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榮耀》第46章 虞允文歸來
  看到王晨在收到這些消息後挺是著急,李綱也趕緊安慰:“王殿帥,你也不要有太大的擔心,金人要正面攻打開封,他們左、右中路軍的兵馬肯定要過黃河才行,不然憑他們的東路及西路軍兵力根本沒辦法對開封造成威脅。金人東路軍和西路軍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佔領多少地方,而是牽製這兩個方向的兵馬,不讓他們增援開封,避免兩路直攻開封的人馬遭到我大宋軍隊幾個方向的攻擊。所以東南及西面戰事不利對全局影響並不是很大。只要開封以北,鄭州到滑州的黃河防線能守住,金人就沒辦法渡過河攻打開封的!從西面和東面攻來的金人,要攻到開封,他們要花太多的代價和時間。”

  這一點王晨也是知道,他也完全清楚,此戰並不是想要取勝,而不只要不被金人打敗,不讓他們攻破開封。但在戰事開始之前,他弄清楚各地的布防情況及軍隊數量後,他的想法又改變了。百多萬對陣二十幾萬,從數量上看差距實在很大,即使是一個打四個,全殲金人也是綽綽有余。

  但沒想到,這數量完全就是海市蜃樓,就是泡沫,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所有夢想都被擊的粉碎,取勝的想法王晨已經不在有,他隻期望金人的這次大規模攻擊能抵擋的住。擊退金軍的進攻,保住大宋的半壁河山,這是現在要做的,其他的,還是等打退金人的進攻後再去想吧!

  王晨也慶幸沒將火器裝備到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軍中。

  要是他們軍中也大量裝備了,在逃跑時候很可能將火器都扔給金人,到頭來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很可能扔回到大宋軍民頭上。王晨也決定,以後也不會將這些火器裝備到那些烏合之眾的大宋軍隊中,只有經過整編,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中才可以裝備火器,不然很可能替金人輸送武器。

  鄭州及滑州一線的火器配備他也要重新調整。

  李綱的安慰王晨當然也心領,他衝這位為大宋的國事操勞的非常憔悴的老人苦笑了兩下後道:“李相公,下官並是擔心防線很快就被攻破。下官是想不到,麾下有各有數萬人馬的幾路統製官,竟然先後不戰而逃。他們在朝廷一再嚴令之下,還畏敵怯戰,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不敢與金軍爭鋒,金軍的東路軍才五萬人哪?他們保存實力的目的又是什麽?呵呵,他們只是想維持自己的勢力與權位而已,朝廷是萬不能容忍這樣的情況出現的。任何一名武將,他在無論什麽時候都要為國而戰,此次朝廷不嚴加責罰,任他們這樣而為的話,那以後會依然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

  “王殿帥,這一點某也知道,但臨陣換將,卻是兵家大忌,只有等戰事結束後,再想辦法處置這些人吧!”對於這一點,李綱挺是無奈。

  “不!李相公,”王晨搖頭,“下官覺得不能等戰事結束再處置他們,應該在令他們各自歸建時候,就想辦法剝奪他們的兵權,交由其他有能力的將領或者宣置使統領,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如何定他們的罪,可以待戰事結束後再進行。”

  王晨的倔強也讓李綱有些無奈,最終他還是屈從了王晨之意,以朝廷名義向趙構發出密信,待張俊和劉光世部集結到大名府、開德府一帶後,想辦法解除他們的兵權,交由趙構親自統領或者令趙構自己挑選手下的親信接任,但要保證軍中不出現動蕩。

  同時也給呂好問送出密信,讓呂好問親自接管韓世忠的人馬。

  雖然命令下達了,但李綱卻依然很擔心,他生怕這樣做,會逼反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等將領,給金人可趁之機。但他也知道,要是在強敵壓境之時,聽任統兵效仿畏敵怯戰,逃跑搶掠,那也一樣會給金人以可趁之機的。兩權其害取其輕,但現在無論哪種方面所帶來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根本判斷不出哪種方法的後果嚴重,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處理。

  發密信給趙構和呂好問,令他們先將這三部人馬各自收歸部下,再慢慢收取這此將領的兵權。

  對於西面的處理,王晨在與李綱等人商議時候直接給出了意見,那就是晉升吳玠與吳璘兄弟的官階,令他們與其他幾將一道執掌西軍的大部兵馬。

  據歷史的記載,名將吳玠的戰功並不比嶽飛差,比韓世忠要好上很多,兄弟兩人都是宋朝歷史上戰功卓著的著名將領。曲端也不差,只是有點不聽號令罷了,王晨希望通過晉吳玠和吳璘兄弟的官職後,能扭轉西線的局勢,不給金人以渡過黃河的機會。

  吳玠被晉為都統製,吳璘涇源路副總管,曲端這個人王晨想將其調到開封一線來,歸他自己麾下。

  當然王晨的意見是通過趙諶實現的,李綱也是知道趙諶的意見肯定是王晨給的,

  雖然接受了趙諶的意見,但對王晨如此果斷行事還是挺驚異。他想不明白,王晨為何直接提拔了吳玠和吳璘兄弟的官職。這件事上王晨事先沒有和他商量,讓李綱感覺不是非常舒服。但非常時刻,從大局出發的李綱最終還是相信了王晨的“判斷”,沒有在這件事上提出反對的意見。

  吳玠此前立下的戰功也算不錯,但他的資歷尚淺,將其突擊提拔的結果會是什麽樣,誰也不知道。

  朝廷突然的命令讓張浚也有點吃驚,不過趙哲作戰不力,導致失敗,並禍連友軍,削其領兵權,這是很自然的事。朝廷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事先沒有征詢他這個川陝宣撫使的意見,讓他覺得朝廷對他有點不信任。但他也知道,朝廷中的幾位重臣是惱怒於他麾下人馬的作戰不利,因此也下了嚴令,要是再有將領敢畏敵不戰,或者與金人交鋒後就潰敗的,定嚴懲不怠。

  他也一再要求剛被提拔的吳玠和吳璘兄弟,必須拚命抵抗,決不能讓金人攻入陝境。

  吳玠今年才三十五歲,吳璘才二十六歲,如此年輕就成為獨擋一面的大將,張浚在對此不太放心的同時,也在奇怪是何人提出的建議。

  而意外地被晉了職的吳玠和吳璘兄弟,卻有種喜從天降的感覺。此前他們一直在別人麾下領軍,軍事才能不能完全發揮,時常受曲端壓製,如今大戰剛開始時候,朝廷卻繞過張浚直接提拔了他們兄弟,讓他們有單獨領一支人馬的機會,這讓他們頓覺意氣奮發,豪情滿懷,誓言要將金人痛毆一頓。

  誰也不知道,王晨這憑著自己對宋朝歷史的一知半解而生的“未卜先知”能力讓他做出的意氣用事的決定,卻是完全改變了西線的戰局,吳玠和吳璘兄弟指揮大宋西軍,在以後的戰事中接連取得了大捷,打的完顏婁室連黃河都不敢過了。當然現在沒有一個人可以預料這個結果,連王晨也是。

  就在各方形式急促轉變,大多都朝著完全不利於大宋方面轉變,朝中大臣包括王晨在內都很是緊張的時間,虞允文護送著自己的父親虞祺返回了開封。聽到虞允文回到開封後,王晨大喜,他知道,接下來的戰事進行過程中,他又有了一位高參可以問詢意見了。

  虞祺抵達開封後,被任命從六品的開封府少尹,協助兼任開封府尹的趙鼎處理開封府境內事務。

  自己的父親從原本一個從八品的縣令升職為從六品的開封府少尹,挺讓虞允文驚喜的,也讓虞祺這個當事人意外。虞允文的才學與能力非常出色,他的父親虞祺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差,很快開封府的事務就被他梳理的井井有條了。在將事兒安頓好了後,虞允文也特意找了個機會,尋王晨討論事。

  “曉初兄,多謝你這段時間照顧若然!”虞允文略帶尷尬地對王晨說道:“原本我想,待父親過來了,讓她也搬離你府,與父親一道同住,可以相互照應,但若然她……她卻是不情願,還想替你再打理一些事,她要說看你將金人擊敗後,才會離開。其實啊,我也不知道她會這麽決定的!”

  虞允文對這個比自己隻小一歲的妹妹很頭疼。一直以來,他這個妹妹行事可全憑自己的喜好,對父母及他這個兄長的勸告都是置若罔聞,不加理會的,現在更加如此。虞允文也是知道,自己這個自小崇尚英雄的妹妹,肯定是看上了王晨,因此才想繼續找機會呆在王晨府中的。

  虞允文當然也非常期望自己的妹妹能成為王晨之妻,那樣他就不要有任何的擔心了,並且帶可以給他及家族帶來很多便利,這也是他的父親所期望的事。但王晨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表示,他又不方便主動提及,而虞若然表現的太主動,他擔心被王晨嫌棄,最終連累到很多人。

  但要怎麽處好這件事,虞允文卻沒太多辦法,他知道一切都要看王晨的態度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