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在跟這個師兄接觸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這個師兄原來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強大理論者。就連李傑對於他的理論都甘拜下風。而且這個師兄憤世嫉俗,如果這個時候有互聯網,說話可以不負責的話,估計網絡上會出現一個很有名氣的憤青。
很多時候李傑在醫學方面的討論都會敗給他,但是這個師兄有一個弱點,動手能力比較差,而且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
因此李傑將很多動手的機會讓給了他,讓他多鍛煉鍛煉。同時李傑也可以偷偷懶,他這個時候看來就像一個慵懶的老醫生。
新人晚間查房是必不可少的任務,無論李傑是否值班都需要查房一次再回家,李傑也是無奈,這是醫院對他的特別照顧,而李傑的師兄則是在李傑的唆使下,自願留下。其實李傑覺得如果自己一個人的話太無聊了,所以拉一個陪著他。
夜裡又到了查房的時間。
主治醫師帶著兩個人開始查房,這個醫生比起先前的袁醫生要和藹的多,人品醫德都很好,李傑是很尊敬這個醫生的。其實醫院裡,袁醫生那樣的人是比較少的。
他每檢查一個病房都會不厭其煩跟李傑講述這些病人所患疾病的致病機理,具體病理變化,以及治療方法等等。這些知識不是那些課本上可以學到的,很多疾病的變化要親看到,才能夠記住,才能真正明白。
這也是李傑那個師兄為什麽喜歡跟李傑查房的原因。
“你們看這個病人已經昏迷,她因車禍住院有輕微脊髓損傷……她現在明顯尿瀦留,需要導尿。你們準備一下,給他做導尿!”
李傑跟師兄對望一眼,沒想到竟然讓他們做導尿,李傑很大方的拍著師兄的肩膀說:“師兄這個任務就教給你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你以前應該沒有做過!”
“可是……”他還想說什麽卻被李傑打算了。
“別可是了,這麽好的機會你怎麽能放棄,你不是下定決心多動手麽?這個操作我以前做過,你還沒有做過,所以讓給你是應該的,我們關系這麽好,感謝我的話就不用說了!”
所謂尿瀦留尿路障礙或神經性功能障礙,從而導致大量尿液積蓄在膀胱中而不能排出或排出不暢的病症。
其實說白了就尿不出尿來,這個患者是明顯的神經性障礙。李傑把這個導尿的機會讓給師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的確想將這個動手的機會讓給師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私心在作怪,他挺討厭這個做導尿這個工作,特別是對這個患者。
他還記得這個患者被送來醫院的情景。
大約是傍晚十分,門外響起一陣刺耳的救護車的笛聲,緊接著,一個穿著時髦的妖豔少婦,渾身是血被抬了進來。
經過醫生們的全力搶救,她基本沒有了什麽問題,現在處於術後的恢復階段,用不了多久就會醒來。
當醫生們救完了這個女人以後,有一些人都不約而同的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不為別的就因為救這個女人太用心了。
她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的妻子,這次進醫院是因為車禍,這車禍的原因說起來就讓人氣憤。
她開車撞了傷了人,卻不報警,而是逃逸,結果因為過於緊張發生了車禍。
最可惡的是她的家人還妄圖狀告那個被他撞到的人,賠償她的寶馬車。
李傑最很這種惡人,所謂刁民惡徒,不過如此。對這樣的人他看到都覺得可惡,很不得上教訓一頓,更何況去救她。醫院規定,做導尿這樣的工作不許一個人獨自做。帶李傑他們的那個醫生因為腹部脹痛,去了,所以李傑一直在一邊看著,很快師兄就做完了手部清潔,帶上橡膠手套,準備做導尿。
李傑覺得師兄有些激動,他能清楚的看到師兄的手有點抖,李傑不僅感覺有點好笑,這個師兄是學習很好的那種人,醫學方面的知識記得扎實牢靠。如果隻論書面知識,他可以算的上很厲害。可是動手能力卻差到了極點。
李傑看師兄忙活了好一陣,卻還沒有做完,便問道:“師兄你在搞什麽啊!怎麽還沒弄好?”
“他沒有尿啊!是不是老師弄錯了!”
“你可小點聲,老師雖然是個和藹的人,可是權威不容置疑,小心惹火了他以後不帶你了!我來看看!”李傑說著走了過去。
李傑一看,不禁樂了,師兄用衣袖擦著滿頭的汗水,疑惑的問道:“李傑,怎麽了?”
“你插錯了,這是YD不是尿道,尿道在上面了!你塊點,一會老師來了你就慘了!”李傑強忍著笑說道。
李傑覺得這個師兄也太有才了,尿道跟YD竟然分不清,都死中國的封建思想惹得禍,估計認真的師兄是一個臉皮很薄,很害羞的人。 沒有好學習女性會陰部結構。
他運氣不錯,帶他們兩個的醫生還沒有回來,如果被第三個人發現估計這個師兄會被罵個狗血淋頭,而且還會成為全醫院的笑柄。如果傳出去他可能因為輿論壓力被醫院趕出去。
在接下來的查房過程中,師兄的精神很是萎靡,很顯然他受剛才那個事情的影響很大。查房結束以後李傑也沒有再好意思跟他開玩笑。
根據李傑剛才觀察那個少婦很可能已經恢復了大部分直覺,頭腦可能是清醒的。不知道以後師兄要怎麽面對她,但願自己別害了他才好。
後來證明李傑的想法果然有幾分正確。
這個少婦清醒了以後,還需要住院一段時間,從上次李傑的師兄對其進行了YD插管,這個少婦看見李傑的師兄便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了。尤其是師兄進去換藥的時候,這個少婦的臉上就有點掛不住了。不過後來,這個少婦變得大膽了些開始主動對師兄發動攻擊。結果師兄招架不住主動要求調離。
原來這是一個花癡少婦,可憐的師兄。李傑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