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要做皇帝》第1179節 直臣
“臣等恭迎陛下……”

 在一片恭迎聲中,劉徹在侍中謁者以及武士的簇擁下,升階而上,坐到天子之位上。

 “陛下萬壽無疆!”

 丞相周亞夫為首,帶領文武百官,大禮參拜。

 劉徹坐在禦座之上,張開雙手,長袖一卷,道:“諸卿免禮,平身!”然後又對殿中給事郎吩咐:“為諸卿賜坐!”

 於是,文武百官,以及諸特進元老,紛紛入座。

 一時間,整個宣室殿之中,羽冠林林,手中芴板正立。

 朔望朝不比常朝,這是漢室僅次於一年一度的大朝議的最重要朝會。

 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舉行,所以又稱為朔望朝。

 劉徹即位後,對此制度進行改革。

 將原本只是純粹的嘴炮和議論朝會,改成了對重要政策和基本國策調整的朝會。

 同時也宣布某些改變律法,制定某些新法律的朝會。

 至今,在朔望朝上通過的影響力重大的法律,已經有三部了。

 《平律》《工律》以及西漢版的宅地法案《屯墾令》。

 每一部都是影響深遠,甚至足以改變世界。

 同時,朔望朝還見證了齊魯四王的覆滅,魯儒一系的潰退和衰弱。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將朔望朝視為遊戲娛樂之會了。

 這,才是漢室真正的,決定天下走向和國策變化的會場。

 一如往常,在百官落座之後,尚書令汲黯站到禦階之前,捧著一張詔書,宣告群臣:“稽粥氏虐老獸心,侵犯盜寇,加以奸巧邊萌,於戲(注1)!朕命王師伐之,先勝馬邑,再勝高闕!千夫長,萬夫長,三十二長盡沒,骨都侯、大當戶,二十五奴酋束手!稽粥氏喪膽,王師北伐,戰無不勝,已得高闕,再取陰山,廣山之川,至河之源,皆為漢境!中山王非,朕之肱骨,手足兄弟!書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嗚呼!中山王,先帝之嗣,朕之肱骨手足!今朕承天序唯稽古,命爾為蒙王!王自高闕以北,陰山之間!”

 “三公九卿,士大夫諸侯列侯,左賢右戚,如有異議,可上庭直言!”

 在宣讀完詔書後,汲黯停頓了大約三個呼吸,然後接著問道:“如有異議,可上庭之言!”

 如是三次,確認沒有任何反對意見,汲黯才推到階側,恭身道:“陛下,三公九卿,士大夫諸侯列侯,皆無異議!”

 端坐在禦座之上的劉徹透過琉珠,俯視群臣,然後清聲道:“命有司則吉日,告於高廟!”

 “諾!”太常竇彭祖和大鴻臚公孫昆邪立刻出列,持芴而拜:“臣等謹奉詔!”

 移封之事,不似封王,不需要去高廟請列祖列宗的神靈見證,只需要選個好日子,備上三牲,告訴祖宗們:啊呀,某某已經移到了某地去為王了,這就可以了。

 直到此時,中山王劉非,這才激動的走到殿中,跪下來,拜道:“臣非蒙天恩,敢不為陛下效死?”

 移封到高闕和陰山之間為王,可能對別人來說是折磨,但對劉非來說,這就是天籟!

 已經一本滿足,別無他求了!

 劉徹於是站起身來,開始執行劉氏天子封王或者移封諸侯王后的傳統——訓誡!

 後世對於劉氏這個內部的訓誡所知不多,殘留的史料也只有武帝的三王之封時的記載。

 但可以確信,起碼在文景之時,這個制度就已經確定了。

 封王必訓,這是劉氏為了維系宗室團結,同時告訴天下人,自己給與這位諸侯王的使命的舉措。

 就像劉氏政權的無數法律和政策一般。

 醜話要說在前面,制度和牢籠也必須先立起來。

 一般來說,沒有諸侯王敢於違背皇帝冊封他時訓誡的內容。

 因為那跟找死沒有區別。

 皇帝三令五申,曉瑜清楚了,你還犯,那就是目無君上,大不敬,當死!

 劉徹持著天子劍,走到劉非身前,對著匍匐在地的這個弟弟,嚴肅的道:“秦人雲:大河之間,陰山之中,沃土千裡,阡陌萬畝!於戲!奚爾心,備事於耕,用政於勤,戰戰兢兢,乃惠乃敬,毋棄爾民,毋失爾土,毋近宵小,維法維則!書雲:臣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後羞!於戲!保國艾民,王其戒之!”

 劉非連忙恭身拜道:“敬聞聖命,敢不用心謹奉?至死不改!”

 “善!”劉徹點頭,然後走回禦座。

 醜話已經說在前頭了。

 劉非要是敢跟劉仲一樣,看到匈奴人入侵就夾著尾巴跑,不顧其國家和百姓。

 那也就別怪劉徹不認兄弟之情,手足之義!

 “臣必永為漢輔!”等到劉徹回到禦座坐下,中山王,哦,不,蒙王劉非才再次拜道。然後,他恭敬的退回自己的位置。

 從今天開始,中山王國,至少是劉非的中山王國不複存在。

 其百姓,或將與劉非一起,遷徙到遙遠的新國家,也或將繼續留在原籍。

 能帶走多少人?

 這要看劉非這些年來,在中山王國做的怎麽樣?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劉非的王宮官吏宦官侍女以及王宮衛隊、大臣及其附屬的佃戶、工人,都將隨他一起遷徙。

 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劉非就是他們的主君!

 劉徹半閉著眼睛,坐在禦座之上,思考片刻後,忽然出聲,道:“禦史中丞!”

 他的眼睛看向那位禦史中丞。

 其實,最開始劉徹是不願意任命張寄為禦史中丞的,他跟屬意出生齊魯,曾經擔任齊國內史的牛抵。

 因為牛抵聽話,而且有能力。

 但奈何晁錯堅持要求選用張寄。

 最後沒有辦法,劉徹只能同意。

 現在看來,晁錯這個家夥還真給劉徹出了個難題!

 可能有人會覺得,劉徹跟張寄在演雙簧。

 但實際上,有這種想法的肯定不了解漢室的運作。

 在整個漢家王朝體系之中,天子雖然至高無上。

 但有三個地方,皇帝的命令不管用。

 第一是丞相府,丞相要是覺得皇帝的命令有錯誤,那就可以不鳥。

 有本事,皇帝可以換相。

 但沒換相之前,還是乖乖跟丞相商量吧!

 當年,北平文侯,故安文候,乃至於平陽懿候,都是靠著丞相的特權,將君權擱在一邊。

 而皇帝除了換相外,無可奈何。

 這就是中國式的封建王朝的特色。

 君權,看似至高無上,但其實,也有掣肘者和平衡者。

 而第二個地方是東宮。

 東宮之中,皇帝的命令基本上不起作用。

 太后才是東宮之主!

 而第三,就是這禦史大夫的副手,禦史中丞面前。

 禦史中丞,雖然僅有千石,但卻是專門設計來跟皇帝唱對台戲的,給皇帝潑冷水的。

 自漢興以來,歷代禦史中丞,都做過拿著皇帝的臉當洗臉盆的事情。

 而禦史中丞存在的意義,也是給皇帝找茬的。

 歷來,非直臣不用。

 當然,皇帝也會想方設法的塞一個自己的大臣進去。

 但是,歷代以來,歷任禦史大夫,都會拚死抗爭,維護自己的威權和傳統。

 哪怕當年張歐這樣的軟蛋當了禦史大夫,也是選擇了出名的直臣來擔任禦史中丞。

 本來,劉徹以為這張寄既然是列侯,想必也應該是個識時務的俊傑,哪裡知道,這也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不把他說服,今天這個事情,大概是沒完了!

 而更可怕的是,丞相,皇帝可以換。

 但禦史中丞,皇帝卻很難換。

 因為,禦史中丞,是禦史大夫提名的。

 皇帝只能罷免,但無法決定人選。

 而劉徹確信,假如他罷免張寄,那麽晁錯這個家夥,必然會從持書禦史中選擇繼任者。

 劉徹在晁錯身後瞄了幾眼,看到那一個個視死若歸,隨時準備接班的持書禦史,頓時頭大。

 為了避免落下一個趙盾的尷尬處境,劉徹決定還是跟張寄好好談談。

 “朕前日下詔,張卿駁回……”劉徹淡淡的問道:“不知張卿可有解釋?”

 禦史中丞張寄抬起頭,看著劉徹,滿臉從容和肅穆,就像一個烈士一般。

 劉徹一看,就心知不好。

 因為,劉徹忽然想起來了,這位繁候的先祖是張瞻。

 張瞻的諡號是莊候。

 莊是嚴的同義詞,在諡法解之中,給與張瞻莊侯之諡,是因為他好強!

 他的一生,甚至都是不屈不撓的一生。

 想當年, 張瞻甚至敢跟舞陽侯樊噲頂牛,與平陽侯曹參爭功。

 臨死了,甚至還跟合陽候劉仲打起了嘴仗,兩人相互指責對方失禮。

 而劉仲是誰啊?

 高帝的堂兄,吳王劉濞的父親。

 要不是他棄了代國,恐怕就是一系諸侯王之祖!

 張瞻死後,他的兒子康侯張獨也是強脾氣,跟周呂候的孫子,酈候呂台爭風吃醋,然後被人家手起刀落,砍掉了一條胳膊。

 從此,張獨就走上跟呂氏不對付的道路。

 當初諸侯大臣共謀呂氏,張獨就是賣肝賣腎在支持的。

 他甚至提供了前期的主要聯絡經費……

 祖宗們如此給力,這個張寄恐怕脾氣好不到哪裡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