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榮耀》第97章 這個年後,所有的1切會更加不1樣
趙構突然間的表態讓王晨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趙構會當眾對他表示支持。

 劉光世與張俊是趙構曾倚重的人物,趙構曾為他們上表求情,雖然說此次戰役這兩將不顧趙構的安危,不戰而逃,將趙構置於金人的直接威脅之下,但無論怎麽說,這兩個人還是準備再投入趙構門下的。如果趙構為了自己的未來著想,肯定會想辦法將他們招於麾下的。

 正是因為這一點考慮,王晨就一定要殺劉光世和張俊。在處置劉光世和張俊這件事上,王晨原本是準備不顧趙構的意見,一意而為,即使趙構反對也要這麽做,一則為了嚴肅軍紀,二則為了削弱趙構的力量。趙構力量太過於強大的話肯定不是好事,小皇帝趙諶的威脅就加大了。

 王晨在召集諸將商議此事,並將趙構請出來,原本就是做好了與趙構當面起爭執的準備,他有小皇帝趙諶的手詔,現在又有朝廷的詔令在手,即使趙構反對他也不怕。他執意這樣做,當然與年紀輕,性格衝動有關。畢竟現在王晨才二十幾歲,即使性子再沉穩也不可能做到與那些“老謀深算”的中老年人相比,許多事就是一根筋去做,甚至沒去想太多後果是怎麽樣的。

 在處置劉光世和張俊這件事上,他已經抱著即使與趙構起衝突也要執意而為的決心。

 他還準備將此戰最後的結果這樣,被完顏宗翰的殘部逃走的罪責全部歸到劉光世和張俊的畏敵上。

 但擔心中的事沒出現,讓王晨挺是意外。

 其實現在的趙構在心智上完全不比王晨“高深”,他比王晨還要年輕幾歲,劉光世和張俊置他安危於不顧。三路人馬結陣迎敵時候,拋下他這個康王殿下逃走了,差點讓他的人馬被金軍俘虜。在這件事上,趙構是越想越氣,有想殺人的衝動。在王晨提議要殺這兩人後。他打心底的讚成。但因為其他的因素而生的顧慮讓他沒在第一時間支持,朝廷傳來的詔令讓趙構明白了這兩個人的性命已經沒有可以救了,因此也在眾將面前表示了劉光世和張俊非死不可。他如此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樹立自己的威嚴,甚至想以此表示,要殺這兩個人。是他的主意,他不能容忍手下將領這樣的行為。

 當然趙構這樣的表示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主要是因為年輕衝動使然之故。

 王晨宣布了朝廷的詔令,趙構與折彥質等人也表示了強烈的支持,那些想為劉光世和張俊求情的將領,也不敢有什麽表示。許多人也清楚。王晨率部與完顏宗翰力戰一番,完顏宗翰率殘部逃跑的時候,要是劉光世和張俊敢率軍阻擊,那此戰的結局肯定不會這樣的。

 現在的結局有點虎頭蛇尾的味道,讓許多人想起來都不太舒服,畢竟金人主力北逃成功了。許多人遷怒於張俊和劉光世的懦弱膽小上,殺了這兩個人也正好出了他們心中的惡氣。

 見大部將領在這件事上都是表示沉默。除了幾個支持的人表態外,沒人表示反對,王晨松了口氣,也馬上宣布了如何朝廷對折解劉光世和張俊部人馬,及這兩人麾下將領如何處置的意見:劉光世和張俊的人馬都編入殿前司和侍衛步軍司、侍衛馬軍司麾下,待這場戰事完全平息後再全面整編。劉光世和張俊的那些親領將領都被解除職務或者降級使用,不願意呆中軍中的可以自行離去。軍士也是如此,不願意再在禁軍中呆的,也可以回家種田。

 朝廷的意見趙構當然沒辦法反對,但對於朝廷這樣處置。他並不太滿意,蓋因為劉光世和張俊部的折解他並沒得到多少好處,沒有人馬編入他的麾下。在這次戰事中,他麾下的人馬損失還是比較大的,如今只有三四萬人了。而且許多將領因為他的“無能”,對他的命令都有點陽奉陰違的樣子。但王晨隨後的一些話讓他心裡的不快馬上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王晨宣讀的朝廷詔令中命令諸將,皆以兵馬大元帥趙構的令是從,王晨也要聽從趙構的命令。

 朝廷也在詔令中宣布了新的殿前司三軍總管:王晨依然領殿前司都指揮使,折彥質改任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宗穎任侍衛馬軍司都指揮使。表現不錯的陳淬因為戰功而被晉為殿前司副都指揮使。

 一想到集聚在大名府的人馬全都要聽從他的指揮,趙構馬上變得意氣奮發。宣布了對劉光世和張俊的處置意見後,趙構和王晨也馬上命令各將去準備,接管劉光世和張俊的人馬。

 劉光世的人馬分半編入侍衛步軍司及侍衛馬軍司中,王晨暫時沒接手任何的支兵馬,他麾下的殿前司禁軍現在整體軍力遠勝其他人馬,無論是戰鬥力還是紀律方面都是如此,他不希望臨時編進來的新軍對這一切造成衝擊。他準備待戰事告一段落後,再從暫編的這些人馬中挑選一些各方面都不錯的軍士補充入殿前司禁軍中,進一步整編後再集中訓練。

 因為劉光世和張俊及其他主要將領都被王晨控制住,這兩部人馬也充滿著貪生怕死的盡氣,接管這兩部人馬還算順利,沒多少將士跳出來反抗,少數不滿的軍士全被拿下。

 折彥質和宗穎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主要做的事就是整編劉光世和張俊的人馬,要完全做好這件事,至少要幾個月時間。金軍已經逃過了趙州,對金軍堵截騷擾的事主要交給河北的義軍及張所麾下的那些雜牌人馬,畢竟現在趙州以近那些地方都被金人佔領,要攻打那些地方要有長時間的準備。

 何況又是過年了,連續征戰的軍士極度疲憊,要過河追擊金軍那是太勉強。

 大規模的戰事就此告一段落,接下來唱主角的是黃河以北那些義軍。

 休整與整編麾下人馬是王晨接下來最需要做的事,他的計劃是在整編隊伍完成。天氣轉暖後,再開始北伐。金人不是天熱的時候戰力下降很多,他們盡量避免夏天時候作戰嗎?那就在天熱時候北伐攻擊黃河以北之地,將河北兩路、河東一帶被金人攻佔的那些地方收復,並持續不斷地對金地騷擾。

 王晨的提議得到了諸將的支持。諸將也就按計劃去做準備。

 韓世忠雖然也和劉光世、張俊一道在金軍南攻時候逃跑,但他是因為劉光世和張俊的不戰而逃而受波及,逃跑時候也沒搶劫百姓,並在後來的戰事進行過程中有不錯的表現,在這次擒獲劉光世和張俊中立下大功,王晨在請求處置劉光世和張俊時候又替他求情。這次並沒受到什麽處置,依然任原職---江淮製置副使。王晨的打算是,在局勢平定下來後,將韓世忠的兵馬也進行整編,他準備將韓世忠手下那些不錯的軍士也要過來,編入殿前司禁軍中。

 他要將殿前司禁軍打造成一支鐵軍。讓金人聞風喪膽的人馬。

 在折彥質和宗穎基本接管了劉光世和張俊的人馬後,也就是在宣布了朝廷對這兩將的處斬命令的三天后,在大名府城外的校場上,趙構親自主持公開處斬劉光世和張俊。在處斬儀式開始之前,王晨宣讀了朝廷對劉光世和張俊兩將的處置意見,並歷數了他們犯下的罪行。堪比金人,甚至比金人還要殘暴的罪行讓許多不清楚情況的將領聽了瞠目結舌。也讓那些一直跟隨王晨痛擊金人的將士氣憤不已。

 圍觀的軍士一再叫喊要殺了張俊和劉光世的呼聲讓已經被嚇癱的劉光世和張俊都被嚇昏過去。兩人原本就不是什麽有氣節、有膽略的人,特別是在手中兵權越來越重之後,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性和豪氣,越來越貪生怕死。知道自己人頭馬上就要落地了,哪裡還支持的住?

 劉光世和張俊雙雙被嚇昏過去,這也讓他們少了些臨死前的痛苦,原本擔心兩人被處斬前說著什麽煽動軍士作亂之類蠱惑性話而讓軍士生亂的王晨也放了心。也就在數萬將士群情激昂的喝罵聲中,被千夫所指的劉光世和張俊的人頭被砍了下來,隨後被掛在軍營的旗杆上“展覽”三天。

 處斬劉光世和張俊之時,天是一片陰沉。但在他們的人頭落地後一會,天空就放晴了。

 明媚的眼光照射著鋪滿大地的白雪,讓許多人的心情都為之舒暢。

 看來老天都不能容忍張俊和劉光世啊,在他們被殺後露太陽。

 在處斬了劉光世和張俊後,跟隨趙構監斬的王晨也將此次金軍南侵後的一系列戰況當眾向全體將士進行了通報。將金軍幾次遭遇重創的經過詳細地講了遍。前兩次金軍南侵,我大宋軍隊不堪一擊,基本沒打過大的勝仗,但這次金軍南侵我大宋軍隊卻創造了數次奇跡,最終將金人趕回了北方。許多人覺得揚眉吐氣,尤其是家在黃河北面的那些將士,他們強烈要求朝廷下令收復黃河以北的所有地方。

 康王趙構以兵馬大元帥的令,宣布了朝廷令他所領的大宋軍隊在整編完成後,就渡過黃河,繼續抗擊金軍,收復失地的決定。趙構宣布,他將親自率軍渡過黃河,繼續與金軍作戰。

 趙構準備親自率軍過黃河, 王晨、折彥質、宗穎、韓世忠、陳淬等將也將率軍過河,追擊金軍,不但要收復失地,還要打到金國去,解救被俘的二帝及其他宗室,逼迫金人歸還所有被擄的宋人及大宋的財富,並賠償我大宋這些年所有的損失,這讓將士們熱血沸騰。

 “不滅金國,誓不罷休!”震天的口號回落在大名府上空。

 那些被押來觀察劉光世和張俊處斬過程的原這兩將麾下的將領,在黯然神傷到主將被殺,自己也成了待罪之身的同時,也震驚於康王趙構及王晨所領的軍隊竟然有如此的士氣,在擊敗了金人的南侵後,馬上就要揮師北上。什麽時候我大宋軍隊有此豪氣了?許多人也為自己在金軍南攻時候不戰而逃還失去百姓的行為懊惱不已了,與王晨所領的人馬相比,他們就是渣渣。

 劉光世和張俊麾下的將領個個心情複雜,尤以王德、楊存中等原本想大有作為的將領為甚。

 在處置了劉光世和張俊,並將他們的人馬初步整編後,已經是大年除夕。

 這個年,注定與前幾年不一樣。而這個年後,所有的一切會更加不一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