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城後山,呂義一邊享受著萬裡小路房子等女的侍奉,一邊喝酒吃菜聆聽著正親町天皇等人的威脅咒罵。
說起來,對於織田信忠,呂義恨,但卻也有無奈、可憐的情感在裡面。雖然他也是殺死呂信的凶手之一,但確實有值得人可憐的地方。好吧,更加重要的是,他是呂義的侄子,從小就抱過。
而對於正親町天皇等人,呂義有的就只是滿滿的仇恨了。只是,呂義在凌遲不識等人的時候,除了解恨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威懾諸人。但對於正親町天皇等皇族,呂義的心情更多的卻是想要狠狠的暴虐他們一番。
尤其在聽到那一聲聲咒罵或者哀求時,呂義就仿佛聽到了最華美的樂章一般,讓他的心情一瞬間就舒爽了許多。他可不是什麽變態,也沒有虐待別人的嗜好,可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面對正親町天皇等人,呂義就仿佛被魔鬼附身了一般,將他們身上的痛苦全部轉變為了自己的快樂。
只是,這種快樂並沒有持續太久,不到一個時辰,正親町天皇等人的聲音就越來越弱,直到徹底沒有了聲息。
說起來,在許久以前呂義就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把人埋在土裡但卻露出腦袋,那麽人真的會死嗎?如今,呂義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會!
理由很簡單,呼吸,不單單是肺在作用,整個胸腔也會跟著活動。而身體被徹底埋在土裡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會逐漸壓迫著胸腔,最終讓胸腔徹底無法移動。這種結果,會讓人的呼吸變得非常困難,最終窒息而死。
“死了嗎?”呂義走到正親町天皇的面前蹲了下來,很是隨意的踢了踢,完全沒有任何對天皇或者死者的尊重之意。
“確實是死了呢……”呂義見狀喃喃自語著,只是不知道為啥,明明正親町天皇已經死了,但他依然還是有些不爽。就好像……在怪正親町天皇死得太快一樣。
“那麽……”呂義轉頭看向萬裡小路房子等女,“讓我們進行一場盛大的儀式,為天皇陛下送行吧~”呂義怪笑著,隨即就撲向了眾女。
6月底,呂義通傳天下,正親町天皇因病逝世,臨終前,傳位和仁親王。並令所有家臣於7月中旬抵達京都,參加正親町天皇的葬禮。
嗯?6月底到7月初10來天的時間,難道就將正親町天皇的遺體這麽放著?對此,呂義只是很隨意的表示,反正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事實上,正親町天皇的父親後奈良天皇,在逝世的時候,足足隔了兩個半月才被下葬,理由……沒錢舉行葬禮。
呂家自然不會沒錢,不說領地如今的產出,單單從千宗易等界町豪商以及北條家繳獲的錢財,就足以將正親町天皇以各種花樣下葬成千上萬遍了。
“天皇的葬禮自然得隆重一些了~”呂義如此對家臣們解釋道,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呂義是故意的。
7月15日,京都禦所。
天一聖王無彈窗
在將盛放正親町天皇遺體的棺木放入其原本居住的禦所後,呂義懶洋洋的下達了放火的命令。“按照天皇陛下的遺願,他希望這裡作為陪葬品。”呂義隨口說著他自己都不信的鬼話,不過對此,所有人依然沉默著。
成王敗寇,又有誰會替失敗者說話呢?更別說此時這些家臣們,還有誰真的將皇室放在心中?而且在他們的心裡,所謂的皇室,恐怕早就已經死光了吧?
火焰點亮了京都的上空,擁有不曉得多少年的京都禦所,就這麽被呂義徹底焚毀了。
8月中旬,呂義召集整個天下的僧侶舉辦了一場佛學會,
為比睿山挑選出新的主人。是的,呂信最終還是放棄摧毀比睿山,畢竟,他並沒有毀掉比睿山的理由。而直到這一刻,呂信之死所引起的一系列動蕩,徹底的結束了。天下,重新恢復了太平,不管是武士還是平民,也終於能夠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不過,在呂義看來,這不過只是剛剛開始罷了。
隨著呂義成為了呂家的家督,關於日本人祖先的各種論證開始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這一次,再也不用藏著掖著了,甚至許多僧侶也加入了辯論。
而於此同時,被呂義重新請回來的明智光秀和細川藤孝,被其派往明國出使, 商議建國聯姻之事。是的,呂義想要迎娶明國的公主,以此來再次加深其與明國之間的關系。
當然了,呂義也知道這件事情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夠達成的,不單單是因為明國幾乎沒有和其他國家和親的習慣,更因為呂義手中的琉球。要知道琉球可一直都是明國的屬國,可如今卻在呂義的手中。
“先讓光秀和藤孝他們探探明國的口風吧。”呂義暗想著。
不過這兩件事情對於如今的呂義而言,還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由李華梅親自負責,在整個日本國和朝鮮國,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被全面鋪開了。
事實上這種事情在呂義的領地早就已經開始不知道多久了,最初,只不過是為了方便統治,順便能夠更容易的訓練一支忠心的部隊。不過隨著李華梅等女的私心,所有呂義的領地都在不斷進行著這種造神運動。
而如今,在呂義成為了真正的統治者後,李華梅等人自然更加的賣力了,那副架勢,大有將呂義塑造成真正的神靈,而且還是完全脫離日本國神話的神靈。
另外,在政治方面,呂義開始全面借鑒明國乃至整個華夏歷史的制度,文武百官、地方郡守,乃至重新分國……
幾乎所有熟悉政治的人都能看得出,呂義正一步步的走向取天皇代之,建立全新王朝的道路。而對此,不管是毛利輝元還是其他人,都沒有任何的反對意思,或者說,他們反而頗為樂見其成。
畢竟,當呂義建立全新的王朝時,他們也會成為開國功臣,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在未來的史書,那可都是非常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