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的相貌停留在二十歲青年時期,一頭烏黑的頭髮在眾聖之中格外惹眼,他的皮膚不僅僅是光潔,甚至堪稱細嫩,臉上充滿眾聖都沒有的一種東西。
朝氣蓬勃。
方運宛如是蒼秋中的一挺青松,又好像雲海中的一抹赤霞,更像是夜空中的一輪明月。
這種對比太強烈,只是看到方運一眼,眾大儒就感到自己年輕了許多,內心充滿了鬥志,隨時可以建功立業,完成心中的抱負。
方運堅毅又年輕的面龐,成為大儒眼中最璀璨的星辰。
方運掃視一眾半聖化身,目光在宗聖化身的身上稍稍停留。
“人族百廢待興,本聖新封,眾聖卻未齊聚,一直引以為憾。今日便借此文會,談文論道,啟發群儒,為人族添磚加瓦。”
就見一老人開口道:“半聖論道,過於精深,大儒若難以參透,執迷其中,有害無益。”
這老人濃眉如傘,雙唇極薄,面色和藹,但雙目之中卻有冷意。
所有大儒面露驚容,許多大儒甚至許久都沒有收斂臉上的驚容。
這人,便是雲國的雲聖。
就見宗莫居神色不變,在眾人眼中依舊只有側臉,也不去看誰,只是直直望著前方,目透虛空,眼中風雲變幻。
其余半聖則看向雲聖,王驚龍與陳慶之皆不掩飾,面色不滿,但終究身為半聖,沒有開口。
眾人都意識到,方運的革新,尤其是意圖廢除禮殿支持法家的行為,早已得罪雲聖,此次突然開口,必然與宗聖有所勾結。
方運笑了笑,道:“為嬰兒時,知大人一舉一動皆玄妙;為蒙童時,知先生一言一行皆深奧;為大儒時,知聖道精妙。我等身為半聖,若依然妄談精妙,忽視真知,便落了下乘。”
“方聖請指教。”雲聖立刻微微拱手,身體前傾。
那些敬仰方運的大儒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名為請教,實則已經開始論戰,半聖拱手,必不得善了。
景國大儒心急如焚,人人都能想到宗聖今天會發難,但沒想到,竟然是雲聖先出手,這極可能打亂方運的步伐。
一旦雲聖讓方運亂了陣腳,宗聖再突然出手,方運將十分危險。
宗聖指掌間,向來有雷霆!
方運微笑道:“孔聖曰‘誨人不倦’,樂正先生曰‘教學相長’,皆是在說一件事,在我們教他人的時候,有助於自身的學習。這是其一。其二,聖道混沌,豈有精妙與不精妙之分?”
“聖道無精妙之分,但我等需分精妙與否。”雲聖道。
許多大儒微微點頭,在這方面,他們還是讚同雲聖。
方運卻道:“所以我說雲聖落了下乘。我等眼觀聖道,豈能像買貨一樣挑挑撿撿,定品論相?我等看聖道,通便是通,不通便是不通。不通,便只能言精妙,通了,一望便知,何來精妙之說?所謂妙不可言,只因不通而已!先聖之誤,流毒甚廣,雲聖亦如此!”
“方聖未免過於武斷!”雲聖冷哼一聲。
方運卻微微一笑,道:“我知雲聖精《禮》通儒,敢問千道萬道,有何可說,有何不可說?”
雲聖竟然未立即回答。
眾大儒這才意識到方運的提問方式非常巧妙。
方運不穩精妙不精妙,而是問可說或不可說。如果雲聖說了可說的,那就證明方運的話是對的,如果說雲聖說了不可說的,那方運深究細問,雲聖無論答上來答不上來,都在印證方運說的那些話。
若是真正懂了,一定可以說出來,如果不懂,定然說不出來。
方運不去看雲聖,
轉頭看向大儒,緩緩道:“謹言慎行,遺禍千年!”天空,大道之音響徹。
江水之中,龍門升起。
這個顛覆性的論點一出,不止大儒們震驚,眾聖也驚訝地望著方運。
刹那之後,眾聖以聖念解析此言,眼中異彩連閃。
“善!”王驚龍似有所悟,望向方運的目光滿是敬佩。
“善!”陳慶之微微低頭,若有所思。
“大善!”孔長遜毫不掩飾對方運的景仰之色。
其余半聖或點頭,或面露複雜之色,不知如何評價。
大儒們則隱約明白方運的意圖,但都不甚明了。
只有極少數曾經思考過相似問題的大儒,用力點頭,甚至心潮激蕩。
方運緩緩道:“半聖之目,貫通古今。正如我曾對孔家主說過,我們不僅要看當下,也要看過去,更要看未來。當我們的目光貫通時空,看待一切的角度便完全不同。人族初生,茹毛飲血,音無意,字無形,狀如野獸。而後,言同聲,字同形,方可高效讓他人知道自己的意圖,方可高效協作。”
“人族之所以高於禽獸,不止有鋤頭、刀斧等實物工具,更有語言、文字等工具。 誠然,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但口中亦出真知!我們的先民,最先便是以音交流,我們用語音交流了上百萬年,而用文字交流不足萬年。所以我們大多數人更擅長傾聽,而不是閱讀。”
“我們能從牙牙學語到口若懸河,是親友諄諄教導;我們能從辯形認字到一目十行,是先生耳提面命;我們能坐在這裡論道,是因為眾人談真知、說學問。經有注,注有疏,字有訓詁,文有正義,都是在把原本‘精妙’的東西用更多的文字、更簡單的解釋、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讓更多人理解和學習。”
“所以,當我們回頭去看,就會發現,人族一直在變得更加‘嘮叨’,一直在識圖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讓後輩理解真知,我們望向未來,必然也會看到,為了表述複雜的真知,人族定會用多而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釋。”
“謹言慎行,封住的不只有禍,還有真知,還有疑問,還有我們的創造能力!謹言慎行最可怕的是,阻止我們犯錯。阻止犯錯不好嗎?非常不好!因為當我們不去犯錯,我們便會忘記人族或者說所有生靈最優秀的能力,糾錯!”
“站在一個人角度,我們隻關注一個點,一個不動的點,謹言慎行是好事,因為能避免一個人出醜,避免受到傷害,避免被嗤笑。但是,如果我們放大我們的眼界,如果有上百億個點,上百億的人族,都謹言慎行,結果會如何?我們拿什麽唇槍舌劍?拿什麽紙上談兵?拿什麽舌綻春雷!拿什麽口誅筆伐!”
許多大儒隻覺頭腦轟然炸開,腦海中有什麽新的東西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