找老朽?”

 “范老爺也想必知道,進軍蒙古這件事是我們在北京城的先宋遺民向朝廷建議的,范老爺不想借著這個機會得到點什麽好處嗎?”

 朝廷的旨意下達以後,蔣北銘等人就給在大同的范秋明寫了封信,詳細的介紹了北京的情況,並且分析了現在晉商的心態。許朗在信裡建議,如果范秋明有機會的話,最好親自去找一找范永鬥。因為這個范永鬥在原先的歷史上經常出入遼東,為滿清提供了不少的物資和情報。但是現在還不能將他除掉,更不能將這些晉商一網打盡,榆林軍甚至明朝政府還需要他們在財力上的支持。

 “范先生說笑了。”范永鬥不動聲色的回答道,“老朽已經老了,有沒有好處老朽也不在意了。”

 “范老爺可以不在意,但是范老爺就不為子孫後代想一想嗎?”

 “范先生此話何意?”范永鬥的臉色微微有點變。

 “范老爺不必著急。”范秋明開始詐他,“范老爺這些年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連朝廷的錦衣衛都知道范老爺了,遼東那個地方的生意可能以後就不太那麽好做了。”

 “范先生的話老朽聽不明白。”范永鬥一端茶碗,“請茶。”

 范秋明還真就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放下茶碗又讚道:“真是好茶,在下很久沒喝到這麽好的茶了。”

 范永鬥當時就愣了,天下居然還有這麽耍無賴的人,連端茶送客都不知道嗎。

 范秋明拿著茶碗蓋輕輕劃了幾下:“范老爺是在擔心大明的軍隊會吃敗仗吧。”

 “范先生。”范永鬥此時也看出來,和這個人說話不能拐彎抹角,“范先生有話就請直說,老朽家中還有別的事情。”

 “不著急。”范秋明笑道,“范老爺盡管放心,此次遠征蒙古有我榆林軍坐鎮,定不會有什麽閃失。而且萬歲的旨意說的很明白,你們可以組建民團,可以在蒙古築城通商。如果范老爺願意的話,咱們之間也可以做點小生意嘛。”

 “咱們做生意?”范永鬥突然很想聽聽這個先宋遺民想怎麽和自己做生意,“范先生能和老朽做什麽生意?”

 “什麽生意都能做。”范秋明邊說邊從隨身帶著的包裹裡拿出了幾樣東西,“范老爺請看,這些東西范老爺可有興趣?草原上的蒙古人是不是也有興趣?”

 范秋明拿出來的事榆林灣自己生產的精鹽、鐵器、布匹和一些日用百貨,此外還有一支手銃。

 范永鬥拿起這些東西細細觀看:“老朽敢問范先生, 這些東西你們從何而來?”

 “我們自己造的。”

 “是嗎?”范永鬥的態度緩和了許多,眼前這些東西的質量比起整個大明朝來可是好了很多,尤其是精鹽,范永鬥就沒見過如此細致的鹽,這要是賣到草原上得多少銀子啊。

 “范先生。”范永鬥的心思活躍了,“這些東西你們能夠提供多少?”

 “范老爺要多少有多少。”范秋明說出了當年孫天昊和李爽說的那句話。

 “那不知范先生需要老朽做什麽?”

 “范老爺言重了。”范秋明笑道,“在下的確有求於范老爺,我們需要人和馬。”

 雖然王謙祥和周磊在努力的重建騎兵,但是現在還是缺馬。所以范秋明想用貿易的方法從范永鬥這裡買馬,同時用巨大的利潤來吸引住范永鬥,起碼讓他不至於現在就明目張膽的投靠到皇太極那邊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