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生指南》第10章 勢力[上]
“三哥,你把族學交接一下,稍後隨我一起到臨淄去……”

 “好,不過,往後就不能再叫我三哥了,主公!”

 張澗行了個大揖,張涵正色受了這一離,然後回以平揖,笑道:

 “公開場合自是如此。元溪,我會喊你表字的,私下裡,我還是叫你三哥好了。”

 “主公怎麽說,就怎麽辦好了。”

 張澗笑著說道。張澗行禮已畢,張音也踏前一步,口稱“主公”行禮如儀,張涵微笑著應了下來。這兩人分掌情報網,接觸到的消息十分廣泛,對大漢國的局勢有著清晰的認識,都清楚“大丈夫建功立業確在此時!”也明確知道,張涵雄心勃勃,胸懷大志,青州刺史從來沒放在張涵眼裡。此時此刻,張涵多年前播下的種子,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張涵回來後,就把伍子方的事與張昭說了,張涵外出做官,身邊總要有幾個得力的人,張昭自然是允了。消息傳出去以後,族學中人紛紛拜於張涵麾下。張涵此去青州有心要帶走的,便一一接納了下來,便是一時不能帶走的,也細心撫慰,言明但有機會必不忘記,又用言語暗示家中事務也很重要,他不會忘記他們在族中做過的雲雲。今日張澗、張音行此事,張涵實已駕輕就熟,全然沒有張第一個拜他時的激動了。

 “麻雀展的很順利,已經從最初的二十五人隻,增加到了九十二隻,另外麻雀展的下線約在二百三左右。我準備先放緩一下度,一來家中仆役消失的多了容易引起別人矚目;二來,麻雀缺乏某些情況的訓練,也需要加以彌補。

 而且,麻雀飛翔的度有限。幽州的消息,需要一個月,雒陽也差不多,巴蜀、交州往往要兩三個月時間。許多消息傳到了,都已經失去意義了。

 鴿子送信的距離、準確性等,還都不高,目前還不能滿足傳遞需要。不過,已經初步選出了三種鴿子作為種鴿培育,預計還需要三年時間。

 四伯從東沃沮帶回來一對夫婦,擅長養鷹鷂和獵狗,被我要了來族學,準備另外養些兒紅隼、鵲鷂,看看能否用來傳遞消息……這個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有任何進展。

 還有……”

 麻雀是張澗給情報網起的名字,取其平凡普通無處不在的意思。張澗滔滔不絕,把去年情報網的展說了一遍,並講了下今年的構思。

 “嗯,”張涵點點頭,他回去後自然是要查看資料,看看麻雀到底如何,不過,從張澗匯報的情況看,他還是很滿意的,“不錯,就這樣好了。三哥,不要著急,我們短期內用到麻雀的可能性很小。”

 “是!”

 “元心,你那裡怎麽樣?”

 “嗯,還不錯。”

 張音是個很安靜的人,看起來有點文弱,張澗說話時,他一直安靜的傾聽,一聲不響。直到張涵點了他的名字,他才應了一聲。

 “分析組主要負責對收集資料的分析整理,對時限的要求不高。”

 張音從一摞厚厚的文件上,取出一份,展成一份地圖,這是一張泰山郡的地圖。泰山郡東鄰魯國,張家常有人來往於此,地圖準確詳細,清晰明確地標明了泰山郡的家族、物產、知名人物氣候等各種情況,甚至連山間小路都有標明。張涵看了後,很是滿意。

 “這是我們目前最好的成果,不過,這樣的地圖,並不多見。大漢國一百零五個郡國裡,我們隻完成了五個,只有魯國、泰山、琅邪、彭城和山陽五個郡國能夠如此。多數地方的情況則是這樣的……”

 張音隨手打開了另一張地圖,這是一張巴郡地圖,上面大半都是空白,只有主要的道路、河流和城市。

 “至於東夷、西羌、南蠻、西南夷及烏丸、鮮卑等,都還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

 ——————————————————————————————————

 新年之後,張涵領眾人一同聚在族學。族學展很快,自從殉職船員子弟得以入學以後,族學一躍突破了千人,配合奴仆的選拔,在張涵離家的時候,已迅增長到了一千五百多人,此時此刻,更是逼近了兩千人大關。族學大了,但參加會議的人反而少了。除了張出門在外,坐在堂裡的,只有張涵、張澗、張奐、伍子方、張律、岑濤、項奉七個人。另外,還有劉文標隨侍在張涵左右。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很不容易。過幾天,我就要去青州了。在座的諸位,有人要與我一同出,有人則要留在家中,承擔起所有的職責。無論是隨我一起出,還是留下來的,工作都很重要,還請諸位繼續努力。

 在座的諸位要記住一件事情,族學是我們的根本,張家是我們的家,務必要確保族學的教學質量不受影響,也要努力展壯大張家。你們所做的一切,我絕不會忘記!還請諸君努力!

 下面介紹一下去年的情況,請三哥先說說吧!”

 麻雀的事在座的也只有幾人知道一點,張澗要說的,自然是族學的情況。

 “經過這些年來的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族學已展壯大,成為張家的重要一環。現在,族學有1847名學子在此求學……

 族學的教育、管理和招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體系。

 教學就不多說了,還是以五經、六藝和軍事為主。具體課程的安排,由周南先生領導的教學委員會確定。目前來看,族學的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有了一定基礎以後,學子們的學習就要靠問難和自學了。伯潤從雒陽帶回來一批書,準備給族學一套,想必會使今後的學習提供更多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們舉行了大量的兵棋推演和實戰演習。其中,有三次深入蒙山的演習拉練,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如此下去,在山地戰鬥,我們想必是不必害怕任何人的。至少,打不贏,也跑得贏!”

 張澗心情很好,開了個玩笑,引起一片輕笑聲。族學每天的十五裡負重越野,不是白跑的。

 “……,招生的途徑除了原來的張氏子弟、管家級子弟和選拔等,還增加了推薦入學。

 簡單的識字和算數教育工作,是由元波負責,我就不多講了,下面就由元波介紹情況。”

 岑濤素與張涵親近,清清嗓子,笑著說道: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凡是送來乾肉的,我都教育他)。又曰:有教無類。伯潤對此是奉為圭皋,身體力行。簡單的基礎教育,伯潤開始已經很長時間了。

 我接手這一塊,也有一年多了。普及教育的工作很簡單,在族學受過一年訓練的仆從都可以做,又得到了家中上下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誰都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 而能進入族學的始終是少數人的特權。所以,適齡男童都可以接受教育,這種簡單而廣泛的識字教育一開始,就受到了熱烈歡迎。從族學畢業的學子只有一百多人,但在族學受過訓的仆從就多了。張涵已征的張昭同意,岑濤便打著‘有教無類’的招牌,要求族學子弟自動自覺的參與,很快就在卞南、卞東和魯北三個莊子鋪開了。可想而知,從族學畢業的學子越來越多——去年就有一百一十七人,在張家分布越來越廣,識字教育早晚會普及遍張家。

 此事大大提高了族學在家中的聲望,張昭很想從中插一手,以張家的名義進行此事。不過,考慮利弊之後,張家並沒有參與其中,只是提供了空閑的房屋,作為支持。

 所以,整個識字教育的花費都是由張涵承擔的。不過,這事也沒什麽,實際的花費沒幾個。每個孩子只需要一個尺半見方的木盤,裡面盛上一半細沙子,寫寫算算都在沙子上進行。除了給去帶課的小先生們一點補助,其余的需要便只剩下房屋、操場(打谷場)和木刀、木槍、竹弓等器械,另外再加上少許筆、紙作為獎勵。去年一年,整個開支不過三百萬,平均到每個孩子身上才二百八十錢。這點微不足道花銷還多是用張家自己生產的實物來支付,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