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生指南》第3卷 第85章 出使江東
南的山是青的,江南的水是綠的,連江南的風,都是

 和風拂過,整個人若融化在風中,不由自主懶散了許多。張蛾冠博帶立在船頭,風從背後吹來,飄飄然像要飛起來似的。

 “還有多遠?”

 “大人,”船老大躬身說道,“再向南行上少許,就是松江入海 口。到那裡,就應該會有孫策的水軍在巡邏了……”

 船老大留意觀察著張的意思。

 “哦……”

 張不置可否,心神早飛到江東去了。時光有如流水,距離上次見面,轉眼已又是大半年過去了,不知道孫策是否安好,是否依然那麽神采飛揚、那麽信心十足……

 不過,想來孫策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臨出前,太史慈已經提兵十萬渡過大江,進佔了丹徒、曲阿兩城。將丹陽部與吳郡割裂開,而丹陽北部又控制在曹操手中。孫策被迫回師吳郡……

 “有敵船!”

 桅杆上的了望手大喊著出了警報。

 “大人!還請您進艙暫避一時……”

 船老大聞聲立刻敦請張躲避,隨即他挺起了胸膛,大聲呼喝著眾水手。水手們立即操起家什行動起來,井井有條地擺開了迎戰的陣勢。顯然,這艘船並不像它外表一樣,是一艘普通的中型漁船。而船上地水手也都是訓練有素的水軍。船老大還是海軍裡的一個軍侯。不過,盡管船老大及水手都是精銳,可今日是為了出使而來,船上卻沒有準備多少武裝器械。這使得整個戒備,頗有些混亂,不倫不類的。

 張僥有興致地看了眼威風凜凜的船老大,服從了他的命令。

 ……

 “孫君別來無恙否?呵呵,想不到孫君如此小家子氣……”

 張從容不迫。含笑而行,對兩側明晃晃的利刃竟視而不見。

 對張的膽氣,孫策也不免有些佩服。既然嚇不住他,再擺這樣地陣勢便沒有意思了。也不見孫策有舉動,周瑜已哈哈一笑,極瀟灑的一擺手。兩旁的衛士唰一下子便收回了長刀,閃身讓了開來:

 “張君說笑了,我不過是開個玩笑,沒成想會嚇到張君,真是失禮了,還請張君見諒!”

 周瑜雙手環抱,作了個長揖,一揖到膝,以示歉意。

 張連連擺手:

 “周君還是這麽詼諧,真是生性樂觀……幾把刀倒是小意思。但 是,我看這刀不太好。似乎不太合格呀!不會是有人做手腳吧?這可是個大問題,不可不慎重……哦?不是這樣。那還真是可憐!

 如果有困難,周君還請明言,我家主公也許還能幫襯一二……”

 張涵軍甲堅兵利冠於天下,一律都是鋼刀、鋼甲,質量不在普通的百煉鋼之下。不要說諸侯軍,就是之前的漢軍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想孫策軍新成不久,連兵刃都因陋就簡,大半士兵還用著長矛。即便是精銳士卒,衣甲也有不能齊備的。與張涵軍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張這話卻是說在了周瑜地痛處。

 周瑜不以為然,正要與張分說。黃蓋卻聽不下去了,他臉色難 看,悶哼一聲,便要說話。程普連忙在旁邊拉了下他的衣角,自己卻搶前一步,沉聲說道:

 “張君大才,為何眼光如此狹隘,我軍自起兵以來,南掃吳、會,西逐袁曹,舉世震撼,何人不知,哪個不曉……”

 言下之意,突出了孫策在江東的戰績,卻是將兵甲之事輕描淡寫地一筆代過了。

 ……

 雙方立在營前,彼此唇槍舌劍,都想打下對方的氣勢,以求在今後的會談中佔一點優勢。不過,彼此都是能言善辯之士。一方大軍壓 境,兵臨城下,在形勢上佔盡了上風;另一方長勝不敗,人多勢眾,也是不可輕辱。你來我往爭執了半晌,也沒能分出勝負來。

 孫策見事如此,便製止了眾將官,溫言說了幾句,將張請入營帳中。

 “張君此來,不知有何貴乾?”

 張剛一坐定,便有人開始難。

 張看去,乃是張紘。張遙遙見禮,口中卻歎息著說:

 “我此前與孫君、周君,以及諸君一見如故,想到今後就要再也見不到諸位了,便忍不住前來告別!”

 張這話說的極是歹毒。說白了,他這是在講,諸位都要快死了,我來送送你們而已。

 “小子,好膽!竟狂妄至此!”

 韓當聞言大怒,拍案拔刀而起,便奔張而來。

 張絲毫不懼,拍著桌子大笑三聲,隨即“嗚嗚”痛哭了起來。韓當見此情形,也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孫策趕緊使人攔住了他,周瑜取笑道:

 “張君莫怕,已經沒事了……”

 張大哭不止,一邊哭還一邊說:

 “我來之前,曾有人說,東吳蠻荒之地,不通禮儀,恐怕不能領會我的好意,還會惹來殺身之禍。我想,孫君豪邁,周君倜儻,皆一時之選,斷不會讓事情展到這一步。

 我家主公卻不肯讓我冒險,在我一再堅持下,方才讓步。

 不過,我家主公曾經言道,如若我不能身免,便以諸位合家與我陪葬……”

 張用袖子擦了把臉,哭道:

 “我一想到,諸君要合家與我在九泉之下相聚,便不能止住眼 淚……”

 冷場!

 帳篷裡鴉雀無聲,只剩下諸人沉重的呼吸聲。

 這是威脅!**裸地恐嚇!可這個恐嚇實在是太有力了!關鍵在 於,張涵完全有能力實現這一威脅!

 張抽泣了幾下,安慰眾人:

 “沒事!我家主公宅心仁厚,肯定不會做下這樣的事情來,我也會勸說我家主公,還請諸位放心,斷然不會有事……”

 靠!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地!

 眾人面面相覷,都感到無語了。

 不管怎麽說,張是顯示了自己的決心——我來就已經無懼生死,諸位還有這種伎倆,便不必拿出來獻醜了!

 ……

 “張君此來,可是欽使?”

 這是試探張的身份,是以獻帝使節的身份來,還是代表著張涵前來。常言說得好,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張說代表獻帝而來,孫策等人早想好了對策;而張代表張涵的話,又有什麽資格命令孫策?!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張乾脆便不回答:

 “丞相明我前來,要問孫君一句話:不知孫君還是不是大漢的臣 子?”

 孫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正色回答說:

 “當然,這是理所當然的!我父以忠烈聞名,我如何敢不效仿我的父親,此事毋須多言。張君為什麽會問出這樣的話呢?”

 孫策言辭懇切,可張半個字都不相信。如果他以為孫策已經上當了,順勢拿出詔書來,孫策定然會一口應允下來,然後,再以種種借口拖延時間,要求太史慈停止進軍,以爭取時間備戰。

 仰面朝天打了個哈哈,張七情上面:

 “原來是這樣的。我聽說,孫君想佔據丹陽,收兵吳會,據長江天險,而割劇荊、揚二州……”

 這是孫策初見張紘時,張紘給他出的主意。其時,只有孫策和張 紘兩人在場,事後也僅對寥寥幾個心腹說過。此時此刻,驟然被張在大廷廣眾面前說個一清二楚。震驚之余。孫策不由微微色變,澀聲 說:

 “胡說!這是誰在造謠?絕無此事!”

 張靜靜地注視了孫策一會兒,忽然笑了:

 “如此自然最好!我想,天下也沒有這樣愚蠢之人,居然想出了這樣愚蠢地來,這分明是要害孫君嘛……”

 主意是張紘出的,聽了這樣的評價,他自然很是不滿。便問:

 “張君何出此言?”

 張知道,主意就是張紘出的,但這主意,他還真看不上眼,傲慢地斜睨了張紘一眼:

 “這其中的道理,子綱君自然是知道的。既然子綱君要考究我。那我就冒昧地說一下我的淺見……

 天下四角四邊一中原,揚州是其一角,荊州是其一邊,佔據了一邊一角為基業,再北圖中原,繼而爭奪天下,這本是公認的道理。

 然而,天下地事變化才是常理,具體的問題要遵照當時的條件進行處置,卻不可以一成不變的照本宣科……”

 “哦。久聞張君才華橫溢,今天願能領教一二。”

 張紘也是才智之士。可不會因張的言辭而輕易動搖。張也不著急,舉杯輕飲了一口美酒。笑吟吟的環視一周,顯是存了考較之心。

 張紘和張針鋒相對,眾人也在全神貫注地思量,是哪裡出了問 題。能夠被世人公認,就說明了這一理論具有很高的適應性,不會輕易被人推翻。在這短短的瞬間,又哪裡能想的出來。

 “裝神弄鬼!”

 很快,黃蓋、韓當等人都放棄了。黃蓋還小聲嘀咕了句。只有孫策、周瑜等三四人還皺著眉頭,冥思苦想。

 “呵呵。”張輕笑一聲,“這卻不是張某裝神弄鬼,事情說來簡單,想不到大家卻都忽視了。

 東南能成為天下一隅,無非是南靠群山,東依大海,尤其北面的長江、淮河互為表裡,更形成了天然的險要地勢……

 不過,我家主公麾下卻有一支隊伍,乃是天下第一的……”

 張滿面欽佩,似乎正在對張涵的高瞻遠矚讚不絕口。韓當看著惡心,不免連吐了數口吐沫,以宣泄他滿腹的不屑之情。

 “啊!”

 周瑜腦筋急轉動,聽了這麽明顯的提示,又在腦海裡將張涵麾下著名地部隊歷數了一遍,他猛然想到了一支部隊。周瑜不由自主轉過頭去看孫策,只見孫策也滿面驚異,二人都覺寒冬蠟月一瓢涼水澆下來,連心裡都涼透了。

 “不錯!我主麾下水軍天下無人能抗,其中尤以海軍為盛,北平烏桓時,曾一舉運送數萬大軍登6遼東……

 江東之地對別人那是天險,多我主卻是一馬平川,破綻百出!”

 張這才揭開了謎底,他還不肯放過張紘,繼續落井下石:

 “正因為出謀劃策者忽略了這個明顯的事實,從而使地孫君陷於了眼下的困境之中,曹操在西,與孫君平分丹陽;太史慈在北,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孫君又該何去何從?

 這真真是一謀無用,累死三軍……”

 張擺出一幅悲天憫人地模樣,擠兌得張紘都要吐血了。老實說,張紘是疏忽了海軍。可誰能想到張涵麾下海軍會有如此規模。而且,大軍征戰不是登6即可,還需要很多後勤補給的運輸。而張涵工兵營能在極短時間內,建設起一座臨時碼頭——這東東用不了幾個月,可是,能用一個月,也足以決定勝負了。張涵有了這個,東南數千裡的海岸 線,便無處不可以登6,孫策是絕對無法防范的——防不勝防!

 ……

 “天子有詔在此, 孫策還不接旨?!”

 不知何時,張已來到了帳中間的空處,猛地斷喝一聲。

 此番行事,孫策已全盤落在了張的算計之中。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孫策恨不能上前一腳踹死張。然而,這獻帝的詔旨,他是無論如何也得接的。周瑜一個勁地用眼睛示意他,先忍忍!

 ……

 詔書倒也簡單,張涵召孫策入朝,官給的不小,是為衛尉——劉文標轉任執金吾。當然了,孫策這個衛尉肯定是空頭大佬官,一個兵都調不動地那種。

 渾渾噩噩接了旨意,孫策雙手捧著詔旨,突然大笑了起來。

 “張君果然好手段,不過,要想兵不血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我孫某人拿下6隻憑這,可不行!”

 “孫君,我們自當再商議一下細節……”

 張聞言也笑了,只要孫策肯談條件,事情那就好辦了。(未完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