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隨身帶著星際爭霸》第1180章 禍亂伊始(上)
事實上,她真的沒有為這件事頭疼,不是因為阿羅斯回到迪拉爾恆星系統後沒多久就不辭而別,這回連紙條都沒有留下,也不是因為星盟政府對於沃德重工、伊賀實業等軍工企業的調查工作擴大化,沸騰民意下有覆水難收的趨勢,連還未正式投產的晨星鑄造也受到波及。

 她頭疼的是距離梅琳星事件已經過去1月之久,墮天使號始終沒有發來聯絡請求,由迪拉爾恆星系統發出的通訊連線同樣石沉大海,沒有絲毫回應。

 “他……還好嗎,不會出事了吧。”

 她曾經秘密派出一支搜查小隊前往塔爾塔羅斯深淵,在墮天使號最後停留區域進行探尋,可是結果令人失望,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線索,墮天使號仿佛憑空消失不見。

 沒有任何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件好事,起碼無法證明墮天使號被毀,唐方等人罹難——她只能用這個辦法安慰自己。

 為了穩定軍心,不至於造成混亂,她隱瞞了與墮天使號失聯的情況,隻說唐方另有要事待辦,一時片刻無法回來。

 從克羅坦之戰後便追隨唐方的人很清楚失落之地的存在,都以為他去了那裡,自然不會多想。也只有拜倫、格蘭特等寥寥幾人知道墮天使號與迪拉爾恆星系統失聯的事情,連唐芸都被蒙在鼓裡。

 一個月過去了,唐方沒有回來。

 兩個月過去了,唐方還沒有回來。

 三個月過去了,依然看不到墮天使號回歸跡象。

 第四個月的時候,社會輿論的關注點由梅琳星發生的槍法比賽轉移到星盟監察機構對伊賀宏彥、斯溫?伯恩等軍工巨頭的調查上。亞當?奧利佛等人原本只是打算敲打一下這些軍工企業的管理者,讓伊賀宏彥等人聽話一些,識大局一些,然而怎麽也沒有想到法院機構的插手讓事情越鬧越大。

 星盟與蘇魯帝國、蒙亞帝國宣戰前,國會議定一系列重要事項時,大法官們便對亞當?奧利佛主張轉入戰時政治之舉頗有微詞,因為一旦進入戰時政治,法院機構的權力會明顯衰弱。

 盡管那些老家夥在最後時刻做了讓步,但是總歸有幾分不高興。亞當?奧利佛認為調查事件擴大化的最根本原因便是老家夥們借題發揮,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星盟現在是戰時政治不假,由於之前背棄盟約的事情,唐方看在特裡?費迪南德的面上沒有過分追究星盟政府的責任,但是以他為首的自由黨政客聲望大損,無論在民間社會,還是基層政府機構都彌漫著一種信任危機。

 在這種環境下,他根本不敢拿星盟總統的身份去約束法院系統裡的老人,以免引發另一場政治風暴。於是在蘇魯帝國與蒙亞帝國海軍按兵不動,暫時不存在外部危機的情況下,星盟卻在經歷一場內部動亂……其實也算不上動亂,或許用暗流形容更準確些。

 亞當?奧利佛以為是這樣,然而隨著事件繼續發酵,漸漸發現事情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單純。大法官們有給他一點顏色看看的想法不假,可是背後還有更為複雜的因素。比如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比如職業病。

 事實上將這些因素匯聚到一起,造成眼下局面的是一只看不見的幕後黑手。

 蘇魯帝國與蒙亞帝國在兩大無人區的軍事行動以失利告終,在之前背棄盟約事件所引發的政府風暴中又損失了許多暗棋,這並不代表他們會接受教訓,老老實實蟄伏下來。

 俗話說的好,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禦手段。他很是佩服敵人的智囊團,在經受那樣的失利後,又找到新的切入點進行攻擊。

 在對伊賀宏彥、斯溫?伯恩等人的指控中,有一項罪名是叛國資敵。這並非空穴來風,要知道軍方或多或少會與一些軍工企業進行技術上的合作,以開發新的武器系統。伊賀實業、沃德重工、漫遊者科技聯合體作為追求經濟利益的商業機構,難保不會為了誘人利益直接出售相關技術,或包含相關技術的軍火給來歷不明的人。

 采購這些武器的商戶很多都是以雇傭兵的名義進行交涉,然而只有神仙才知道他們是否另有身份。商人們顯然不會在意雇傭兵身份的真假,反正那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即使出了問題也怪罪不到自己頭上……甚至有些軍工企業還會幫助客戶打通政府關節,從而賣出大批軍火賺取暴利。

 雖然大部分武器相比海軍裝備都是過時產品,但是不可否認具有濃濃的星盟風格,落在蘇魯帝國、蒙亞帝國這種潛在敵人手中,毫無疑問會帶來無法預見的風險。

 以前未開戰時,鑒於各軍工企業與政府的合作關系,很多人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處於交戰時期,伊賀宏彥等人又在背棄盟約事件中狠狠踹了亞當?奧利佛等人一腳,進而招致自由黨與共和黨的聯合製裁。

 在這種情況下,蘇魯帝國與蒙亞帝國既沒有想方設法營救他們的生意夥伴,也沒有作壁上觀,而是選擇推波助瀾,落井下石。

 就像伊賀宏彥等人在背棄盟約事件中踹亞當政府那樣,他們也嘗到了蘇魯帝國與蒙亞帝國背後捅來的刀子。

 一些偽雇傭兵團與漫遊者科技聯合體、伊賀實業等軍工企業進行不規范交易的證據出現在部分媒體人與獨立檢察官的辦公桌上,甚至還有各軍工企業為了促成交易,幫助客戶規避政府部門調查的資料。

 政府機構與軍工企業間越來越多的醜聞被民眾得知,在這種情況下獨立調查機構的辦案人員想按照亞當?奧利佛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不可能。偏偏因為唐方的陷害,伊賀宏彥、斯溫?伯恩、科莫多?希南這些人相互之間失去信任,面對調查員擺在桌上的鐵證,為了盡量開脫罪責,他們選擇出賣政府內部收受過企業賄賂的人,小到機構辦事員,大到國家實權部門的領導,一個一個都被抖出來,於是案件就像滾雪球,涉及人員越來越多,影響范圍越來越大,連那些大法官也不知道該怎麽結束這場始於唐艦長遇刺事件的政治動蕩。

 就像陳劍總結的那樣,“他總是會搞出大新聞。”

 第四個月就在這種動蕩中過去,依然沒有唐方的消息。

 第五個月的時候,凱莉尼亞整個人瘦了一圈,開始變得坐立不安。唐芸似乎察覺到什麽,纏著她追問大哥的事情,這令她愈發頭疼,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五個月的時間對於太空航行而言,只是時程比較長,談不上久遠。但這是針對主權國家自產船艦的曲速航行水平,以唐方所掌握的力量,以墮天使號的性能,足足五個月時間沒有公開露面,即便凱莉尼亞與格蘭特等人信誓旦旦說他在進行一項秘密任務,也難免叫人生出懷疑心思。

 好在星盟政府針對軍工巨頭的調查愈演愈烈,幾近無法收場,降低了世人對晨星鑄造的關注度,同時菲尼克斯帝國發生的一件事又掀起另一股討論熱潮,再次減弱了人們對唐艦長的熱情。

 菲尼克斯帝國皇帝弗吉尼亞?亞歷山大突然出現在莫裡斯奴大量聚居的斯德爾亞恆星系統,對一些非常罕見地活過40歲的老人進行慰問,並許諾廢棄禁止莫裡斯奴參軍的條令,給他們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更好的工作環境。

 離開莫裡斯奴大量聚居的斯德爾亞恆星系統後,他又到了附近的桑德尼斯恆星系統,參觀了帝國境內最大的太空種植園與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學,並做了一場即興演講,詳細描繪了他的改GE構想,包括拓寬底層民眾的晉升通道;對官員實施末位淘汰製與民意考核製;限制與調整貴族與軍隊的特權;設立新的機構,加大對執法部門的監督與約束;製訂更加明晰與規范的法律;對莫裡斯人給予更多的保護與優待……

 他的行為與演說毫無意外地在菲尼克斯帝國內部掀起一場政治風暴,同樣也吸引了許多異國目光。誰也沒有想到以霸道與蠻橫著稱的“天降大賢聖皇陛下”會有這種想法,就像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完全顛覆了國民對他的印象。

 雖說他這樣做不排除演戲的可能,但是與以往不同,這些話並不像國慶日致辭那般充滿假大空特征,有很強的明確性,不管從什麽角度來看,都是一種進步,都是一種改變,盡管尺度不大,起碼他有前進的打算。

 難不成“偉大”的聖皇陛下在古稀之年突然大徹大悟,要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GAI良,革新這個國家的面貌?

 許多人在心底畫出一個大大的問號,期待他能釋放出更加明顯的信號,以幫助人們確定他的真實想法,然後有一個對未來的預景。

 叫人措手不及的是,這種火熱心思還未冷卻,弗吉尼亞?亞歷山大在歸程途中突然病倒的噩耗接踵而至……起碼在聖皇陛下身體痊愈之前,無論是國內民眾,還是國外人士,都不會得到任何有關政治改GE的消息。

 時間就這樣來到了墮天使號失聯後第六個月,即便凱莉尼亞與格蘭特等人做了很多努力,“唐方已經六個月沒有露面,疑似失蹤”的傳言還是在星盟社會傳播開來,並發展成一道影響范圍極廣的潮流席卷整個希倫貝爾大區。

 “唐艦長失蹤了?”全世界嘩然,這個傳言以驚人速度傳播,佔據了中小型報刊與網絡媒體的版面,佔據了街頭巷尾的閑談,佔據了許多許多人的工作與生活。

 “是不是遭遇太空風暴以致船毀人亡?比如磁星爆發,又或者子空間亂流……”

 “會不會是最高安理會、龍語者那些人做的?”

 “也可能是遭遇了暗殺,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嘛……”

 “喂,喂,你們這些人不要那麽悲觀,沒看到那些新聞的標題用的是問句?而且用的是‘失蹤’,不是‘死亡’。晨星鑄造更是對這一傳言進行了澄清,不要被那些沒有節操的小媒體用來博眼球的報道欺騙。”

 “澄清……企業的澄清你也信?有時候小道消息遠比官媒的話更加真實。我倒是很期待,沒了唐方的晨星鑄造,會落得何種結局。還有那什麽加西亞反抗軍,真可憐。”

 “呵呵,你是因為琳達把你跟唐艦長放在一起比較的事情心生怨恨吧。他如果真的死了,對星盟所有人都沒有好處。你以為是誰嚇住蒙亞帝國海軍與蘇魯帝國海軍,不敢踏足國境一步的,是星盟海軍嗎?別開玩笑了。”

 “這……講和就是了, 講和……對,要不是那小子從中攪局,星盟又怎麽會同蒙亞帝國、蘇魯帝國開戰,導致多少人命隕太空,多少家庭妻離子散。”

 “我記得總統先生發表動員令的時候,你比任何人都激動,如果不是身體原因無法參軍,或許現在已經上戰場了吧。現在又說這個,唉,嫉妒心真可怕!”

 總之,這則消息為星盟社會帶來巨大衝擊,沮喪者有之,慨歎者有之,擔心者有之,興奮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

 或許是因為不能確定唐方的生死,政府方面並沒有在對待晨星鑄造的態度上出現波動,依然維持原有態勢,在某些領域適當給予便利與特權。

 只有政府高層人士知道那種隱藏於平靜表面下的暗流是多麽可怕,同上次始於民間社會的不同,這次是源於內部的撕裂。

 原來對伊賀宏彥、斯溫?伯恩等軍工巨頭的調查擴大化,在政府內部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許多官員從開始的誠惶誠恐發展到抱團取暖,對抗審查,在日常工作方面也表現出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