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日月》第247章 鬥智
“如果是以快打慢的話。”蔣北銘想了一會許朗的話,“也不是就不可能,讓老王也運動一下。”

 “還要讓老王去打旅順啊?”韓萬濤問道,“老王現在一共才4艘戰艦,旅順是打不下來的。”

 “不,老王這次不去打旅順。”蔣北銘突然也笑了,“去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地方。”

 “誰也想不到的地方?”韓萬濤和張海同時問道,“那是哪啊?”

 “北銘,你這個主意倒是很有意思。”許朗替蔣北銘回答了,“再去打朝鮮。”

 “還要去打朝鮮?”張海忍不住也笑了,“北銘,許朗,朝鮮是不是惹著你們兩個了,他怎麽就那麽倒霉?”

 “燾敏?”蔣北銘默默的自言自語道,“你不是要和我們搶蒙古嗎,我讓你連朝鮮也沒有。”

 與此同時,盛京城的王宮裡,皇太極正在和燾敏密談。

 “大汗,請恕奴才直言,咱們大金一共兵馬不到10萬,留在旅順就有2萬。這次出征最多能動用8萬人馬,所以咱們決不能分兵。”

 “先生一貫料事如神。”皇太極說道,“此次先生運籌帷幄,本汗還想聽聽先生的高見。”

 “回稟大汗。”燾敏站起來給皇太極行了個禮,“咱們這次出征的目的現在整個大金都知道,要搶在明朝前面收服蒙古。可大汗覺得咱們一定就能戰勝的了明朝嗎?”

 “先生此話何意?”皇太極問道。

 “大汗。據北京傳回來的消息,大明的神機營和大同、宣府的榆林軍都在這次的遠征軍當中。也就是說,只要大明朝廷一出征,那麽他的京畿一帶一定就是空的了。”

 “哦?”皇太極的眼睛亮了起來,“那先生的意思是咱們去北京?”

 “大汗聖明。”燾敏是真心的從心底裡佩服皇太極,“這次明軍的遠征是榆林灣先宋遺民的主意,具體來說肯定是蔣北銘和許朗的主意。這兩個人雖然的確有些才華,但是他們兩個人的缺點也十分的明顯,一切都靠實力,絕不弄險,那麽咱們就不防兵行險招。”

 “但不知先生如何兵行險招?”

 “大汗請看。”燾敏指著王宮裡面掛著的整個東亞地形圖,“明軍的主力和榆林軍定會從大同出關,進攻蒙古。而為了牽製我們的兵力,他們的登州水師一定會再次進攻旅順,或者去打朝鮮。但是大汗不必擔心,登州水師戰艦不過幾艘,他們是根本沒有能力打下旅順和朝鮮的,最多就是騷擾一下。”

 “大汗再看這裡。”燾敏的手指指向了大安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但是咱們就要常勢常形。這次奴才親自跟隊,一切都不改,我大金勇士還是從大安口入關,直撲他的京師。此所謂圍魏救趙之法,想那蔣北銘和許朗就是再聰明也想不到咱們的目的。”

 “可是如此一來。”皇太極有些疑慮,“那蒙古豈不是要倒向了大明?”

 “大汗不必憂慮。”燾敏說道,“如今蒙古還在林丹汗的控制之下,而且蒙古地域遼闊,就算明軍要想征服蒙古也需要花費很大的時日。而咱們的八旗勇士可以依托騎兵,迅速圍住他的京師,以快打慢,咱們穩操勝券。”

 “而且,大汗也不要忘了。”燾敏又說道,“大明如今不比往昔。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如今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內亂不止,這種情況下還要遠征蒙古,真是不知死活。”

 皇太極吃驚的問道:“難道先生也知道他們的消息?”

 “大汗,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好。”皇太極從椅子上站起來,“一切有賴先生。”

 燾敏重新跪倒在地:“大汗,此事還需十分保密。奴才萬死,懇請大汗授予奴才一道密旨,等大軍出征之後奴才再宣讀密旨,改變行軍路線。”

 “這有何難。”皇太極笑道,“一切就依先生,本汗這次和先生一起,禦駕親征。”

 蔣北銘報給兵部的進軍計劃得到了批準。以宣府鎮和大同鎮的榆林軍作為先鋒,各地抽調一部分人馬會同北京的神機營一共三萬多人,號稱20萬大軍進取蒙古。鄖陽巡撫盧象升升任兵部侍郎,擔任主帥,王承恩親任監軍。

 登州巡撫陳應元將會同駐扎在登州的榆林灣艦隊和皮島的大明水師進攻朝鮮,希望這次朝鮮能夠再轉一轉方向,重新回到大明朝的懷抱。

 另外,八大晉商加上其余的一些商人一共湊了40多萬兩的銀子,組建了大約3000人的民團也一起跟著隨軍出征。

 自從薩爾滸大戰之後,明軍幾乎處處挨打,這次是明軍的主動出擊,而且還動用了神機營。崇禎皇帝那顆年輕的心又被挑動了起來,在養心殿賜宴招待了盧象升和蔣北銘、韓萬濤。

 蔣北銘和韓萬濤參加了宴會之後回到了教導團。

 “北銘、萬濤,見到盧象升了?”兩個人一回到教導團,許朗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當然見到了。”韓萬濤感歎道,“好一個文武全才之人。”

 “可惜啊。”蔣北銘歎道,“就是死的太悲壯了一些。”

 “北銘。那是以前的歷史了。”許朗笑道,“跟著咱們,他就死不了了。”

 “先別說他了。許朗,先給根煙抽。”韓萬濤問許朗要了一根煙,“咱們在這一共四個人,這次去蒙古誰去?”

 “王謙祥和周磊肯定要去。”蔣北銘說道,“咱們最好去兩個,在這裡留兩個。”

 “那這樣吧。”張海建議,“還是我和許朗去吧,你們兩個留下。”

 “為什麽我要留下?”韓萬濤很不服氣,“我和許朗去,你和北銘留下。”

 “行了,你們都別爭了。”許朗打斷了兩個人的爭論,“你們兩個誰都對付不了盧象升,還是我和北銘去吧。我們帶著葉戰和50個人,剩下的教導團留給你們。”

 各路人馬陸陸續續的在北京集合了起來,五月中旬,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大同進發了。

 2000榆林軍已經在大同鎮整裝待命,盧象升第一眼看到這些榆林軍戰士的時候不禁心裡暗暗讚歎:“大明能有此威武雄壯之師,實在是大明的福氣。”

 因為這次大同和宣府的榆林軍全部出征,為了防止發生意外,范秋明和劉軍也加入了出征的隊伍。周磊和王謙祥七拚八湊的弄了500多匹戰馬,榆林軍的龍騎兵勉勉強強的組建了起來。

 大軍在大同鎮休整了幾日,匯齊了那些晉商的民團,直接開赴蒙古草原。

 明軍從大同出發,直接面對的就是蒙古的土默特部。

 在歷史上,土默特部博碩克圖汗死後,林丹汗率眾征服了土默特部,1632年後金軍征討察哈爾,林丹汗西逃,唐古特移師趨歸化城,博碩克圖汗的兒子俄木布及其部頭目古祿格、杭高、托博克等集體請降。1635年,俄木布又反叛後金。所以現在的俄木布和皇太極也是離心離德,蔣北銘正是想打這個主意,希望能在武力威懾和利益的引誘之下讓俄木布歸順明朝。

 從大同鎮到歸化城大約是500裡地,大軍走了兩天,才走了不到100裡。

 蔣北銘率領著榆林軍作為先鋒隊走在了最前面,范秋明是第一次看到大草原,顯得特別的興奮,騎在馬上不斷的東張西望。

 “秋明,別看了。”許朗忍不住笑道,“咱們這次出來是打仗,不是讓你來旅遊的。”

 “打仗也能旅遊。”范秋明興致不減,突然高聲吟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怎麽樣?應景吧?”范秋明抒發完了感情卻見許朗神色暗淡的低著頭。

 “你怎麽了,怎麽不說話?”范秋明問道,“真不配合我。”

 “我也想起了一句詩。”許朗抬起頭看著遠方,“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山之上,國有殤?”范秋明撓了撓腦袋,“我怎麽沒聽過,誰寫的?”

 “趕緊趕路吧,別管誰寫的了。”一旁的蔣北銘打斷了兩個人的對話。

 一個斥候騎著馬跑了回來,對著蔣北銘敬了一個禮:“報告長官,前方發現蒙古包。”

 “有多少?”蔣北銘問道。

 “報告長官,不多,大約十幾個。”那個斥候回答道,“不過他們的牛羊馬匹挺多。”

 “知道了,再探。”蔣北銘說道轉過頭對著許朗和范秋明說道,“前面有蒙古人了,咱們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范秋明嚷道,“才十幾個蒙古包,一把火就燒沒了,咱們今晚有烤羊肉吃了。”

 “先別想你的烤羊肉了。”許朗對蔣北銘說道,“先圍起來吧,能不打就別打,咱們這次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後面的明軍還沒跟過來,咱們先打聽點情況。”

 “好。”蔣北銘喊道,“傳令兵,命令周磊包圍蒙古包,讓人對他們喊話。”

 通譯跟著周磊的一團走了沒多久,前方就傳來了兵兵乓乓的火銃聲。

 “傳令兵。”蔣北銘有點急,這怎麽打上了,“趕緊去看看是什麽情況。”

 過了沒多久,傳令兵跑回來報告:“長官,蒙古人先行向我方進攻,周團長迫不得已才下令開槍,現在已經拿下所有的蒙古包。”

 “走,先去看看。”蔣北銘很無奈的衝著許朗和范秋明聳了聳肩。

 大約幾十個蒙古女人和孩子被集中看押在一起,地上橫七豎八的倒著幾個蒙古人的屍體。

 蔣北銘不自覺的皺了皺眉頭:“周磊,都解決了嗎?”

 “報告長官,都解決了。”周磊回答道,“一共抓了50多個,咱們沒有傷亡。”

 “誰是他們的頭?”

 “報告長官。”周磊歪了歪頭,“被打死了。”

 許朗拍了拍蔣北銘:“算了,先過去問問吧。”

 蔣北銘和許朗等人下了馬,走到了這些蒙古人的面前。

 蔣北銘看了看面前的這些人,招手把通譯叫過來:“你問問他們,他們是什麽部落的。”

 通譯問了幾句,轉身多蔣北銘說道:“大人,他們說他們是土默特部的。”

 “你再問問他們,他們一共還有多少人,歸化城裡還有多少人。”

 經過簡單的詢問,通譯告訴蔣北銘,現在整個土默特部大約還有15萬人口。但是兩年前,皇太極率大軍西進打擊林丹汗。面對勢力遠勝自己的後金軍,林丹汗無奈自歸化城驅人畜十萬渡黃河西逃。目前歸化城內人口不足一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