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要做皇帝》第978節 準備戰爭(一)
走出清涼殿,劉徹抬頭就看到了種在殿前花園裡的兩顆棗樹。番茄小說◇△網 ---```-``

 此時,棗樹上已經掛滿了青色的小果實。

 再過兩個月,它們就要成熟了。

 “今年上林苑的棗樹結果情況怎麽樣?”劉徹回頭,對著跟在自己身後的汲黯問道。

 “回稟陛下……”汲黯嚴肅的回答:“根據上林苑苑監報告,今年上林苑的棗樹,預計能獲得豐收,有上萬株棗樹掛果,當可產棗千石!”

 劉徹聽了,頓時就將心放回肚子裡。

 可能,有人要奇怪了。

 堂堂一國之君,為何會有這樣的閑工夫去特地關心和了解棗樹的結果情況。

 其實,這很好理解。

 你把棗樹想象成後世中東的油田就可以了。

 當今天下,有四種貨物,永遠不愁銷路。

 第一,當然是糧食。

 不管在什麽時候,糧食總是能賣錢的。

 第二是布帛,哪怕直到現在,布帛也是漢室的硬通貨和等價物之一。

 上到國家,下到百姓,都願意收納布帛,也認可布帛可以作為貨幣,參與商品經濟流通。

 所以,現在,關中才會出現那麽多的織戶和織造作坊。

 第三,則是鹽鐵。

 鹽鐵貿易和利潤,甚至就是現在漢室王朝的第二大財稅收入來源。

 而第四,就是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棗……

 去年,依靠賣棗,上林苑上繳內庫兩百萬錢!

 請注意,這是扣掉了墨苑的開支,也扣掉了上林苑裡龐大的作坊群和其他雜七雜八的開支後的淨利潤。

 雖然說,上林苑的收入來源很多元化。

 假田稅和鑄錢之利,加起來,足有數萬萬之多。

 但,其維持費用,也是無比龐大的。☆△◇ ☆ 番□茄小說網 ``

 哪怕扣除掉生活在苑內的百姓以及水利設施的投入,單單是那數以十萬計的少府工匠以及上林苑上上下下,數千名官吏、將卒,他們本身的花費,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劉徹即位五年來,上林苑年年虧損。

 年年都需要劉徹自掏腰包去補貼。

 但在去年,上林苑去破天荒的實現了盈利——雖然只有不過兩百萬!

 而這,要歸功於現任的少府丞司馬安,也就是汲黯的表兄。

 司馬安在上林苑當了差不多四年苑監,頭三年,他在上林苑除了聽從劉徹的命令,進行各種工作外,就幹了一件事情——種棗樹!

 他將上林苑的荒山和沙地,統統種滿了棗樹。

 同時,從民間請來了許多有經驗的老農來嫁接那些上林苑本來就有的棗樹。

 結果就是,從去年開始,上林苑的棗樹結果越來越多,一到八月,在一些地方,幾乎漫山遍野都是掛滿了枝頭的棗子。

 這些棗子,被摘下來,或是趁著新鮮出售——價錢貴的要死,一斤就要賣二十錢!

 兩三斤棗子,就能頂一石粟米了!

 而且,某些極品的,個頭比較大的棗子,甚至能賣掉五百、六百錢一斤!

 而其他的棗果,則被曬乾,加工。

 然後賣到了關東的三河和齊魯地區。

 一斤乾棗,在鹽鐵衙門標價一百錢!

 結果是供不應求!

 天下的商賈、貴族、士大夫,甚至中產階級,紛紛搶購!

 這讓劉徹在吃驚之余,也注意和觀察到了棗,這個一直被他忽略的兩漢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後世的人,是無法理解兩漢貴族士大夫對於棗的推崇和追捧的。□ 番茄□○小說網△ □ ``---``---`

 自春秋以來,棗,就跟神仙,跟長生不老,掛上了鉤。

 早在戰國時期開始,棗,就成為了一種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戰國策列舉燕地資源時,就說:並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矣。

 《韓非子》之中,也記載了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災荒,應候建議昭襄王發五苑之中的棗給百姓作為賑災物資的記載。

 由此可見,棗在戰國,就已經很重要了。

 至少,是一種可以賣錢的重要果實。

 這是諸夏民族的傳統禮儀與飲食習慣所導致的必然。

 自春秋以來,諸夏的士大夫和卿大夫貴族的嫁娶禮儀裡,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叫贄。

 贄,從字面理解,就是手持寶貝,拜見長輩。

 是晚輩,尤其是新婦,拜見公婆和舅姑時的禮儀。

 既然是禮,那就需要禮品。

 而棗、栗,就是贄禮所執的寶貝。

 除此之外,棗還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的必要原料。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缺糖。

 任何甜味的甜品,都會引發卿大夫貴族的追捧。

 而戰國時期最佳的甜點,貴族們餐後必備的甜品‘糗’,就是米麥煮熟加入棗類製成的甜點。

 所以,禮記說:棗栗貽蜜以甘之。

 到了漢室,棗類的地位,在數十年的歷史演化和人為推動下,越發的高漲起來。

 這也是劉徹自己不信有什麽長生不老藥,所以壓根不關注這些八卦所造成的盲區。

 實際上,自秦始皇開始,棗,就跟神仙,就跟長生不死,有了密切聯系。

 歷史上的漢家巨騙,帶起了方士術士進獻長生不死藥或者長生不死術的那位李少君,就曾經忽悠武帝說:臣嘗遊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番茄小說網 `-```-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連仙人也愛吃棗,也能被棗收買!

 至於在民間……

 托方士術士們幾十年持之不懈的帶節奏的功勞。

 棗在地方,在此時,就已經神化了。

 此時,天下的士大夫貴族和諸侯王的銅鏡銘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尚方做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甘泉饑食棗,浮遊天下翱四海……

 一群被忽悠的列侯公卿,富商地主,天天吃棗。

 結果就是紛紛拉稀。

 但,這反而助長了貴族士大夫和富商地主們對棗的追捧。

 紛紛以為繼續吃下去,自己就能辟谷了……

 另外,傳統的經典和著作之中,尤其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裡,棗的地位很高。

 左傳說:桃弧棘矢,以除其災。

 在春秋之時,桃木和棗樹的荊棘,就被視為辟邪之物。

 方士術士神棍們,驅邪和驅鬼,就經常用桃木為弓,棗棘為矢。

 在普羅大眾眼裡,吃棗,不僅僅能與仙人靠攏——說不定就能成仙,還能辟邪。

 於是,棗在兩漢,就具備了特殊的經濟地位。

 以至於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故事。

 依然是司馬相如的好基友王吉擔當主演。

 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複還。

 為了一株棗樹,傳說中能點石成金,排場闊氣的王吉,竟然產生了妒忌!這妒忌情緒居然嚴重到了要休妻,以休妻為要挾,逼迫自己的鄰居砍樹!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假如穿越到西漢,想要發財,最佳途徑,就是種棗樹!

 史記。 ``貨殖列傳中記載,擁有一千株棗樹的山林主,財富堪比‘千乘之家’。

 所以,劉徹在一年前,知道賣棗居然能賣出這麽大一片天地後,就將種棗樹,定為了上林苑的戰略。

 直到今天,整個上林苑,擁有了掛果棗樹近萬株,幼苗數萬株!

 加上鹿皮、牛羊的養殖和租賃。

 今天的上林苑,靠種樹和養殖,歲入數萬萬!

 於是,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變成了現實!

 而今年的棗果收成,尤為重要。

 劉徹需要這樣一筆可觀的穩定收入,來充實自己的國庫,來犒賞和激勵軍隊。

 若沒有這筆收入,劉徹很可能不得不增加上林苑的假田租稅。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筆可以預期,同時非常穩定的收入。

 哪怕現在要策劃一場規模空前,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戰。

 劉徹也不用加稅。

 打仗不加稅,這在中國是很重要。

 假如,戰爭需要加稅,那麽,負擔被加重的農民,就不會那麽支持戰爭了。

 而倘若不需要加稅?

 那普羅大眾,對於戰爭的看法,當然是——支持!

 當然,也不是說,賣棗的收益,就能支撐一場如此規模的戰爭。

 實際上,上林苑今年的棗子,能賣個幾千萬錢,劉徹就要笑死了。

 但,正是因為有了這穩定的可靠的幾千萬收入,使得劉徹和漢家的國庫,有底氣,使勁的花錢!

 一年,幾千萬,十年就是幾萬萬!

 而整個河套攻略,丞相和少府預估的總花費,也不過二十萬萬!

 這包括了大軍的軍餉、武器裝備的損耗以及戰後的賞賜。

 除了種棗之外,劉徹還發現了,此時,另外一個經濟作物,也有著巨大的潛力——它的市場沒有棗類這麽大,但效益,卻比棗高。

 這個東西就是香瓜子。

 諸侯王列侯最愛的零食。

 後世的出土墓葬裡,香瓜子是列侯、諸侯王的陪葬零食裡最多的。

 不過,這樣的事情,讓劉徹想著也有些搞笑。

 “吃棗藥丸,吃瓜群眾……嘖嘖嘖……”劉徹微微笑著,走向前方。

 兩千年後的諷刺挪掖之語,幾人能知,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是貴族士大夫們的日常呢?

 繼續向前走著。

 沒走多遠,少府卿劉舍,就已經帶著他的六丞恭候在走廊一側了。

 “大軍所需醬料與醋布,準備的怎麽樣了?”劉徹對著恭身跪在地上的劉舍問道。

 現在,高闕戰役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進入了高(潮)。

 每天,都有超過五萬石的糧食和乾草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運抵了在長城之後的北地郡和隴右郡。

 而,新化方面,所有的魚乾、肉干,都被抽調。

 用著樓船艦隊,運抵遼西的秦皇島,然後通過馳道,運往雲中郡。

 但,大軍出動,不僅僅是糧草器械要做好保障。

 醬料和醋布這樣的調味品,也需要保障供應不斷。

 自秦以來,中隊,就是統一由中央政府,進行配給醬料和醋布。

 而且,醬料與醋布,在軍隊中的消費量非常大。

 大到什麽程度?

 凡米兩斛,給醬二鬥。

 這是秦製!(睡虎地秦簡記載)

 而在漢代,這樣的醬料配給更加細化了。

 以羽林衛為例,一個士卒,每餐的標準供給是:米半鬥、牛肉半斤、醬,四分之一升,魚乾二兩,鹹肉一塊,給韭蔥。

 而細柳營雖然沒有羽林衛這麽奢侈。

 但標準供餐,也是米半鬥、肉、魚以四兩,醬,四分之一升……

 其他主力野戰軍團,標準都各有不同。

 但,米半鬥和醬料四分之一升,卻是鐵律。

 米,很好理解,不吃飯,就沒有力氣。

 但醬料跟米同一等級,卻能很形象的說明,大漢帝國的戰車,離不開家鄉的醬料的驅動。

 讓士卒吃上好吃的放心的醬料。

 這是關乎軍心和士氣的大事!

 而醬料,特別是秦漢的醬料,種類繁多。

 但,基本都是以大豆為原料,佐以魚、肉而成。

 視地方習俗和習慣,而口味清寡不一。

 所以,這種醬料的保質期,最長也就兩三年。

 是以,漢軍每次出征前,都會由少府統一製作各種醬料,以供給軍隊。

 這是大事!

 皇帝也要親自關心和詢問。

 這也是諸夏的傳統了。

 早在商朝之時,君王就非常關心自己的軍隊的醬料供給了。

 周書就說:伊尹受命於湯,賜椣側之醬。

 椣側,是一種魚製成的醬料。

 “回稟陛下,臣已經使使者,廣下郡國,平賈諸般醬料!”劉舍跪下來說道:“至於關中籍士卒之醬,臣已經督促太官、湯官及內者、宦者諸司曹,日夜營做,保證大軍之供給!”

 劉徹聽了點點頭。

 漢軍的士卒,有許多都是來自天下郡國。

 這些地方的口味,與關中是不同的。

 少府派員去地方郡國,平賈購買當地的醬料,作為軍需品,這是常態。

 而宮廷的宮女和宦官,投入到軍需生產中,也不奇怪。

 自太宗開始,就是這樣了。

 “九月之前,必須將醬料與醋布準備妥當,歸倉入庫!”劉徹吩咐道:“在此事上,少府不得有差池!”

 “諾!”劉舍與少府六丞都是深深一拜。

 他們知道,這個事情的輕重。

 辦砸了,是要掉腦袋的!

 甚至要殺全家的!

 但同時,劉徹的話,也讓他們知道,今年,漢匈大戰是打不起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