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日月》第384章 雙方的籌劃
 “這有什麽不應該的。”蔣北銘說道,“濤功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濟爾哈朗讓鼇拜突然抓了濤敏,他怕他哥哥有危險,所以沒有反抗。眼鏡蛇也是這麽說的。”

   “這個理由似乎能說得過去。”許朗依舊在自言自語,“可我總覺得有哪個地方不太對。”

   “你別整天這不對那不對的。”蔣北銘有些不滿,“趕緊分析分析,皇太極抓了濤敏以後會怎麽樣,他們會不會馬上進攻明朝。”

   “你先別吵。”許朗掰著指頭算了一會,“按照情報送出的時間推算,最多再有十天濟爾哈朗就會回到盛京。再給皇太極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那麽最早將在兩個月以後皇太極就會扣關,但問題是這次皇太極會從哪破關呢。”

   “先別管皇太極從哪破關,先討論一下兵力對比。”蔣北銘拉了把椅子坐下,“皇太極的兵力可能會在12萬,算上獨立師齊兵滿員,加神機營和快槍隊,咱們不過兩萬,這仗怎麽打?”

   “兩萬對十二萬,是打不過人家昂。”許朗走到了地圖前面默默地看了一會,“調兵,除了關寧鐵騎不動,把北京周邊的軍隊全部調到北京來拱衛京師。咱們的兩萬人還是駐扎榆林堡,作為機動力量隨時增援各地。”

   “北京周邊沒有多少軍隊,就算調來了戰鬥力也不行。”蔣北銘也走到了地圖旁,“再說咱們要是把神機營和快槍隊拉出去,崇禎是不會同意的。”

   許朗撓了撓頭:“你說的也是,咱們還是先開個會吧,聽聽張海他們的意見。”

   幾個穿越者又聚在了一起,看完了兩份情報,張海滿臉的不相信:“我怎麽覺得這事太過詭異,濤敏和皇太極翻臉?打死我都不信。”

   “我也不信。”另外一個穿越者也說道,“北銘、許朗,這會不會是濤敏又耍的什麽鬼心眼?”

   “情況你們也都了解了。”蔣北銘說道,“至於這件事是不是濤敏的計策我們暫時不考慮,咱們要商量一下,萬一皇太極2個月後真的全力攻明的話,咱們應該怎麽應對。”

   “許朗。”張海問道,“在原先的歷史上,皇太極這次入關的主要目的是什麽。”

   許朗知道張海這個問題的意思:“皇太極的目的是要來搶東西,東北去年的經濟不太好。但是現在我不敢說他的目的會是什麽,因為濤敏去了盛京。”

   “許朗,你這麽說是什麽意思。”蔣北銘問道,“濤敏不是讓濟爾哈朗抓到盛京去的嗎,難道你覺得他這次還會幫皇太極,他還會有別的想法?”

   “我現在也不知道。”許朗有些無奈的回答道,“這件事有點太複雜,我一時半會也想不明白。但是我建議,咱們還是靜觀其變的為好。立即把獨立師調往榆林堡待命,咱們再去找找王承恩和溫體仁,希望能集結一些軍隊,做好迎戰準備。”

   眾人商量了一頓也沒什麽好辦法,只能先按照許朗的建議來。蔣北銘火速通知了葛濤,分頭給延長縣和榆林灣都送去了這個消息,並且又和許朗一起拜見了王承恩和溫體仁。

   盛京的王宮裡隻坐著皇太極、范文程和濤敏三個人。

   “先生的計策的確是高。”皇太極聽完濤敏關於攻取蒙古、西藏包圍明朝的計劃之後讚道,“如果能按照先生的計劃來,那我大金將會重現當年成吉思汗的偉業。”

   “大汗過繆了。”濤敏客氣道,“奴才一心為大汗著想。”

   “先生真是高人。”范文程問道,“只不過如果我們攻取蒙古和西藏,需要多少兵力?”

   “無需太多。”濤敏答道,“兩萬朝鮮新軍,大汗也再派三萬精銳,五萬人即可。”

   “先生辛苦。”皇太極說道,“先請先生去休息,本汗會考慮先生的計劃。”

   濤敏退出了屋子,皇太極看向了范文程:“范愛卿,你覺得這個計劃可靠嗎?”

   范文程躬身答道:“臣以為這個計劃沒什麽問題,但是派誰去是關鍵。臣以為不能隻讓鎮國公一個人領兵。”

   “這個本汗知曉。”皇太極又問道,“雖然剛才濤敏解釋過了為什麽要讓濟爾哈朗押解他回盛京,可本汗總覺得有些蹊蹺,難不成高人都是如此?”

   “回大汗。”范文程答道,“鎮國公兄弟二人的來歷臣找人去查過,但是毫無結果。臣有時也一直揣摩不透他們的一些做法,臣以為這件事可以暫時不用管它。僅就事而言,鎮國公的這個計劃是完美的。”

   皇太極靜了一會:“那你覺得他剛才說的土改一事如何?”

   “土改之事的確利國利民。”范文程歎了一口氣,“只是很難。”

   “本汗也知道很難。”皇太極頗為猶豫,“咱們大金人丁不旺,又處苦寒之地,所以咱們才要時不時的去攻明,以便能緩解一下糧食和人口問題。可這終歸不是根本的辦法。”

   范文程站起身,對皇太極施了一禮:“臣有一策,請大汗斟酌。”

   皇太極笑道:“范愛卿有話請講。 ”

   “臣前日觀商鞅變法之策,感觸頗多。臣以為如果現在冒然取消八旗制度,那麽這些旗主和貝勒們肯定會不滿,恐怕要出亂子。所以臣認為可以采用商鞅變法軍功授爵、獎勵耕戰之策,但凡對大金有功之人皆可抬旗。”

   皇太極沒聽明白:“咱們現在不也可以抬旗嗎?”

   “大汗。”范文程回道,“現在的抬旗只是大汗的一種賞賜,隨意性很大。臣的意思是定下規矩,殺敵多少、繳納錢糧到了一定的數目就可抬旗。那些包衣奴才如果有功於大金,也可納入民籍。如此一來,臣以為定會人人盡力,個個效忠。”

   “但是。”皇太極有些猶豫,“如果是這樣,那麽那些旗主恐有怨言。”

   “大汗,臣還有一言。”范文程說完突然跪下了。

   “愛卿請起。”皇太極虛扶了一下,“此間並無他人,愛卿有話請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