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榮耀》第42章 上天還是眷顧我大宋的
  感謝z87101363書友的打賞!新的一個月開始了,馬上又將是新的一周。下周是本書新書期的最後一周,期望能在書友們的支持下,上首頁新書榜!零點過後會加更一章!求收藏、推薦票,也希望更多書友將夢想杯票票投給本書,非常感謝。

  完顏宗翰及完顏宗弼部停止後撤,往黃河一帶集結人馬,這消息比其余任何一條都讓李綱及王晨擔心。金人若是再渡過黃河南下,那馬上就會兵指開封,那將又會是一場慘烈的戰役。

  這消息是在宗澤走後的第十天傳來的。

  在嚴密封鎖此消息的同時,李綱與王晨及其他朝中重要官員緊急商量如何應對金人可能的再次南侵了。在將金人陸續在黃河北岸集結的消息通報給被召來的這些大臣,並嚴令他們不得將消息泄露出去,以免開封城內出現恐慌後,主持議事的李綱也就代皇帝趙諶問詢在場的各位:“諸位同僚,今日召各位前來,就是要商議如何應對金人可能的再次攻擊,諸位有什麽看法可以盡管說來。”

  皇帝趙諶雖然在座,但他差不多只是個擺設,不可能有什麽意見發表,其他大臣商量出個基本統一的意見來後,再告訴他就行了。

  王晨擔心眾臣提出避戰的想法,搶在眾人面前對禦座上的趙諶奏道:“陛下,臣以為,金人來犯,我們不能有任何怯敵畏戰的念頭,一定要整合所有能集結的軍事力量,給予來犯的金人以迎頭痛擊。金人現在全在黃河北邊,如今黃河已經進入汛期,金人要渡河並沒那麽容易,只要我們在黃河南岸集結一定的人馬,即使不能完全阻止金人渡河,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緩金人的攻擊速度。金人都是北方人,自幼長於大漠,南方濕潤、暖和的天氣他們非常不適合。不只人不適應,戰馬也會不適應,在天熱的時候開戰,金人的戰力會大打折扣。我大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金人定沒第二次南征那樣順利攻到開封城下的。到時勤王之師定會越集越多,局勢定會朝著對我大宋有利的方面轉變。”

  “只要陛下坐鎮京師,不請和不逃跑,天下軍民定會受鼓舞,我大宋近億子民,難道還怕只有幾十萬的女真人嗎?”王晨的話有點意氣用事的味道,他是想給趙諶一個意見先。

  王晨先聲奪人,搶在眾人面前發表意見,包括李綱在內的許多大臣馬上就判定,這是王晨給皇帝以暗示,接下來皇帝肯定會有與王晨相似的表示了。

  果不其然,王晨的話說完後,趙諶馬上表示:“王愛卿說的在理,決不能再與父皇與無上皇一樣畏敵怯戰,一定要傾全力與金人作戰。朕會一直呆在汴京,哪兒也不去。”

  趙諶的話說的其實挺沒底氣的,他只是聽王晨這樣表示了,而跟著說相似的意思。

  王晨這樣說,那就表示定不會離開汴京的,王晨一直呆在汴京,那他這個皇帝也肯定會呆在這裡的。失了王晨的保護,他可沒有一點安全感。

  王晨給從數萬金人鎮守的大營中將他救出來,還以大火重創了金人,在趙諶這個小孩子的心中,王晨就是無敵的英雄,沒有其人做不了的事。既然王晨一點都不害怕金人來攻,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那他這個皇帝又有什麽可以害怕的呢?無論出現什麽情況,王晨肯定不會扔下他的。

  皇帝這樣表示了,那今日議事的論調也基本定了下來,張浚、趙鼎、胡寅、張所等大臣馬上跟著發表與王晨類似的看法,表示即使金人馬上來犯,也不能畏敵不戰,而必須傾全力與金人決一死戰。要是能將金人重創了,那有可能趁機揮師北上,奪回被金人擄掠的二帝及宗室子弟,還有那些可憐的漢家子女。“陛下,任何時候,都不能畏敵不戰,不然決無機會迎回二帝,收復被金人佔領的國土!”

  這是張所斬釘截鐵的話。

  “陛下,臣也認為,應該傾全力與金人一戰!”李綱在張所的話說完後,站出來奏言。

  今日要不是王晨先說了一番一定要傾全力迎擊金人的話,他肯定會在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意思,硬著頭皮迎戰。王晨表明了這種意思,那他就暫時沉默,待許多人的意見發表後,這才站出來表示自己的意見。皇帝表示了傾全力迎戰金人的意見,李綱、王晨及張浚、趙鼎這些新近得勢的大臣也是建議隻戰不和,原本有不同意見的呂好問、馮懈等大臣,也不敢說和談或者暫避金人鋒芒的話,最終是默認了以李綱為首這些主戰派大臣的意見,那就是傾全力與金人一戰。

  在傾全力與金人一戰的政策定下來之後,王晨再次站出來,發表了自己對此戰如何安排的一個見解:“陛下,臣覺得,金人既然分別在西線與東線作戰,那這兩個方向必須要設置一個統兵元帥,節度所有人馬,不然各自為戰,很難擊退金人的攻擊的。開封方向也應該設一主帥,依臣所見,陛下可以委康王為東路大宋軍隊的統兵元帥,指揮江淮方向的大宋軍隊,全力抗擊金人的入侵。西線方面如今暫無可獨擋一面的人物,陛下可以遣一大臣,總理陝、川的軍政事務。開封方向,如果宗相公能完成使命歸來,自不必擔心;還有,如今兩河一帶,我大宋軍隊數量還不少,但也缺少一位能臣統領,朝廷也應該委一大臣,總管兩河的事務,集兩河的大宋軍隊及義軍,共擊金兵!”

  王晨沒有一點預兆的建議讓回朝後總攬了軍政大事的李綱非常吃驚,因為這一點他都沒有想到過,按理這些建議是應該他這個負責大宋軍政大事的平章軍國事操持和負責的,但今日這樣的建議卻從王晨這個殿前司權都指揮使的嘴裡說出來,如何不讓他意外和吃驚?他感覺到了自己的權威有點受到挑戰,心裡有點惱怒,但在看到王晨那非常坦然的目光後,還是將這一點惱怒收了起來,認真地想了一下後,馬上表示了認同。“陛下,臣讚同王殿帥的建議,如今的大宋軍隊基本都處於各自為戰的地步,東西中三線無統一的指揮,容易被金人各個擊破,臣覺得應該早派大員,總理各地軍務!”

  李綱是有這樣的想法,由朝廷委派大員統一調度戰事,要是各地官員及各軍將領遵從,那也表明朝廷的政令暢通,各地官員是擁戴小皇帝趙諶的。那他這個平章軍國事的號令,也可以通達全國,可以統一指揮全軍的人馬,共抗金人;可以集全國的財富為新生的朝廷所用,避免現在的窘況延續。

  王晨和李綱的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經過一番討論,最終張浚自請命去陝西,被朝廷委以川陝宣撫處置使,統一調度川陝的軍政事務。

  在李綱的推薦下,張所被任命為河北東路及河北西路招撫使。

  也就在朝廷做出決定,委派大員到西線及兩河地區統一調度抗金大業的時候,在趙諶繼位後送出去的詔令先後得到了回復,各地送來的效忠新皇及請命出戰,抗擊金人的上表接連而至。可以說,除了康王趙構控制下的那片地方及一些偏遠的府州外,其他大部地方的官員都先後上表朝廷,表示服從和擁立新皇帝的詔令。這些上表中大部都列了緊急支應開封的錢糧數目,還有勤王的軍士情況。從這些陸續收到的上表上可以看出來,各地送來的錢糧及勤王的軍士正在陸續往開封送來的過程中。

  此前已經有不少上表送來,那是開封附近的。只不過這些地方的錢糧差不多被搜刮乾淨了,能支援的錢糧及兵員數量不多。

  “再過一個月,開封城下就可以集結幾十萬人馬了!”

  這是李綱在收到這些先後而至的上表後興奮之言。

  這消息也振奮了朝中其他大臣,李綱也馬上命令將這些好消息都散布出去。開封城的百姓知道各地的援軍及錢糧支持正在路上時候, 也都很興奮。

  特殊時候,好消息一來,注定就會連續不斷的,在張浚和張所兩位新任命的一方大員準備出發之前,折家系中的大將折彥質率兩萬人馬回到了開封。

  在金人第二次南攻的時候,率軍鎮守黃河防線的折彥質部在金人隔著黃河擂了一夜鼓後未戰而潰,以致金人沒費什麽力氣就渡過了黃河。威名赦赦幾百年的折家將頃刻間“名聲掃地”。

  不過折彥質並未跑遠,在聽到新皇即位後,最終還是率領殘部來勤王了。

  危急時候,得了兩萬名戰鬥力還算不錯的人馬,李綱和王晨及其他朝中大臣都是大喜,也沒有人去計較幾個月前折彥質在黃河南岸的慫樣了。

  在李綱的建議下,折顏質被委以殿前司副都指揮使,作為王晨的副手協助統領開封的軍隊。

  也就在折彥質的兩萬人馬進京勤王之際,離開汴京十幾天的宗澤派人傳回來好消息,他已經成功地勸服了義軍頭領王善,聽命朝廷。

  宗澤派人送回來的奏報上大概說明了勸服王善部的經過,看到經過後,王晨心裡不禁冒汗。

  這位對大宋忠心耿耿的老臣,差不多是單槍匹馬到擁兵幾十萬的王善大營內,一以番大義勸服了王善,讓其心甘情願地聽命。

  “看來上天還是眷顧我大宋的!”這是王晨與李綱在收到宗澤的急報後,差不多的感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