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傀儡皇帝》第56章 台田魚塘模式
  江都十月的天氣最為適宜,雖然沒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美麗,在北方漸漸寒冷的季節,這裡依然溫暖如春。

  楊廣半臥在軟榻上,感受著馬車輕微的晃動,底盤的簡易彈簧抵消了大部分的顛簸,比坐轎子快,比坐馬車舒服,的確很不錯。

  想到這裡,楊廣拿起一個奏折,這是洛陽的一個禦史大夫的折子,滿口的仁義道德,之乎者也。

  最後的幾句話終於暴露才說出了他的目的,彈劾楊侑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功課馬虎,玩心太重。

  楊廣想起楊侑發給自己的捷報,不由得笑出聲來,貌似這些都很對呀!

  可選繼承人的標準文官和帝王的標準有很大的不同,那些滿口仁義的腐儒們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將帝王當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自己早已經遇到多次了,現在再看到這些折子的時候,心中已經沒有了半點觸動了。

  想到繼承皇位的人選,楊廣又是一陣的為難,為了粉飾自己奪取兄長的位子的醜聞,楊廣早已決定將接班人在太子一脈來選。

  想到死去的太子,楊廣心中就一陣心痛,好在還給自己留下了三個孫兒。

  楊侑三兄弟也知道楊廣的心思,雖然明面上關系很好,但是在私底下也是小動作不斷。

  對於這,些楊廣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是皇家,這就是皇家的生存之道。

  楊廣回過神來,將手中的奏折丟在一邊,拿起身邊的厚厚的一摞密函。

  要是楊侑在這裡的話,一定會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上面記錄著是他在大興的一舉一動。

  這些材料楊廣早已經看過了,每當楊廣看過一遍之後,總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從製作鵝毛筆到擠兌戶部侍郎顏君成;從救濟流民成立賑災司到發放代王金令;從修建磚路到去請杜如晦,從平定孫華叛亂,最後定格在家庭聯產承包上。

  “這還是那個軟弱的小三嗎?”楊廣喃喃自語。

  楊侑年紀偏小,再加上楊倓和楊侗的母親又是親姐妹,一直以來楊倓和楊侗兩人之間明爭暗鬥,但是對於打擊楊侑上兩人還是甚有默契,這也就造成了楊侑軟弱善良的性格。

  楊廣心中想到:“也許也只有善良的小三才會這麽拚命的去救濟流民,可一個君王光靠仁慈是不夠的。。”

  雖然發放代王金令有點不符合孟浪了,但是畢竟養活這麽多人,實在是為難這個孩子了。

  楊侑這近三個月的神奇的表現,在楊廣看來,楊侑想要乾出一份功績,就是用來吸引自己注意的招術。顯然楊侑已經做到了。

  楊廣會心一笑:“小三兒也長大了,也知道爭了。”

  對於想做大事的皇位爭奪者,最讓楊廣喜歡。

  “既然你要爭,那我就給你機會。”

  楊廣拿起楊吉兒送給自己的孔雀翎筆,在楊侑的名字下方重重的劃了一道。

  馬車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停下,

  一個太監在外稟報道:“皇上,張貴妃的寢宮已到。”

  “回去吧!”

  楊廣拿著頭也沒抬的說道,他突然從楊侑的政策上有了很好的靈感。

  “是!”太監聲音有點遲疑的應道。

  這都已經到宮門口了,皇上卻直接的回去了,這讓盛裝打扮的張貴妃情何以堪,霎時間之中怨氣衝天。

  經過三天的休整,大多數的流民都已經恢復了體力,陸續的開始可以開始工作了。

  所有人都流民都被分流,整個京兆郡遍布都是熱火朝天的乾活場面。

  在所有的流民工程之中,雇用流民最多的工程就數李家灣了,這裡整整聚集了五萬多流民,是所有流民工程中聚集最多的一個。

  李家灣位於大興北方,高陵縣境內,瀕臨鄭水,地勢低窪,每年夏季的時候,這裡都會積澇成災,久而久之形成了幾十萬畝的鹽鹼地。

  李家灣工程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開墾這裡的鹽鹼地。最初這個工程出現之後,所有人都認為楊侑是異想天開,因為鹽鹼地是種不成莊稼,土地裡含的鹽分太高了。

  而楊侑卻力排眾議,堅決要執行這個工程。

  “別人治理不好鹽鹼地,不代表本王治理不好。”楊侑此話一出,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要是別人估計大家都會嘲笑起來,但是這話是出自於屢次創造奇跡的代王殿下口中,這不得不讓人有點遲疑。

  但是反過來又一想,要是代王殿下真的將這幾十萬畝的田地開墾出來了,那將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呀!

  不光京兆郡有鹽鹼地,哪個郡縣沒有呀!。

  楊侑之所以這麽有底氣,那是因為他高中時期的地理學得好,在其中有一篇就是講的中低產田治理。

  其他的方法以隋朝的科技暫時達不到,但是有一種方法卻是最為適合現在的情形,那就是治理鹽鹼地最笨,也是最根治的方法:魚塘——台田模式。

  它脫胎於江南的桑基魚塘模式,不過這個時候江南還沒有開發,桑基魚塘還沒有形成,以後誰借鑒誰還不一定呢!

  秋季正是枯水期,這個季節正是治理的好時節。

  五萬流民加上周圍各郡縣的打工者,一共有八萬人。

  在賑災司的有序的規劃下,被分成不同的小組,有的挖坑,有的平土。

  很快,一個個台田、一個個魚塘的位置規劃好。

  這個時候,眾人才知道楊侑的打算,這貌似的確可行。

  鹽鹼地治理最大的問題,就是洗地之後,過上幾年要變成鹽鹼地,現在將低窪的土地墊高,上面鋪上肥沃的淤泥,可以說是徹底根治了鹽鹼地。

  不過這個方法也就是京兆郡能夠使用,因為別人地方根本沒有這麽多的勞動力。

  浩大的工程量既能夠容納盡可能多的流民,也能開墾出土地。

  在這個土地價值最大時代,大量的流民帶來了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很低,哪怕開墾出來,十萬畝田地,那也是大賺特賺。

  得悉了代王殿下的全盤意圖之後,所有人都心中歎服起來。不知道這個代王殿下是怎麽想出來的。

  當然這一切,楊侑都推給了那個萬能的皇家藏書樓。楊吉兒這幾天在藏書樓發奮苦讀,就是想要找到一個能讓自己一鳴驚人技能。

  楊侑好笑之余,當然不會點破,讓楊吉兒多看看書,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李家灣。

  所有人都在熱火朝天的乾著活,在不遠處,楊侑和杜如晦正在視察工程的進展。

  杜如晦指著李家灣對楊侑說道:“鹽鹼地的收成很低,根本沒有利用的價值,洗地的代價太大,況且如果遇到了旱澇天氣,這裡將會顆粒無收。”

  楊侑點了點頭,下了馬車,點了點腳下的土地,現在才十月份,地上已經白茫茫的一片了,這些都是蒸發出來,留在地表的土鹼。

  楊侑伸手點了點白沫,放在舌頭上嘗了嘗,苦澀的味道頓時遍布口中。身體受罪卻嘴硬的說道:“嗯,這些土鹼面是可以食用的。”

  杜如晦心中好笑,臉上卻做出了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道:“代王殿下所言極是,李家村的人每年的收成僅僅夠食用,但是卻是這裡的人們生活的卻很好,這全都要歸功於這些土鹼面。”

  李家村的人掌握了製作土鹼的方法,大興城所有的鹼面百分之六十來自於這個李家灣。

  杜如晦擔憂的說道:“代王殿下,我們的這樣開墾李家灣,以後這些李家村的人就會失去了生活來源了。”

  “這你放心,我們開墾的都是略微輕微的鹽鹼地,和中性的鹽鹼地,那些產鹼最高的鹽鹼地,用工太多,效果輕微,根本沒有開發的價值。”楊侑回答道。

  “不過,這也的確會對李家灣的人造成一定的影響,等土地開墾出來之後,給李家村的每人三畝地作為補償吧!。”楊侑補充道。

  杜如晦敬佩道:“代王殿下真是宅心仁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