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榮耀》第51章 趙構的餿主意
  因為地表溫度還不是很低,這場雪下了後,並沒多少積雪,王晨想趁這場大雪教軍士滑雪的願望沒辦法實現。而這一場大雪,卻導致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大范圍的冰凍就此開始。到處是撲面的寒,皇宮內的那些池子中都結了厚厚的冰,黃河岸邊,也開始出現小范圍的冰層了。

  水師戰船及其他征用的漁船及守衛黃河南岸的軍士都在奮力除冰,盡量不讓黃河河面上的冰層擴大,為了除冰,他們什麽辦法都用出來了。

  這“土辦法”效果還是挺明顯的,黃河北岸靠近河堤的那些冰面在日間已經不能融化的時候,黃河南岸大部地方的冰沒有保存下來。

  晚上天寒時候冰開始結了,第二天一早冰層就被破壞。從河岸開始結的冰層破壞後,當天晚上開始結冰,又只能從河岸開始往外擴展,但剛結起的冰在天亮或者天還沒亮時候又被破壞了。這種土辦法,依靠大量的人力在氣溫不是非常低,結冰范圍不是非常大的時候,還是能與大自然對抗的。

  而在這時候,已經收攏了一部人馬,並在繼續命令劉光世和張俊部向其鎮守的大名府、開德府方向靠攏的趙構送來一份密信。

  趙構在密信中建議朝廷掘了大名府以東的黃河堤岸,阻止金軍東路軍的南進。

  收到趙構如此建議的密信後,李綱被嚇了一跳,隨後知道此事的王晨也被嚇了一大跳。

  仔細討論了一番後,也弄清楚是怎麽回事了。

  原來是趙構擔心他所領的人馬阻攔不住金軍的攻勢,而想到此招,想借黃河水來阻攔金兵的攻擊。

  劉光世和張俊在接到朝廷令其向大名府方向靠攏的命令後,也似乎嗅出了點不對的味道,雖然沒有抗命,但故意拖延,每天以幾裡或者十幾裡的速度向西面動作,非常磨蹭。劉光世部及張俊部不聽命令向他靠攏,趙構感覺到了一絲緊張,在聽了手下謀士的建議後,也想到了這一招。

  “陛下,李相公,絕對不能同意康王殿下這一提議!”弄清楚趙構的意思後,王晨當著趙諶和李綱的面第一時間提出了反對意見。

  因為此事事關重大,又是趙構這個兵馬大元帥的請命,李綱令黃潛善、汪伯彥、趙鼎、胡寅、趙於等朝中比較有地位的大臣也一道來商量。王晨再次搶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是毫無商量的口氣,讓李綱微微地皺了皺眉,但馬上松開。

  見除了王晨,其他人都沒有馬上表態,汪伯彥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臣覺得康王殿下所提有一點道理,要是掘了黃河,能淹死數萬金軍,那金軍肯定膽寒,因此而撤軍都有可能。”

  趙鼎馬上站出來反駁汪伯彥:“汪相公此言錯矣,金人不可能列隊候在黃河邊,等著我們掘開河道淹他們的。即使朝廷同意掘開河道以阻滯金人的進攻,能不能取得效果,也是不知道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黃河沿岸的百姓肯定會遭殃,成千上萬的百姓會失去家園和性命。山東甚至江淮一帶將成為重災之地,餓孚滿地的情況必然出現,那將是人神共憤的人間慘劇。”

  見有人跟著表示了反對的意見,王晨也馬上跟進說道:“陛下,決不能掘開黃河用來阻滯金軍的東進。過了黃河的金軍才幾萬人,如今又是天寒地凍的,他們的攻擊力下降,而康王殿下麾下還有十幾萬人馬,再加劉光世和張俊部,有近二十五萬人馬,又有堅城可守,定能阻滯金人的進攻的。掘開黃河根本不會取得任何效果,即使能暫時阻滯金人的前進,但因此而起的惡果諸位有沒有考慮過?”

  諸人沉默,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不滿意王晨的咄咄逼人,但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公然站到他的對立面去,只能聽王晨繼續在殿內慷慨激昂。

  “陛下,如今已經是寒冬季節,要是這種時候突發洪發,那受災的百姓將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無數的人因此而喪命,凍餓而死的慘狀將歷歷在目,無數的人遭遇家破人亡,那比被金人攻佔而起的災難還要大很多,黃河因此而改道那是肯定的事,因此而生的災難不是我們可以預計,可以預防,可以處置的!而金人遭遇的傷害肯定不會很大,能讓他們折損幾千人馬都不一定能做到。要真的如此做,定會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民心背離都有可能。”王晨說的有點憤怒起來了。

  後世時候抗日戰爭時候有過這樣一次事件,雖然遲滯了日軍的攻擊,但受災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因此而生民怨,甚至有河南一帶的百姓最終幫助日本人打中國的軍隊了,這是何等悲哀的事?宋朝時候的黃河南岸都是富庶之地,也是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要是黃河決堤了,那大片的土地將無法耕種,糧食歉收,一連串的惡果不是現在脆弱的大宋小朝廷可以承受的。

  許多嚴重的後果王晨現在雖然一下子講不出來,但他無論如何都要阻止趙構這一瘋狂的舉動。

  因此也就在眾人的驚愕中繼續說道:“陛下,各位同僚,要是挖開黃河大堤,那黃河水將盡泄於平原地帶,河道內的水位會非常淺,這樣的話,我們在鄭州至滑州一線所有的布署都變成了徒勞,金人可以從沒什麽水的河底履冰而過,到處都是通途。即使我們阻滯了東線的金人,那我們用什麽來阻攔正北方向十幾萬金軍鐵騎的攻擊?這完全是得不償失之舉,完全不可為!”

  如果說王晨前面所說百姓可能的遭遇並不讓一些危機感很強烈的人有觸動的話,那後面這些話讓他們觸動了。要是黃河水淺了,金人可以方便過河,那開封受到的威脅會更加的大了。

  在王晨的強烈反對,及朝中許多大臣的附和下,最終朝廷下了密詔,否定了趙構掘黃河堤以拒金人西進的提議。朝廷再次下詔,令劉光世和張俊部加速行進速度,必須在十一月底之前抵達大名府、開德府一線,也令同樣行進速度緩慢的韓世忠部,也要在十一月底抵達健康,與呂好問所領的人馬會合,共抗有可能南下到長江一線的金軍,並準備幾個方向合圍金軍的東路軍,給予其重創。

  朝廷所下的命令中措施是很嚴厲的,但為了避免激怒這幾位將領,防止他們起兵作亂,或者倒向金人,只是斥責了他們行進緩慢,並沒指責其他。

  歷史上所謂的“南宋中興四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嶽飛,王晨都已經知道了這些人現在任什麽職務,也清楚了他們所做的很多事。原本在他心目中,嶽飛、韓世忠都是非常高大偉岸的形象,但現在看來,這些形象差不多全毀或者毀了不少。

  如果說嶽飛以前的表現可能是叛逆心理作祟,而做出的意氣用事的事,是可以調教,其人願意痛改前非的情況下是可以原諒的話,那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三將在大敵當前時候不戰而逃,或者沒有盡力作戰而潰逃,並搶掠百姓。這些行為放在任何時候都是被人不恥,必須要來歷懲罰的。

  更何況,他們現在對朝廷的命令也是陽奉陰違。

  王晨暗暗下決心,待這些人率軍抵達,將他們麾下的人馬控制好,金人的威脅消除後,一定要嚴加懲誡,決不姑息遷就。在這一點上,他也當著小皇帝趙諶及李綱的面明確地表示了意思,並說他期望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出眾的軍隊,必須要有鐵腕手段,決不能容忍這種行為出現。

  宋朝的重文輕武, 以文人掌軍,目的是想消除武將叛亂的可能,但武將叛亂的情況不斷地出現,特別是在南宋時期,這也說明,宋朝時候這一套軍製並不能避免武將的造反。

  相比較唐朝時候,初唐、盛唐時候極少有武將選擇的事出現,只有在李隆基當了皇帝後,建立節度使制度,將地方的軍政大權都交給節度使負責,並且可以世襲,其治內官員的任命也是節度使說了算,這才出現武將造反的情況。而唐朝時候的軍事制度造就了一支讓胡夷聞風喪膽的軍隊,在李世民的貞觀朝及李治時候,大唐軍隊是天下無敵的代名詞。

  王晨下了決心,他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一切,將宋朝的這些制度來一場根本性的改變。

  而要做到這些,難度是非常大的,但並非不可能。王晨覺得,在接下來馬上就要展開的宋金大戰中,只要他再立下大的功勞,那他在朝中的威望會繼續上升,再被委以重職,通過說服趙諶這個小皇帝,再影響李綱和宗澤這兩個宰執,那所有一切都可以慢慢改變的。

  因為開封城內有人故意撒布金人被困在黃河北岸,他們沒辦法過河了,事實也是如此,金人沒有攻過河來,東線渡過河的金兵也被阻在大名府以遠,開封沒有受到威脅,因此開封城內的百姓並不是很慌張。但許多消息敏感的人卻知道,待黃河冰封後,激烈的戰事將打響。

  許多人已經做好了準備,打算在形勢不對時候,先一步開溜,往南方逃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