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要做皇帝》第1187節 鼓舞
將此事搞定,劉徹就開始轉移到下一個議題。筆@趣@閣W。UE。

 “高帝遺朕平城之恥,呂後單於書絕餑亂,朕深恨之!”劉徹提著綬帶,面色嚴肅的道:“今朕命王師出塞,北擊匈奴,馬邑斬其右賢王,懸首北闕!高闕逐其大軍,斬首以萬計,捕俘無數,今王師克定陰山,匈奴北逃……”

 劉徹的眼睛從群臣身上掃過,問道:“卿等以為,至此,大仇已報乎?”

 在將近五十年前的那個冬天。

 高皇帝被匈奴冒頓單於圍之平城下,到周勃率領從磐石之戰後北上的漢軍步卒主力南歸解圍為止。

 整整七天,漢軍的車騎主力在白登山上瑟瑟發抖。

 士卒將官,凍死凍傷無數。

 高皇帝劉邦更被迫與匈奴冒頓單於簽下城下之盟,開啟和親這個屈辱性的政策。

 所謂主辱臣死。

 這個仇恨,對於大臣們來說,根本不敢忘記!

 至於呂後時期,冒頓單於的那封國書,更是像一個鮮紅的巴掌,印在漢室君臣臉上,至今都依舊火辣辣的疼。

 冒頓單於居然膽敢覬覦中國太后?

 這完全不能忍!

 老劉家的祖墳裡,列祖列宗的神靈都因此蒙羞和震怒。

 休說是大臣,便是皇帝也絕不敢忘記此事!

 漢室,又不是宋明。

 大復仇主義思想泛濫的漢室,一個最底層出生的男子,尚且可以為報n年前某人羞辱自己的先人之仇,遠走千裡,隱姓埋名,學得技能回鄉報仇。

 將仇人的腦袋,掛在自己先人的陵墓之前!

 至於上層的士大夫們,更是一個個都是君子報仇一萬年都不晚的擁護者。

 在這樣的王朝之中,別說是像宋朝皇帝和宗室被金兵擄走、羞辱那樣的仇恨了。

 便是檀淵之盟,恐怕也是視為奇恥大辱,必定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必定討還。

 即使自己這一代人討還不了。

 這個使命也會傳給下一代人。

 一代代接力,直到雪恥為止!

 這就是兩漢的士大夫貴族的血性!

 所以,當劉徹問出那句‘大仇已報乎?’的時候,整個大殿,立刻就轟鳴了起來。

 “沒有!沒有!”

 “平城之恥,呂後之辱,臣等一日未可或望,國仇家恨,必當討還!”列侯們情緒激動的大喊起來。

 即使是外戚如竇廣國、薄戎奴都是如此。

 向匈奴復仇,這是漢家數十年來的政治正確。

 哪怕是從前主和的大臣和元老們,也是打著‘如今我們實力不足,應該韜光養晦’的旗號。

 至於士林之中,更是將這兩個恥辱銘刻在心中。

 特別是儒家的士大夫們。

 主流的派系,包括谷梁在內,都是發誓一定要報仇!

 就算皇帝不報復,我們也要報復!

 沒有別的原因!

 僅僅因為匈奴人踐踏了中國的秩序和天道。

 使得天朝上國的夢幻破碎。

 而中國的士大夫們,與生俱來,就有著要建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秩序的使命。

 從而實現自身‘致君堯舜上’的抱負!

 如今,匈奴人沒有跪下來磕頭認輸,單於沒有來到長安給高帝和太宗謝罪。

 這怎麽能算已經報仇?

 是以,以公羊派為首的儒法大臣們,也跪著拜道:“單於一日未謝罪,匈奴一日未臣服,一日不與之言和!”

 而黃老派的大臣,也為群體的趨向而被迫跟著拜道:“伏唯陛下聖裁!”

 在本質上來說,其實最討厭戰爭的就是黃老學派了。

 因為戰爭會破壞和影響社會的安寧與穩定,更會帶來一系列破壞性和顛覆性的變化。

 但現在,整個天下的輿論和士林的焦點,都在要求繼續對匈奴攻擊。

 馬邑之戰與高闕之戰,養活了無數的新興軍功家庭。

 帶動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舊有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甚至拖著殘破的身子,再次站起來。

 一張血盤大口,已經在長安上空張開。

 誰敢主和,誰就注定要被它吞沒!

 而且,如今的黃老派,實際也沒有主和的借口和理由了。

 因為,到現在為止,戰爭的弊端,還沒有顯露,類似秦代窮兵黷武,導致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況,根本沒有發生。

 反而因為戰爭獲勝,繳獲的大量牲畜和無數俘虜,刺激和提升了漢室的農業生產。

 在以前,哪來這麽多的耕牛和挽馬啊!

 但現在,上百萬頭牲畜,通過假馬和假畜政策,進入關中和北方的千家萬戶。

 十幾萬的戰俘,修建起來的道路、橋梁和渠道,讓關中的交通和水利設施,全面完善起來。

 黃老派就算想主和,也主不起來!

 劉徹望著群臣,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群臣共議,皆以為:匈奴單於一日未謝罪於長陵,匈奴一日未獻貢臣服中國,戰爭一日不止,朕自當勉勵三軍,督促百工!”

 言下之意,自然就是將要策劃一場更龐大的戰爭。

 不過,這朔望朝上,不適合討論戰爭的戰略部署。

 也沒有這麽多時間來討論這些瑣碎的事情。

 在朔望朝上,只要定下繼續戰爭,直到打垮匈奴的戰略就可以了。

 剩下的事情,將軍們會去搞定!

 當然,劉徹也知道,戰爭必須給人希望。

 給天下人一個‘最終贏得肯定是我們’的印象。

 不然的話,萬一戰爭長期化,難免會出現一些么蛾子。

 所以,劉徹道:“朕今日,告知諸位愛卿一個好消息……”

 “匈奴故右賢王,明智大義,幡然醒悟,棄暗投明,已經率部歸朕,請為內藩,朕賜其漢姓漢名,為之夏義,冊為歸義單於!”

 劉徹拍拍手掌,汲黯立刻會意,微微恭身,對左右道:“傳,漢歸義單於夏義入殿覲見!”

 沒多久,已經被漢室大鴻臚官員打扮成為匈奴單於的夏義,就穿著匈奴單於傳統服飾,托著劉徹賜給他的單於金印以及單於權杖,在兩位侍從的引領下,步入殿中,面朝劉徹,拜道:“臣,歸義單於拜見吾皇,吾皇萬壽無疆!”

 說著就是三叩九拜,如同漢諸侯王一般,對著漢天子大禮參拜。

 群臣見了,心中都油然升出一股自豪感。

 匈奴右賢王,居然投降大漢?

 這個傳聞,他們以前聽說過,但是如今親眼見到,但依舊極具衝擊感。

 匈奴右賢王都投降了!

 那麽單於來朝還遠嗎?

 更別提,這位‘歸義單於’還當著群臣的面,恭身說道:“臣沐天子恩德,感激不盡,願奉陛下為天單於,世世代代,為引弓之民與冠帶之室的共主,永永無窮,為萬世至尊!”

 這就讓無數人頓時如癡如醉。

 天單於啊……

 引弓之民與冠帶之室的共主,萬世至尊。

 三王五帝之後,還有誰曾經擁有這樣的地位?

 沒有了!

 那豈非是說:如今,漢家已經走上了三代聖王的軌道?

 萬國來朝,八荒,皆奉中國天子為至尊。

 王化澤被四海,中國文字制度,行之寰宇,即使夷狄之國,遠方之邦,也都紛紛帶著貢品,求為漢臣妾。

 若天子是堯舜,那大臣們是什麽?

 賢臣啊!

 致君堯舜上已然不遠,甚至已經近在眼前。

 大臣們一個個頓時就激動萬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為名,就為利。

 名利二字,少有人能掙脫。

 而地位到了朝臣和列侯這一個地步,相比於利,大家更在乎名。

 尤其是身後名。

 在中國式的價值觀和體系中,三代之治,致君堯舜上,天下大同,就是永遠繞不開的普世價。值。

 於是,群臣紛紛恭賀道:“陛下聖德,澤及鳥獸,潤及四海,臣等謹為天下賀!”

 ………………………………

 微-信-公-眾-號:要離刺荊軻,已經開始更新《在西漢的悠閑生活》,大概三四章過後,就會是全新內容,請各位老爺移步~

 另外,每天還有各種本書的人物、常識和典故以及各種小段子更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