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榮耀》第40章 緊鑼密鼓
  “陛下,張邦昌謀朝篡位,罪大惡極,即使此次沒有附從范瓊等人,也是萬不能饒恕!”李綱說的斬釘截鐵,並且以凜然的眼神看著趙諶,一字一句地說道:“陛下,張邦昌絕對不能饒恕,要不是有他,偽楚也不會建立,范瓊等人都是以他為尊的,此次范瓊等人謀逆,也是想繼續以張邦昌為尊,重建偽楚。張邦昌不殺,天理不容。”

  李綱的話中沒有任何妥協的語氣,沒有任何的畏懼,氣勢挺是駭人,讓趙諶忍不住打了個寒戰,還退後了兩步,求救一樣往王晨身邊躲。

  宗澤也跟著同樣的表示。

  聽李綱和宗澤都如此表示,王晨心裡微微地歎了口氣,他知道張邦昌這次再也不要想活命了。

  依他所想,張邦昌於國還是有一些功勞的,至少他保住了開封城不被金人焚毀,皇宮大部保留下來,開封城內的百姓也少受一些殺戮,他還要回了尚書左丞馮澥、管軍郭仲荀、簽書樞密院事曹輔、太常少卿汪藻、禮部侍郎譚世績、中書舍人孫覿以及徐天民、蘇余慶、沈晦、路允迪、黃夏卿等人一些名聲挺不錯的官員。前京城留守孫傅、簽書樞密院張叔夜以及禦史中丞秦檜曾經反對他當皇帝的態度最為激烈,但他絲毫沒有計較前嫌,同樣致書請求放歸,只不過沒得金人允許。。

  要是張邦昌不受金人的封賜,居“偽楚”的皇帝,那金人很可能不會將一個還算完整的開封城留下,城內也會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張邦昌被推上“偽楚”的皇帝寶座後,一直沒以皇帝自居,年號也依然用靖康,而且在金人退走後,馬上奉迎元祐皇后,強力建議恢復宋製,還上表給康王趙構。但現在,王晨卻不好與李綱、宗澤等人爭論什麽,他不可能替一個賣國賊求情。

  張邦昌到底是一個主和派的官員,替金人做了不少的事,冠以“漢奸”稱號一點不為過,殺了也就殺了吧,振奮一下開封的民心、軍心也是件好事。看到趙諶不知道如何回答,王晨當下也馬上表了態,“陛下,臣也覺得不能饒恕張邦昌,應該與范瓊等人一道給予重處。”

  王晨也這樣說了,趙諶如何還會表示不同的意見,當下也馬上點頭認可,“幾位愛卿說的是,張邦昌賣國求榮,不應該饒恕,那就一道殺了吧。”

  趙諶這樣說,張邦昌的命運也就沒辦法改變了。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也為了鼓勵開封城內軍心的士氣,就在將謀逆的范瓊、徐秉哲等人抓獲後的第三天,將案情審查清楚後,朝廷馬上下詔,在開封最熱鬧的菜市口公開將范瓊、徐秉哲、吳幵、莫儔、王時雍等謀逆叛亂的賣國賊斬首,張邦昌令其中府中自盡。

  范瓊等人是被當眾腰斬的,處斬他們的時候,開封城內幾乎萬人空巷,不知多少人蜂擁擠到處菜市口,觀看熱鬧。有宋一朝非常禮待士大夫,宋朝開國皇帝有祖訓,不得殺文臣,可以說一百多年以來,幾乎沒有什麽重量級的大臣被殺。但現在,卻是一次性殺一批。無論是張邦昌還是范瓊、徐秉哲,原本在朝堂上身份都不低,張邦昌還被金人扶上了皇帝的寶座,在趙諶登基繼位後,繼續位列宰相之職,范瓊等其他大臣也身居高位。但才過了二十幾日,這些原本依附過金人的人,卻因為謀反之罪,全被送上了斷頭台。一切都與祖製不一樣了,這是許多人心裡的感慨。這麽多身居高位的大臣被殺,讓開封的數十萬百姓都非常震撼。而且李綱和宗澤這兩位在朝野之間非常有威望的人監斬,更讓開封城內的軍民相信,大宋的天與以往不一樣了。

  在處斬這些人之前,李綱和宗澤分別將圍觀的軍民痛陳了張邦昌、范瓊等人在金人攻進開封前後所犯下的罪行,並宣布了皇帝的旨意,要是以後再有人感與金人苟合,張邦昌、范瓊等人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這更讓許多人心生震撼,看來朝廷是一力抗金主戰,不會與金人和談了。

  只是這樣強硬的態度,會讓金人怎麽想?落在他們手裡的道君皇帝和靖康天子又會落個什麽下場?這是許多人擔心的!不過無論怎麽樣,處斬了張邦昌、范瓊、徐秉哲等人怎麽說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許多擔心金人打來之時,朝廷又要與其議和,擔心最終大宋的臣民又被金人凌辱的人,也消除了一些擔心。許多人也知道,李綱與宗澤這兩位力主抗金的主戰派在朝堂上任要職的話,那就不要太擔心朝廷再次對金人妥協。

  在處斬張邦昌、范瓊等人,並將這些人冠上“賣國賊”的臭名的同時,朝廷又下詔,高規格追贈了在金人攻破開封後,堅持不屈但最終卻不幸身死的一些官員李若水、吳革等人,並廣向天下詔令,希望被金人俘擄北歸的那些大臣,也能保持氣節,不要辱沒了自己的名氣與身份。

  張邦昌、范瓊等人被處斬後,朝中官員再次進行了調整,李綱依然領平章軍國事的要職,全面主管朝廷的軍政大事,宗澤也是保留原職不變,任樞密使,沒被張邦昌、范瓊等人牽連的呂好問改任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之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浚被委以知樞密院事,胡寅為禦史中丞,新近歸來、曾得李綱舉薦在朝中任要職,但隨李綱一道被貶的張所和傅亮分別任兵部侍郎和戶部侍郎,被張邦昌從金人手中解救下來的一些人,如曹輔、路允迪、孫覿、郭仲荀、黃夏卿等人也在朝中任要職。

  呂好問能不受張邦昌、范瓊等人牽連,是王晨一力堅持的結果,為此他還與李綱爭論了好長時間。最終李綱不情願地接受了王晨的說法,暫時放棄對呂好問的追責,不過依然對呂好問沒好臉色。

  而呂好問對一力幫他說話的王晨充滿了好感,私下對王晨表示了友好。

  在抓捕張邦昌、范瓊等準備謀逆之臣後,審訊得知范瓊和徐秉哲等人共派出了四路向金人求救的信使,宗澤馬上派出人馬追捕,但最終隻追到了一路,另外兩路沒能追上。沒法追上這兩路向金人求救的信使,李綱和宗澤都知道,即使金人沒覺察趙諶被救出來,並被重新擁立為皇帝,他們也很快就會知道開封局勢的變化。要是金人知道開封的情況後,肯定不會從視不管,一定會再次軍士乾預。

  金人再次南攻,憑現在開封的軍力是無論如何守不住的。現在朝廷能掌握的軍力,防守開封都捉襟見肘,更不要說派軍守衛黃河防線了。

  當務之急是必須盡快解決兵員、錢、糧等問題,也就在處斬了張邦昌、范瓊等人的當天下午,李綱、宗澤、王晨、呂好問、張浚、趙鼎、胡寅等人在禦前緊急商議接下來要做的安排。

  “陛下,范瓊、徐秉哲他們派出向金人求援的信使有兩路走脫,想必金人很快就能接到送片汴京的情報,金人收到情報後,定會停止北撤的動作,說不定會在天熱時候南下,接下來要如何應對,還請陛下明示!”李綱將情況稟明後,也問詢皇帝趙諶的意思了。

  在場的每個人都感覺到了形勢的危急,這些新成立的殘宋朝堂上說話最有份量的大臣都迫切希望能將盡快找到解決目前危機的辦法。

  趙諶看了一眼王晨,也馬上回答:“李愛卿,朕的意思就是,無論金人什麽時候來攻,朝野上下,必須要齊心協力,全力抗擊金人的侵略。”

  趙諶這句話雖然出口,讓眾人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他們中一些人最擔心的就是小皇帝在聽到這消息後會被嚇壞,想逃亡到其他地方去,那這段時間所有人做出的努力就白費了。

  皇帝要朝野上下齊心協力抗金,他們心裡就有底了。在座的這些在原來的歷史上都是主戰派,雖然因為王晨的介入歷史已經大幅度改變,但他們的心思卻是沒有變,小皇帝態度的堅決讓他們主戰的態度越加的強烈,也就在趙諶表明態度後,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語說起意見起來。大家所說的不外乎如何募集軍士,籌集錢糧,廣招勤王之師,希望康王能明大義,響應朝廷的號令,率軍勤王。

  不過在大家說意見的時候,曾在這個問題上討論過意見的宗澤與王晨卻暫時沒發表意見。

  直到眾人暫時停口了,宗澤這才神情嚴肅地說道:“陛下,如今黃河一帶活躍著數量不少的抗金義軍,只不過這些義軍各自為政,也沒聽朝廷的號令,臣以為要是能將他們招撫,必能迅速擴大朝廷所能掌握的抗金力量,臣懇請陛下給臣一份詔令,以朝廷的名義收編這些義軍。臣覺得,只要給予這些義軍頭目以官職的分封,他們一定願意歸順朝廷,臣願意親自去招撫這些義軍,還請陛下恩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