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榮耀》第22章 澆了1盆冷水
  感謝艾仁仁書友的打賞!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都驚呆了,包括李綱和宗澤等與王晨交往比較多、又位高權重的人。

  誰都想不到,身為武將的王晨,竟然敢當殿質問兩位當朝宰執,沒有任何一點的客氣。

  王晨雖然知道宋朝時候極度的重文輕武,在朝堂上宰相的聲望遠比他這樣一個殿前司都指揮使高很多,但在激動之下,許多東西是顧不得去想了。

  看到黃潛善和汪伯彥忍不住露出驚慌,他越加得理不饒人,慷慨激昂地說道:“想必兩位相公也是知道,金人的人口數才百萬,可戰之兵不過幾十萬,而我大宋人口近萬萬,能募集到的兵員有近千萬,只要我大宋上下抱定決不對金人屈服,誓死與金人抗爭到底的決心,那金人無論如何都是征服不了我大宋的!金人第一、第二次南侵時候,他們要是沒有我大宋朝中這些主和的大臣配合,決計沒有這麽容易達到戰略目標的。前些日子陛下與臣說起這事時候曾感慨地說過,朝中主和的這些大臣,是在幫金人收繳我大宋軍民手中抵抗的武器,他們是為虎作倀,賣國求榮,以後決不容許出現這種情況。要是有大臣膽敢請求與金人議和,定是嚴征不怠。”

  “真想不到兩位相公剛剛回京,就一力蠱惑陛下,放棄抵抗,與金人議和。”王晨說著,不管殿上大臣如何反應,也不去理會自己這樣表現合不合適,轉身面對禦座上那因他的話而顯得有點興奮的趙諶道:“陛下,臣請求陛下,嚴懲黃相公和汪相公,以儆效尤。不然下次金人南侵時候,依然會有大臣站出來,請求陛下與金人議和,不做戰事準備。陛下,如今朝中有些人肯定是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妄想以和談的手段讓陛下再喪金人之手,如太上皇和無上皇一樣,陛下決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

  王晨的後面幾句話如晴天霹靂一樣,擊的殿內大臣目瞪口呆,一些原本想站出來斥責王晨“壞了禮製,邈視宰相,亂戴帽子”的大臣,聽到王晨將事兒往皇位爭奪方向引,嚇的馬上止了念頭,不敢再站出來說。而黃潛善和汪伯彥恰巧被說中了心事,駭的魂飛魄散,趕緊跪下,一個勁地向趙諶請罪,說他們這般提議,一切都是為了大宋免遭頻繁的戰火,得到休養生息,讓百姓有一段安居樂業的時間才這麽提議的,並沒其他任何的目的。

  自從下了決定回開封後,趙構與黃潛善和汪伯彥一直密謀長遠的打算,在回開封後,他們如願得了宰相的職位,想法也就更多了。前些日子,有北方來的一些人去趙構府上拜訪,向趙構傳達了金國皇帝的意思。這幾個秘使傳達的意思讓趙構的心徹底亂了,他沒辦法抗拒皇位的**。

  也就在與黃潛善和汪伯彥秘議後,趙構決定自己出面,利用長輩的身份單獨向皇帝建議什麽,想借此影響朝事,達成與金人議和的結果。

  趙構相信,朝中依然有許多大臣是反對與金人起戰事,寄希望和談止兵事,迎回二帝及其他被俘人員的,他準備爭取這些大臣的支持,與李綱、宗澤等主戰派分庭抗議,再借金人的手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勢力,甚至謀劃更多,代趙諶而立。但卻沒想到,就在單獨與趙諶說話,以拒絕和談就是不願意迎回太上皇趙桓及無上皇趙佶壓的趙諶驚慌失措之即,王晨卻突然出現。

  王晨的出現不但壞了趙構的好事,讓他沒辦法繼續逼迫趙諶在和與戰方面向他表態,而且自己被王晨說的亂了心緒。母親和妻子都被金人凌辱、輪+奸,讓他的臉面都壞光了,什麽想法和念頭也就在王晨說這些事時候全部失去。趙構被王晨那一通話說的滿心悲戚,六神無主,回府後也不曾召黃潛善和汪伯彥,獨自躲在府中傷心,像大病一場一樣,今天的朝會也沒來參加。

  而趙構是授意黃潛善和汪伯彥今日朝會上提這個建議的,配合他昨天單獨與趙諶所說的行動,威逼趙諶及主戰派大臣做出讓步。趙構原本應該在出了宮後召見黃潛善和汪伯彥再議什麽,細談一下今天朝會上應該怎麽提議,但他滿心悲戚地躲在府中傷心,連召黃潛善和汪伯彥這事也忘記了。

  汪伯彥和黃潛善沒接到趙構新的吩咐,以為今天依然采取如以往一樣的行動,也就當殿提出了與金人和談的建議。他們在提議之前是猶豫過,因為朝堂上沒看到趙構,但他們想不到趙構是因為被王晨一番話說的在府中痛哭而不來參加朝會,還以為趙構是為了避嫌。結果他們提出這樣的建議後,被王晨這個他們根本不會過多考慮的武將,狠狠地批駁了一頓,而且批的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他們也想到了不對的地方,趙構今日沒來參加朝會,說不定遇到麻煩事了。

  朝堂上甚至沒有一位大臣站出來,力挺他們,斥責王晨這個武將太過於張狂,大多的人都保持了沉默,李綱和宗澤還一副幸災樂禍的神情,他們怎麽還敢再堅持自己的觀點?只能一個勁地認罪,表示自己提這樣的建議只是為國為民考慮,希望讓大宋有時間休生養息,讓百姓有時間整頓修葺自己的家園,不再受戰火的禍害,沒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趙諶對如此處置面前這情景沒有一點經驗,不過他知道王晨非常痛恨黃潛善和汪伯彥這兩個人在現在時候提出和談的建議,因此沒好氣地跟著王晨斥責了一番:“朕已經向金國下了國書,令其馬上送還二帝及其他被俘的宗室,還我被佔的河山,賠償我大宋受到的一切損失,絕不和金人和談。要是金人不答應,那朕就會親提百萬雄兵,討伐金國,以金人待我大宋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並曾言,要是朝中大臣有膽議和者,定會嚴懲,沒想到黃、汪兩卿絲毫沒將朕當初的誓言當一回事,今日還逆勢而行,一力建議與金人和談。你們難道真的希望朕也在與金人的和談中,去燕山陪太上皇和無上皇嗎?”

  小皇帝最後那句話再把黃潛善和汪伯彥嚇了一大跳。雖然說他們知道現在小皇帝並不親自掌理朝事,朝政大事交由李綱負責,但李綱事事都會抬出小皇帝來,表示自己並不是握著權力不放,什麽事都經皇帝同意才做的,免得被人認為太貪戀權力。李綱這樣的行為,使得趙諶這個小皇帝好像許多朝事都要親自過問一樣。後面幾句特別意思的話,如何不讓黃潛善和汪伯彥膽寒?何況他們心裡還有鬼!

  要是今日趙構在朝堂上,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是會受到驚嚇的。

  不過趙諶的話說的有點重,有馬上打算重處黃潛善和汪伯彥的打算,馬上就有人站出來替他們兩個求情了,說汪、黃兩人這樣考慮都是為大宋的前途作想,在皇帝宣布不與金人和談時候,汪伯彥和黃潛善都在應天府,一切情況並不太清楚。最後連李綱也站出來替黃潛善和汪伯彥說兩句好話。

  其實李綱替汪伯彥和黃潛善說好話除了想維持朝堂上的和睦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他們同為文臣陣營的人,總是要為文臣說幾句話的。一些事實的東西是改變不掉的,那就是李綱也不希望武將在朝堂上地位突然被拔高,百年的傳統下來讓他理所當然地認為, 朝堂上能拿主意的大臣,應該都是文臣。作為宰執的文臣,怎麽可以被一個武將當殿質問?

  抱著他這樣想法的人幾乎佔了朝堂上大臣的大部分,連宗澤都認為王晨表現太過分了。

  當然王晨根本沒預料到李綱和宗澤等人會如此反應,但他也知道見好就收,有大臣們站出來替汪伯彥和黃潛善求情,連李綱都這麽表示,他也不再說什麽,靜靜地站到一邊。

  既然眾多的大臣替黃潛善和汪伯彥求情,王晨又不說什麽了,一切都依王晨所言而決定如何做的趙諶,當然也不會再責這兩個倒霉蛋的罪。

  朝會接著商議其他一些事,後續的情況基本都由李綱主持了,軍政、民生方面的事說了一大堆。

  李綱做事還是雷厲風行的,許多朝政大事也是當場拿了主意,一些大臣們的上奏之事也在朝會上當眾商議解決。

  朝會散了後,宗澤約王晨去單獨商量一些事。

  王晨對自己這個同鄉人的信任遠比對李綱更甚,也心知宗澤要與自己說一些比較要緊的私事。他非常想知道被金人放回來的孫傅和吳敏審訊的如何了,他們兩人是如何陳述事情的,這事是由宗澤負責,他今日也想問問宗澤這方面的情況。

  哪知道宗澤給他的第一句話卻是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曉初,你不會是想讓滿朝大臣都與你為敵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