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之榮耀》第35章 李綱的自信與霸道
  “陛下,臣在來東京的路上,也想了很多,今日陛下既然問起來了,那臣也就源源本本全都說出來,還望陛下指點對錯!”李綱說著,也不去理會殿內眾臣臉上的異樣,還有趙諶的迷茫,娓娓而道:“陛下,如今強敵在側,金人會隨時南下,當今情勢一點不容樂觀,依臣所見,能守然後才可以戰,能戰然後才可以和。現在欲戰則力不能勝,欲和更無可能,應勵精圖治,先求固守,能在金人再次南攻時候守住屬於我大宋的河山,等政事修整畢、士氣得到了提振,然後方可考慮更多。金兵勢必再次南下,應沿線布防,扼守要衝,這是目前最需要做的,百事皆以此為目的!”

  李綱首先所說的這一點,馬上得到了王晨和宗澤的認可,他們都覺得,如今朝廷的主要精力肯定要放在收拾殘局,整頓軍政事務,養精蓄銳,避免在金人再次南攻時候無力防守這些事上。

  金人肯定會很快再次南攻,能不能守頂住金人的再次攻擊,是大宋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

  不過李綱的話讓宗澤又有點迷茫,其話中的意思難道還要與金人和談嗎?宗澤是完全的主戰派,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與金人和談,所以李綱的話讓他意外了。但現在時候,這個問題他卻不好問出來。

  李綱威望非常高,資歷也不淺,在座的除了呂好問外,沒有一個能與其相比,而呂好問因為做了一些失節的事,正自心虛,李綱說什麽,他也不敢站出來指責反對。如今宗澤和王晨都認可了李綱的說法,呂好問也默認了,其他人如何還敢站出來表示不同的意見?

  一番話後,李綱完全進入狀態了,更加激昂地說道:“陛下,如今軍政廢弛已經很久了,因為道君皇帝和靖康天子的怯戰,軍中將士也是膽怯頹惰,再戰說不定馬上就會潰敗。臣覺得,應重新嚴格紀律,分明賞罰,以振奮士氣。還有,朝廷綱紀紊亂,政出多門,應統一歸政於中書省。如今朝政新立,正是可以一切從頭來,重新做起的時候。靖康年間大臣更替頻繁,賢能之士未能有所作為即已離任。應慎重選擇官員,延長任期,以責其成功。在大宋遭遇滅國之災的時候,身居朝堂上的大臣之品性和氣節,已經完全展露在世人面前,大宋朝中有太多沒氣節之人了。臣以為那些在金人攻來時候,不思抵抗,一力求和,甚至屈迎金人,賣國求榮之徒,陛下不但不能任用,而且一定要給予嚴懲。”

  說這話的時候,李綱將目光投向了一邊的呂好問,呂好問被嚇的抖了一哆嗦,差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不過李綱並沒在此事上再說什麽,只是嚴厲地瞪了一眼呂好問後,馬上繼續自己的話。

  “陛下,除了要立即重整朝綱,並加強東京的防守,避免再被金人攻破外,還有一非常緊急的事務必須要盡快做,那是治理河北兩路及河東。”

  “這兩路是我大宋的屏障。雖然金人曾攻破開封,但如今河北、河東為金人攻佔的僅十幾個州郡,余下的二十幾個州郡還是我大宋軍民在據守。想必陛下也是知道,太上皇在金人攻破開封時候曾下詔命守臣割地,兩河軍民堅決不奉詔,其氣節可見一斑。這些州郡都推舉當地土豪,聚眾少則數千,多則數萬,與金兵相持,此中不乏忠義勇武之士。陛下應於河北設置招撫司,河東設置經製司,選擇有才乾的官員為招撫使、經製使。一來廣布陛下之恩德,使士民堅守國土,有能保一郡者,當授之以官爵。二來可以招撫盜賊,使其抵禦金兵。”

  李綱說到這裡的時候,在這一點上有自己見解的宗澤張張口,想說什麽,但李綱似乎並沒想與人討論這個的意思,宗澤也就將想說的話吞回了肚子裡,先聽李綱繼續說。

  “陛下,臣以為,此事宜迅速施行,否則守城軍民到了糧盡援絕的地步,則可能被金國招降,盜賊亦可能為金國所用,後果堪憂。河東、河北乃我大宋之屏障,太上皇被金人脅迫,為保宗社,不得已而割地,而金人卻依然不滿足,挾二帝北遷。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兩河之地,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給金人!臣以為,陛下現在應命將帥出師聲援。或者,兩河之州郡守臣,有能力保一方國土,能力戰破敵者,當即授予節鉞。各州縣守臣可自行收納稅賦,任命將吏,授予一切事務相機處置之權。”

  聽李綱說到這裡的時候,宗澤終於忍不住,插了句口:“陛下,臣認可李相公所言,應該盡可能招撫河東、河北一帶的抗金義軍,並要盡快進行,避免被金人招撫,甚至再立偽帝!”

  趙諶看到王晨微微地點點頭,也馬上答應了李綱所請,並要李綱馬上去著手做這一切。

  聽趙諶完全答應了他所奏,李綱大喜,忙跪下謝恩,表示自己一定不負聖望,盡心盡力做事。

  李綱說著,從懷中掏出一份他在路上時候擬定的計劃,呈給了趙諶。

  他這個計劃是想的非常長遠,也是他認為只要實行成功,就能完全扼製住金人的南攻的。

  他的計劃之一就是沿黃河、淮河、長江設置帥府、要郡、次要郡,依次駐軍防守。

  其中沿黃河設置十一座帥府,沿淮河設置二座,沿長江設置六座,另有四十個要郡,三十六個次要郡,以上累計需兵力九十六萬七千五百人。

  計劃之二是囤積錢糧,盡力使帥府能積聚的糧草要夠三年之用,要郡有達到二年,次要郡一年。

  計劃的第三點是要如何克制金人騎兵的強大攻擊力,他認為大宋的軍隊以步兵為主,難以抵敵金國的鐵騎橫掃,必須購買馬匹,增加騎兵,並製造戰車,以戰車陣克制金國騎兵。

  第四點則建議在長江、淮河、黃河一線製造戰船,訓練水軍,以水軍抵禦金軍的渡河。

  這些都是長遠的規劃,需要在局勢穩定下來後逐步實施,而且李綱在計劃書中講了,要實施這些計劃,所需的錢財是數不勝數,但他也對目前完全可以實施的措施提出三項建議:一、募兵;二、買馬;三、募民出財以助軍費。只有這樣,花上傾國之力才能抵禦住金人的攻擊。

  在李綱詳細講述他的計劃時候,無論是宗澤還是王晨及在場的其他人都被驚呆了。他們怎麽都沒想到,李綱竟然想到了這麽多,想的這麽長遠,制定了如此宏大的計劃,太不可思議了。

  “陛下,臣以為,只要陛下下定決定去做,我們一定能做到的!”李綱完全無視眾人的吃驚,非常自信地說道:“我大宋國力是金人的無數倍,只要大宋的千千萬萬軍民能團結一心,朝廷能一力主戰,金人何所懼?”

  李綱的自信感染了所有的人,雖然許多人認為李綱這個計劃太不現實,但他們仍然驚歎於李綱的這份雄心,並沒什麽人上出來置疑或者反對。

  看到趙諶聽了李綱所說一副木然的神色,並沒給予肯定或者其他表示,王晨忍不住了,起身插了句嘴:“李相公所言,讓人甚是驚歎,有李相公主持朝事,我大宋一定不會再懼金人的南侵。”

  王晨從李綱的話中感覺到了其霸道和獨斷專行的味道,但現在這一切正是大宋所需要的,所以他並沒對此反感,反而非常欣喜。王晨如此表示後,趙諶也馬上有了反應,認可了李綱所說,並說一切事務都由李綱去處置,他會全力支持李綱的。趙諶這樣的表示讓諸臣再次震驚,這話的意思誰不明白啊?這樣下去,朝中一切不都是李綱說了算?過不了多久,李綱就要權傾朝野了。

  不過在這一點上,王晨卻沒有任何的擔憂,他認為現在宋朝的一切都被金人打殘的情況下,必須要這麽做,要有一位什麽事都能說了算的人主持朝事, 這樣都能盡快撥亂反正,讓一切都盡快恢復起來。皇帝趙諶沒這個能力,那只能某一位能臣來主持這事了。李綱有這個資歷,有這個能力負起這樣的角色,乾嗎不讓他去做這些事?他才不信李綱會謀逆作亂呢。

  王晨也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馬上問詢李綱道:“李相公,下官有一事不太明了,靖康之初,李相公率開封軍民守住了京城,可秋冬之際,金人再次圍城,卻沒能守住,這是何原因?”

  李綱沒想到王晨會當著皇帝趙諶及其他大臣的面問詢他這個問題,挺是意外,不過想了一下後還是很快回答:“金兵第一次南下,其實尚不知我大宋的虛實,斡離不雖然渡過了黃河,兵臨東京城下,而粘罕的軍隊卻仍被牽製在太原;斡離不在城西北下寨,本朝行營司之兵屯駐城中要地,京城與四方聯絡未曾斷絕;幾日之後,種師道等將帥陸續率勤王之師抵達,我軍數倍於敵,故京城能守住。”

  “金兵第二次南下時,已盡知我大宋虛實,而朝中無知小人一味求和,心存僥幸,朝廷落入‘金人以和談佐攻戰’的計策之中,致使太原失陷之後,金國兩路大軍會師東京城下;此時朝廷方才召四方勤王之師,但為時已晚;又自決水淹沒城西北隅,金兵據城東南為寨,京城與外界音信斷絕,困守孤城;前次能守住京城,全是靠將士用命,而此後靖康皇帝賞罰失當,人心渙散,焉能不敗?”

  “皆是皇帝自毀長城之舉,才導致開封失陷,我大宋幾近亡國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