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田園小當家》第二百六十八章:楊氏的難處
“二娘,是哪個向家呀?”吳氏問,眼睛裡藏了些許嘲諷。

 “三娘你這話問的,縣城有幾個向家啊?”楊氏有些不滿。

 吳氏之所以這樣問,是因上回黃花定親時,四棗曾在那兒聽到了有關向家的八卦。

 要不是七朵趕緊阻止譚梨花說下去,後面還不曉得有多少難聽的話會嘣出來。

 但饒是如此,但後來還是傳出,說是楊氏巴巴求向家娶三桃的。

 傳得很難聽,對三桃可不利。

 四棗回來說這事時,趙氏也在場。

 後來趙氏還跑去問楊氏可是真有這麽回事,楊氏極力否認,說沒有,說憑三桃這樣的條件,人家都搶著要娶,怎會去求人家娶呢,根本是一派胡言。

 可現在,楊氏卻說三桃要與向家定親,那麽當初的傳言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有其事,只不過當時事未定,楊氏不好說而已。

 吳氏細細想想,傳這事有些日子了,怎麽拖到現在才定親啊?

 恐怕真如傳言說的那樣,向少爺雖然長得極醜,但向家還是不甘心娶三桃,又四處尋其他家姑娘。

 現在既然答應娶三桃,那說明向家在外面都碰了壁,沒找到好的,這才回了頭。

 唉,有什麽好意思的,原來是揀了個人家不要的呀!

 吳氏笑著向楊氏恭喜,“喲,那可真要恭喜二娘啊,大娘剛得了位佳婿,沒想到二娘你也得了乘龍快婿,真是可喜可賀啊。”

 要不是看在東廂的份上,她肯定要當面嘲諷了。

 趙氏卻沒有道喜,看向吳氏,“老三媳婦,你先回去,讓老三去看看喜餅做好了沒。”

 這是將吳氏支走。

 吳氏想聽八卦,但趙氏不讓她聽。也沒辦法。

 她隻好拿了禮盒,再次向楊氏道了謝,並牽了七郎一起出了正房。

 趙氏這才問楊氏,“老二媳婦,你上次不是說沒那回事嗎?現在怎麽又要和姓向的定親?你難道不怕被人恥笑嗎?”

 楊氏抿抿唇,“娘,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才會說那些饞言饞語,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三桃的條件在那兒。還用得著去求人家嘛。

 向老爺的侄兒在江西。添了小公子。向老爺與向夫人去賀喜,這才耽擱了這些日子,不然親事早就定下來了。

 再說了,像向家這樣好的條件。又是獨子,這在縣城可是很難尋的,向夫人也是個好相與的,到時三桃嫁過去肯定不會受罪的。娘您難道想讓我放棄這門好不容易得來的好親事嗎,那豈不是便宜了別人,到那時人家才會真的笑話我們孬呢。”

 這是楊氏要面子說的話。

 事實是向家對三桃並不十分中意,向二霞提親失敗後,向家又將目光轉向了縣城裡的富商家,想找個門當戶對的。

 只可惜。向光陽的尊容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縣城裡依然沒人願意將女兒嫁過去。

 譚大梅又特意請向夫人來娘家做了次客,向夫人這才發現譚德銀一家搬來了縣城,住上了大宅子。

 向家兜兜轉一圈碰壁之後,終於低了頭。正式向譚德銀夫婦提親。

 其實與譚德銀家住一條巷子有戶人家也相中了三桃,不過,楊氏嫌那家兄弟太多,又是個庶生子沒前途,拒了那門親事,而應了向家。

 譚德銀與楊氏相中的自然是向家的產業和向光陽獨子的身份。

 這其中的曲折和內情,楊氏自是不會說給譚老爺子他們聽的。

 譚老爺子點點頭,“嗯,只要向家是個清白厚道的好人家,這門親事就可以結,向少爺未娶,三桃未嫁,兩人定親有何不可。老婆子,你也別聽那些長舌婦們亂嚼舌根子,聽她們的話,這日子還不能過了,重要的是三桃能嫁得好,那就成。”

 “對對,就是爹說得這道理。”楊氏連忙點頭稱是。

 趙氏見譚老爺子都這樣說了,還能說什麽。

 但她還是問起一件事兒來,“三桃定親宴你們準備在哪兒辦?”

 楊氏面色微僵,向光陽長得實在太醜,要是來譚家莊辦宴席,那擺明了讓人笑話。

 她見過康進的,可不想三桃被二霞給比了下去。

 “娘,我和德銀商量了下,就在縣城辦吧,我們也不準備大辦了。到時我們來接爹娘您和家裡人去縣城,就是兩家人在一起吃個飯,到時再發些喜餅給村裡人,讓大家都曉得這事就成。”楊氏答。

 “不成,人家女兒定親最少每家請一個,我們可不能落人話柄。再說了,你不是說向家有錢嘛,難道還在乎這點兒銀子不成,到時就來家裡辦,比照二霞當時的來辦就成。”趙氏立馬反對。

 楊氏準備反對時,譚老爺子點頭,“嗯,老二媳婦,你娘說得有道理,這酒席該在咱們大院裡擺,我要讓村裡人都瞧瞧,我們老譚家的孫女兒個個都嫁得好,讓他們去眼紅。

 到時辦了二郎的親事,家裡什麽東西都是現成的,也方便。老二媳婦,這事就這樣定了,你回去對德銀說一聲。”

 一想到向光陽要在人前露臉,楊氏就咯應。

 但她沒再說什麽,回去和譚德銀商量再說吧。

 楊氏開了東廂的門,四處看了看,除了二郎的東西外,好像也沒什麽需要帶去城裡的。

 將二郎的東西收在一塊,打了個包袱,然後將鑰匙給了吳氏,不忘叮囑她不要將房子給糟蹋了。

 吳氏高興的接過鑰匙,應了她的話。

 吃過午飯,楊氏就帶著七郎回去了,也沒去七朵家。

 楊氏一走,吳氏立馬帶著四棗去打掃東廂。

 原先譚德銀的屋子當然歸她和譚德財,四棗和八梨住三桃的房間,四郎住三郎那間。

 眨眼功夫,東廂被譚德財一家霸佔。

 二郎依然住西廂,中間的正屋給他做新房。

 對這樣的安排,二郎十分滿意。

 到時他新婚燕爾,夫妻二人獨處西廂。無人打擾,該有多麽美好!

 七朵家忙著蓋屋子,對譚家大院發生的一切還一無所知。

 屋子的地基已經搭好,開始往上壘磚砌牆。

 蓋屋子的工人們每天七朵家要提供午餐和晚餐,為了省些工錢,沒有請人,徐氏就帶著七朵三姐妹做飯,到了飯點時,譚德金就回來,用牛車將飯菜送過去。

 每餐三菜一湯。一葷兩素。頓頓如此。而且葷菜就是全葷,要麽是紅燒肉,要麽是紅燒魚塊,沒摻一點兒假。

 這樣好的夥食。工人們可都是頭一回遇上,在其他人家乾活時,所謂的葷菜都是與素菜混在一起做的,厚道些的人家,葷菜份量稍多些,摳一些的,根本看不見葷菜的影兒。

 七朵家如此禮待他們,他們也個個心生感激,乾活時手腳比往常更利索。做事也更加認真。

 見大家都認真的乾活,七朵與譚德金夫婦都十分開心。

 譚老爺子無事時就來這兒轉悠轉悠,看看進度,有時還會提些小的建議。

 七朵一家人從譚老爺子口中得知了楊氏來送禮、三桃要定親、東廂給了譚德財這三件事兒。

 信息量有些大,七朵花了一小會兒功夫來消化。

 楊氏夫婦為何會答應無償將東廂房讓出來?又為何會如此大方的送禮?

 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蹊蹺呢?

 不過。七朵最感興趣的還是三桃定親一事,她細細問了譚老爺子,確認不是韓和成,她大大松了口氣,三桃終於沒有跳進火坑。

 雖然上回在黃花家也聽說向光陽長得十分醜陋,可只要品性好,有上進心,醜一些又有何妨,遠勝過韓和成那樣風流成性的紈絝子弟。

 不過,七朵又有那麽一丁點兒擔心,依著三桃高傲的性格,又有認識韓和成在前,也不知她能不能接受向光陽的外貌,對這門親事,她不知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接受!

 想了一會兒,七朵又搖搖頭,這種事好像不該是她擔心的事兒,也許是自己想多了,三桃說不定歡天喜地的應了呢。

 譚德金與徐氏二人想得和七朵不一樣,他們二人同時拍了下額頭驚呼,“啊呀,這幾天忙,將二郎這大事給忘了,我們還沒送禮過去呢。”

 這些天實在是太忙,從睜眼忙到閉眼,徐氏不但忙著安排每天的夥食,還要帶著六桔二霞她們伺弄醬坊這邊幾畝地,整畦,拉壟挖宕播種,圍籬笆……

 而譚德金則和七朵每天都要去蘆花坡那邊看看,天天兩頭跑,忙得腳都不沾灰,滿腦子裡都是這樣事,還真將這事給忘了。

 現在想起,真有些愧疚。

 然後一家人就商量送些什麽好。

 農村結婚送禮,就是送些被單被面布料之類比較實用的東西,根據關系的親疏遠近,再決定禮重禮輕。

 要是依吳氏一家子的為人,七朵真不想送禮過去,可是有這層關系在,不送是不可能的。

 “咱們就和二叔他們一樣吧。 ”七朵建議,這已經是很重了,正常的話,送一床被單或被面就成了。

 “可是,我是大伯……”譚德金猶豫。

 “誰規定大伯就一定要送得多呀。”六桔也反駁,對吳氏一家真沒好感。

 徐氏歎氣,要是沒有楊氏送禮在前,送這些是夠了,可眼下看來是不行了。在外人眼裡,自家條件要比老二家好出很多,禮要送得一樣,會被人戳著後背罵摳的。

 “桔,朵,沒辦法呀,做人難啊,我們家到底有沒有錢,只有我們自個兒心裡清楚,可外人不曉得。送輕了,人家會罵,這樣吧,我們送你二叔家的雙倍。”徐氏摸了摸七朵的頭髮,有些無奈的搖頭。

 這道理七朵清楚,隻得點點頭。

 第二天,徐氏與譚德金就準備去縣城買禮物。

 夫妻二人剛出門,就見徐家的馬車停在門口,從馬車上下來兩個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