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生指南》第26章 學鄉
?出什麽事啦?”

 趙廣一進院子,就現同居一院的李進正在收拾東西,不由詫異地問了聲。一起居住一年多了,兩人十分熟悉,李進頭也沒抬,繼續捆扎鋪蓋。褥子上微黃的粗麻布已經斑駁變色,上面還縫了五六塊補丁,縫的整整齊齊的,是他母親的手藝,幾乎與原來看不出差別,縫的很糟糕的,就是李進自己的傑作了。

 “去當孩子王!”

 雖然幾經考慮,才下定了決心,李進的說話裡仍不免流露出三分自嘲之意。一聽這話,趙廣立刻急了,“不是說好不去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元登,如果缺錢的話,我這裡還有一些……”

 聞言,李進站了起來,深深看了趙廣一眼——趙廣也不富裕,若是真有錢也不會與自己住一起了——這個破院子,李進看看低矮的土牆,破舊的草房,忽然他作了個平揖,“子闊兄,大恩不言謝。不過,這不是錢的事情……”

 “元登,弄這些虛文做什麽,真是!”趙廣連忙還了一禮,“這又算什麽大恩了……真不是錢的事?”

 “真的!”李進把捆好的被褥放在一邊,“子闊兄,我來不其已經快兩年了,你來的時間更長些兒……”

 “嗯,兩年零七個月。”

 “你我都不是那種天資聰穎的人,自命學問不錯,但也非出類拔萃之人,沒有哪位大儒對我等青睞有加,至今也不過是在大儒們講大課的時候,去聽一下,偶爾也能請教兩個問難……

 子闊兄,我不是在抱怨。

 來了不其以後,我能看到許多以往難得一見的書籍,聽到大儒們的講學,得到一點指點,這已經令我受益匪淺了。

 不過,也就是如此了。

 子闊兄,你還沒有看到新的布告吧?”

 “什麽新布告,是不是那個去當講師的事,我看了一眼,一看是這事,就沒細看,怎麽?”

 “子闊兄,你應該好好看看!鄭君準備印刷一部新書,把大儒們的講稿和講義都印刷出來……”

 趙廣從中插了一句,“這個我看到了,就在那布告的旁邊,正在接受預訂,不過,這書的價錢很貴,每月出一本,我也只能挑著買了,看來,要再找點活了,光種地是不行了,去抄書倒不錯,可惜我的字不 好……”

 李進白了他一眼,也沒心思細說,便簡短截說了,“凡是從事講師者,青州會為之準備一套五經典籍,提供一定數量的紙張,另外,”他提高了聲音,“還提供那部新書,只要講師做滿一年,這些書籍都歸自己所有……

 還有,凡是從事講師者,可以延長借閱書籍的期限,當然,借閱時間不能過一年。

 這樣一來,在這裡聽講,與去教小孩子,差別就不大了。

 何況,張青州給的薪俸也不錯……”

 “咄!”趙廣怒喝道,“你還說不是錢的問題?”

 開了幾句玩笑,趙廣也有點動心了,“元登,你看我去怎麽樣?”

 “恐怕不行啦!我去報名的時候,去報名的人就已經不少了,聽管幼安的意思,在最初的時候,用不了多少講師的……”

 趙廣仔細打量了李進好半天,“別開玩笑了,元登,你是不是給我報名了?”

 “啊?你不是說不去嗎?”

 “切!此一時,彼一時!”

 李進臉色一變,很不好意思,扭捏道,“子闊兄,我有件事對不住你,你不會生氣吧?”

 “不會!”趙廣暗道,不會吧?

 “真的?”

 “真的!”趙廣悄悄在李進看不到的地方

 拳頭。

 “子闊兄,我報完名一高興,就忘了你了……停!君子動口不動 手!”

 打鬧了一會兒,李進才接下去,他的聲音斷斷續續的,“不過,我一看,人多,又想起,這事了,就又,重新排了遍,隊……”

 ————————————————————————————————

 “士子們遊學不其,是為了求學,但能拜入大儒門下學習的,終究是少數。我們雖然效仿太學,開辦了幾門古文經和今文經的講解,不 過,自學仍然是學習的主要方式……”

 鄭玄的主意就是這麽簡單。反正都是自學,要借閱,那就準許長期借閱;有疑問,就來信詢問;需要聽講,就把講義等都印刷成冊,人手一冊——印刷不是問題,藏書莊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典籍坊。

 藏書莊所在的不其城,只是東萊郡治下的一個侯國,原本屬於琅邪國管轄,近百年來才歸屬東萊郡。不其是座不大的土城,俗稱裡羅城,城牆高不到兩丈,城周不多十余裡。不其城池雖小,卻為富裕之地,向西瀕臨膠州灣,向南三十裡則是不其山,中間均為肥沃的平原之地。

 鄭玄便客耕於不其山腳下,不其山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山上有古井不竭。當初,鄭玄與弟子們隱居於此,過著清貧而安謐的生活。時人將其居所稱為鄭莊,藏書莊位於鄭莊略北,與鄭莊緊挨著。

 自光和光和三年()起,張涵將東觀藏書抄本之一,源源不斷地送到了鄭莊臨近的藏書莊裡。由於藏書莊豐富的藏書和鄭玄來者不拒的態度,不其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來此讀書的士人們也迅增 長。如今,東觀的典籍已經抄寫完畢,藏書莊儼然就是一處對所有人開放的東觀。來此讀書求學的士子,以藏書莊和鄭莊為中心,散居開來,形成了另一個類似太學的所在——學鄉。

 不過,學鄉與太學相比之下,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大的差 別,就是學鄉的商業服務了。學鄉不僅有典籍坊,還擁有自己的紙坊、高低檔酒肆飯莊、糧店、雜貨鋪……甚至還有一家專門的藥鋪。 士子們毋須離開學鄉半步,就能夠得到所需的一切,沒有現貨,也可以訂購 到。這些都要歸功於張涵,更準確地說,是歸功於項奉。

 張涵看到了學鄉的重要意義,但他不方便出面,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參與。學鄉的管理,向來是鄭玄負責——重要的事情,他會與孫嵩、王烈、申屠璠、樂隱、高誘等人共同商議後,再作出決定。但是,張涵不方便公開出面,卻可以為學鄉提供便利。項奉是張涵的財務總管,除了紡織作坊外,並沒多少事,這花錢的事自然交給了他負責。

 項奉對數字和商業非常敏感。一到不其,項奉立刻看到了無限商 機。要知道,能讀書的人再窮,也比普通人家要一些。何況,相當一部分人家裡條件非常好。這樣一批人聚在一起,消費水平遠遠過了普通城市。項奉立刻用高價買,用更多的土地換,拜托鄭玄出面……想方設法把周圍的田地買下了大半。然後,項奉在這裡住了下來,五年時間過去了,學鄉就有了旅店、有了出租的房屋院落,有了雜貨鋪、酒肆、糧店、紙坊、典籍坊……

 ps:這章寫的不順.推倒重來了一遍.也不太順.晚上會再三千補全的真是無語中.自從我宣布要加快進度.度似乎反到下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