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返大隋》第一百三十七章
騎隊到來,一路上早已經為各山寨中的警備軍發現。這些山寨如今早已經不複當初的熱鬧,只是剩下了小隊警備軍留守,負責預警。等到將來邊市弄起來後,這些小寨子也會成為前來懷荒商隊的臨時補給點。這些山寨的留守警備軍遠遠看到大隊騎兵出現,一開始還有些慌亂,好在凌雲的人馬全都高高舉著旗幟,旗號分明。山寨警備軍們很快認出了來的是易盟主和他的帳內親軍驃騎,警備隊長連忙帶著手下兄弟下山迎接。

 凌雲對於這些警備軍好生撫慰嘉獎了他們一通,最後還給每人賞錢一錢,算是獎勵他們認真忠於職守。

 繼續前行,一路經過數個山寨警備隊防區後,鹽湖城終於出現在了眼前。

 凌雲在路上時,早就已經派出前鋒小隊前來通告,因此他一到達城外,鹽湖城中的守備和堂主還有虞候等早已經出城迎接。

 鹽湖城就建在鹽湖邊上,城池所在之地,正好是湖邊的一個坡地上,一面靠湖,又居高臨下,地形很好。整個城堡周長約二裡,一個正方形狀,四四方方,每面約半裡長。外面以石頭和泥土壘城,城高二丈,建有四門,其中西門為水門。城牆上有女牆,突出的馬面,城樓,角樓,箭塔,甚至還在城門口修了一個小甕城,城外還挖了濠溝。這讓凌雲很是滿意,這座城堡有了不錯的防禦能力。

 鹽湖原本是小城,可如今卻已經取代白馬陂成為這裡的中心堡鎮。分舵堂主是燕雲十八騎之一的賀蘭弘,守備則同樣是凌雲的老部下劉鷹,而曾經掌控著這裡的拓跋家族少家主拓跋小刀。如今掛著鹽湖城城主的位置。賀蘭弘、劉鷹、拓跋小刀三人同掌鹽湖城,劉鷹統兵,拓跋小刀管民事,賀蘭弘則掌監督刑法。這樣的設置,有些類似於明朝時朱元璋對行省的權力的分立。管兵、管民、管法分開,相互監督,不讓一家獨大。

 “劉鷹。我給你帶了一批長弓過來,你接收下,裝備給鹽湖守備。讓他們勤加訓練。”凌雲直接招手劉鷹過來。

 當初劉鷹三兄弟隨自己南下,結果劉虎劉豹都戰死了,僅剩下劉鷹。對於他,凌雲總是有些感激的。因此他一到鹽湖城。第一個跟他說話,也是提高他在鹽湖的地位。與劉鷹說了幾句話後,凌雲才轉過頭來和拓跋小刀和賀蘭弘說話,賀蘭弘也是自己的老部下了,說話也不用那麽客氣。倒是這個拓跋小刀,雖然拓跋橫刀如今全力投靠自己,但拓跋家在鹽湖的影響力依然巨大,當初也是因此。最後才讓拓跋小刀出任了城主。這個時候,凌雲也得小心籠絡拓跋小刀。

 “小刀。短短時間,鹽湖城就已經有如此規模,你這城主當的很盡職,該當好好嘉獎表揚。”

 “盟主謬讚,小刀愧不敢當。鹽湖城上萬人馬,整日修築鹽湖城池,至今也隻初步修好了外牆,實在有愧盟主重托。”拓跋小刀得到父親指點,知道這凌雲看起來總是溫和不已,可實際上手段卻狠辣的很,因此不敢有絲毫大意,姿態做的很低。

 一番寒暄之後,凌雲帶兵入城。

 登上鹽湖城樓,打量著那那一片白色的湖面,可以看到,除了城裡還在趕建房屋商鋪等,城外也還有不少的人,那些人也都是鹽湖城人馬。

 “那些人在收鹽。”拓跋小刀介紹道,鹽湖城正是因為面前的這個鹽湖而名。鹽湖是一個大鹹水鹽,產鹽。過去鹽湖分舵在這裡建寨,就把持這裡的鹽買賣,是一筆不錯的收益。雖然說大隋立國之後,對鹽並不實行專賣,甚至不收鹽稅,可這裡畢竟是塞外,中原的淮鹽、解鹽、川鹽、青鹽再多,也賣不到這裡來。草原上的牧民,大多是從這些散布於草原上星星點點的鹽湖中取鹽。

 凌雲仔細聽著拓跋小刀的介紹,越聽越是皺眉。

 白海鹽湖很大,可以堪稱是壩上草原附近的第一大鹽湖,而且數年來,自慕容恪和拓跋橫刀當年聯手擊敗了對手後,就一直控制著這個鹽湖的產鹽。可是守著這樣的一個寶山,鹽湖每年產鹽不過三萬石左右。就這麽點產量,拓跋小刀還說的眉飛色舞,很是得意。

 凌雲略略一合計,一個人一年大約吃鹽十斤,光是猛虎盟這十來萬人口,一年就要消耗一萬多石鹽。這麽一算,拓跋家以前守著這麽大一個鹽湖,其實每年的產量不過是供應二十來萬人口而已。

 “這裡的鹽賣價多少?”

 “每鬥十錢,一直如此。”說出這價格的時候,拓跋橫刀臉上全是滿足。一鬥十文,賣的可是比糧食還貴。糧食還得春耕秋收,而這鹽,卻是直接湖裡取就是了,真是筆好買賣啊。這些年來,拓跋家每年都能從這鹽湖裡賺上好幾千貫呢。可惜如今這鹽湖已經歸屬到盟中了,想來還有些可惜。

 而凌雲聽到這價錢,卻是在直搖頭。這鹽價比起唐宋明清鹽專賣下的鹽真是便宜,可他感歎的還是這鹽湖的產量,一年居然只有三萬石鹽,年收益三千貫錢。這真是抱著金飯碗要飯啊。

 想想看,一個人一年起碼吃鹽十斤,十個人差不多就是吃一石,十萬人吃一萬石,若是能銷給一百萬人就是十萬石。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吃鹽明顯比後世要多,特別是要拿鹽醃菜醃肉防腐壞,需求極大,一人需鹽量翻個兩三倍都不成問題。而這麽大的一個鹽湖,鹽產量不是問題,只要有多少銷路,就能賣多少鹽。一年要是銷個五十萬石鹽,每鬥鹽十文,也得有五萬貫進帳。而在他想來,這方面也還能提高,鹽湖現在產的鹽是最粗糙的鹽,根本談不上加工,因此鹽價很低廉。實際上別看鹽價是糧價的兩倍,可一個人一年得吃好幾石糧食,卻最多隻吃幾十斤鹽而已。鹽需求少,因此就算價格高一些,也花不了多少錢,這裡完全有個上漲空間。如果能把鹽進行再加工,把鹽的質量提升些,那每年的鹽利潤能再翻上幾翻不成問題。

 一想到,本來可能是十幾萬幾十萬貫的大買賣,結果被拓跋家做成了幾千貫的生意,凌雲頓時就有種淡淡的憂傷。

 其余這個鹽買賣真的有利可圖,且是有大利可圖。懷荒的位置,正好處於河北、河東和草原交界,向往可達河套東突厥汗庭,往東達奚、契丹等地,以懷荒為中心,周邊是是一個極大的市場,人口眾多。而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河北的海鹽,江淮的淮鹽,河東的解鹽,蜀中的井鹽、河西的青鹽,都是距離北疆這一線很遙遠。而鹽這種商品,和糧食一樣,都是最受限於運輸距離的。距離一長,運輸費用就高,利潤就薄。鹽湖的鹽比起那些鹽來,在這就近銷售,成本上佔有極大優勢,若是能把質量提升上來,甚至能賣到各南面的河東河北地區去。

 出城策馬沿湖而行,可以看到湖邊的采鹽人采鹽的過程,他們完全就是最原始的采鹽方法。這種采鹽法,不但產量極低,而且采出的鹽也談不上什麽品質。

 這種采鹽方法,其實和此時其它地方差不多相同,都是天然結晶,集工撈采。這種原始的采鹽方式,還極怕雨澇,一旦遇到雨澇,則影響極大。他抓了一把采好的鹽,鹽顆粒不勻,大小都有,而且顏色帶黑,放嘴裡償了一點,極苦澀。

 凌雲知道,如今中原的鹽,以淮鹽產銷量最高其次是河東解鹽,然後是蜀中的井鹽、河西的青鹽。這些地方的產鹽,都已經開始進入了鹽加工時代,他們產出的鹽開始按加工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級,會銷售不同的價格,上等的鹽賣給那些貴族豪門,價格高昂,那些精加工過的鹽,鹽如白雪,其味又美。凌雲記得河東鹽池的鹽,到了唐代時,采鹽的方式已經改變,不再是原始的采撈法,而是發展出了墾畦澆曬法,這種采法不但解決了只能依靠天氣采鹽的劣勢,還大大提高了鹽的質量。通過在曬鹵過程中添加淡水, 來提升鹽質。天然的鹵水中含有許多雜質,一旦成鹽,顆粒松脆,缺少光澤,有苦澀味道。而用新法勾兌淡水,則起到消除雜質的作用,使鹽顆粒堅硬色白,而無苦澀味道,大大的提升鹽的質量口感。

 好的鹽,不但能賣上更高的價錢,同時也能銷售給更多的客戶,售出更多的銷量,自然也就能賺更多的錢。

 凌雲沉思著,自己就有著此時最先進的鹽湖采鹽製鹽和加工技術,這裡又是燕山北麓最大的鹽湖,這還能捧著金飯碗哭窮?而且,自己還要人有人,手上正好有大量的人口如今從各山寨搬出來,全都閑的無事呢。

 把這些閑著人手拉出來,教給他們先進的采鹽和加工鹽技術,然後自己恰好又在建一個懷荒邊市,到時這些高品質的鹽往懷荒集市上一擺,還怕沒有銷路?還怕沒有錢賺?

 弄好了,這可是年產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上百萬貫的大買賣啊,甚至能成為懷荒鎮本地支柱產業之一。

 想到這裡,凌雲自己都不由的激動起來,自己怎麽當初就沒有想到呢?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